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74章 引起轰动的论文和新的研究成果

第174章 引起轰动的论文和新的研究成果

第174章 引起轰动的论文和新的研究成果

除夕的年夜饭上。

易婶子因为受了刺激,突发胸痹症状。

幸好隔壁王梦德及时赶过来,喂她吃了十粒速效救心丸。

吃完还没一会儿,易婶子就缓过来了,易中海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刚才易婶子的状态,差点没把他吓死。

其他人,也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要是在大年三十里出事,几家人这个年,绝对过不好。

倒是王梦德,面上不动声色,对于胸痹这个症状,他这两年见的非常多。

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再说了,就算没有速效救心丸,凭借着他的针灸和推拿技术,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想死在他跟前,可不太容易。

等秦淮茹和何雨水把易婶子扶到对面她家卧室里的床上躺好,王梦德才小声的说道:

“易叔,婶子是得了胸痹,不过暂时问题不大,她现在症状还算是轻的,只要不受刺激,情绪别波动太大,一般情况下,都没啥问题。”

他记得原剧里,易婶子就是心脏病去世的,不过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没想到现在居然就发作了,估计最近是受了一些刺激。

易中海神情有些复杂的看了一眼王梦德,又转头看了正假装不经意间往这边撇,同时竖着耳朵偷听的贾张氏一眼。

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自己媳妇为什么会得了胸痹。

自从两个人结婚后,一直都没有要上孩子。

时间一长,院里以及胡同里的街坊邻居们,在背后都议论纷纷,说他们是绝户。

就算没当着他们的面说,偶尔传来的风言风语,就够易婶子伤心的了。

她在外边,别人的面前,表现的还算正常,当夜深人静,两口子躺在床上的时候,经常想起来就哭。

这一二十年下来,由于常年心情阴郁,导致从面相看,就是带有一股病态。

这些都是导致她患有胸痹的原因。

今天年夜饭的时候,贾张氏说出再多两个孙子的话,触动了她心头原本就有的伤痛。

“孟德,谢谢你了。”

易中海强挤出一丝笑容,然后感谢道:“对了,孟德,你刚才给你婶子服下去的是什么药?在哪里能买到?”

别人可能庆幸易婶子没事了,但他心里考虑的就多了。

这胸痹症,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发作。

万一下次发作的时候,王孟德不在家,到时候送医院,可就晚了。

要是有这种神奇的药物在家里备着,以后也能救命。

“易叔,这药名叫‘速效救心丸’,现在医院和药店里,应该能买到。

对了,易婶子暂时没事了,但我还是建议,这两天您们就赶紧把这种药买回来,先服用几天,等好了再停。

对了,这种药,以后让易婶子以后随身携带,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按说明服用几天。

要是像今天这样急性发作,就取出十粒,放在舌下含服,如果效果不是很明显,就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

王孟德轻声的解释道。

说着把手中剩下的半瓶递给了易中海手里。

速效救心丸的功效,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像易婶子这种情况,还算是初期,发现的也早,基本上都能控制的住。

后期只要别有大喜大悲这种剧烈的情绪波动,多了不敢说,十年八年肯定是没问题。

“孟德,你婶子这个病,就没有彻底治愈的希望了么?”

易中海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他心里确实明白,但还是抱着一点点的希望。

“易叔,胸痹这个病,和其他的病不一样,想要治愈,太难了。”

王孟德没有说的太满,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这种病,没希望的。

“那就是以后要长期服药了,我明天就去医院买回来。”

易中海眼中流露出黯然的神色,咬着牙说道。

只要人在,长期服药就长期服药,花点钱的事情罢了。

反正他们家就两个人,他的工资,就算是每个月都帮衬着老贾家,依然能存好几十块钱,家里的存款有几千块呢。

只要不是特别贵的药,完全吃得起。

“孟德,你的医术就是高,易婶子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刚才我问她,胸口不疼了。”

从外边走了进来,傻柱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对了,一大爷,明天一早,我去医院里,给一大妈开药回来,您留在家里照顾一大妈。”

“好,柱子,辛苦你了,等下我给你拿一百块钱。”

易中海这时候也不客气。

他也不知道买药需要多少钱,于是就直接准备给傻柱一百块钱。

反正依照傻柱的人品,也不会黑他的钱。

“嗨,一大爷,您还跟我客气。”

傻柱摇摇头笑着说道。

倒是旁边的贾张氏,心里很不是滋味,老易家的钱,可都是被她看做是儿子的。

现在易婶子长期服药,花的钱还不知道多少呢,以后儿子能继承的钱可就要少很多了。

但她也不傻,这种时候,自然是不能开口。

等回到家里。

饭桌上的菜都已经撤了,重新摆放了几个盘子,里边装着花生、瓜子、糖果、饼干等。

“孟德,你易婶子怎么样了?”

冉小梅麻利的照顾孙女喝牛奶,抬头看到他回来了,便好奇的问道。

“妈,易婶子是胸痹急性发作,我给她吃了药,已经好多了。”

王孟德看了一眼闺女正在大口大口的喝着奶,面带微笑的回答道。

丫丫已经快一周岁了,长得是白白胖胖的,非常招人喜欢,嘴里下意识的都能发出声音了。

前两天,还喊了两声‘粑粑’,让王孟德高兴的直咧嘴。

“胸痹啊,这病可麻烦的很。”

冉小梅皱着眉头,嘀咕了一句。

她虽然没学过医,但在丈夫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了解的并不少。

自然是知道胸痹这种病。

“是啊,幸好我研制出来的‘速效救心丸’,功效非常不错,只要她随身携带,病情发作的时候及时服药,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伸手接过喝完奶的闺女,王孟德随口说道。

“可惜呀,你易婶子命挺苦的,也没有个一男半女,现在又得了这种病,以后老了,贾东旭肯定不会管她。”冉小梅多愁善感的说道。

同为女人,她挺为易婶子感觉到不值的。

“哼,我早就劝过老易,让他趁着年轻,去偏远一点的地方,收养一个岁数小的男孩,以后老了也是个依靠。

有了孩子,你易婶子也就不会天天寡寡欲欢、愁眉苦脸的。也就不会得这种病了。

但他却思前想后,各种算计,现在好了,就算是想收养孩子,你易婶子的身体也不允许了,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

王浩在一旁不屑的说道。

对于易中海的心思,他摸的清清楚楚。

所以才有些看不起这种人。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过年时候做的那条鱼,每天都被端上饭桌,然后又原封不动的端下去。

这叫年年有余。

有的人家,要放到正月十五这天呢。

王家讲究就没那么多了。

一直等到正月初八这天,都快要放坏了,这条‘老演员’才被吃掉。

中医研究院。

一间会议室里。

此时,王孟德坐在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旁边,显得鹤立鸡群。

今天,是每个星期召开一次的院里领导会议。

本来他是内科副主任,是没资格参加的,却被鲁院长派人给叫来了。

主位上,鲁院长一脸的开心模样,他手里拿着几本杂志,看到大家都坐好了,便开口说道:“今天,开会之前,我先给大家说一件喜事。”

说着,他朝着王孟德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挥了挥手中的杂志:

“咱们研究院的内科副主任,王孟德同志,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带领疫苗研究小组的团队,研制出了全球首剂乙肝疫苗。

这个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好多国家的报纸和期刊杂志,都刊登了他的这一发现。”

顿了顿,看到大家都在认真的听着,他接着道:“同时,王孟德同志,还把研制乙肝疫苗的过程中的一些发现,写成了论文,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邮寄给了国外几家知名的专业医学杂志。

其中,被命名为‘京城甲号抗原’的研究发现,被几家世界最顶级的医学杂志评为五九年,医学界最伟大的发现。

他们还把王孟德同志的几篇论文,一字不改的发表在各自的杂志上,这一行为,也是华国人首次获得的荣誉。

还有,他写下的那篇《传染性肝炎:临床上、流行病学上和免疫学上********》文章,被誉为是乙肝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说完,他激动的率先鼓起了掌。

在座的几个副院长,以及十来个研究所负责人,也都跟着鼓起了掌。

蒲老一边鼓掌,一边得意的看向左右几个老友。

脸上炫耀的意图,毫不掩饰。

旁边的几个人,则是翻着白眼看他,当然,心里都充满了羡慕。

他们也想有个这么优秀出众的弟子。

半分钟后,鲁院长停下了鼓掌,也示意大家安静。

他看着对面一脸平静的年轻人,心里感慨不已。

这个小伙子,可是给国家带来了非常多的荣誉,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了华国。

特别是给抗原起的名字,让京城市也跟着沾了光。

要知道,这年代的京城市,可不像后世那么出门。

国外只有少数的民众,知道这个名字。

现在好了,因为抗原的名字,让京城市也跟着被宣扬了一波,出了名。

据说市里非常高兴,领导们都齐声夸赞王孟德。

“王孟德同志,这些杂志期刊,里边都有你的论文或文章,是这些杂志社,通过相关部门,转交给你的,一会儿散会后,来找我拿。”

“是,院长。”

王孟德答应道。

他心头一喜。

本来他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想法,试着把研究发现,写了几篇论文和文章,然后拿给蒲老和院长看。

同时也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等把他的论文和想法上报给上级部门后,没想到居然获得了大力的支持。

很快就投递到了几个世界顶级的杂志社里。

这个年代,对于乙肝这种病,全世界都了解的不多。

他的超前研究发现,自然是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

不仅是研究机构,就连很多知名的医学家、免疫学家等,都对此发表了看法。

他们一致认为,王孟德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绝对是医学世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对以后的疫苗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也有部分对华国有偏见的人,叫嚣着,这个发现,说不定是偷其他国家的。

但他们又无法拿出证据,都被当做小丑看待并被无视。

会议结束后。

王孟德手里拿着几本杂志,随手翻看了起来。

他现在的英语水平,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已经能看懂纯英文的期刊和杂志了。

这些医学期刊,分别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美丽国医学会期刊》、《柳叶刀》、《自然医学》等。

全部都是最顶级的期刊。

上边分别收录了他的几篇论文。

里边还有几个世界知名的医学者对论文的评论,全都充满了震撼的语气和惊叹。

说他这几项研究也为以后各个国家和研究机构制作乙肝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甚至其他疫苗的研制,也能借鉴这些理论。

“王孟德同志,恭喜你了,现在,全世界的医学界知名人士,都听说了你的名字,他们也都希望能跟你交流。”

鲁院长看到王孟德快速的翻看着杂志,笑着说道。

“对了,不少国外一些机构,通过咱们国家的相关部门,表达了要给你颁奖的意思,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接着,他就介绍了这些机构的名字。

听到这些都是不知名的小机构,王孟德有些兴趣缺缺,如果是诺奖,他肯定有兴趣,至于其他的嘛,他懒得出国。

于是找了一个借口道:“鲁院长,我目前不想出去,只想抓紧时间做研究。”

“好,你有这个想法就对了,那我就把你的意思给上级部门汇报,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早日研究出其他的成果出来。”

“院长,要说研究成果,我最近还真有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