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84章 贾家的晴天霹雳和主意

第184章 贾家的晴天霹雳和主意

对于用药抵债这个想法。

切科夫斯基觉得真是一个好的想法。

这样一来,华国就没有理由不提供大量的药物了。

他也顺便解决了困境,国内就不会缺药,他的仕途也就能保住,甚至往上升几级了。

只不过,一旦国家层面接触,他再想把持进药的渠道,就没戏了。

差价的钱自然也就赚不到了。

幸好最近这段时间,他捞的已经是不少了,而且也预测到,很快就有人忍不住来摘桃子。

这时候把渠道交出去,总好过以后被人逼迫的好。

只是,他有些奇怪,为什么莉莎波娃让他一定要把以药还债的时间拉长,尽可能的变成长期。

莉莎波娃没有马上说出原因,而是娇笑着来到桌子旁,拉开抽屉,从里边拿出一个小药瓶,倒出十粒药丸来,送到了他的面前。

切科夫斯基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就是最近在自己国家爆火的‘宫廷帝皇丸’。

据说是华国古代宫廷秘方,专供皇帝用的御药。

一度因为各种原因失传了,后来被中医研究院的一个知名中医大夫,根据一些资料上的描述,复现出来了。

他对这种说法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过对于这个药丸的药效,是真的喜欢。

知道这个情人的意思,切科夫斯基顺从的接过药丸,端起桌子上的水杯,然后吃了下去。

吃完后,伸手拉过对方,让她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笑着问道:

“亲爱的,现在可以说了吧。”

见他吃下药,莉莎波娃心里火热,她知道药效需要半小时左右,便耐着性子,伸手环着切科夫斯基的脖子,冲着他的耳边吹气如兰的解释道:

“亲爱的,这种药,我听说,不少的国家都在抢着要。

这种药,你作为男人,肯定知道它的好,就连我这个女人,都对它喜欢的厉害。

我判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的功效后,会让它的价值变的更大,同时也更抢手。

如果您能让华国和咱们签订一个长期的以药抵债协议,到那时候,就不怕因为竞争激烈而担心没药了。”

莉莎波娃话音刚落,切科夫斯基就一脸兴奋的抱起她,直接往卧室里走去。

一边走一边开心的说道:“亲爱的,你说的太对了。

确实是这样,我了解过,他们今年的产量快到极限了,以后每年因为原材料的问题,增加的产量也不会太多。

如果我们不提前下手,恐怕后边,就会因为价格的问题,而买不到药了。

现在有了你的提醒,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作为你出了好主意的回报,我要好好的奖励你一下。”

说着就粗暴的把她扔在了床上。

然后紧接着自己坐在床边,从床头柜里抽出一根雪茄,斜靠在枕头上,一边抽烟,一边静等着药效出来。

一周后。

经过来回的沟通,以及老大哥内部的讨论。

最终,不出所料,切科夫斯基以药抵债的想法,就获得了全部的通过。

并由他全权处理此事。

这一次,切科夫斯基满怀信心。

因为,他手里的底牌,是华国无法拒绝的。

当王孟德看到眼前这位身材虽然高大、但黑眼圈非常严重的毛子,用着流利的汉语,说出以药抵债的提议时。

差点就惊呆了。

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特别是还强烈的要求把债务给分成了二十年,少一年都不行。

不知道的,还以为现在欠债的是大爷呢。

当然,鲁院长和上级也都清楚对方的意图。

就是为了让华国,每年提供大量的‘宫廷帝皇丸’给他们。

价格上,也要求比卖给其他国家的便宜一些。

对于切科夫斯基的强势态度,参加谈判的人都气愤不已。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个好事。

反正出口到欧美那些国家,和出口到北方,都是一个样。

而且,这样还能缓解还债的压力。

终于不用勒紧裤腰带,用农产品抵债了。

接下来的谈判,王孟德都没有参加,这种事情,他在与不在,都无关紧要。

再说了,他近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正准备启动研究疟疾的治疗办法呢。

前世,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算是西药。

这一次,他打算先试一试能不能用纯中药的手段,来解决这个疾病。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幸好知道了黄花蒿这个植物,不用再盲目的从众多的植物中去重新筛选一遍。

能给他的研究省去一大半的时间和精力。

七月底,周日。

这天下午。

太阳在拼命的挥洒着热量。

屋子里如同蒸笼一样,人在其中完全无法待得住。

于是,王孟德就和何胜男一起,领着几个孩子,来到了胡同口的大槐树下乘凉。

几颗大树底下,聚集了不少的邻居。

此时,杨槐花的花期早就过去了,只剩下茂盛的枝叶,挡着阳光。

“王大夫来了。”

看到他们一家子来了,不少的邻居都笑着站起身来,纷纷热情的打着招呼。

还有几个人,麻利的把自家的凉席往旁边让了让,把好位置留给他们。

人群里,贾东旭和贾张氏两个人也带着棒梗和小当坐在一块石头上,看到他,露出了一丝僵硬的笑容。

至于秦淮茹,则是在地安门大街,一家饭店门口,排着队呢。

等下到了饭点,他们全家,都要去饭店里去吃晚饭。

王孟德跟着大家打了一声招呼,也不客气,他道了一声谢,把凉席铺好,让几个孩子坐在上边玩。

然后转身和众人闲聊着。

这些人里,他基本上都认识,大部分人,都找他看过病。

每一次,都是药到病除,甚至有的连药都不用吃。

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

聊了会儿天,又看了几盘棋,太阳逐渐的偏西了,几个孩子也都玩累了,正躺在凉席上呼呼大睡。

何胜男也下意识的一手缓慢的挥舞着蒲扇,坐在旁边打着瞌睡。

就在这时,由北往南,从地安门大街的方向,骑来一辆自行车。

很快,这辆自行车就停在了胡同口,刘海中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然后把自行车扎在旁边,就快步来到了大树底下。

“老刘,这么大的太阳,您这是去哪了?”

隔壁院的老范,抬起头来,看到刘海中浑身都要湿透了,便好奇的问道。

这么大的太阳,没有要事,谁都不愿意顶着大太阳,在外边乱跑。“嗨,居委会的曹大姐,今天一大早就去院里通知我们,要每个院的管事一大爷,下午去居委会开会。

一直开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他们都还在后边走着呢,我借了许大茂的自行车,先回来了一步。”

刘海中虽然热的口干舌燥,浑身大汗淋漓,但还是有些得意的说道。

而且他还故意说得大声,打算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现在,他在轧钢厂是没希望当官了,也就是院里管事一大爷这个称谓,能让他过一下瘾。

“老刘,是有什么新政策么?快给我们说说。”

果然,他的话,吸引了一部分的注意,另一个相熟的人棋都不下了,也好奇的问道。

旁边不少人虽然没有开口,但也都把目光放在了刘海中的身上。

“要说政策,还真有一个。”

看到有人捧哏,刘海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然后接着说道:

“从7月30日开始,京城的大小饭店和饭庄,除了有十八家知名的饭庄之外,其他的一律实行就餐收粮票制度。”

自从去年底,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陆续的实行了就餐收粮票政策后。

就只剩下京城,作为首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

全国各地区、各兄弟省市皆以大局为重,全力以赴的支援京城。

让京城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在饭店吃饭不收粮票的城市。

可惜好景不长。

这个漏洞,让一部分周边省市城市和本市的居民发现了,他们集中涌入大小饭店,夜以继日的在饭店门口排队。

这种景象,引起了高度重视。

不仅是造成了混乱,也使得粮油大量的消耗。

于是,京城市经过报请后,宣布在今年的7月30号正式实现,饭店吃饭也要收取粮票。

“什么?以后去饭店吃饭要粮票了?”

刘海中的话,让一部分人脸色巨变,瞬间跳了起来。

其中脸色最难看的就要数贾东旭和贾张氏两个人了,他们俩也是跳的最高。

贾东旭面如死灰,贾张氏跳完愣了片刻,才缓过劲来,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开始大哭起来。

同时嘴里还嚷嚷着‘不活了’等话语。

刘海中说出来的这个政策,对于贾家可谓是晴天霹雳。

如果以后没办法去饭店吃饭了。

贾家的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

他们家就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每个月三十来斤的粮食、三两的食用油定量,每天二两的蔬菜定量。

以前能去饭店里就食,凭借着贾东旭一个月四十二块钱,再加上易中海的帮衬,日子紧巴巴的也能勉强的过下去。

现在突然不能去饭店里吃饭了,可就要了命。

贾家连大人和孩子,他们家可是有五口人,这点物资,连十天都撑不过去。

至于和别人调剂,那也是想都别想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多余的粮食,甚至大部分人家都不够吃。

去黑市更是想都别想,一张一斤的粮票,最少两三块钱,一斤粮食的价格,也肯定不会比这个低。

就算是易中海全部的工资帮衬他们家,都不够。

看到贾张氏在那哭哭啼啼,周围的人也没有看笑话的意思,他们都心有戚戚焉。

虽然没有想贾家这么惨,但每家每户,每个月都多多少少有过,去饭店里吃饭的行为。

现在没有了薅羊毛的机会,他们的日子,也都会艰难一些。

除了这档子事情。

大家都没有心情继续在这边乘凉了,正好也到了饭点,于是便都三三两两的散去。

回到家里。

冉小梅已经快把饭做好了。

何胜男连忙上前帮忙。

饭桌上。

“贾家下个月,可就麻烦了。”

“这能怪得了别人?我听院里人说起过,早几年,户口还可以随便迁的时候,秦淮茹就提议把几个人的户口都迁到城里来。

还是贾张氏和贾东旭两个人,一直不上心,或者怀有其他的心思,后边政策一变,再想迁户口,可就难了。”

冉小梅夹了一筷子咸菜,小声的说道。

“哎,这几年的日子,确实太难了。”

王浩皱着眉头,长叹了一口气。

他所在的医院里,医护人员都算是收入可以的人群,就这很多人家,一到月底就缺粮。

特别是今年一来,经常有同事问他借粮票解燃眉之急呢。

而他们家,他和儿子两个都算是高收入群体,每个月又有好几斤的高脑油补贴,才算是让一家人没饿着。

甚至还能帮衬着农村老家和亲家一些。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王孟德私下里往家里带一些物资。

别说帮衬其他人了,自家能顾好,大人孩子不挨饿,就算是万幸了。

此后几天。

贾家整天都是一片愁云惨淡。

就连院子里的气氛,都被感染了,没有了往日那么多的欢笑。

傻柱也每天苦着脸,因为他从轧钢厂带回来的饭盒,都进不了自家的大门,刚到中院,就会被在水池边洗衣服的秦淮茹给劫走。

每当他想说几句拒绝的话,都会被秦淮茹用泪眼汪汪的表情打败,最后只能乖乖的放手。

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傻柱便受不了了。

又到了周末。

他特意强拉着王孟德去他家里喝酒。

酒桌上,闷头连喝了好几杯,才扭扭捏捏,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孟德,你主意多,贾家这种情况,有没有解决办法?”

斜眼看了一下他,王孟德端起酒杯,随意的说道:

“傻柱,别人家的事情,你怎么这么上心。

再说了,你自己家的事情都没顾好呢,雨水前天可是跟胜男说了,她上周的粮票,居然少给了两斤,这两斤,哪里去了?”

“咳,孟德,我这不是看贾家可怜么,咱们都是邻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傻柱红着脸,强行给自己辩解道。

说完看到王孟德不为所动,便一咬牙说道:

“你不是一直想要我的火锅配方么,帮我想一个主意,我就把配方给你一份。”

“当真?”

“当真!”

“好,我还真有一个主意,至于能不能成,我可就不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