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36章 娄晓娥进院和编写完成

第136章 娄晓娥进院和编写完成

第136章 娄晓娥进院和编写完成

眼前的几十个人。

有年龄轻的,才二十来岁左右,年龄大的,已经是四五十岁了。

他们有的带有钦佩的目光,有的用好奇的目光,看向王孟德。

在座的人里,都听说过他的名声,研究院里的人,还都经常能遇到他,只有几个从外边借调过来的,之前没有见过他。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咱们这次的任务,下面我再简单的强调一下。”

王孟德站起身来,冲着众人大声的说道:“这次编写的手册,和以往大家熟悉的医书都不一样,我们要抛弃以前的惯性思维,把这本书编写成,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人,都能看得懂,学的会。

这本手册,语言尽可能的简单易懂,要用最浅显的道理,来让外行人可以入门,使他们拿着这本书,就可以对常见的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

他的话,让几十个人都面面相觑。

他们一开始来之前,只被告知是编写一本医书,以为就是照着前人的方式来就行,等王孟德说完要求,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种医书,他们可是从来没有见过,没有可作为参考的样本,一时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见大家都不说话,王孟德自然也猜到了原因,于是他接着说道:“大家不用担心,该怎么编写这个手册,我心里已经有了个大纲。

下边我来给每一个人分配任务,等下谁有不同的意见和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说着他就开始给每个人分派任务。

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中医研究院里的同事,谁擅长哪些,他前些天已经简单的做了了解,至于那几个从外边借调的人,蒲老也给他交代了一下。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结合前世《赤脚医生手册》里边的内容,进行了任务分配。

他记忆力惊人,分配任务的时候,张口就来,完全没有卡壳,而且说的还准确无比。

等众人都有了任务之后,他又对着八个师弟师妹道:“你们几个,负责‘常用中草药’这块,要用浅显易懂的话来描述,还需要配图。”

至于他自己,则是准备编写‘针灸与推拿’这一个章节,同时也要对其他人编写的内容进行审核。

有不合适的地方,就要及时的纠正。

最后,王孟德鼓励道:“这段时间,需要辛苦大家了,咱们努努力,尽快把这本手册编写出来。”

此后,他们几十人就进入了忙碌的状态。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聚在一起,编写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内容。

而最忙碌的,就要数王孟德了。

他不仅要编写‘针灸与推拿’这一个章节,还要负责审阅其他人编写的内容。

刚开始的几天,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常把以前的思维带入进来,不由自主的就把内容写得比较深奥。

这就需要他及时的发现并纠正过来。

晚上,别人下班了之后,他还在研究院里加班加点的工作。

每天都要到很晚才回到家。

渐渐的,其他人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于是也都纷纷主动留下来加班。

看到大家都这么积极主动,王孟德就组织他们一起,在下班了之后,聚在一起盘点讨论当天的工作内容。

所有人都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了出来。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这种方法果然很有效果,随着每天晚上的复盘,大家逐渐的都适应了各自的工作内容,编写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当然,最快的是王孟德,他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把‘针灸与推拿’这个小章节的内容给编写完成了。

目前,就连他都不清楚,自己的针灸和推拿技术,到了哪一步。

主要是没有参考的地方了。

就拿针灸来说,朱副院长的技术,已经是国内顶尖的那一批了,但现在,在他的眼里,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把自己那一部分内容编写完之后,他也没闲着,而是一边抽空去广安门医院坐诊,一边协助其他人。

特别是在内科和传染病这两个分类章节,他给出了很多的意见,让负责的人大为佩服。

七月下旬。

星期天的上午。

王孟德今天难得休息,他带着两个儿子,手里拿着蒲扇,在胡同口的大槐树下乘凉。

树荫下,不少人也聚在一起,有的聊着家常,有的摆上一盘棋在厮杀,微风一吹,槐花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这时,不远处,许大茂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了过来,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姑娘。

到了近前,有人眼尖,看到了他们俩的身影,连忙笑着说道:“哟,大茂,这姑娘是?”

“嘿嘿,这是我对象,叫娄晓娥,今天带她来看看家里。”

许大茂停下脚步,一脸乐呵呵的解释道。

最近一段时间,他和娄晓娥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急速升温,娄谭氏对他的印象也越来越好,娄半城看到自家夫人和女儿都愿意,也无奈的开始松口了。

两家人前几天已经商量准备订婚、结婚的事情了。

商量的结果就是,结婚时间暂定在了十月份。

见这事儿算是定下来了,许大茂心思就活泛了起来,自己对象虽然长得不是院里最好看的,家里成分也不好,但家世好啊。

于是就找了个休息日,领着娄晓娥,准备来四合院里炫耀一下。

顺便打击一下自己的死对头傻柱。

听说眼前这个姑娘是他的对象,众人都好奇的仔细打量着。

就见这姑娘十**岁的模样,圆圆的脸蛋,身材丰腴,身穿碎花裙子,头上别着一个蝴蝶结,气质出众,明显不像普通人家的姑娘。

她正一脸好奇的左看右看,当看到王孟德的时候,眼神瞬间就变的明亮了起来,紧接着,看到他身边的两个孩子,神情又低落了下去。

“大茂,可以呀,怪不得以前你不着急找对象,原来有好的在后边呢。”

“大茂,姑娘是哪儿人,做什么工作的?”

“来聊会儿呀。”

几个婶子大娘,看到他们俩,顿时就来了精神,连忙招呼道。

“嘿嘿。”许大茂得意的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几位大妈、婶子,我这要先回家一趟,等回头有空了再过来。”

说着昂着头往前走,还示意身旁的娄晓娥跟上。

等他走了之后,众人纷纷打听这姑娘是谁家的,可惜大家议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而王孟德虽然心里知道,但他没有说出来。

临近中午,估摸着快要吃午饭了,他才带着两个儿子往家里走去。刚到前院,就被在家门口摆弄那几盆花的阎埠贵叫住了。

“孟德,刚才你没在院里,没看到嘿,许大茂带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回来了,伱猜那姑娘是谁家的。”

阎埠贵心里酸的要命,咋啥好事都给老许家得到了,命运太不公平了。

院里有一个王孟德就已经够让人嫉妒的了,现在好了,老许家也要开始发达了。

啥时候才能轮到他们家呀。

“谁家的呀?

刚才在胡同口乘凉的时候,就看到许大茂带着一个姑娘往院里走了,问他也不说,神神秘秘的。”

王孟德一个怀里抱着俩儿子,然后假装不知道的问道。

“是娄家的姑娘。”阎埠贵痛心疾首的回答道,怕王孟德不清楚,又解释了一句:“就是那个娄半城的娄家,以前轧钢厂就是他们家的。”

他心里有些想不明白,就许大茂长得那张马脸,居然能找到这么好的姑娘。

虽说娄家成分不好,家里的所有产业也都被公私合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里肯定有不少家底呀。

随便从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就够普通人家吃一辈子得了。

不说别的,就是娄家在京城,还有不少的房产呢,被公私合营的产业,每年还有大量的股份分红。

这要是自家解成找了娄家的姑娘,他晚上睡觉都能乐醒。

“娄家的姑娘呀,那许大茂不是要发达了。

虽然轧钢厂不属于娄家管理了,但他们家还有股份,而且,现在轧钢厂里,还有不少他们家以前的关系在呢。

凭着这些关系,许大茂以后想不进步都难呀。”

王孟德一脸‘惊讶’的说道。

这话可算是戳了阎埠贵的心窝子了,他深呼吸几下,愣楞的站在那里,一时都忘了说话。

中院。

不少吃饭早的邻居都端着碗,手里拿着窝窝头,一边吃饭一边聚在一起八卦着。

上午许大茂带着娄晓娥进院子的时候,可是特意在傻柱家门口,大声的炫耀了好久。

王孟德家里。

饭桌上,几人也在说着许大茂的事情。

“那姑娘我见了,长得也没有那么漂亮,不说我们胜男了,就连和隔壁秦淮茹相比,都差了不少呢。”

冉小梅喂了两个孙子每人两口饭,然后小声的说道。

上午的时候,娄晓娥刚一进了院子,就引起了轰动。

大家都跑去看热闹,就连隔壁在轧钢厂上班的几户人家,也都跑过来了,毕竟是娄半城的姑娘,他们也想看看到底长什么样。

“妈,那姑娘长得也不错,不愧是富贵人家的姑娘,穿着打扮就是和我们不一样。”

何胜男在一旁也小声的说道。

她倒是觉得这娄家姑娘长得还不错,特别是身上的气质这块,比这附近一片的大姑娘和小媳妇都要好的多。

“那姑娘一看就很单纯,以后嫁给许大茂,有她后悔的时候。”

冉小梅撇撇嘴又说道。

她对许大茂的印象一直都不好,觉得这孩子打小心眼就多,长大了更是跟老许一样,一肚子坏水。

“好了,别议论别人家了。”

王浩看到她又在说许大茂的不好,生怕家里小孩子听了在外边乱传,连忙打断道。

他们在家里闲聊,此时中院阴凉的地方,傻柱正在大声的说道:“哼,那许大茂肯定是花言巧语欺骗了人家的姑娘。等那姑娘了解他的人品之后,绝对会和他分开。”

他的话音刚落,就被从后院走来的许大茂听见了。

“傻柱,你就是嫉妒我找到对象了。

我这十月份就要准备结婚了,你比我还大一岁,现在连个对象都没有,也太失败了。”

“呸,傻茂,我那是不想找,要是想找,分分钟就能找到一个比你这还好的姑娘。”傻柱嘴犟道。

话虽然说得很硬,但他的语气明显有些色厉内茬的意味在里边。

许大茂也听出来了,他嘿嘿一笑道:“傻柱,你就嘴硬吧,有本事今年就找一个对象回来,可别等我结婚了,你还单身一个。

其实要我说,你不如学习大清叔得了,找一个寡妇拉帮套,这也算是子承父业了,结婚了就能直接当爹,多好啊。”

说完也不理会傻柱的怒骂,忙着往院外的厕所跑去。

第二天一早。

吃完早饭,和何胜男一起,蹬上自行车,顺着胡同就往西边走。

一路上,两边的墙上,又有了新的标语。

当看到“苦干三年,基本改变面貌”几个大字的时候,再结合最近在报纸上看到的风向。

他知道,历史的车轮永远是滚滚向前的,果然是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他作为这个大时代里的一朵小浪花,就算再怎么尽情的扑通,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更别说阻止什么了。

来到中医研究院,看着几十个人早早的就来了,正埋头忙碌着,王孟德心中高兴,他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顺利。

编写手册的任务,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了。

经过他们齐心合力的努力,这项工作,逐渐到了尾声。

除了一部分‘怎样预防疾病’、‘怎样认识和治疗疾病’和‘急病处理’这三章还在补充一些内容以外,剩下的二十多章,都已经编写好了。

当然这些也经过了他的审阅。

和前世那个初版的《赤脚医生手册》比起来,这次他们编写的手册,不仅在内容上,多了好几章,在质量上,也超出了很多。

本来鲁院长给的时间是四个月,现在,他们要超额完成了。

想到这里,王孟德干劲十足。

又过了一周,这天下午,随着王孟德抬起头来,使劲的点了点头。

办公室里,众人见状,都大声的欢呼着。

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这本手册的初稿,终于编写好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