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220章 痢疾和阎解成被截胡

第220章 痢疾和阎解成被截胡

第220章 痢疾和阎解成被截胡

对于接下来的方向。

王孟德前几天就在思考了。

他觉得,还是要在这个年代的流行性传染病上下功夫。

五六十年代的传染病非常的多,如鼠疫、霍乱、麻疹、天花、伤寒、痢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性病等,都极大的侵害着人民的健康。

这里,霍乱在52年的时候,就已经迅速得到控制以至灭绝了。

血吸虫病和麻疹,因为他的原因,危害也变的非常少了。

血吸虫病现在在南方,都快要绝迹了。

就算是偶尔有人感染上,也都不慌张,吃上几副中药,就会痊愈。

而且,不仅是国内,就连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因为国家对外进行医疗援助的原因,他们国内的血吸虫病,也被控制了不少。

当然,他们没有国内防治的这么彻底,想彻底的消除是很难的。

最多也就是治疗一部分发现的病例,根源没有解决。

麻疹则是因为疫苗的功劳,这几年,国家虽然非常的困难,但对疫苗的推广,却是不予余力。

特别拿出专款专用,用来给孩子们打疫苗。

再加上麻腮风三联疫苗的研制成功,除了国内使用以外,还出口了一部分,获得了不少的外汇。

疟疾和鼠疫,他也找到了治疗的办法。

相信,接下来要不了几年,随着卫生环境的变好,以及大量的赤脚医生出现,也会变成一般的疾病。

对于剩下的一些传染病里,天花也已经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在国内被宣布消灭。

天花感染者在发病时全身都会布满红疹,然后结痂,最后留下满脸“麻子”。

中外历史上许多贵族、帝王等都没逃过天花的“毒手”,有名的诸如满清的‘康麻子’,就是感染天花的幸存者。

1950年的时候,国家规定,全民接种天花疫苗,即俗称的“种痘”。

我国从那一年开始就掀起“种痘”热潮。

当年制备的牛痘苗,完全是从牛身上刮下来的。粗略计算,一头牛身上刮下来的痘苗大致够10万人使用。

同时,接种在牛背部和胸部的痘苗病毒,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可避免会含有细菌。

后来,京城生物制品研究所痘苗室的工程院赵院士写了份申请材料,用鸡胚细胞研究痘苗的提案得到批准。

接着,工程院赵院士带领团队发明的耐热液体痘苗,解决了疫苗必须冷藏导致难以在偏远和农村地区推广的难题。

此后进行了三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两次接种。

经过十余年的时间,通过高接种率和对确诊患者的密切管控,全国天花病例数从10万多人锐减为300多例。

最终在去年6月份,最后一例输入型天花病例病愈后,华国境内再未出现天花病例。

“接下来,我准备研究的是痢疾。”

王孟德缓缓的说道。

痢疾与疟疾,虽然一字不同,但实际上千差万别。

区别在于病因、传播方式、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都不相同。

痢疾是以肠道(尤其是结肠)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疾病。

症状有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频数、带黏液或血液等。

其病因可能是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或化学刺激物。人们惯常所说的痢疾往往指细菌性痢疾。

“痢疾!”

张巧玉惊讶了一下,然后紧接着,她和其他几个人,都一脸的疑惑。

痢疾这种疾病,目前在中医上,也有经典名方‘芍药汤’、‘白头翁汤’等等。

在西医里,也有氯霉素这种特效药。

虽说国内时不时的就有大规模的痢疾爆发,但因为有不少的治疗手段,相对来说,造成的影响,相比其他传染病来说要小得多。

“师兄,痢疾这种病,中西医都有药治疗,咱们再研究,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张巧玉心直口快的说道。

说完她就有些后悔了。

这是在质疑师兄呀!

王孟德倒是不在意,他笑着解释道:“你们知道的,我自然也是知道这些。

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西医里的氯霉素,经过我的分析,它属于抗生素,有很大的副作用。

不少病患服用它之后,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只不过因为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服用氯霉素先解决痢疾的问题。

至于中医经典名方‘芍药汤’、‘白头翁汤’等等,也有携带不便、见效稍微有些慢的缺点。

最主要的是,需要有经验的大夫辩证后,才能根据辩证结果进行用药。

所以,我才选择再研究痢疾这个疾病,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一款携带方便、见效快的中成药。”

氯霉素在后世,就因为各种副作用而被禁用。

但这个年代,没有其他的代替品,所以还在国内大行其道。

甚至,就这些药品,还需要用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进口。

“原来是这样呀。”

张巧玉恍然大悟道。

“师兄,那我们先要怎么做呢?”

这时,李响也站出来问道。

周日。

一大早。

阎解成就打扮一新,身上罕见的穿上了只有两块补丁的半旧棉衣和棉裤。

他兴冲冲的来到了中院,正好碰到了在水池边洗漱的王孟德。

“孟德哥,我来借自行车。”

“he~tu”

漱了漱口,王孟德冲着自家门前旁边的自行车努了努嘴,然后说道:“解成,我已经把自行车推出来了,你直接骑走吧。”

“谢谢孟德哥,您放心,我一会儿推着去,等到地方了,再骑一小段。”

阎解成双眼放光的来到自行车旁,然后小心翼翼的推着往前走。

他可不敢在胡同里骑,就他没骑过几次的三脚猫技术,说不定就要撞在墙上或者树上。

要是撞坏了,修理起来可是要花不少的钱。

等阎解成的身影出了月亮门,许大茂从连廊转了出来,他鬼头鬼脑的伸着脖子看了一下,然后问道:

“孟德哥,这阎解成干嘛去了,还推着你的自行车。”

“大茂,你咋起这么早?平时休息的时候,你可都是到十点多才会起床。”

王孟德没有回答,而是笑着问道。

他可不愿意说出阎解成去相亲的事情,于是就反问了一句。

按照对他的了解,起这么早,肯定又是和娄晓娥两个人吵架了。

“呃~”

许大茂有些卡壳。

他昨晚上,和娄晓娥两个人,因为孩子的问题,大吵了一架。

然后就睡在了客厅的小床上。

谁知道昨天晚上忘记换煤球了,再加上被子有些薄,就被冻醒了。

索性,就直接起了床,准备一会儿回老宅,和父母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这结婚都快四年了,娄晓娥的肚皮一直没有动静。

于是他就想到了离婚,再重新找一个。

反正按照他的条件来说,想找一个漂亮的黄花大姑娘,易如反掌。

但心里又有些不甘心。他当时和娄晓娥结婚,可是一多半是冲着利益去的。

可现在,在轧钢厂,他依旧是个小小的宣传科放映员,老丈人之前的关系,一点都没有用在他的身上。

不仅如此,就连钱,也没有捞到多少。

娄家,特别是娄半城,完全看不上他。

“是不是又跟媳妇干仗了,要我说,大茂,你也去医院查一查,看看情况。”

王孟德笑着随口说道。

“孟德哥,我身体好着呢,能有啥问题。”

许大茂对这件事情有些不愿意继续说下去,于是又问道:

“对了,孟德哥,刚才阎解成那小子,是不是穿的花里胡哨的,比过年的时候穿的都好?”

“你知道去问二大爷呗。”

王孟德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许大茂,你是不是又想使坏。”

这时,傻柱盯着鸡窝头,睡眼朦胧的从自家客厅里走了出来。

作为单身的他,每天早上都能起的很早。

没办法,晚上又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也没有媳妇,再加上天冷,基本上天一黑,他就收拾洗漱完躺在床上了。

“呸,傻柱,你给我等着。”

许大茂见死对头来了,连忙放了句狠话,转身就跑。

再不跑,就要被揍了。

“孟德,早饭好了。”

“好,我这就回来了。”

王孟德答应一声,然后拎着洗漱用品就回了家,只留下傻柱一个人,羡慕的看着他的背影。

这有媳妇的人,就是好呀,每天起床,就有现成的早饭吃。

不像他,每天都要自己做饭。

想到这里,他准备一会儿去后院找聋老太太聊天的时候,让他帮自己催一催易婶子。

这相亲对象,咋还不给安排上呢。

中午。

阎解成一脸高兴的把自行车还了回来。

“谢谢孟德哥。”

不用问,看他的表情,就知道对于丽很满意。

不过也是,于丽在原剧里,虽然不是很漂亮,但也算是小家碧玉一个,配阎解成还是绰绰有余。

“客气啥。”

看着自行车被擦得锃亮,王孟德满意的笑着说道。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点了花灯,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算是彻底的过去了。

阎解成脸上的笑容,也一天天的多了起来。

虽然于丽暂时没有答应他搞对象,但也没有排斥和他见面。

短短一周的时间,他就往西四那边跑了三趟。

这天,

又到了周日。

下午的时候,傻柱家里,传来了欢声笑语。

何雨水的同学,于海棠来了。

后院的聋老太太,也坐在傻柱家的客厅里,微眯着眼睛,看着两个姑娘在说笑。

“雨水,你们院的阎解成,人品咋样呀?他们家的人都怎么样?”

聊着聊着,于海棠就开口问道。

她今天可是带着任务来的。

于父于母得知二女儿的同学,和大女儿的相亲对象住在一个院儿,于是就让她过来打听打听。

“阎解成呀,人品没啥问题。

对了,海棠,你打听他干嘛呀?”

何雨水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

她不清楚事情的原因,有些不想说老阎家的情况。

“雨水,是这样的,我妈的病不是被孟德哥治好了么,然后我姐就要找对象了。

她今年都二十三岁了,再不找,以后就更难找到好的了。

我院里的一个邻居是老师,给介绍了阎解成,你给我说说,他们家怎么样。”

于海棠小声的解释道。

说着说着,就脸红了起来。

何雨水作为她非常要好的同学,自然猜到了她肯定又想到了孟德哥的样子。

“三大爷家呀。。。”

“你说阎老西家呀,这个我知道。

我在这个院住了几十年,院里谁家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是么,太好了,老太太,您给我说说。”

听了聋老太太的话,于海棠高兴的说道。

“老阎家的情况比较复杂。。。”

聋老太太来了精神,示意两个丫头坐在她的对面后,便一五一十的把阎老西家的黑历史,全都抖搂了出来。

于海棠是越听越震惊。

原来还有这样抠门的人家,还有这种会算计的父母。

同时她也庆幸不已,幸好自己过来打听了一下,不然,姐姐嫁到阎家,那可是一辈子要吃苦受罪了。

说了好一会儿,聋老太太眼珠一转,接着又道:

“于丫头,要我说,还不如让你姐姐和柱子处一处呢。

我们家柱子,有正式的工作,还是厨师,人品也没的说,比那个阎解成可强多了。”

最后。

于海棠在走的时候,就感觉晕晕乎乎的。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稀里糊涂的答应要给姐姐吹吹风,和雨水的哥哥见一见面。

又过了两周。

阎解成已经从荣光满面,变成了垂头丧气。

也不知道这么回事儿,本来还愿意给他机会的于丽,在一个多星期之前,通过中间人的口,居然果断的拒绝了他。

这让他十来天都没缓过劲来。

今天,他准备去于家附近,看看有没有机会,见到于丽,亲自问个明白。

可是,就在他双手揣在袖子里,在西四那边胡同里冻得直跺脚时,却看到了让他不能接受的一幕。

就见于丽和一个男的,两个人有说有笑的从胡同口走了过来。

而且,那个男的他还认识,赫然是傻柱。

他这是被截胡了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