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34章 感恩的方式

第134章 感恩的方式

第134章 感恩的方式

仔细打量着手中十几张粮票。

然后王孟德一脸惊讶的抬头看向几人。

这些粮票,是林桂市和桂北县在四月份新印发的,准备在四月底发放给城镇居民使用,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重点是,上边居然印有自己的头像。

要说粮票上印人物的肖像,也不是没有,在前世的时候,他也听说过。

一九七七年,沪上就在一市斤的粮票上,印有“赤脚医生第一人”王*珍的肖像。

但他没想到,林桂市和桂北县,在一整套粮票上,都印了他的肖像。

“王孟德同志,这就是我们送给你的礼物。”

陈文笑着说道。

“孟德,自从你从桂北县走了之后,我们林桂市全体人民都非常的感谢你,经过市里研究,同时报送省里批准后,决定新印刷的这批粮票上,印上伱的肖像。

这批新的粮票,将要在过几天的时候投放给城镇居民,还请你暂时保密,先别泄露出去。”

一旁,胡大年补充道。

虽然王孟德从桂北县走了,但大家都没有忘记他的贡献,时时的想着该怎么报答他。

恰好县里粮食局有一个人就想到了一个主意,说在新印刷的粮票上,印上他的头像,让全县的人都记住这位恩人长什么样子。

没想到这个主意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县里全力的支持,然后赶紧把方案上报市里。

林桂市接到申请后,不敢怠慢,连夜召开领导会议,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方案,同时也把这个方案直接拿过来用了。

于是,这种特殊样式的粮票,就出现了。

“这。。。,太谢谢您们了,这个礼物我收下了。”

手里拿着十几张粮票,王孟德连声感谢道。

他心里满是高兴,没想到林桂市居然送了这么一份大礼。

这些粮票,对他来说,收藏的意义太大了。

比其他的物质奖励都好得多。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拿出来给别人看,都能给他长脸。

“呵呵,王孟德同志,应该是我们感谢你才对,就凭你做出的贡献,研究出的治疗血吸虫病的药方,挽救了千千万万的桂省人。

和全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相比,我们做的这点事,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陈文一脸真心感激的说道。

他虽然不是在桂省出生长大的,但已经在桂省生活工作了好多年。

自从去年底,王孟德研究出了治疗药方之后,经过国家和各省市大力的宣传和防治工作,在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血吸虫病就已经完全控制住了。

大家再也不会因为得了血吸虫病而绝望和恐慌,现在都把它当成是普通的疾病。

反正花点钱吃几副药,基本上都能痊愈。

“对了,我们市印发了新的粮票之后,隔壁市不知道怎么得到了消息,他们也正在准备制作一批新的粮票,上边同样会印上你的肖像。”

另一边,章主任也笑眯眯的说道。

他的老战友,就在隔壁市工作,在来京城之前,两个人在省里见过一次面,他们就聊起了这个事情。

“啊,还有其他市呀?”

王孟德惊讶的说道。

他本以为只有林桂市和桂北县这么做了,没想到还有其他市也准备在粮票上印上他的肖像。

“对,还有其他市,而且林桂市除了桂北县以外,其他县也都跟市里打了申请,他们一样也要这么做呢。”

“不仅是桂省,我预测,当其他南方的省市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他们也肯定都会这么做。”

陈文和章主任两个人一起解释道。

只要是生活在南方有血吸虫病的地区,才能知道王孟德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被他拯救生命的,最少也有上百万人,因为他而痊愈,恢复劳动能力的人,最少也有上千万,更是让上亿人免除了被血吸虫病的威胁。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提起他的名字,都尊重异常,感恩戴德。

说一句万家生佛也不为过。

他的几十张治疗血吸虫病的处方手稿,以及记录病患信息的笔记本,现在就被收藏在刚改名的桂省自治区博物馆里。

当听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十来个南方省市地区都会把自己的肖像印在粮票上,王孟德反而没有那么激动了。

他已经有些麻木了。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后,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陈文站起身来,笑着说道:“王孟德同志,我们等下还有事情,就先回去了。”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站了起来。

“陈副高官,章主任,胡叔,还有几位同志,晚上在家吃个便饭吧。”

王孟德挽留道。

“王孟德同志,不打扰了,等下还有工作要忙,等过几天有时间了,我们再过来。”

“对,孟德,今天就算了,我们要在京城待一段时间呢,过几天还要过来呢。”

看他们态度坚决,王孟德于是也就不在强求。

临出门前,陈文示意他身后的一个工作人员,从包里又拿出一叠粮票来。

“这些粮票,和刚才的一样,一共十套,王孟德同志,这些都是送给你的,留作纪念。”

对于这些粮票,王孟德也不推辞,反正这些粮票是桂省的地方粮票,在京城也没地方能拿出去用,只能单纯留作收藏纪念。

等把几人送走了之后,他回到家中。

何胜男抱着两个孩子也从卧室里走了出来。

“孩子睡醒了。”

“嗯,他们刚走,元勋就先醒了,然后把元第给踹醒了。”

何胜男抿着嘴笑道。

“这个坏家伙。”伸手接过两个儿子,王孟德乐呵呵的说道。

王元勋和王元第两人已经一岁半多了,平时家里营养充足,两个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的。

再加上父母的基因都特别的优秀,所以他们俩从小就能看出来,以后也都会是个俊小伙。

“孟德,刚才那几个人,是你去支援时候认识的么?”

“里边只有胡叔是我认识的,两个领导,以前都没见过,估计是刚调到林桂市工作,剩下的都是普通的工作人员。”

王孟德解释道。

他在桂省支援的时候,桂省和林桂市的几个头头脑脑都见过好几次面,熟悉得很,当时里边并没有陈文和章主任。

看来是新调过去的了。

其实他猜测的很对。

因为他的原因,以及对血吸虫病防治用心,林桂市的领导们,很多都被加了担子。

同时,也就有一部分其他地方的领导补上了空缺。

至于为什么胡大年能跟他们一起,那是他也连升了好几级,从文桥乡直接调到了市里工作。这次陈文来京城公干,知道他和王孟德熟悉,于是就把他也给带来了。

“呀,还给带来了这么多东西。”

何胜男看到墙边放着的土特产,连忙走过去,蹲下身来查看道。

“这是马蹄,比京城卖的都大不少呢,这是腌好的咸鸭蛋吧,这一条条的是什么呀?”

翻看了一下,里边大部分的东西她都认识,其中一个油纸包裹着长条状的东西,她没有认出来,便好奇的问道。

伸头看了一下,王孟德一眼就认出来了,他笑着说道:“这个呀,是我给你说的熏鱼,味道非常好吃,等晚上的时候,放点配菜炒着吃。”

在文桥乡的时候,特别是过年前后那段时间,除了吃腊鸡、腊鸭和腊肉之外,让他感觉最赞的就是熏鱼了。

这种熏鱼,是把一条好几斤重的大鱼,切成手指宽的一小段,然后放在腌菜的水里腌制一晚上,第二天拿出来,用果树或者松树的碎沫小火的熏制。

当时他从桂省回来的时候,池塘村的村民,要给他带上一些回京,被他给拒绝了。

“嗯,晚上我们吃熏鱼。”

何胜男高兴的说道。

她此前早就听自己男人说过熏鱼的美味了。

“马蹄你削一个尝尝,那边的马蹄,比北方的好吃,不仅脆脆的,还有一股甜味,在他们那边,都是当零食吃。”

王孟德又说道。

在文桥乡的那段时间,马蹄是他们这些北方人最爱吃的零食了。

每天都要吃几个,可谓是百吃不厌。

“是么,那我削几个尝尝。”

削了几个马蹄,尝了一口后,何胜男点了点头,惊讶的说道:“哇,这个马蹄太好吃了。”

她一连吃了三个,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

把剩下的马蹄和别的东西都收拾放好,准备等家里其他人回来一起吃。

晚上,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对于熏鱼,不论是王浩和冉小梅,就连两个弟弟,也都吃的满嘴流油,直夸好吃。

流油的咸鸭蛋,更是让几人惊奇不已。

他们没想到,这个咸鸭蛋的蛋黄,居然这么红。

“当地的土壤里边有大量的矿物质,腌出来的蛋黄,每一个都是红红的,这个少吃点,吃多了容易重金属中毒。”

王孟德解释道,同时也嘱咐大家少吃一些。

吃完饭后,他又把林桂市和桂北县的粮票拿了出来。

“孟德,这上边真的有你的肖像。”王浩自己都没发觉,他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哎呀,这是全市还是全县的人都在用的粮票吧,到时候发下去,那不是全市的人都能看到你的照片了。”

冉小梅在一旁拿着几张粮票,喜滋滋的翻来覆去的看着。

她越看越高兴。

虽然粮票上的照片有些失真,没有把儿子的俊模样完全体现出来,但就是这几张小小的纸片,让她觉得比什么都好。

就算是给她一百斤的肉票换,她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而何胜男,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从表情里也能看出来,她现在有多激动了。

目光紧紧的盯着王孟德,眼中的柔情,仿佛能化开世间万物一样。

“不错,孟德。”

使劲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王浩夸赞道。

“太好了,这些我要好好收起来,可不能弄丢了。”

过了好一会儿,冉小梅逐渐的冷静了下来,她小心的把临桂县和桂北县各一套粮票叠好,准备放到箱子里。

同时嘱咐何胜男道:

“对了,胜男,这里还剩十套,你仔细的收好,别放在一起,分开放着。”

“妈,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分成几份分开藏着。”

何胜男笑着答应道。

说着就拿起桌子上的粮票,往卧室里走去。

旁边,王援朝和王卫国两个人眼珠转了转,跟在何胜男的身后道:“嫂子,嫂子,能不能给我几张,我也收着。”

“还有我,还有我,我也要几张。”

听到两个弟弟也要,何胜男顿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援朝、卫国,你们俩给我过来,小孩子要什么粮票,要是丢了怎么办。”

冉小梅连忙出声阻止。

看到两个小儿子还想争辩,她把脸一沉,用不带感情的语气说道:“这事儿没得商量,快点过来。”

见她语气不善,王援朝和王卫国有些悻悻的停下脚步,同时转脸看向哥哥。

这时候,王孟德自然也不会去帮他俩说话,便假装没有看见。

等何胜男出来后,几个人坐在客厅里,继续聊着天。

“孟德,林桂市的粮票,是以后都要印你的照片在上边么?”

冉小梅问道。

“妈,我听他们说了,就是今年的粮票会印上我的肖像,以后会恢复正常。”

王孟德解释道。

“不过他们还说了,南方其他十来个省市的很多县里,以后也可能会陆续把我的肖像印在粮票上。”

“哎呀,那会有多少个县呀。”

“估计有上千个县市吧。”

“这么多,那不是要有上亿的人,都要用带有你照片的粮票了。”

“没有上亿,也有几千万人。”

周一。

中医研究院,王孟德来到办公室里,就见张巧玉和孙小茹两个师妹,正勤劳的给他打扫卫生。

“辛苦你们了,对了,等下把其他人都叫来,我找你们有点事情。”

王孟德笑着冲两人说道。

“哎,师兄,我现在就去。”

张巧玉把手中的抹布塞到孙小茹的手里,脆生生的说道。

说完转身就走。

不一会儿,几个人就从隔壁办公室里走了进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