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91章 秋菜指挥部

第91章 秋菜指挥部

第91章 秋菜指挥部

周六晚上。

刚成为院里一大爷没几天的刘海中,就指派三个儿子,挨家挨户的通知,吃完晚饭后要在中院开全院大会。

“孟德,今年咱们多买点大白菜和萝卜存起来,再多腌点雪里蕻。”饭桌上,何胜男小声的说道。

“是要多买一点,感觉今年秋冬季的菜会不好买,多买一些存起来有备无患。”冉小梅也说道。

今年初国内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以后,以及计划经济时期流通的限制,入冬以来市面上的物资明显比以前要少了一些。

虽然每年冬天,京城市都要从全国各省区组织调运蔬菜,但这种靠调拨的手段,毕竟只能收杯水车薪之效,菜店里只有寥寥几种蔬菜。

再加上京城地处北方,没有塑料大棚的年月,整个北方冬天的餐桌上,能吃到的也就是大白菜、萝卜、土豆这几样。

而且,前些天的报纸上,国家也开始号召居民存储大白菜,居委会也每个大院都通知了,让大家多囤积过冬蔬菜。

(查询了京城各地方志,里边记载,京城人大量囤积过冬蔬菜,始于1956年。)

从今年开始,每年十一月初,囤一批「冬储大白菜」,就是许多京城家庭最隆重、最浪漫的冬日仪式感。

“那今年就多买点,咱家除了两个婴儿,算上援朝和卫国,一共六口人,一个人怎么着也得一百斤吧。”王浩在一旁算了一下,然后说道。

现在是第一年大量囤积大白菜,所以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数量全靠预估。

“爸,一人一百斤不够,冬天可是四个月时间呢,一天一个人最少也得一斤菜才行,我看咱们就按一百三十斤算,六口人,再算上损耗,最少要买九百斤才勉强够。”

王孟德前世听一个京城的朋友说过,那个朋友的奶奶曾经告诉过他,一家四五口人,每年要存八百斤以上的大白菜。

冬天的时候,顿顿大白菜,还把大白菜的一百种吃法给写成了书。

“买这么多,能吃得完么?”王浩有些担忧的说道。

“爸,您听我的没错,这可是四个月时间,每天都要吃大白菜的,再加上时间越长,坏掉的就越多,这些也就勉强够吃到开春。”

王孟德解释道。

“行吧,那就听你的,多花点钱的事情。”最后,王浩下定了决心说道。

一家人商议完,吃完饭后,王孟德和王浩一起,便出门来到院里,准备参加全院大会。

很快,院里就聚满了人,依然是那个小方桌,但人却是物是人非,刘海中志满意得的坐在最上首的位置,阎埠贵坐在左手边。

环顾了一下众人,刘海中咳嗽了一下,还特意看了坐在人群里的易中海一眼,然后开口说道:

“咳咳,作为院里的一大爷,今天召开全院大会的原因,可能有些人已经知道了,但还是要在大会上,给大家说一下。”

“前几天居委会的领导已经过来通知,让咱们院的人,明天一大早,就到南锣鼓巷菜市场,去买大白菜。

这一次,大家一定要多买一些存储起来,一口人按一百斤以上的量买。”

“买这么多能吃的完么?吃不完不就浪费了。”人群里,贾东旭阴沉着脸,大声的质疑道。

他妈被劳改,让贾东旭最近情绪有些不稳,在轧钢厂和院里,经常无缘无故的和别人抬杠。

见有人质疑自己,刘海中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还没等他开口,贾东旭身旁的易中海连忙说道:“东旭,这是上级领导的意思,报纸上都登出来了,居委会也通知了,咱们照做就是。”

10月底的时候,京城日报和京城晚报确实把冬储的新闻刊登在头版头条上了,号召大家多买大白菜存储。

他的话,再加上秦淮茹在后边使劲拽他的衣袖,才让贾东旭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看到贾东旭闭嘴了,刘海中脸色才好看一些,他接着说道:“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

这时,汪二嫂站起身来,问道:“一大爷,这次大白菜,多少钱一斤呀?”

往年大白菜可不便宜,这要是今年价格还跟往年差不多,就要仔细合计该买多少斤了。

听到她叫自己为一大爷,刘海中脸上笑开了花:“呵呵,居委会领导说了,今年大白菜国家给了补贴,一市斤一级菜只要三分钱,一市斤二级菜是两分五。

大家可要多买一些,不然家里不够吃,以后只能去菜市场买一毛多钱一斤的大白菜了。”

大白菜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是看菜心所占比例,一级大白菜,是包心瓷实的,二级大白菜,是七成心以上,剩下的就是三级菜了。

“这么便宜?”有人不敢相信的问道。

去年的时候,大白菜大量上市的季节,最少也要八分钱一斤呢,今年居然只要两三分钱。

院里的住户都摩拳擦掌,面露喜色,今年怎么着也得多囤一点才行,冬天的时候放开了吃。

“对,今年是集中上市,这时候去买就是这个价,否则过了这个阶段,再买就没有补贴了,所以,大家都自己合计一下,能多买尽量多买一点。”刘海中解释道。

“还有,这次国家为了保障,特意成立了一个‘前线’部门,这个部门叫。。。”

说着说着他就卡壳了,忘记这个部门叫什么名字了,便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阎埠贵身上。

“叫秋菜指挥部。”阎埠贵连忙说道。

“对,就叫秋菜指挥部,这个部门可是国家新成立的,就是为了让全京城的人,以后每年在冬天的时候,每人每天有一斤大白菜吃。”

刘海中得意的说道。

这些可都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多方打探到的信息,就是为了在全院大会上说出来,抖一抖一大爷的威风。

此后长达三十多年里,秋菜指挥部,专门负责领导指挥秋菜的收货、贮藏、运输、销售工作。

监管、财政、物价、公安、环卫、交管、气象、运输、菜蔬公司等多个部门就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红头@文件无条件地执行秋菜指挥部的一切命令。

“太好了,今年我家要多买两百斤存起来。”众邻居都七嘴八舌的道。

“这价格实惠,买了合适的很,大家能多买就多买,当然,也别买太多了,吃不完浪费。”阎埠贵坐在小桌子旁乐呵呵的说道。

他早就在心里算好了,就今年大白菜的价格,他一家比往年能省下好几块钱呢。

“一大爷,二大爷,咱们都买这么多,怎么往回运呀,院里可就是一辆平板车。”这时薛婶子开口说道。

没有工具运输,确实是个大问题,一颗一颗往家扛可不现实。

“呃。。。”刘海中一时语塞的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阎埠贵也挠挠头,每户几百上千斤,四合院里一共二十来户,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易中海看到这一幕,在人群里面带微笑,扫视着两个大爷和院里其他住户。

“咳,老刘,老阎,咱们可以去其他胡同借平板车,还有家家户户不都是有扁担和水桶么,这个也行,有箩筐最好。

然后如果还拿不下,那就全院出动,大人小孩都去,用车装,用扁担挑,大人用麻袋背着扛着,小孩也能抱一颗两颗的。”

王浩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

“对对对,老王说的这几个办法好。”刘海中听了急忙说道。

他心里还暗自庆幸,幸好老王搬走了,不然,就是易中海下台了,这院里的一大爷也轮不到他来当。

又陆续回答了几个问题后,见大家都没有其他问题了,刘海中最后说道:“根据居委会的安排,95号院要在早上七点半之前到南锣鼓巷菜市场旁边集合去排队。

咱们再提前一些时间,这样,明天早上七点准时从院里出发,各家各户都提前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掉链子,要是买不到大白菜,可别怪大伙。”

全院大会结束后,回到家里,王浩开口说道:“孟德,你去雨儿胡同那边,把院里的平板车借来,明天咱们推着车去买大白菜。”

“好,我现在就去。”王孟德答应了一声,匆匆的出了门。

要是去晚了,说不定那边院里的平板车就被别人借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

院里家家户户,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起了个大早。

吃完早饭后,**十人,浩浩荡荡的,有的拉着车,有的挑着担子,还有的拿着麻袋或者绳子,一起往菜市场走去。

路上,时不时的遇到好几波同样往菜市场方向去的人,这些都是去排队买大白菜的。

南锣鼓巷菜市场,紧挨着副食品店,到了地方,就见菜市场门前,摞了好几垛子大白菜,都已经和旁边住户的屋顶一样高了,每个垛子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居委会和菜店的工作人员,有的指挥排队,有的拿着大喇叭在吆喝,更多的人正在称秤、收钱和运菜。

看到队伍排得这么长,已经拐了好几个弯,刘海中忙上前跟工作人员接洽,很快,他就冲着大伙招招手,示意排在一个队伍的后边。

排好队后,王孟德才有功夫四处打量,就见时不时的有运白菜的卡车、三轮车、马车赶过来。

这期间,原本禁止进城的马车,在这个时候无论大街小胡同统统可以过;只要在车窗前摆一张大白菜通行证,大卡车都可以直接从广场前自由通行。

正排着队一点点的往前走,忽然身后传来了居委会曹大妈的声音:“老王,好久不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