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81章 捆绑销售

第181章 捆绑销售

第181章 捆绑销售

对于药品的售卖价格,王梦德有不同的想法。

之前价格低廉,以差不多成本价售卖,也是想着借切科夫斯基之手开拓市场。

现在可不一样了。

鲁院长说最近有不少友好的国家,都来询问该药品。

他敏锐的察觉到,情况可能不是那么的简单,估计是切科夫斯基同志,把这种药物在老大哥那边传开了,被一些国家相关部门得知了。

神奇的功效,肯定打动了这些人,让他们疯狂。

然后这些国家相关部门,找了一些代理,从华国采购一批回去。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过来买,也是因为现在的国际环境所限制,不少的国家,和华国都没有直接的外交对话渠道。

所以,这个价格,该提高了。

毕竟这是算出口的,定价肯定要结合和参考使用者当地的物价来算。

如果不是暂时还没彻底打开这些国家的大门,王孟德甚至想把价格提到二十倍、三十倍,单位为美元。

不过他在心里已经有计划了。

等到过一阵子,这个药品在国外火出圈后,便再提价。

反正这是独家的生意,而且不管是对男人还是女人,都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他相信,需求绝对不小,市场会非常的大。

“一下子要提这么高,会不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呀?”

鲁院长有些担忧的说道。

能多卖钱,他自然是举双手赞同。

主要是担心价格太高,让这些人接受不了。

“院长,这个不用担心,他们肯定会买的。

这个药丸的效果如何,您不是试过了么,有谁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

王孟德自信的说道。

“嘿,还真是,行,就按照你说的来定价。”

鲁院长想到药效,心里就有底了。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他这种自制力非常强的人,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每天都来上一颗。

幸好他深知养生的重要性,才没有贪多,而是每周来上一颗。

两个人对于售价初步达成了共识,当然,这个还需要在研究院会上通过,然后再报给上级领导那里审批。

不过一般情况下,只要他们研究院里的意见达成了一致,上级基本上都会采纳的。

接着,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生产上的问题。

现在厂房还没开始建造,也没有安装设备,目前只能临时找一个宽敞的地方,用人工去制作了。

这个不用王孟德建议,鲁院长就提出,准备招收一大批临时工,来生产。

反正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因为物资短缺的问题,都在清理城市外来人口。

在今年,就预计清理了几百万没有户口的职工以及其家属。

京城作为重点地区,在短短的一年里,也清理了几十万人口出去。

同时,京城各个地区和街道、镇等地方,也有不少没有工作的小年轻。

现在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下乡运动,只有少部分青年响应政策,去了农村偏远地区,大部分还是留在了城里。

这些人,每天都无所事事,在街上厮混,容易惹是生非。

要是能招收进去当个临时工,各个街道和居委会,肯定会非常的乐意,积极的配合。

每个月一二十块钱的工资,就能让这帮年轻人踏实的工作,给国家创造巨大的劳动价值。

反正制作药丸这种很多步骤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有专人指导后,几天就能上手。

利用人海战术,相信在短时间内,就能制造出大量的药丸,满足客户的需求。

生产出来的药丸,还都是全部出口国外,国内最多留很少的量,留着‘临床’试验。

这些聊完后,王孟德刚要起身回去,鲁院长笑着摆手示意道:“王孟德同志,你先别慌走,还有个事情,就是咱们生产的药丸,需要取一个名字,你有什么建议么?”

他还记得王孟德此前取过的‘赤脚医生手册’和‘赤脚医生’这种非常符合贴切的名字。

于是就习惯性的问道。

对于给这种药丸起名字,王孟德连忙推辞道:“院长,这名字,还是请您来取吧。”

他可是个起名废。

上一次给手册起名字,那也是因为他拥有前世的记忆,可以直接拿过来用。

见他态度坚决,鲁院长便不在强求,准备稍后自己琢磨一个名字。

从鲁院长办公室出来。

王孟德没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而是先去找了蒲老。

“先生,情况就是这样。”

端着一杯热茶,他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完他的介绍,蒲老微眯着眼睛,沉思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的说道:“孟德,既然是无意间研制出来的,那就这样吧,以后啊,也尽量别把心思放在这上边。

多研究像‘速效救心丸’这样药物,才是正道,助兴的药物,毕竟好说不好听,对你以后的名誉有碍。”

在他这一辈大夫的眼里,研究助兴这类药物,不是正途。

只有研制疑难杂症的治疗办法,才是大夫应该做的。

王孟德可是他的衣钵传人,是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他这一脉的,所以,对于这个弟子的各方面,他都希望是完美的。

“是,先生。”

答应了一声,他接着说道:“先生,我下一步除了继续牵头深入研究乙肝疫苗以外,还准备开始研究疟疾的治疗方法。”

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研究,前些天发出去几篇论文后,就已经告一段落了。

他们不准备继续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因为血源性乙肝疫苗,注定无法大规模推广,局限性太大了。

以后,只开展研究基因编辑技术,争取早日突破。

等突破的那一天,乙肝疫苗才算是可以大规模的推广。

至于现在,只能小范围的推广,进行临床试验。

而对于治疗疟疾的办法研究,也是他早就计划好的,钱大勇从东南亚援外回国的时候,三个人聊起过当地的四大传染病。

疟疾就是其中之一,这个病,不仅在华国南部地区,广泛的存在,在全世界范围,也非常的多。

一旦研究成功,就又将是一个诺奖的成果。

到时候,名利双收。

“疟疾的治疗方法?”

蒲老惊讶的说道。

他没想到这个弟子居然去碰这个‘硬茬子’。

疟疾从古代开始,就在华国的南方流行。

上千年来,不知带走了多少生命,可惜,在杏林中,无人能攻克它。

他有些担心王孟德会长时间的碰壁,消了心中的豪气。但转念一想,自己这个弟子是有大气运在身,又有大智慧,说不定真的能再次给他惊喜。

于是就开口鼓励了几句。

“好,有志气,孟德,有空了你去我家里,我之前在川地,遇到过不少这种病,在治疗的过程中,记录了一些案例,你可以拿去参考。

还有一些我自己的研究心得,以及从各种古书上摘抄下来的治疗理念,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蒲老一脸欣慰的说道。

“谢谢先生,这些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

王孟德大喜道。

虽然有前世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但他还是希望,能走一条新的道路。

在前世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各种知识,研究能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

周日。

上午。

从蒲老家拿完资料回来后,他就被刘光天和刘光福兄弟俩叫到了后院。

“一大爷,我带了一瓶好酒。”

刚一进门,就见刘海中悠闲自得的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的听着收音机,嘴里还哼上两句。

“孟德,来就来了,还带什么酒,我这刚让光天去商店买回来的二锅头,够咱俩喝的了。”

刘海中听到声音,连忙睁开眼睛,费力的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先坐着歇会儿,你一大妈快把饭做好了。”

没过多久,饭桌上,陆续的摆上了四个菜。

一盘香喷喷的炒鸡蛋,金黄色的鸡蛋和绿色的小葱搭配在一起,分外的诱人。

一盘猪肉罐头,里边的肉,大部分还都是瘦肉。

剩下的两个,分别是野菜和咸菜。

别看就这几个菜,在这年代,平时能吃上这些的,全国都没多少户人家。

不说别的,就拿鸡蛋来说,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对普通的居民,都停止了供应。

别说买了,市面上连见都见不到,就算是拿着副食本,都无法购买。

而猪肉更不用说了。

要是在冬天的年前还好,大量的生猪上市,市场上的猪肉还能买的到。

等春节过完之后,多数时候,就算是有票,想要买到猪肉,都得前一天晚上去菜市场或者副食品店门前排队。

就为了抢到每天寥寥无几的猪肉供应。

就这,有幸买到的肉,还基本上都是瘦的。

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猪肉就越来越难买到。

也是从这个月开始,京城有的地区,好些天都没有鲜肉供应了,只能拿陈年肉罐头投放到市场里,顶替鲜肉供应给居民。

这些肉罐头,需要好几张肉票集中在一起,才能兑换到一听或者一盒。

京城地区如此,更别提其他地区,很多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一年可能就只吃上两次肉。

“来,孟德,先尝一尝我买的红星二锅头,喝完这一瓶,在喝你拿来的酒。”

刘海中和王孟德相对而坐。

饭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一大妈和刘光天以及刘光奇三个人,则不能上桌,每个人端着饭碗,夹了几筷子菜,到卧室或者门外吃去了。

喝了一杯酒,王孟德拿起筷子,没有夹猪肉罐头,而是夹了一筷子野菜放到嘴里。

这些野菜,是一大妈昨天下午,跑到很远的地方,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挖回来的。

就她来回走的这些路,耗费的能量,比这盘野菜可多的多。

明显是亏本了。

“孟德,尝尝炒鸡蛋,你一大妈炒的鸡蛋,可是一绝。”

刘海中一个劲的劝王孟德夹菜,还特别推荐了那盘炒鸡蛋。

“嗯,确实好吃。”

吃了一口炒鸡蛋,王孟德点了点头,夸赞道。

一大妈还真有一些绝活。

几杯酒下肚,刘海中就开始打开了话匣子,他红着脸,嘴里满是不甘:“孟德,你说我想在轧钢厂里当个领导,咋这么难呢。”

“一大爷,当领导有啥好的,不仅费心费力,还不讨好,挣的钱也不见得比工人多多少。”

“哎,我这辈子到现在,没别的,就一个心愿,能在轧钢厂当个一官半职。

对了孟德,你平时认识的领导多,红星轧钢厂里,有认识的领导么,如果有,还请你帮我牵个线,介绍一下。”

说着,刘海中一脸期待的看着他。

附近的邻居们都知道,王孟德认识的领导特别多。

每年,都有不少人,开着车,来拜访他,还送一些稀罕的玩意。

“一大爷,红星轧钢厂,我暂时没有认识的领导。”

王孟德婉拒道。

其实轧钢厂好几个领导,他都认识,还都很熟悉。

但刘海中这个忙,他可不愿意帮。

原剧中,老刘得势后,就开始各种整人,就连院里的人都不放过。

这种人品,他才不愿意‘助纣为虐’呢。

见他这么说,刘海中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神色。

四月底。

这天,王孟德从广安门医院内科诊室坐诊回到研究院,刚进大门,正巧遇到了鲁院长坐车从外边进来。

示意司机停下车,从车上下来后,鲁院长一脸的兴奋。

“王孟德同志,好消息。

咱们附属制药厂生产的‘宫廷帝皇丸’,卖疯了,根本供不应求,每天刚生产出来,就被人堵再工厂门口,拉走了。”

‘宫廷帝皇丸’就是他给药丸取的名字,其中的隐喻不言而喻。

而所谓的工厂,只是一处地主家的宅院,这户人家在解放前,就已经搬走了,现在被临时用作生产药丸的地方。

几百个工人在里边,分成三班倒,日夜忙碌的进行大量生产。

“院长,那就扩大生产规模,反正工人有的是,趁热打铁,多赚一些外汇。”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刚才也给上级汇报过了,上级已经同意了。”

鲁院长笑着说道:“可惜,咱们的‘速效救心丸’,在国外销售情况不是很好,他们都不认可这种药。”

“不认可,那就捆绑销售。”

王孟德不假思索的说道。

“什么叫捆绑销售?”鲁院长急忙问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