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20章 回京和‘周院长’的晚宴

第120章 回京和‘周院长’的晚宴

第120章 回京和‘周院长’的晚宴

蒋族长居然让自己帮他相一块地。

王孟德先是愣了一下。

然后马上反应过来,摆手拒绝道:“蒋大伯,我不会相地,再说了,现在是新社会,这种封建迷信,咱们不能再相信了。”

他可是已经加入了组织,作为一名D员,再去做这种事情,那就是跟主动找死没区别。

“王大夫,您作为中医大夫,肯定有相关的经验。”蒋族长也不在意他的拒绝,然后接着说道:

“你放心,这事儿就咱俩知道,我也就还能活个一两年,到时候就把秘密永远的带到地下,保证不会给第三个人说。”

“蒋大伯,我真的不会,我学习中医的时候,只学了怎么治病,其他的都没学过。”就算他再三保证,王孟德也不为所动。

看他说的这么坚决,蒋族长神色一暗,接着看了一眼在王孟德怀里直蹬腿的蒋元桂,很快就打起了精神。

时间还长着呢,有这个小孙女在,后边他一定会重新找机会再提一提这个事情。

至于他为什么坚信对方会相地,也是因为王孟德研究出了血吸虫病的治疗办法,让他觉得肯定是气运在身,再加上不少中医大夫,都会兼职给人相地。

沉默了一会儿后,两个人接着往旁边走去。

走着走着,可能是蒋族长刚才的话勾起了他的记忆,王孟德就不由自主的观察起了附近的地形,当走到另一个小山山脚下的时候。

抬头看着左边郁郁葱葱的山坡上,布满了大量的树木,小路的右边,有一条小溪环绕而过,小溪的另一边,是一大片平缓的水稻田。

他心中一动,这块地方,前有名堂,后有靠山,玉带环腰,有水留驻,绝对是能得贵人、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呀。

但奇怪的是,明明是好地方,却没有发现有坟地的痕迹。

仔细的看了一眼小溪,他渐渐的发现了一些端倪。

“蒋大伯,这条小溪,是最近才挖出来的吧。”王孟德指着旁边的小河流问道。

“噢,没错,去年上半年的时候,为了灭钉螺,乡里组织了一批人手,把以前的旧河道给埋掉了,这是重新挖出来的河道。”

蒋族长心不在焉的说道。

他还在思考后边该如何说服王孟德帮他相地。

“这河道改的好呀。”

怪不得这块地方之前没有坟地,原来是后期改造形成的风水宝地。

说了这一句后,王孟德便抱着孩子,在这附近左看右看,时不时的抬头看山,或者观察一下小溪和稻田的方向。

一开始蒋族长听他说这个河道改的好,刚要发问,又见他不停的观察四周,便聪明的闭上了嘴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他看。

二十多分钟后,王孟德停了下来,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心里感慨道,如果谁家祖坟能埋在这里,后代不说能大富大贵,但几十年后,三代之内,小的人才绝对是源源不断。

站了一会儿,直到怀里的小丫头抬手冲他抓了一把,他才反应过来。

这里就算是风水宝地,也和自己没有关系。

而且自己也不能说出来,后边只能看谁家幸运了。

想到这里,看看天色,快要吃年夜饭了,他招呼蒋族长一声,迈步开始准备往回走。

身后,蒋族长乐呵呵的看着在前面不远处逗弄着小孙女的王孟德,他紧走进步,来到刚才对方站了好久的地方,小心的插了一根小树枝。

做完这个动作之后,然后拄着拐棍慢慢的跟了上去。

到了家中,此时厨房里已经快把饭做好了,闻着香味,看着炖了一大锅的腊鸭,听着外边传来阵阵的鞭炮声,以及门前摆放的香炉和贡品。

看到这熟悉的一幕,王孟德仿佛又回到了前世,跟自己媳妇回丈母娘家过年一样。

而蒋族长,到了客厅里,他冲着家里老大招招手,等大儿子到了跟前后,小声的耳语片刻。

“爸,我记住了,我现在就赶紧过去一趟。”蒋老大脸上带着一丝忧伤,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忧伤是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也就一两年的时间了。

说完手里拿着一把镢头匆匆的出了门。

“蒋大哥,您这是干嘛呀?”看到他着急忙慌的样子,王孟德笑着问道。

“呵呵,王大夫,我去菜地里挖点青菜,等下涮在锅里吃,解解腻。”蒋老大找了一个借口道。

“蒋大哥,我陪您一起去吧。”

听说要去菜地,王孟德也想跟去转一转,在蒋家,别人都在忙碌,就他一个闲着,多少有一些不好意思。

“不用不用,你陪着我爸先喝点茶,等下就吃饭了,我快去快回。”

蒋老大连忙拒绝道。

“王大夫,外边天冷,把乖乖抱进屋,陪我聊聊天。”

屋里,蒋族长也开口说道。

“好嘞。”

话说蒋老大出了门,他一路小跑,不一会儿就到了父亲刚才说的山坡下。

仔细的找了一会儿,由于昨天刚下了一场雨,地上的泥土还有些湿,这边也没有别人来过,很快他就顺着脚印找到了蒋族长插在那里的树枝。

环顾了一下四周,在心里记住了大概的位置,然后挖了个小坑,把刚才出门顺手带着的一个东西埋在了下边。

做完这些后,他又快速的绕到了菜地里,挖了一些青菜,然后才回到家中。

等他到了家,正好年夜饭也做好了。

放完鞭炮。

客厅里,蒋族长坐在上首,他的三个儿子,和王孟德一起,围坐在他的旁边,至于女性和孩子,他们单独在旁边开了一桌。

这是一个差不多二三十厘米高的小方桌,方桌中间是中空的,放着一个烧炭的火盆,旁边,是一壶米酒正在碳火上温着,火盆上边,是一个带圆圈的三角铁架子,架子上架着一口锅。

锅里炖的是一只切成块的腊鸭,里边还放了一些粉条,此时在炭火的作用下,正咕嘟嘟的冒着热气。

每个人面前都拿着一个空碗和一双筷子,以及一个略小的酒杯。

蒋族长给三个空酒杯倒满了米酒,祭了祖之后,王孟德拿起酒壶,给大家面前的酒杯里都添满了米酒。

“感谢王大夫,来到了咱们这里,帮助我们治好了血吸虫病,这个恩情,我们永远也不会忘,来来来,请酒。”

说了一句感谢的话后,蒋族长然后端起酒杯,小口抿了一下。

“来来来,请菜。”蒋老大看到王孟德喝了一口酒后,连忙招呼道。

请酒、请菜,是他们镇上的习俗语音,意思是请喝酒、请吃菜的意思。

王孟德也不客气,他一手端起碗,一手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鸭肉放到碗里,然后吃了起来。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桂北县过年时候吃的菜,永远少不了鸭子,特别是腊鸭。

这边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基本上都没有灶台,只有一个带圆圈的铁制三角架,把炒锅放在上边,下边直接用木柴烧火。

炒锅的上方,在年前年后天气冷的那几天,通常会吊上一些猪肉、猪蹄子、鸡和鸭,燃烧的木柴火散发出的烟,正好熏制这些肉。

特别是松枝熏制出来的,味道非常好吃。

王孟德作为一个北方人,都百吃不厌。

几个人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聊天,等鸭肉吃的差不多了,又放了一些青菜进去涮。

“王大夫,我敬你一杯,感谢伱给我送来一个闺女。”蒋三哥脸上红光满面的感谢道。

他因为身体的原因,结婚了好几年一直没孩子,前几个月王孟德把乖乖抱回来,让他抚养,一开始他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没想到最后居然是一个‘幸运星’。

现在,乖乖可是全国最出名的孩子了,这几个月,全国各大报纸上,包括最大的日报上,都刊登了好几次她的名字和照片。

当然,这是跟王孟德一起出现在报纸上的。

不仅如此,市里和县里,经常由乡里的领导陪着,隔三差五的来他们家一趟。

这几个月,他见到的官,比在二三十年里见到的加起来都多,而且对他都很客客气气的。

本来村里那些在背地里嘲笑他绝后的村民,现在一个两个都羡慕的眼红,恨不得跟他调换一下位置。

转头看了一眼正在蒋三嫂怀里拿着一个鸭腿啃的小丫头,王孟德端起酒杯,笑着说道:“蒋三哥,您客气啦。”

吃完年夜饭,王孟德在蒋家又聊了一会儿,等钱大勇和朱涛两个人从村里其他人家吃完饭后,三个人便结伴回文桥乡的供销社里。

不是他们不想多待一会儿,主要是这边的风气不太好,每年过年的这些天,家家户户,不论是男女老少,大部分都会聚在祠堂里进行打牌。

而且还是玩钱的那种。

他们三个人可不敢留在这边,便早早的回去。

到了供销社,跟他们一起来支援的医护人员,也都吃完了晚饭,这些人聚在食堂里,正在包饺子。

这些包饺子的面粉,还是市里前几天特意给他们送来的呢。

“肉馅里放荸荠(马蹄),这个好吃。”

看到有人已经剁好了肉馅,正准备放一些其他的菜进去,王孟德连忙说道。

“放这个能好吃么?”那个人问道。

其他正在准备包饺子的人也都一脸疑惑的看着他。

“好吃,脆脆的,还有一些甜味,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信我的,多加一些马蹄进去。”王孟德信誓旦旦的说道。

前世,他来这边过年的时候,都会带着媳妇一家包猪肉马蹄馅的饺子。

那味道,他现在想一想就要咽口水。

“行,既然王孟德同志说好吃,那咱们就再加一种馅儿。”人群里,一个中年人笑着说道。

他这明显是想卖王孟德一个面子。

“对,咱们试一试猪肉马蹄馅饺子的味道。”旁边,另一个人也赞同道。

包好饺子以后,几十个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很快,时间就过了零点。

这时,不仅是乡里,就连周边的村子,也都开始放鞭炮了。

放完鞭炮,接着就是煮饺子。

当众人尝到了马蹄馅的饺子之后,顿时被它独特的味道征服了,每个人都竖起大拇指,一脸的称赞。

此后几天,池塘村剩下的三个族长,都轮换着邀请他们过去吃饭。

每一顿,都是大鱼大肉,短短的四五天,王孟德觉得自己都胖了好几斤。

主要是顿顿都是鸡鸭鱼肉,青菜非常少。

这不是没有青菜,而是他们好客,一个劲的让几个人吃肉,青菜每次都上的很少。

这一天,打了一个饱嗝,王孟德和钱大勇以及朱涛三个人一起在池塘村旁边的一个山脚下溜达。

“孟德,你听说了么?国家现在正在准备让我们陆续的撤离。”

钱大勇小声说道。

“这个我早上在招待所食堂吃饭的时候,也听别人说起过,估计是真的,毕竟现在血吸虫病已经控制住了,咱们这么多人再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

王孟德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笑着说道。

“也不知道咱们是第几批回去?”朱涛喃喃自语道。

三月初,桂北县的天气已经温暖如春了。

文桥乡的招待所里,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已经没剩多少了。

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去了,就剩下包括他们三个人在内的五六个人。

“孟德,好消息,我刚才听胡叔说,咱们几个人回去的事情有眉目了,就在这个月中旬。”钱大勇兴冲冲的跑过来说道。

现在,他们也终于要回去了。

“太好了,咱们离开家都半年了。”王孟德也开心的说道。

出来这一趟,他可谓是收获满满,不仅找到了治疗血吸虫病的办法,同时医术上,也提高的非常多。

时间过的很快,虽然有些不舍,但他们还是到了要离开的日子。

四天后的傍晚。

从火车上下来,踏上这块熟悉的土地,王孟德心情非常复杂。

“你好,请问是王孟德同志么?”

这时,几个身穿中山装的中年人,走到了他的跟前,小声的说道。

“我是,请问你们是?”

“王孟德同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你跟我们去一个地方。”其中一个中年人礼貌的说道。

“稍等,我跟同事说一声。”

当几辆汽车行驶在马路上的时候,王孟德终于清楚这群人的身份,也知道此行的目的。

原来是“周院长”派人请他过去,要和他一起吃一顿晚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