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238章 生产队分红和痢疾特效药

第238章 生产队分红和痢疾特效药

第238章 生产队分红和痢疾特效药

其实京城周边,就有不少的“经农户”。

像郊区那边不少的村子,以种植蔬菜为主,成为供应京城四五百万居民的“菜篮子”。

他们就是从粮站买粮食,也算是旱涝保收,有了一些保障。

前几年最困难的时候,每个月,他们都多多少少能买到一些粮食,不至于像普通的社员那样,家里没有第二天的粮食。

不少村子对“经农户”都羡慕的不行,姑娘以嫁到这些村子里为荣。

“领导,这是大好事呀,咱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太少,很多工业设备和粮食,都需要进口,现在有了这些外汇,也算是能起到一些作用了。”

鲁院长稍微落了半个身位,闻言连忙笑着说道。

作为中医研究院的院长最近,附属制药厂的产量提升,他是知道的。

但没想到销售额涨了这么多。

按照领导刚才说的内容,这下子每个月赚到的外汇,都要比之前多了两倍左右了。

之前的销售额,他也了解过,不连给老大哥抵债的,一个月大概有五百万美元。

这样算下来,九月份的收入,就要提高到一千五百多万美元了。

这么庞大的数额,让鲁院长心里都震惊不已了。

他缓了缓,脸色有些着急,接着小声的问道:“领导,咱们这边增加产量,国外的市场,会不会饱和了呀?

这要是卖不出去,对于咱们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中药大量的种植,不仅是把种植粮食改成了种植中草药,还多了很多的“经农户”,这些经农户每个月都是需要粮食的。

在以粮为纲的时代,肯定是有非常大的压力。

一旦扩大种植,大量的生产,最后却卖不出去,那乐子可就大了。

“呵呵,这个不用担心,咱们特殊渠道传回来的消息,已经证实了,现在国外那边的市场,远远没有饱和。

据说,自从宫廷帝皇丸在国外售卖以来,从来没有滞销过,相反,不管上多少,都供不应求。甚至还催生了走私和倒卖以及投机倒把的人。

这些人,不知道从什么渠道获得了大量的药品,然后高价出售,标的价格,甚至是我们售价的一倍,甚至是三倍以上。

就这,都有大量的人趋之若鹜,冒着被骗的风险,宁愿先付定金后收货。”

领导笑眯眯的解释道。

上级作出扩大生产的指示之前,其实也是调查和讨论过的。

毕竟大面积种植中草药,对于国内的粮食收成,肯定有一定的影响。

但如果能获得大量的外汇资金,这些都能迎刃而解。

“领导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那那就没问题了。”

鲁院长笑着说道。

“呵呵,除了‘宫廷帝皇丸’以外,就连‘痛风灵’这款药,咱们要扩大了生产,不过规模要小的多。

毕竟这款药,和‘宫廷帝皇丸’不一样,使用的人没有这么多。”

领导接着又道。

接着,他转过身来,冲着王孟德温和的说道:“这多亏了王孟德同志,研制出的药方,可是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相关部门预计,今年的药品出口收入,首次会突破一亿美元大关,甚至超过不少呢。”

说着说着,脸上就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神色。

没办法,现在国家困难,继续大量的外汇。

但国内的工业水平落后,基本上无法出口。

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又价格低廉,赚取的外汇有限,而且国内也同样急需这些。

所以,自从几年前,王孟德研制出了‘宫廷帝皇丸’进行出口,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不少部门的领导,就对他客客气气,每次遇到,少不了说一些好听的话。

就连上级,也多次连带着赞扬了医卫系统做出的贡献。

王孟德听到领导的夸奖,他笑了笑,然后谦虚了几句。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很快,就到了领导的汽车旁边。

“领导,今天中午在研究院食堂吃个便饭再走吧。”

鲁院长见领导要回去,连忙挽留道。

“我就不在这吃饭了,你也知道,国家有规定,到各单位调研,不能打扰到大家正常开展工作,我就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

“对了,有个事儿要嘱咐你们一下。

你们也应该知道,最近南越那边不平静,大漂亮国早一两年,就亲自下场了。

现在那边的战场,已经陷入了拉锯战,短时间内是无法决出胜负的。

这除了咱们给大漂亮国划了一条17线以外,也有南越人民奋力抵抗的结果。

同时,也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那边森林茂盛,天气炎热,蚊虫居多,这就滋生了不少的传染病。

其中疟疾就是最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特别是变异的疟疾病毒,目前除了青蒿散和青蒿素有特效以外,其他的所有药物,都不起作用。

据说,大漂亮国非战斗减员的情况非常的严重,甚至都快要比战斗减员还多了。

现在,大漂亮国内正在组织大量的科研机构研制特效药,另一方面,还在跟咱们接触,想要咱们出口一部分青蒿散或者青蒿散。

国家当然是直接就拒绝了,但也架不住他们贼心不死,想用一些其他不入流的手段。

所以,相关部门就提醒了我们,要让大家平时都多注意,防止一些潜伏的坏分子不择手段的获取药方。”

等领导走了之后。

鲁院长和几个副院长以及各个研究所的负责人简单的开了一个小会。

然后,从今天开始,中医研究院的保卫科,就开始加强了保卫工作,陌生人进出管理,更加的严格起来。

而王孟德作为这两款药物的研制者,自然也是重点保护对象。

不过对于给他配一个保护人员的好意,被他推辞了。

他可不像那些普通的科研人员,除了身负真功夫之外,空间里,也存了不少的枪械。

十几把长短步枪和冲锋枪,以及大量的子弹,还有百十个手雷、木柄手榴弹。

甚至还有一挺是在无意间得到的大杀器。

他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小型军火库,任何对他轻视的敌人,都将付出代价。

这些东西,足以在危险的时刻,成为杀手锏。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

国庆假期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30日,正好赶上是周日。

所以,这个假期,算是放了四天。

一大早。

吃完饭,王孟德推着自行车来到中院,准备前往田各庄。

“孟德,你穿厚一点衣服吧,这天早晚还是很凉的。”

何胜男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轻声的说道,她手里还拿着一个薄外套。

“没事儿,我不冷。”王孟德笑着说道。

他常年练武,再加上穿越带着空间的缘故,导致他都快成为寒冷不侵的体质了。

大冬天里,外边穿着一个小棉袄,里边再穿一件内衣,都不用穿毛衣,就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很快。

不到两个小时,他就到了田各庄。

此时,村里的社民,都聚在生产队的仓库边,正等着分口粮。

在农村,每年的秋后,由公社大队或者生产队决定每户的口粮,根据工分来一次性‘分红’决算。

今年,田地里的收成,比前三年的都要好。

扣除公粮,以及生产队预留的粮食以外,每一户,根据挣工分的人口多少,基本上都能分到三五百斤的粮食。

当然,这些粮食,大部分都是玉米、红薯、高粱等粗粮,细粮非常的少,只有几十斤左右。

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一家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家家户户,吸取了之前的教训,然后开始从长计议、厉行节俭。

平日里,多用瓜薯豆菜作为辅食,日子勉强能过的下去。

用独轮车,加上王孟德的自行车一起,把几百斤的粮食全部运回到了家里。

看着屋里好几口袋堆在一起,王家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哪怕知道这点粮食,如果放开了吃,最多也就够吃三四个月的。

但和前几年相比,确实是很多了,让人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老大媳妇,今天孟德来了,你中午炒个南瓜,再炒个豆角。”

王田氏看着王孟德正在往客厅的桌子上放东西,便冲着周婷婷吩咐道。

“知道了,妈,我现在就去准备。”

周婷婷麻利的答应道。

刚才她就看到了,这个侄子,这次也是带了不少的好东西过来。

“奶奶,这是我给你带的一瓶洋油,留您晚上点灯用。”

王孟德从包里掏出一个瓶子,然后递给王田氏道。

所谓的洋油,就是煤油,因为以前国内无法生产,全靠进口,所以大家就称呼为洋油。

还有很多的东西,也都是类似的称呼,例如:洋钉、洋火柴、洋车子(自行车)、洋布等等。

“哎呀,怎么带这么多过来,我平时用的也不多,有个二三两,就够用很长时间了。

而且最近公社也有消息说,已经规划好了,明年就要给我们村送电,以后我们也能用上电灯了。”

王田氏伸手接过瓶子,嘴里埋怨道。

“奶奶,就算有电灯,也需要洋油灯,因为会经常停电。”

王孟德笑着解释道。

别说农村了,就算是城里里,也三天两头停一次电。

甚至有时候,能连着停一两天都不稀奇。

这还是京城市,如果是别的城市,更不敢保障,更别说农村地区了。

“爷爷,这是给您带来的烟叶,还有一条香烟。”

“孟德,有烟叶就够了,香烟你带回去吧,我也抽不惯,而且抽这么高级的香烟也浪费。”

看到烟叶,王京徽一脸高兴的伸手接过。

现在市面上的烟叶,可都是要票才能买到,也就是这个孙子有能耐,隔一段时间,就给他带不少过来。

倒是那条熊猫牌香烟,他没有接,而是直接拒绝道。

“爷爷,您就拿着吧,这种烟,我还多着呢。”

王孟德强行把那条香烟塞到了王京徽的手里。

中午。

周婷婷和堂嫂两个人,在厨房忙碌着。

她摘了一个青南瓜,以及一把豆角,准备炒两个菜,中午招待这个侄子。

而王孟德则陪着爷爷奶奶,坐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着家长里短。

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堂哥家的三个孩子,悄悄的溜到了客厅里。

当他们看到饭桌上,放着一大盘炒青南瓜时,顿时就忍不住了。

立即跑过去,直接用手抓着往嘴里塞。

由于刚刚出锅,烫的三个人连连不停的吹气:“弗~~~弗~~~”

等到堂嫂把炒好的豆角端到客厅的时候,一大盘炒青南瓜,已经被抢光了。

饭桌上。

大娘气还没消,她一边吃饭,嘴里一边骂道:“你们这几个小家伙,就像是从饿牢里刚放出来似的。”

“哈哈,大娘,您就别骂他们了。”

王孟德笑着说道。

对于堂哥家三个孩子的行为,他也很能理解。

毕竟家里不经常炒菜,每天就连咸菜都不能保证,突然看到一盘子用猪油炒的菜,忍不住可太正常了。

过了十一的假期。

广安门医院的病房里,王孟德领着几个师弟师妹,正一脸期待的等待着。

今天,是他研制出来治疗痢疾药品进行临床试验的日子。

经过前期的试验,以及翻阅古方,再结合空间里后世的相关知识,前几天,他终于定了一个药方。

这个药方,他主要参考的是芍药汤,然后添加了几味药,对原方中的一些中草药又进行了加减,就形成了新芍药汤。

恰巧,刚结束休假,广安门医院里,就收治了两例痢疾患者。

等病患从厕所里回来后,李响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感觉如何了?”

“大夫,我吃了药之后,感觉好了很多。”

那个病患一脸欣喜的说道。

这几天,他可是遭老罪了,不停的跑厕所,都差点虚脱了,还伴有头疼、乏力。

吃了王孟德开的新芍药汤之后,这才一个小时左右,他就感觉到自身的症状减轻了一小半。

“我来给你候一下脉。”

李响又说道。

五分钟后,他也一脸的欣喜,然后转头冲着王孟德说道:“师兄,通过脉象来看,果然是好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