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很快就进入了十二月份,天气也越来越寒冷了。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何胜男终于休完了56天的产假,开始上班去了。

家里有冉小梅负责照顾两个小家伙,丈母娘周小燕每天也会抽空过来两趟,帮着一起带孩子做个午饭。

幸好每个月有蒲老给的四罐奶粉,不然何胜男去上班了,孩子吃奶就是一个麻烦事。

这天,王孟德早早的来到广安门,他没有去医院,而是在中医研究院的针灸研究所里,跟着朱链副院长一起讨论针灸的手法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钱大勇皱着眉头,和另外两个学生一起,站在两个人的身后,犹如听天书一样,看着两个人讨论的津津有味。

上个月,在见识了王孟德越发神奇的针灸技术后,蒲老就领着他,拜访了朱链副院长。

一开始,朱院长还以为蒲老这个学生,对针灸感兴趣,或者有一些天赋,让自己帮忙调教一下,便想都没想的直接答应下来,让王孟德有空就过来跟她学习。

第一天的时候,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基础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之后,就带着他和钱大勇以及其他几个学生,到广安门医院里坐诊。

她一边给人治疗,一边仔细的跟几个人讲解下针的手法。

说着说着,就一时兴起,让几个学生每个人都在她的指导下给病人扎上一针。

钱大勇是第一个,见他用犹如胡萝卜一样的手指捏着细细的银针下针的时候,一股莫名的喜感,出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下完针,朱院长指点了一下错误和注意的地方,然后接着让下一个人上场。

王孟德因为是新加入的,就排在了最后,当他捏着针往下扎的时候,朱院长心头一跳,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动作,好像不比她差。

轻轻的摇了摇头,朱院长见王孟德已经扎完针正要转身离开,便开口道:“孟德,你再扎几针。”

她生怕刚才看到的是幻觉,所以为了进一步验证,就让他给病人再扎几针。

“是,朱院长。”王孟德答应一声,继续拿起银针,动作不疾不徐的扎了下去。

这一次,朱院长确定自己刚才看到的是真实的场景,这个小伙子,原来是深藏不露呀,居然就有了这么高超的针灸技术。

这种人才,不正是针灸研究所里缺少的么。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朱院长结束了今天的坐诊工作,带着几个学生往研究院走去。

路上,她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开始盘问起王孟德的一些个人情况,当得知他的针灸技术,除了一开始跟父亲王浩学了一点皮毛外,剩下的都是自己平日里琢磨出来的,顿时大喜过望。

要知道,她可是行医快三十年了,今年都四十八岁了,才练出了这手针灸本事。

而这个小伙子,没有经过名师的指点,就成长到这种地步,这要是在针灸研究所里再锻炼两年,那还了得,怕不是年纪轻轻就要成为针灸大师了。

想到这里,她的脸上就越发的慈祥,看王孟德的眼神,也热烈了起来。

王孟德当然感觉到了她的态度变化,心里也猜到了她的想法,但他觉得朱院长恐怕一番心思要落空了,蒲老绝不会放他去针灸研究所的。

结束了和朱院长的讨论,眼看着中午了,王孟德匆匆回到内科研究所,拿上饭盒就往食堂走去,至于钱大勇,则是被朱院长留了堂。

在食堂里吃完午饭,刚出了食堂的大门,就见两个中年男子,来到了他的跟前:“请问是王孟德同志么?”

“我是,请问您们是?”王孟德奇怪的问道。

这两个人他一个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们是中医研究院D委组织里的工作人员,现在方便聊一聊么?”

其中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笑着说道:“你放心,就是简单的聊一聊,没有其他的意思。”

“没问题,我现在有时间。”

王孟德自然不会拒绝,他隐约猜到,可能是个好事情。

到了一间会议室里,三人坐下后,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介绍道:“王孟德同志,我叫郑良友,旁边这位是我的同事,肖亚杰。”

寒暄了几句后,郑良友便开始询问起了王孟德的一些家庭和个人情况,包括思想和对组织的看法,肖亚杰坐在旁边不说话,低头坐着记录。

当然,这些都是走个过场,王浩可是加入了组织十几年,再加上祖上都是清白的,不然,王孟德也进不了中医研究院。

要知道,中医研究院里,有不少的先生都是各个领导的保健医生,可不是谁随意就能进去的。

聊了一会儿后,他突然说道:“王孟德同志,你刚才说想要加入组织,那伱回去后,早点写一个申请书交给我。”

“是,我回去后,马上就写申请书。”王孟德兴奋的说道。

在前几天,他还和王浩聊过这个事情呢,想着明年主动申请试一试,没想到组织上居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看到他高兴的表情,郑良友满意的点了点头,领导交给他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谈话结束后,王孟德来到蒲老的办公室里,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蒲老摸着胡须,含笑的说道:“孟德,你能加入组织,是好事,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人呀,单打独斗是不成的,我今年不也加入了一个组织。”

他在今年也参加了一个组织,叫农工民主D。

说了两句后,蒲老话音一转:“孟德,刚才又遇到了朱副院长,她还是想让你转去针灸研究所,我没有同意。

简直是胡闹,内科研究所不比她那边强的多,你要是过去了,完全是明珠暗投。”

说着说着,他就开始吹胡子瞪眼起来。

“先生,您别生气,我是内科研究所的人,绝不会去别的研究所。”王孟德看他激动起来,连忙安抚道。

“嗯,孟德,我这一脉,偏向于纳百家之长,所以,你尽管学习其他派或人的医术。”

两天后,王孟德把连夜写好的入D申请书交给了郑良友,至于他的介绍人,自然早就被安排好了。

没让他久等,很快,申请就被上级批准了,顺理成章的,他也进入了一年的预备期,一年后,才会成为组织里正式的一员。

其实如果是在今年的九月十三号之前,他申请加入组织,那时候他的预备期,会是半年时间。

更早在45年以前,具王浩说起,他那时候加入组织,只要上级批准,就会成为正式的,没有预备期。

冬至。

快要下班的时候,王孟德心不在焉的整理着处方和病例,他的心思已经提前飞回了家里。

在这一天,京城家家户户都会吃饺子,其中大部分都是白菜馅的饺子,如果有条件的,加一些猪肉进去,更是让人流口水。

这时,蒲老从外边走了进来,进了屋,他把围巾从脖子上拿下来,挂在架子上,然后双手放在火炉上方,一边烤着火一边说道:

“孟德,有好事。”

“先生,有什么好事情?”王孟德问道,又给他的茶杯里添了点热水,递到他的手里。

喝了一口热茶,舒服的呼出了一口气,蒲老一脸乐呵呵的说道:

“是两个好消息,刚才我在鲁院长办公室里,得知你今年被评为市里的先进个人了。

还有,我问了一个卫生系统的老朋友,他告诉我,今年市卫生系统评选出的标兵,里边也有你的名字。”

自己这个学生,真是给自己长脸,今年一个人就得了先进个人和标兵两个荣誉。

刚才鲁院长办公室里,朱副院长和其他几个研究所的领导,都对他嫉妒羡慕的不行。

“真的?”王孟德一副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

按照他的预测,自己最多能得一个市里的先进个人,没想到连标兵也给他了,简直是意外之喜。

“是真的,这也是你应得的,八月份京城爆发的乙脑流行病,幸亏有你,才及时的得到了控制。

一会儿会有人来给你说,下周三开表彰大会,正好一个上午召开,一个在下午,两个大会时间不冲突,要是时间太晚了,你就别来研究院了,直接回家。”

下了班回到家里,美滋滋的吃了一顿猪肉白菜馅的饺子。

王孟德并没有提前把自己获奖的消息告诉家里人,准备拿到奖励之后,再给他们一个惊喜。

周三。

整整一天时间,他连轴转开了两场表彰大会,获得了两枚大个双层的奖章,物质奖励还有两个搪瓷缸。

白色的搪瓷缸,在侧面用红颜色写上了获奖的名称、时间以及他的名字。

当何胜男看到两枚奖章和两个搪瓷缸的时候,她瞪大了双眼,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双手紧紧攥着奖章,要不是怕吵着孩子,她都要跳起来大叫几声了。

王浩和冉小梅也惊喜万分的看着桌子上的搪瓷杯,还激动的留下了眼泪。

最后,两枚奖章,被何胜男珍重的压在了箱子最底下,两个搪瓷杯,被冉小梅锁在了柜子里,准备等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第二天,来到广安门,钱大勇也得知了他获奖的消息,一脸羡慕的说道:“孟德,你厉害了,居然得到了一个先进一个标兵。

明年我也争取评一个研究院里的先进,再过两年追上你,也评上市里的先进。”

王孟德笑笑没有说话,他心里暗道:明年,包括未来几年,市里的先进都不会少得了他了,甚至国家评选的先进,他的机会也很大。

因为,他对历节病的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