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99章 两件大事的发生

第199章 两件大事的发生

第199章 两件大事的发生

农村的大食堂要办不下去了。

四月底,这天晚上,饭桌上,冉小梅突然说道:

“我今天带着丫丫去胡同口玩,听“小广播”说,她娘家那边的农村地方,大食堂都已经解散了。

社民们都把东西和粮食分了,各自回到了原来单过的样子,开始重启炉灶了。”

“小广播”,是大家给喜欢打听八卦以及传播消息的人取的一个外号。

只要这个人得知了一个消息,就跟广播一样,很快所有人都能通过她的嘴知道了。

久而久之,就有人给她取了一个外号,意思这个人像广播一样。

至于她的本名叫什么,就连王梦德都不记得了。

“大食堂办不下去了?没听说呀,我天天看报纸,也没看到报纸上说过。”

王浩喝了一口稀粥,一脸诧异的问道。

他作为D员,又是医院里的中层领导,平时比较关心政治,每天必看全国最大的报纸和京城日报。

像这种大事,报纸上应该有宣传才对,可是最近在报纸上,他可记得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消息。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王梦德,小声的问道:“孟德,你前几天去田各庄,有没有听说这个事情?”

“爸,我回去的时候,倒是没有听说取消大食堂,他们现在都还是在一起吃饭呢。”

王梦德回答道:

“不过,我在单位,也隐约听到一些风声,说是外地有少部分的公社,日子太艰难了,就悄悄的把大食堂关了,把东西和剩余的粮食分了,让社员重启自家的锅灶。”

他这可不是胡说,早在去年的时候,他就听李响师弟讲过,说是和京城交界的冀省某个公社,就这样做了。

而且,前世他也了解过,不仅是去年,在南方,有些地区,五八年成立公社和大食堂,在五九年的时候,公社还存在,大食堂却已经名存实亡了。

他们把大食堂当做一个公共的造饭工厂,它不做菜的,社员把饭打回去吃,。

结果回去凉了,又要热一顿,柴火两头分散,家庭要烧柴火,食堂又要烧柴火。

就算是这样浪费,社员们也愿意在自家里开火做菜。

等进入了六零年,大家日子越发艰难,更多的地方偷偷的取消了大食堂,只不过这些地区没有对外透露,有些人知道了也装作不知道。

而京城地区,作为首善之地,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导致每个公社,都不敢取消大食堂,一直强撑着。

所以王浩不知道这件事也是有原因的。

不过进入四月份一来,国家对待大食堂的政策也有意松动,再加上持续困难,因此,有些边远农村的公社,就胆大了起来。

他们开始试探性的在某几个村庄里取消了大食堂。

“还有,我无意间听几个领导说起过,国家也在调研各地的大食堂情况,据说上边准备五月份正式出政策,把大食堂取消掉。”

王孟德又接着说道。

他作为保健组的一员,经常给领导们做保健,平时闲聊,倒也听到不少的秘闻。

一般情况下,这些秘密他都烂在心里,就连何胜男都没有提起过。

这一次,也就是大食堂马上要取消了,他才说出来。

“大食堂要取消了呀!”

听了王孟德说的话,一时间,王浩神情有些复杂起来。

一开始,全国大办公社和大食堂的时候,他也跟着激动不已,觉得这件事,太有意义了。

代表着农村地区的进步。

可是,等几个月后,他回到田各庄,发现了大食堂的众多弊端,便开始担忧起来。

结果跟他想的一样,没到一年,弊端全部都爆发出来了。

但他人言轻微,又有王孟德劝说,只能把这件事闷在心里。

现在,大食堂要取消了,他一时说不上来是喜是悲。

“要我说,大食堂取消了也算是一件好事,这样大家都跟以前一样,各自在自家开火吃饭,挺好的。”

冉小梅在旁边开口说道。

大食堂的弊端,她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她的心思就简单多了,现在听闻要取消了,顿时高兴起来。

“哎~”

王浩长叹了一声,然后不再说话,先是夹了一小块咸菜,又咬了一小口窝窝头。

自从去年,国家把蔬菜正式划为‘国家二类商品’以来,蔬菜也定量了,每人每天就二两菜。

所以之前随便腌制的咸菜,也自然是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原因,变成了奢望。

普通人家,连咸菜都要省着吃,一顿饭,最多也就是尝一尝咸味。

不过王孟德家倒是不缺。

他早在两年前,就用傻柱给的方子,做了好几坛子的辣椒酱。

还让傻柱帮忙腌制了不少其他的咸菜。

再加上隔三差五从空间里买回来一些,老王家的咸菜,根本吃不完。

“妈,大食堂取消了,对于农民来说,这是好事,也是个不好的事情。”

王孟德一边说着话,一边把二和面馒头掰开,用筷子夹了不少的辣椒酱进去,抹匀后合上馒头,然后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大口。

话说傻柱给的辣椒酱方子还真不错。

可能原料和调味料没有后世某品牌的那么多,但做出来的味道却是并不差,甚至还有超出。

“怎么会成了不好的事情?”

冉小梅奇怪的问道。

大食堂停办的好处,自然不用说,大家都清楚。

但怎么会有坏处呢,这就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同时,王浩和何胜男也一起停下了筷子,想听听他的见解。

四个孩子则没有关注,而是闷头大口的吃着饭菜,他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算王家平日油水还算充足,但一个个饭量也不小。

也幸好有王孟德偷偷的往家里的米缸装粮食,才没有跟别人家一样,每个月月底要饿好几天。

“妈,之前社员吃‘集体食堂’的时候,可都是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聚在了一起,紧接着又是炼钢炼铁。

除了食堂里留了够用的以外,多余的铁锅、锅铲、菜刀等等,可都投入了到了土高炉里熔炼了。

现在大食堂办不下去了,家家户户不得不重起炉灶,这灶台好垒,甚至不少人家都还保留着,但锅碗瓢盆,可买不到了。”

王孟德小声的解释道。

农村地区,甚至是公社里,可都没有铁锅卖,因为这三年都在吃大食堂,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要是到城里买,就目前市区的商品几乎全部都要‘凭证’或‘凭票’供应,他们可没有票证,农民根本买不到东西。

而且,一下子这么大量的需求,国家也没有这么多的物资供应。

“这。。。”

等王孟德说完,冉小梅和王浩以及何胜男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但现实就是如此,不说其他,就京城周边的郊区所有农户的需求,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计划经济的时代,可没有多余的物资给他们购买。至于临时生产,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的。

这可是牵一而动全身的事情。

“孟德,你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儿,王浩回过神来,连忙一脸期待的问道。

这个儿子,平时很多难题,在他的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这一次,他也希望听到好消息。

可惜,这事儿太大了,王孟德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爸,这件事,不是个人的力量能解决的。”

就目前国内的情况,别说个人了,就是举全国之力,也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这可怎么办?”

王浩把手中的窝窝头放了下来,他有些吃不下了。

现在满脑子都是未来将要发生的恐怖情形,大量的农民因为缺少炊具等生活物资,而导致无法吃上饭。

想到这里,就有些不寒而栗。

摇了摇头,王孟德也无能为力,而且,等到五月份,政策出来之后,各个公社肯定都会欢天喜地的取消大食堂。

紧接着,矛盾就接踵而来。

然后,市区这边,大量的农户涌入进来采购,甚至是和城里人进行私下交换,肯定会乱一阵子。

“对了,孟德,你爷爷奶奶他们到时候也需要锅碗瓢盆,他们肯定也买不到,到时候,你把雨儿胡同那边多的一套,给他们送去。”

这时,冉小梅忽然想到了田各庄老家的情况,连忙吩咐道。

“就把那八印和十印的两口大铁锅送去,小一些的,老家那边的灶口太大,放进去就漏下去了。”

王浩也说道。

印,是民间铁锅的计量单位,一印就是一个成人手掌的宽度,相当于8-12厘米左右,各个地方略有不同。

所以,有的地方称呼铁锅的大小,也叫‘X掌锅’。

前几年王孟德买了两口这么大的锅回来,他当时还很生气,觉得儿子胡闹,城里普通家庭那里能用的上这么大的锅。

但又不能退回去,只好放在雨儿胡同那边吃灰。

没想到,现在具体派上了大用场。

幸好当时没有赔钱转让给其他人,不然,现在他也得挠头,想办法去哪搞到这些大铁锅。

“爸妈,我知道了。

等出了政策,我就把铁锅和其他的碗筷瓢盆这些,给爷爷奶奶送过去。”

王孟德点头答应道。

之前他结婚时和父母分过一次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新买了一套。

后来,为了照顾孩子,父母又搬回来住了。

那一套东西,就留在了雨儿胡同那边。

隔天。

星期天。

中午,因为天气已经暖和了起来,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又恢复了端着碗聚在中院边吃边聊的习惯。

这种时候,自然少不了刘海中了。

就见他端着一个大海碗,另一只手拿着两个二和面馒头。

大海碗里边装了点菜,透过味道,就知道他家今天做了肉。

“哟,一大爷,今天吃肉了呀。”

旁边,阎埠贵耸了耸鼻子,使劲的闻了好几下,然后一脸羡慕的说道。

他家人口多,每个月的肉票定量,买回来的也是一听鸡肉或鸭肉罐头,六口人分着吃,每个人也最多尝一点肉味。

而刘海中可不一样,他家大儿子不在京城,还剩四口人的定量。

买回来的肉,先紧着老刘一个人吃,至于其他的两个儿子,别说吃了,有时候连闻味的资格都没有。

“咳,老阎,这个月没买到鲜猪肉,只买到了猪肉罐头。”

刘海中表面上在假装摇头叹气,实际上却是得意洋洋的说道。

他这是凡尔赛呢。

今年进入四月份以来,市面上,别说鲜猪肉了,就连猪肉罐头和下货(内脏)都基本上见不到。

普通人家,最多也就是买一些存放很久的鸡肉、鸭肉或鱼肉罐头。

就算是这些罐头,也不是随便能买到的,需要排队抢购。

属于手快有、手慢无的紧俏商品。

有时候,手里有肉票,却买不到肉的情况,时有发生。

“猪肉罐头也不错,我们院里二十来户人家,这个月可都是只能买到鸭肉或鸡肉罐头。”

旁边,薛婶子也羡慕的说道。

她选择性的把王孟德一家以及许大茂一家忽略了。

“有鸭肉或鸡肉罐头吃就不错了,等到六月份,可是连肉票都没有了。”

刘海中就着猪肉罐头,咬了一口二和面馒头,然后缓缓的说道。

“什么?”

“一大爷,您刚才说肉票没有了?什么意思?”

其中一个邻居连忙追问道。

“哎,这事儿吧,就算我今天不说,过两天,你们也会知道的。

因为一些原因,咱们京城市,在六月份的时候,一直到年底,停止对居民供应猪肉。”

刘海中冲着大家解释道。

其实停止对居民供应猪肉,并不是个例,在此之前,很多的城市,已经陆续的实行了这个政策。

只不过京城是最后一个罢了。

“哎呦喂,这以后买不到猪肉,我儿媳妇可怎么办?”

人群里,李婶子一脸难过的说道。

她的儿媳妇,预产期就在六月份。

从去年开始,拿着婴儿出生证,只能购买到红糖一斤,猪排骨两斤。

这点东西,在月子里怎么能催得出奶水。

没有营养品,产妇和婴儿,都要遭罪了。

无怪她反应这么大。

王孟德在旁边看到这一幕,也只能在心里叹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