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27章 关系和得偿所愿

第127章 关系和得偿所愿

第127章 关系和得偿所愿

堂哥所说的沙河肉联厂。

即是京城二商集团第五肉类联合加工厂,在1955年,成立于沙河地区。

“堂哥,这次肉联厂招的临时工人数多么,招工已经结束了么?”王孟德问道。

“孟德,这次肉联厂要在这附近招百十来个临时工,今天好像是最后一天了。”王孟维低声说道。

前几天招工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看到上边要求有文化的优先。

他小时候上过几天学,再加上上扫盲班的时候用了心,也算是附近这一片少有的能写会算的人。

本来今天抱着很大的希望,早早的就去了肉联厂应聘,没想到最后却因为年龄大,直接就被刷下来了。

“这次没应聘上,等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周玲玲有些遗憾的安慰道。

“下次更没有机会,他们现在都要年龄轻的,像我这种年龄大的,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都不要了。”

想到这次机会错过了,以后也没有了希望,王孟维情绪有些低落的说道。

“堂哥,我在肉联厂有一个患者,我想去回访一下,看看他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您陪我一起去一趟那边呗。”

这时,王孟德站起身来说道。

“行,孟德,我陪你跑一趟。”王孟维打起精神说道。

说着两个人就朝着门外走去。

身后,周玲玲张张嘴想说什么,后来想了想,便没有出言。

沙河肉联厂距离田各庄不太远,两个人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到了大门口,虽然是周日,但厂里依然不少人在上班,还有一些没有穿着厂服的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进出出,估计都是来应聘的。

“同志,您好,我找谢华谢主任,麻烦您帮我联系一下。”

来到大门口的岗亭处,王孟德冲着正在站岗的一个人说道。

他其实也不知道谢主任今天在不在,只能看运气了。

“同志您好,请问您是?找我们谢主任有什么事情么?”门岗看着他身穿中山装,不敢怠慢,连忙笑着问道。

眼前这个小伙子虽然年轻,但身上明显给人一种很从容的意思,再加上穿着打扮不像一般人,所以他的语气很客气。

“我叫王孟德,您跟谢主任提我的名字,他就知道了。”

王孟德说道。

“好的,您请稍等。”

其中一个门岗值班人员,说完就转身到岗亭里,拿起电话,摇了几下,然后冲着电话里说了几句,期间还提到了王孟德的名字。

很快,他放下电话,走出岗亭,一脸笑意的说道:“王孟德同志,麻烦您进来等一下,谢主任马上就出来接您了。”

刚才在电话里,当谢主任听到这个人名字的时候,语气明显很重视。

而且还特意吩咐他们一定要注意态度。

两分钟后,谢华气喘吁吁的一路小跑来到了他们的跟前。

“王大夫,还真的是您呀,我刚才听保卫科的人提到您的名字,还不敢相信呢。”

他紧紧的握着王孟德的手,高兴的说道。

“这位是?”

接着他转头看向王孟维,小声的问道。

“谢主任,这是我堂哥,其实我老家就在这附近的田各庄,这次过来主要是看望家里的老人,恰好堂哥来肉联厂办事,我也就跟着过来了。

正好想起您在肉联厂工作,就借着这个机会,顺便回访一下,看看您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王孟德笑着说道。

“噢,原来王大夫老家是沙河的呀,那可真是一家人了,来来来,去我办公室喝点茶。”

谢华眼神一亮,他听出来了王孟德的话里意思。

便拉着他的胳膊往自己办公室里走去。

到了办公室里,又给他们两个人倒了一杯热茶,然后坐在椅子上,一脸感激的说道:

“王大夫,感谢您的关心,自从一年多以前,您帮我针灸和用药之后,我的这个病,就再也没犯过。”

去年年初的时候,他去广安门医院看病。

当时是王孟德帮他诊治的,利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他的身体恢复如初,也让他保住了现在的职位。

要知道,他患的是历节病,去广安门医院之前,已经是疼痛难忍了。

不仅是痛疼,连走路都困难。

作为肉联厂的后勤主任,连续几个月时间都没有精力处理单位的工作,组织上便找了他进行谈话。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他退下来安心养病,职位让给其他人。

毕竟一个长期生病,不能安心工作的人,是无法胜任后勤主任这个事务繁杂的岗位。

本来他都认命了,还是一个战友,给他推荐到广安门医院,说那里有个大夫,治疗历节病效果特别好。

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的态度,去了那边,正好当时王孟德对历节病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利用针灸和药物两种手段双管齐下。

当天就让他的疼痛减轻了一大半,三天后,就基本上感觉不到疼痛了,走路和生活也都跟正常人差不多了。

身体恢复了健康,他自然也就不用退居二线了。

现在,他不仅坐稳了肉联厂后勤主任这个职位,还打算这一两年更进一步呢。

同时,对于帮他治好病的王孟德,他心里很是感激,去年中秋节的时候,还特意从肉联厂里拿了好几斤的好肉,准备送给王孟德呢。

因为去南方支援,导致他最后扑了一个空。

“没犯过就行,您的身体,只要别酗酒,吃海产品,以后复发的概率就不大了。

当然,平时也得多注意,特别是锻炼这块,可不能落下。”

王孟德问了他几个问题,又查看了一下,发现他暂时没有复发的迹象,便点了点头嘱咐道。

“王大夫,我一直听从您的话,每天都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锻炼,就是喝酒这个事情,您也知道,我身处这个岗位,难免有很多应酬。

不过您放心,我就算是应酬也喝的不多,平时也是能不喝就不喝。”

谢华连忙说道。

他的态度,让旁边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茶杯不敢喝,一直身体绷直,犹如做梦一般的王孟维有些不敢相信。

眼前这位肉联厂的后勤主任,可是属于沙河这一片最厉害的那批人里,没想到居然对自己的堂弟这么客气。

甚至还隐隐对自己的堂弟有些巴结的意思。

谈完了正事,王孟德和谢华两个人又聊起了其他的事情。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堂哥的身上。

“王大夫,您堂哥来肉联厂,是有什么事情么?对了,中午您们可要给我个面子,留在厂里吃个便饭。”

“呵呵,谢主任,我堂哥今天来这边应聘,刚结束没多久,等下我们还要回田各庄,我奶奶今天特意给我做了榆钱窝窝,我得回去。

这次就抱歉了,等下次回沙河,一定来打扰您。”

王孟德隐晦的说出了堂哥的事情,然后拒绝道。

“噢,王孟维同志来肉联厂应聘的呀,他的基本情况能给我说说么?”

谢华心中了然,知道王孟德的堂哥估计是没应聘上,所以才来找的自己,他于是装作好奇的问道。

对于别人来说,进肉联厂当个临时工,可谓是千难万难,但对他这个厂里实权主任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只要王孟维的情况不是特别糟糕,他不介意帮一把,卖对方一个人情。

而且,他本来就打算和王孟德多深交的,毕竟认识一个本事大的大夫,有百利而无一害。

谁也不敢保证这辈子不生病不是。

“堂哥,您把个人情况,跟谢主任说一说。”

王孟德冲着身旁的堂哥说道。

“噢,噢。”王孟维大脑一片空白,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听到堂弟的吩咐,便机械的磕磕绊绊把自身的情况费了好大劲才说了出来。

要不是堂弟在身边,他绝对不敢张口。

“居然能写会算,这可是人才呀,我们肉联厂就缺少这种人才。

王大夫,您堂哥非常符合我们厂的招工条件,这样,您们坐着稍等我一下,我出去一趟。”

谢华没想到王孟维还识字,也会简单的一些算数,他心中松了一口气,幸好不是那种条件特别差的。

相反,就对方这种条件,要不是年龄稍微有些大了,厂里绝对会要的。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去打一声招呼,把年龄条件放宽一些,让王孟德的堂哥进厂,就算以后有人想找茬,也没有理由。

等谢华匆忙出了门,王孟维脸上的紧张才稍微缓和了一下,他急忙小声的问道:“孟德,这位谢主任的意思,是要让我进厂么?”

“堂哥,您别紧张,也别着急,等会儿就知道了。”

王孟德安抚了他一句道。

当然,他心里笃定,凭着谢主任的关系,堂哥进肉联厂是十拿九稳了。

果然,没让他久等,几分钟后,谢主任又匆忙回来了。

进了屋,他一手拎着一块五花肉,一边笑着说道:“王大夫,这位王孟维同志,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

这块肉,是我个人出钱,从厂里买的,等下您既然不在厂里吃,那就带回去,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谢谢谢主任,那我就不客气了。”王孟德也不跟他客气。

“嗨,不用客气,我这也算是给厂里举荐人才了。”谢华乐呵呵的说道。

等两人从肉联厂离开,王孟维还是晕乎乎的。

他没想到,跟着堂弟来一趟肉联厂,自己本来没希望的事情,现在就轻而易举的得偿所愿了。

明天,他就能来厂里上班了。

虽然说是临时工,但这份工作,可不是谁都能进来做的。

对于农民来说,一个月能赚到几块、十来块钱,就非常满意了。

回到家中。

听了王孟维绘声绘色的讲述,大娘周玲玲和堂嫂两个人都惊呆了。

她们没有想到,王孟德的关系这么硬,连肉联厂的主任,都对他客客气气。

不过这话是王孟维亲口说出来的,由不得他们不信,再加上桌子上放着的这块有两三斤重的五花肉,也能证明这件事的真伪。

自从年初买猪肉要票之后,他们家除了过年的时候以外,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没吃过肉了。

“孟维、孟启,你俩去把家里那两只最大的老公鸡抓住,中午咱们吃小鸡炖蘑菇,剩下的一只让孟德走的时候带着。”周玲玲挥着手,高声的说道。

说完她又笑吟吟的冲着王孟德道:“孟德,快去屋里坐着歇会儿,等下我给你炖大公鸡吃,这只大公鸡,已经养了快三年了,肯定有嚼头。

对了,等端午和中秋的时候,伱提前两天来,家里还有几只鸡,你拿回去炖着吃。”

她现在完全不心疼这几只鸡,和儿子的好工作比起来,别说几只鸡了,就算家里养的那头猪,只要王孟德开口要,她眼睛都不带眨的。

“谢谢大娘了。”

王孟德也笑着说道。

大爷家养的那几只鸡,要是平时,他还会推辞一番,但今年可是58年,他记得,下半年全国开始就要建立人民公社了。

农村家家户户的粮食以及牲畜,都会集中到一起。

然后被全体社员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给消耗一空。

“自家人,客气什么。”

周玲玲大气的说道。

“孟德,你歇着,我去帮妈蒸榆钱窝窝,走的时候,我再让孟启,给你上树摘一口袋新鲜的带上。”

中午,一大盆大公鸡炖蘑菇,蒸榆钱,韭菜炒鸡蛋,猪肉炒春笋等几道丰盛的菜,主食则是榆钱窝窝。

王孟德连吃了好几个,让王田氏开心不已。

吃完午饭,陪着爷爷奶奶聊了会儿天,等太阳开始偏西了,他便准备回城了。

村头,王孟德一手拎着一只大公鸡,一手背着一个面口袋,口袋里装满了洗干净的榆钱,以及几个榆钱窝窝。

“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还有堂哥堂嫂,您们回去吧。”

“好,孟德,过阵子有空了,你带着几个孩子回来,让我看看。”王田氏摇着手,一边说道。

“知道了奶奶,过些天我带着他们来看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