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中医研究院。

院长办公室里。

坐在沙发上,王梦德手里捧着一本全新的、改版后的《赤脚医生手册》,仔细的翻看着。

和第一版相比,除了厚度增加了十分之一左右,其他的,包括封面和页面布局,都没有多少变化。

第二版的颜色,依然是采用经典的深紫色。

“院长,《赤脚医生手册》的第二版,这么快就被定下来了呀。”

王梦德感慨的说道。

这才没多长时间,不到一个月,样书居然就出来了,国家的效率也太高了。

“哈哈,不快不行呀,现在全国各个县区,都在加紧培训一批批的赤脚医生,这可是关系到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

这可是政治任务,由不得大家不重视。”

鲁院长笑着说道。

在第一、第二批赤脚医生的陆续毕业后,数千年来,农村大部分地区,终于逐渐的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大夫。

伴随着一批批的学员毕业,再加上广大城市地区的知识青年加入农村,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学习起来更加的快速。

预计十年后,全国农村地区,最少也有一百多万名赤脚医生。

虽然他们医术不专业,技术学的不够扎实,还都是边翻书便治病。

但相对于几亿人口的农村,也算是勉强够用了。

到那时候,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就将成为历史。

听了鲁院长的解释,王孟德心头也非常的高兴。

其实在他的心里,赤脚医生可是农村三级医疗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

等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建立完善之后,他还有一个谋划很久的计划,就能开始实行了。

不过现在还不成熟,暂时还不能说出来。

“对了,我听易副院长说,你还帮他在教材中,添加进去一些急救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比《赤脚医生手册》里的更专业?”

鲁院长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问道。

在改版《赤脚医生手册》的同时,研究院编写中医课本的易副院长,也拉着王孟德一起,对教材进行了编写。

本来一开始,易副院长是想着,从《赤脚医生手册》中直接摘取一些内容,放到教材中。

被王孟德给劝住了。

然后他和几个编写教材的人一起,结合一些典型案例,重新编写了专业性比较强的急救篇,放到了教材中。

对于他这种多费工夫的行为,易副院长非常满意。

逢人就夸他。

“是的院长,我觉得,对于中医医学院的教材,咱们要专业一些,因为这批学生,和赤脚医生不一样。

他们以后,大部分人中,都会是中医的中流砥柱。是各个中医院的顶梁柱,甚至医学院的老师。

所以,对于教材,我们一定要仔细和用心才行。”

王孟德解释道。

现在国内的一些教材,对于急救知识的描写,非常的少。

“不错,你有这种想法,我就放心了,咱们就要有这种精神。”

聊完了《赤脚医生手册》,王孟德想起了今天过来的目的,便开口问道:“院长,我想问问,‘速效救心丸’的临床情况,最近怎么样?”

他心里其实笃定,自己研究出来的药方,肯定没有问题。

但还是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进展。

距离他研制出来,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

据他所知,这段时间,好些医院,都在用这个药做临床试验。

包括他和蒲老在内。

根据反馈的结果来看,这是一款对胸痹患者来说,集齐治疗、缓解、急救等于一体的‘神药’。

不仅效果明显,其他有点也非常的多。

容易携带和方便存储这些,就比硝酸甘油片强。

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来说,基本上没有耐药性这一点,就让他们欣喜不已了。

“哈哈,这不是巧了,我昨天去上级部门开会,在会上,上级公布了这段时间临床试验的数据。

数据显示,至今为止,参与临床试验的共有上千人,这群人里,各行业、各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各地区的都有。

最终的结果,非常让人惊喜,这些人里,在服用了‘速效救心丸’之后,都有不同的好转和缓解,急救上也有奇效。”

鲁院长很高兴的说道。

昨天,他在会上,又被上级表扬了。

虽然功劳都是王孟德的,但国内讲究的就是集体。

在名义上,这些都是中医研究院取得的成就,他这个院长,自然是跟着沾光。

“太好了,那国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生产?”

王孟德也非常的开心。

这个结果果然不出他所料。

新版本的‘速效救心丸’配方,可是他根据前世的药方,再加上不少医学古籍上的古方,结合自身所学研制出来的。

算是加强版了。

药效比前世的要强上不少。

“嗯,这个问题,上级部门也考虑到了,准备再过三个月左右,在新的一年元旦到来之际,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结束临床试验,开始大规模生产上市。

对了,不仅是国内,国外也准备按照‘通风灵’的模式,同步进行售卖,用来赚取外汇。”

鲁院长解释道。

现在可不像以后,一款药品的临床试验,最少都要经过好几年的观察,有的甚至要十年以上时间,才会允许生产上市。

而且,和西药不一样的是,这款药方,也是经过好些中医名家论证过的,出问题的概率就更小了。

“院长,‘通风灵’能在国外赚取大量的外汇,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国外现在对于历节病的处理办法,基本上都是止疼片。

大量服用止疼片,不仅不对症,副作用还大,还有耐药性,服用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效果了。所以,‘通风灵’才能在国外卖的火爆,患者都抢着购买,甚至作为家庭必备的药物,存储在家里。

但速效救心丸可不一样,硝酸甘油片是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想在国外赚取外汇,恐怕要费一番波折了。”

王孟德提前打预防针道。

对于国外的一些医药资本来说。

用中草药制成的中成药,那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

更何况还是去抢占了他们的市场。

“嗯,这个情况,上级也考虑到了,所以,这一次,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去的,能行最好,不行的话,也算是总结经验了。

左右也花费不了多少费用。”

鲁院长点燃一根烟,轻声说道。

听说国家没有因为一次成功,就去盲目的顺着之前的经验去做,王孟德才放下了心。

又聊了几句。王孟德正要起身告辞,他还有不少的事情呢。

这时,鲁院长又问道:“对了,王孟德同志,这疫苗研究小组,已经成立有一段时间了,你们现在的研究,有进展了么?”

四五月份的时候。

当时王孟德因为研制出了世界首剂麻疹疫苗。

国家便让他和京城市生物制品研究所一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小组,就是疫苗研究小组。

这个小组,他任副组长,负责指导和制定研究的方向。

平日里,他也就偶尔过去。

“院长,疫苗研究小组刚成立的时候,我就建议,研究的方向分成了两个方向。

第一个,就是持续对麻疹疫苗进行研究,争取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研制出‘二联’、‘三联’疫苗。

第二个就是对肝着(乙肝)进行研究,争取早日研制出肝着疫苗来。”

王孟德大概的对疫苗研究小组工作安排,简单的说了一下。

麻疹疫苗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了,国内已经有一部分人接种后,对麻疹的预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通过特殊部门了解到,国外不少的医药公司,或者国家,都在加紧的研制。

同时,部分国家还派人过来接洽,准备引进这种疫苗。

现在国家好像已经和几个友好的国家谈好了,近期就会进行技术转让。

当然,这些并不是免费的。

是需要交一些转让费的。

至于同步研究乙肝疫苗,也是因为此时国内的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此时国内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左右。

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就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病,而且并非所有携带者都有极强的传染性。

但,“乙肝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从健康的身体到病恹恹实在太近。

对于乙肝患者,目前中医并没有办法做到根治。

更别说西医了。

甚至,人们都还未完全弄懂乙肝的发病机理。

所以,乙肝疫苗,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不亚于是及时雨。

“很好,麻疹疫苗的持续研究,能让咱们保持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而乙肝疫苗的研究,对此时的国内来说,确实是最迫切的需求,伱的选择是对的。”

鲁院长思索了片刻,然后赞扬了几句。

对于王孟德选择研究乙肝疫苗,他非常的赞同。

目前国内还有不少的传染病,危害都很大,乙肝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乙肝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没有地域和气候等限制。

特别是现在西医的发展,打针已经成为了常态,但医院里,特别是赤脚医生们,他们的针头,只有三个在循环使用。

消毒不当,这就非常容易让人感染上乙肝。

所以,这也是王孟德选择研究乙肝疫苗的原因之一。

最后,鲁院长又嘱咐道:“王孟德同志,虽然我也希望你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研究院,但疫苗研究小组那里,你也需要费点心,争取早日出成果。”

“院长,您放心,我会经常盯着那边的。

两边都不会耽误,争取近期就出一些成果。”

王孟德答应道。

从院长办公室里出来。

他想到已经好几天没去疫苗研究小组了,于是,索性今天趁着不忙,去那边转一转。

但是因为考虑到他,疫苗研究小组的选址,离中医研究院不远。

没有骑自行车,步行大概十几分钟,就来到了这个略微显得简陋的地方。

进了大门,径直往前走去,这栋两层小楼,乙肝疫苗研究的实验室就是在这里了。

此时,实验室里,好几个人,正在聚精会神的做着实验。

他们动作轻盈小心,生怕中间出了错,浪费了宝贵的试验材料。

隔着玻璃,王孟德站在外边,看了一会儿,然后就静悄悄的来到了隔壁不远处的一间办公室里。

“王组长,您来了。”

坐在办公桌前,正对着眼前材料思索的的刘树伟,察觉到了他的到来,连忙站起身来说道。

他是乙肝疫苗的实际试验负责人。

王孟德给的一些研究方向,都是由他带着一帮人去执行、试验。

一开始刘树伟是不太服气的。

他以前是在国外某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解放后,心怀壮志,毅然辞掉有丰厚待遇的工作,回到了国内。

是京城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门面之一。

后来,接触几次后,深深的被王孟德的博学多才折服。

每次交代的事情,都能完美的执行。

“最近的试验,有什么新的情况么?”

王孟德随口问道。

“王组长,有大发现。”

刘树伟激动的说道。

然后把手中的材料,递到了王孟德手里,然后又解释了几句:“王组长,我们经过多次的试验,在乙肝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抗原,这种抗原正常人体内并没有发现。

根据我们的猜测,这种抗原,极有可能跟乙肝病毒有关联。

如果猜测是对的,那咱们可就算是有了重大的发现,对后边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是么,我看看。”

王孟德假装惊喜的说道。

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了,毕竟研究的方向是他提供的,最终能出现什么结果,他心里早就一清二楚了。

不过他还是拿起材料,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的说道:“不错,你的猜测应该是对的,这种抗原,和乙肝病毒,肯定有关联。

我有预感,咱们绝对是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老刘,我认为,咱们要对这种抗原,进行深入的研究。”

“嗯。”

刘树伟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王组长,请您给这种抗原,命一个名吧。”

对于给抗原起名字,王孟德也当仁不让。

这以后可是能青史留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