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12章 学习的榜样和启程前

第112章 学习的榜样和启程前

第112章 学习的榜样和启程前

来采访王孟德的,居然也是老熟人。

赵小桃的表姐李青柠,笑吟吟的站在他的面前。

“王孟德同志,又见面了。”

“青柠姐,您叫我孟德就行,咱们是好久没见了。”王孟德笑着说道。

两个人上次见面,还是他结婚,赵小桃和李青柠一起去给他拍照的时候呢。

自那以后,赵小桃倒是经常去四合院里找他和何胜男一起玩,但和她却是再没见过。

看着王孟德依然还是这么俊,李青柠心生感慨,她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长成这样的男子,基本上没遇到过。

“小桃结婚了,你知道吗?”

“知道,上个月才给我说的,结婚之前没告诉我,都没能参加她的婚礼。”王孟德笑着埋怨道。

赵小桃是在今年五月份结的婚,当时也没提前说,上个月来找何胜男玩,带着她家先生一起,几个人一起在外边找了一个饭店吃了个饭,算是请客了。

因为这事儿,何胜男没少埋怨她。

“呵呵,别怪她没通知你们,主要是两家没打算大办,只是亲戚在一起聚了聚,毕竟他们双方父母身份比较敏感,要注意影响。”

李青柠笑着解释道。

听了她的话,王孟德心中了然。

赵小桃找的这个婆家,以前也是同样住过窑洞的,在这种提倡节约的时候,确实要注意影响。

“行了,咱们先进行采访吧。”

说着拿着笔记本,坐在他的对面,两个人一问一答,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采访。

“孟德,你这次主动申请要去南方,我非常佩服伱的勇气,但这也太危险了吧。”李青柠喝了一口水,然后一脸担心的说道。

她作为新闻工作者,自然是比一般人知道的要多,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报纸都在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光看到那些惨烈的描述,就让她毛骨悚然。

“青柠姐,我去的时候,会提前做好准备,而且我的老师,也给我说了一些注意事项,我会注意安全的。”

王孟德笑着安慰道。

“嗯,千万要注意安全,对了,到了那边,也要注意防晒,听说南方的气候非常热。”

李青柠又关心道。

说笑了一阵,然后她招招手,把一旁的摄影师叫过来,让他给王孟德拍几张照片,后期要和采访内容一起,放到报纸上使用。

拍照的时候,那个三十多岁的摄影师在相机后边,一个劲的夸道:“嚯,这小伙子长得俊就不说了,还这么上镜,照片出来以后,这效果绝对好。”

“那是。”一旁,李青柠也点着头,一脸欣赏的样子,赞同道。

拍完照之后,她依依不舍的告别道:“孟德,过几天,你的名字和照片就要出现在京城日报上了,到时候你注意看报纸。”

出了研究所的大门,上了车,当车辆往前开了一会儿后,那个摄影师忍不住问道:

“李主编,刚才的小伙子,您认识呀?”

今年初,李青柠刚满三十岁,就在京城日报社里,成为了副主编。

“嗯,一个朋友。”李青柠淡淡的说道。

她这时候的态度,和刚才跟王孟德在一起的笑容满面,完全是判若两人。

摄影师咧咧嘴,看到她态度变化这么大,便不敢再询问,李青柠的背景,他也听别人说起过,可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同时心中暗道,怪不得李副主编听说了这次采访,要亲自来,原来是熟人。

幸好自己刚才拍照的时候用了心,等回去后,洗照片也要认真了,洗出来的照片,也全部都给李副主编过目。

采访结束后,王孟德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对于快要去南方这件事情,他并没有表露出多少情绪出来。

而是按部就班的一边坐诊给人治病,一边学习和研究。

因为长相和年龄,以及医术高超,这段时间,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已经有人是听说他的名声,专门过来找他治病的。

他也不负众望,不管是普通的症状,还是疑难杂症,基本上都是药到病除。

特别是他的针灸和推拿技术,更是被传得神乎其技。

就连鲁院长,也特意抽空去诊室里见识了他的针灸技术,当看到他下针的手法和技巧以及治疗效果后,连连惊叹,夸他现在已经算是研究院里针灸第一人了。

而朱副院长,听说这件事后,心情瞬间就不好了,钱大勇几个学生,也就倒了霉了,天天被她严厉的要求折磨的叫苦不迭。

因为这事儿,钱大勇一连两天,只要见到王孟德,就一脸的幽怨。

对于外界的繁杂声音,他没有过多的在意,而是沉下心来,在研究所里闷头查找资料。

特别是关于血吸虫病的书籍,他只要看到,不论上面是说的对还是不对,都熟练于心,每天空闲的时间,也在空间里查找前世关于血吸虫病的知识。

随着对血吸虫病了解的越来越多,对于血吸虫的治理和病患的治疗,他心里越发的有底了。

当然,具体的治理办法和治疗的方案,需要他亲自到南方见识一下,结合实际情况,才能下最终的结论。

这天。

王孟德刚打开蒲老的办公室,还没等他进去,一位送报纸的职工,就匆忙走了过来。

“这是今天的报纸。”

那个送报纸职工把手中的一小沓报纸递到了他的手里。

等看清他的脸后,愣了愣神,然后冲着他竖起大拇指道:“你一定是王孟德同志吧,今天的报纸上,有你的事迹,太厉害了。”

说完挥挥手就接着往下一个办公室送报纸。

有自己的名字!

王孟德心中一喜,连忙转身进了办公室,把报纸铺在桌子上,然后一份一份的查看起来。

很快,在京城日报的头版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和照片。

拿起这张报纸,他仔细的看着,李青柠不愧是副主编,把他的事迹写的是花团锦簇。

特别是56年乙脑流行病爆发,是他率先找到了症结,才快速的得到控制。

下边还写了他来到中医研究院之后的事情,研究出历节病的配方,以及板蓝根颗粒剂,都写了出来。

当然,重点是写出了他不畏艰难和危险,听说南方血吸虫病的危害之后,写下了申请书,坚持要到疫区里去。

最后,还把他提的要求,早日加入组织这件事也写了进去。

看完这篇夸赞自己的文章,王孟德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实在是这篇文章里边把他夸成了一朵花,文章的最后还号召年轻人向他学习。

自己这是要火了。

果然,中午的时候,钱大勇刚一见面,就一脸羡慕,酸溜溜的说道:“孟德,看不出来呀,你这不声不响就做出来这么大的事情。

我那几个师弟,现在还在办公室里写申请书呢,每个人的申请书里,都有一句:向王孟德同志学习。”

“啊?他们也写申请书,是要去南方么?”王孟德惊讶的问道。

他没想到这帮小年轻,脾气这么急躁,刚看到他的事迹,想都不想,也不跟家里人商量,就要学习他写申请书。

“嗯哼!”钱大勇点了点头,接着又补充道:“我也写了申请书,已经交给我的老师了。”

“你也要去?”王孟德问道。

“对啊,我也是有觉悟的,这种事情,怎么能落后。”钱大勇理所当然的说道。

“那咱们研究院里,申请的人多么?”

“很多,据我的消息,年轻人基本上都准备申请了,至于剩下的人里,也有不少人直接去找院长了。”

摸了摸额头,王孟德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典型的作用居然这么大。

按照钱大勇所说,中医研究院的年轻人都申请了,那京城的其他医院和研究所等地方,年轻人肯定也会踊跃报名的。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此时不仅是各大医院,就连小一点的卫生室、卫生院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也都一起连夜写申请书。

这一刻,不在区分中医和西医,他们现在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就是学习王孟德,到南方去,支援南方各省市防治血吸虫病。

食堂里,在排队的时候,看到他们,不少人都过来跟他握手并称赞两句,像是遇到了偶像一样。

下午,德胜门。

何胜男坐在自行车后座,手里紧紧攥着五份报纸,这些都是王孟德刚刚在等她的时候买的。

回到家里,顾不上先奶孩子,她摊开一份报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当看到王孟德的名字和照片出现在京城日报的头版,她心里又是难受又是骄傲。

小心翼翼的把其中两份报纸叠起来,收在床头木头箱子的最底下,和两枚奖章放在了一起。

王浩和冉小梅两个人也看到了报纸上的内容,他们和何胜男一样的心情。

吃完晚饭,拿着蒲扇,和何胜男一起,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弟弟,准备去胡同外边乘凉。

刚出房门,就见刘海中端着饭碗,和院里不少人一起围坐在中院的水池旁边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看到王孟德出来了,他连忙说道:

“孟德,刚才我们还在说你上报纸的事情呢,太厉害了,你这可是这附近的头一个。”

“呵呵,一大爷,我这也只是尽了作为一个医生的本职工作,没想到居然上了报纸。”王孟德谦虚道。

“孟德,你太谦虚了,这报纸上可说了,号召年轻人向你学习呢。”旁边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笑着说道。

“而且,报纸上都说了,你在中医研究院,研究出了不少的成果,还有,去年乙脑流行病,居然也是你找出了治疗的办法。”

“呀,乙脑流行病居然是孟德找到的治疗办法,我亲家的小孙子,就是去年得病的,刚开始怎么都治不好,最后说是中医专家找到了解决办法,才治好的。”

“是呀,孟德,你这可了不得,这可是京城日报,都在头版上了。”

“没错,咱院里要出人才了。”

其他邻居也都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客气了几句后,王孟德抱着两个儿子出了院子。

等他走了之后,贾东旭阴沉着脸,嘴里小声的嘀咕道:“哼,小心回不来了。”

一旁,易中海脸色瞬间就变了,他左右看了一眼,发现没有人注意,才低声道:“东旭,慎言,以后可别说这种话了。”

此后几天,关于这件事是愈演愈烈,不仅是医院,就连学校里的学生,也都纷纷写申请书,要求去支援南方各省市。

而且不仅是京城,随着不少报纸的转载,其他地区也都陆续的引发了这种风潮。

而作为这件事的主角,王孟德在周日这天,来到了沙河的田各庄。

在走之前,他要来看望一下爷爷奶奶,下次再来,就是明年了。

“孟德,你来看看,这两个小猪仔长得多快。”院门口用石头垒砌的猪圈外,王田氏一边把从菜园地里拔的草放进里边,一边乐呵呵的说道。

“奶奶,这喂猪的活计,让孟启来就行了。”

看到她欠着脚尖往猪圈里扔草,王孟德在一旁虚扶着,生怕她摔倒了,然后劝说道。

“他呀,天天放学回来,跟猴子一样,没一刻能闲的住。

不过,家里的猪草,基本上都是他去打回来的,这两头猪能长得这么快,也是他的功劳最多。”

王田氏笑眯眯的说道。

说完又拉着王孟德来到她的菜园地,指着里边说道:

“你看看,我种的黄瓜和番茄,还有豆角和茄子、辣椒长得多好。”

王孟德走进里边,弯下腰,摘了一颗半青半红的番茄,用手随便的擦一擦,然后直接咬了一口,顿时,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直接在口腔里绽放。

这纯正的味道,可不是后世哪些番茄能比的。

吃完一颗番茄,他又在黄瓜架子上,找了一个‘老鹰头’黄瓜。

看到大孙子吃的津津有味,王田氏乐呵呵的说道:“孟德,等下午走的时候,我给你摘一篮子回去,还有豆橛子,晒干了,等过年的时候,你们都回来,炖猪肉吃。”

“奶奶,今年过年,我可能回不来。”王孟德扶着她的肩膀,把自己要去南方出差半年以上的时间说了出来,当然,他没有说这一趟会有危险。

“呵呵,既然你有工作需要,那就以工作为主。”王田氏强笑着说道。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八月中旬,国家终于有了动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