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96章 双喜临门

第196章 双喜临门

青蒿散。

是王孟德给治疗疟疾药方起的名字。

因为里边的主药,用的是黄花蒿。

而且这个名字,还跟前世的青蒿素遥遥呼应。

“李师弟都说了什么?”

王孟德听说李响来了电话,还是关于青蒿散的事情,连忙问道。

这个年代的电话可不好打,特别还是距离这么远,几千公里的距离,就光中间的转线,就要花不少时间。

不是特殊情况,一般都是书信。

如果非常着急,也是发电报的多。

“师兄,我刚听到消息,李响师弟给院里打电话汇报,说是青蒿散,效果非常的好。

他们去了海南后,在当地医院和研究所的积极配合下,挑选了十个人进行临床试验,经过治疗,十个人的病情,都有了极大的好转。

特别是有两个患者,此前已经对特效药氯喹具有了抗药性,服用了中药之后,也很快有了效果。”

张巧玉一脸激动的说道。

刚才,她有事跟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接触,无意间听到了这个消息。

知道师兄非常关心青蒿散的效果,所以,她第一时间就过来报喜了。

“太好了。”

王孟德也一脸的喜意。

同时,他也终于放下了一直提着的心。

看来,自己没有选择前世现成的道路,而是坚持用中医的手段来解决疟疾疾病,算是走对了。

兴奋之余,接着,他又关心道:

“对了,李师弟说没说,服了药之后,病患有什么副作用没有?”

“师兄,这我倒是没听说。”

张巧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她刚才听了青蒿散有效果之后,着急忙慌的就过来了,也没有细问。

现在想一想,确实有些太着急了,该仔细问清楚才对。

“行,我知道了。”

王孟德也没有怪她,他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都非常的激动,更别说其他参与的人了。

张师妹也是参与了研究,这里边的功劳,也有她的一份。

一旦成功,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获得巨大的好处。

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小年轻来说,拥有这种机会,可是梦寐以求的。

海南。

某医院里。

刚打完电话回来的李响,和朱涛以及另一个师妹孙小茹一起,正仔细的观察着患者的情况。

同时,一边观察和问询,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这都是以前跟王梦德学的好习惯。

等从病房出来后。

经过简单的消毒处理,摘下口罩,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李响开心的说道:

“这个病患,我觉得再观察两天,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出院了,你们俩有什么意见没有?”

他十来天之前,从寒冷的京城,来到了如同夏季一样的海南。

到现在,都没有适用过来,这种短时间内极大的气候变化。

“我没有意见,这个病患本来就是症状就比较轻,经过三天的服药,身上的症状基本上都消失了,人也精神多了,再过两天,完全符合出院标准。”

朱涛赞同的说道。

“我也没有意见。”

孙小茹也一脸苍白的附和道。

她来到海南之后,就遇到了水土不服。

幸好王孟德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给了他们几个方子,吃了几服药之后,才好了许多。

不然,第一个非战斗减员就可能出现了。

“好,那咱们就去找曾主任和罗院长。”

李响见其他两个人都没有意见,便说道。

曾主任,是跟他们一起从京城过来的,也是中医研究院的领导。

罗院长,则是海南这边最好的一个中医医院的负责人。

到了罗院长的办公室,李响作为代表,先把十个病患的情况,简单的汇报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

“罗院长、曾主任,十号患者,治疗前,病情就比较轻,经过三天的服药,现在已经基本上痊愈了,我们三个分析后,觉得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十个病患,每一个人,都分别对应有一个编号。

“哈哈哈,病人是你们负责治疗的,具体的情况,别人都不熟悉,既然你们说可以出院,那就两天后给这个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罗院长看着面前的三个人,哈哈大笑道。

同时,他心里非常的感慨。

同样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他们医院里,也有不少同年龄段的新人,可是这些人,现在最多也就是打个杂,或者在某个大夫身后学习。

而眼前这三个人,却可以独当一面,不愧是京城来的,就是能力强。

如果他们医院有一两个这种好苗子,他睡觉都能笑醒,绝对会当宝贝一样,全力的培养。

“对了,其他几个病患的情况如何了?”

一旁的曾主任,好奇的问道。

他虽然也是中医研究院的主任,但在研究院里,平时只负责后勤、行政等事项,对于医学上完全是不了解。

“主任,其他九个患者的情况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有三个是中度,经过四五天的治疗,已经好的差不多了,预计再治疗一两天左右,就差不多了。

还有四个重症患者,也是经过四五天的治疗,好了一大半,后期具体要服药多久,还需要持续观察一下。

剩下的两个最严重的患者,他们因为对特效药氯喹有极大的抗药性,之前耽误了治疗,已经病入膏肓了。

幸好我们及时给他用了几天的药,目前已经转危为安,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

李响详细的解释了一下其他九个病患的情况。

看着每一个病患都在持续好转,甚至解除死亡威胁,让他们非常的振奋。

这说明,他们小半年来的研究,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听说十个临床试验对象,服了药之后,全部都有好转,曾主任非常的高兴。

“好啊,看来,王孟德同志研究出来的药方,对疟疾的治疗,是对症了。”

“曾主任,你们研究院的王孟德同志,简直是华佗、仲景在世,我几年前就听过他的名声,他的不少研究,可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特别是对血吸虫病的防治上,南方十几个省市地区,上亿的人民群众,无不对他感恩戴德。

要知道,这边的人,祖祖辈辈都被这种病困扰着,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亲朋好友被血吸虫病夺去了生命,无数人都麻木了。你是不知道,当得知他研究出了治疗的药方之后,大家比过年都开心、激动,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

现在,经过国家大力的防治,血吸虫病,基本上已经绝迹了,就算偶尔有一些人患上了,也都不用担心,只当是普通的疾病。”

提到王孟德这个名字,罗院长就激动不已。

只有在南方地区,才会明白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之前被这种病折磨的有多痛苦。

见罗院长这么推崇王孟德,曾主任也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

他作为中医研究院的一份子,王孟德获得的荣誉,也算是集体的荣誉。

“对了,李响同志,有个事情,就是目前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疟疾患者,对氯喹这类药物产生了极大的抗药性。

我们怀疑,可能是出现了新的疟疾变种,我想再加两个对氯喹有抗药性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你们看行不行?”

之前,奎宁这类药物,治疗疟疾虽然效果一般,但也算是有一些作用。

可是最近半年来,他们医院,逐渐的就接收到了对西药有抗药性的病患。

这些患者,服用奎宁这类药物,完全没有作用,只能用其他的治疗手段。

但其他的手段,作用也非常的有限,全靠病人自己免疫系统在扛着,很多人,病情不断的加重,最后直至死亡的也不在少数。

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们非常的重视。

可惜,由于医术水平不足,和设备的限制,他们也一知半解。

直到十多天前,中医研究院的几位同志到了之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加入了两个对奎宁有抗药性的患者进去。

没想到,效果非常的好。

这让他长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几个月前,海南好几家医院的专家,在上级领导的组织下,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最终得出了结论,疟疾可能是有了新的变种。

这一发现,让大家都心里一惊。

如果特效药没有了效果,疟疾新变种要是爆发,那后果不敢想象。

“罗院长,我们没有意见。”

李响看了一眼朱涛和孙小茹,三个互相换了一下眼色,然后由他答应道。

多两个病患,对他们来说,最多也就是每天多辛苦一下。

影响不大,好处却是不小。

更多的人进行临床试验,对于试验的结果,也能更加的有说服力。

要不是怕忙不过来,他们甚至想主动申请,再增加多一倍的人数呢。

不过,等这一批病患痊愈出院后,他们准备再进行下一批临床的时候,跟罗院长提一下,让海南这边的大夫也参与进来。

这样一来,临床试验的病人,也就能顺理成章的增加不少了。

等三个人走了之后。

“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呀。”

本来,当得知将要从京城来了几个人,要试验一下治疗疟疾的药方时,他当时还没怎么放在心上。

作为海南地区最大的中医医院,每年都有不少这种情况发生。

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后来,听说是王孟德研究出的药方,他才重视起来。

李响几个人到的时候,他还亲自派车去接了。

等人到了之后,发现王孟德并没有来,而是他的师弟和师妹代劳,便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就这三个小年轻,也太儿戏了吧。

不仅是他,就连医院的其他大夫,虽然也积极的配合,但心里还是都产生了轻视。

直到给十个病患服了药,第二天,这些人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后,他们才恍然发现,强将手下无弱兵。

经过接触,这三个年轻人的水平,远远超过一般的年轻人,放在他们医院,也是能独当一面的。

特别是对于疑难杂症的处理上,更是比一些行医多年的老中医,都懂得多。

“呵呵,罗院长,你可能不知道,这三个人里,其中两个人,跟在王孟德同志身后,学习了整整两年多时间。

每次在医院里坐诊,都让师弟师妹们,跟在身后观摩学习,还会详细的讲解诊断和治疗的原理,可谓是手把手的教导。”

曾主任笑着说道。

在中医研究院里,好几百个天之骄子,没有一个不羡慕王孟德八个师弟和师妹的。

可惜,这是各人的造化,就算是再羡慕,也没有办法改变事实。

“怪不得他们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厉害的技术,原来是王孟德同志亲自教导的。”

罗院长恍然大悟道。

他一开始,还以为这些都是他们的老师教导出来的呢。

如果是跟在王孟德身边学习,取得了这些成就,那就能说得通了。

京城。

中医研究院。

蒲老走在前面,王孟德跟在他的侧后方。

两个人一前一后,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的走着。

“先生,外边风大,咱们回去吧。”

王孟德紧了紧外套,小声的劝说道。

此时已经是三月中旬了,严寒算是过去了,但屋外边还是有些凉,特别是有风的时候。

“呵呵,偶尔出来溜溜弯,还是没事的。”

蒲老停下了脚步,转身看着他,含笑的说道:“对了,孟德,今天找你出来走一走,是想告诉你一个消息。”

“我当副院长的事情,已经通过上级批准了。”

“真的?!恭喜先生。”

王孟德听了,一脸的喜气洋洋。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

海南那边刚有好的进展,老师这边也有了好消息。

去年下半年,研究院的一个副院长,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了职务。

他走之后的空缺,瞬间吸引了不少的人。

经过一番博弈,最终的胜出者,是他的老师。

“这也对亏了你。”

蒲老说道。

他这是肺腑之言,这次竞争之激烈,如果不是这个徒弟的原因,他真不一定能胜出。

“对了,我当了副院长之后,内科研究所这边,以后就要靠你了。

不过,因为需要考虑研究院其他同志的心情,短时间内,你可能要有实无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