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80章 猎雁 纳征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80章 猎雁 纳征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58:27

第80章 猎雁 纳征

第80章 猎雁 纳征

得了皇帝的恩准,杨文远成功进了皇家园林猎雁。

为了保证此次猎雁的成功率,杨文远还特地挑选了趁手的弓。

弓也分为射弓和力弓两种。

力弓是用来训练臂力的弓,无法用于实射。

射弓顾名思义,是实战时用的弓。

正常的射弓都在三石以内。

因为超过三石的射弓,所需要的材料都很珍贵,所以并不多,但是武勋家里一般都备有这类强弓。

杨家自然也有。

杨文远此刻手中握着的就是五石射弓。

杨文远如今身子气血还未到鼎盛的时候,所以练了这么长时间臂力,还是五石弓用着顺手。

而杨家最顶级的弓属于初代平阳侯。

当初初代平阳侯被太祖赐予平阳侯爵位后,那个随着他征战多年的七石弓,同时也被初代平阳侯赋予了“平阳弓”的称号。

七石……

就算杨文远有系统给的金手指,也不敢保证将来能不能把平阳弓当做射弓用来实战。

后来继任的几位平阳侯,也都是把平阳弓当个精神象征带在身边,其实自用的大多都是三石弓。

所以杨文远有时候都有些怀疑,初代平阳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形猛兽,用的射弓居然是七石的……

难道也是摆个样子?

想到这,杨文远心里连忙暗道几声罪过,自己作为杨家的下任平阳侯,居然产生了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实属不该。

我杨家先祖就是牛逼,毋庸置疑!

风餐露宿了几日。

杨文远总算是逮着了机会,遇上了一队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待大雁快飞至上空,杨文远当即挽起强弓,对准落在最后面的大雁射出一箭。

“锵!”的一声,绷紧的弓弦强烈震动。

紧接着杨文远特意选的包着箭头的箭矢“嗖”的一声急射而去,带着巨大的破空声转瞬间命中目标的翅膀。

随着大雁发出一声哀鸣,大雁原本的队形立刻紊乱。

众多大雁皆是急速扇翅,四散而开。

杨文远正要挽起弓继续射箭,却是见其中的一只大雁“嘎”了一声,继而掉头,朝刚才受伤的那头大雁飞去。

这不由得让杨文远的动作定了定。

原地愣了半响,杨文远收起弓递给旁边候着长青,转而拿出准备好的网和红漆鸟笼,快速朝大雁的落点跑去。

少顷,杨文远赶到大雁的落点。

抬眼望去,只见两头大雁一只落在地上,一只在低空盘桓,互相“嘎嘎”叫。

杨文远猫在草丛里,手里拿着网看准时机,径直朝飞的不高大雁扔去。

空中的大雁躲闪不及,成功落入网中。

杨文远脸色一喜,赶紧上前按住在地上翻滚不止的大雁,防止它动作太过剧烈,导致绳网越缠越深,继而受伤。

杨文远扯过兜网,一把按住了大雁命运的后勃颈,成功让它安分下来。

接着杨文远一手一个,快速把两只大雁装进带来的笼子里,这才稍稍心安。

但这也不得消停。

杨文远接着又是快步往外跑,长青则跟在后面快速追赶。

“公子,一对雁都已经猎到了,你跑这么快干吗?”

“猎是猎到了,但你没看他们都受伤了吗?我得赶紧回去,找人来看一下才放心,不然这段日子的苦心可都全白费了!”

杨文远的声音在山林里回荡开来。

杨文远一溜烟地跑回侯府,连忙找人来看诊,得到的结果除了有一只大雁翅膀受了些伤,并无大碍。

杨文远这才松了口气。

要是猎来的大雁死了,这可不是吉利之相。

有句话说得好,付出的越多,沉没成本越大,越是珍惜。

因此,杨文远对自己不辞辛苦得来了一对大雁,自然是百般呵护。

除了治好了它俩的伤,还另外找了两队人日夜看守照料,自己也时不时去看看。

恨不得把这对大雁捧在手心里,生怕有一丁点儿闪失。

用杨如锦的话来说就是:像是供祖宗一样供着。

杨文远自然得重视。

这对大雁不仅可以当做纳征时的主聘礼,未来也可以商量着另择良辰许愿而放之。

又是一番唯美的画面。

一雁两用,一鱼两吃,岂能不小心爱护?

……

三月十六,宜祈福、求嗣、纳采、订盟、进人口。

这一天一大早,齐衡清早收拾利落,来到平阳侯府。

今天是他作为杨家选定的纳征礼人选之一,陪着杨宇卿夫妇一起去前往盛家下聘。

虽说平宁郡主不想齐国公府重回军伍路子,但看官家近些日子有倚仗、提拔杨家的意思,因而也对齐衡亲近杨文远没怎么反对。

所以当杨文远上门相邀的时候,平宁郡主欣然应允。

积英巷。

盛家。

这天盛府不同往常,府门大开。

有了盛老太太以往的人脉关系,还借着盛家即将和平阳侯府即将结亲家的势,今日的盛家可谓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

宥阳老家的盛家大房盛维,已经于前几日带着自己的妻子李氏,儿女盛长松、盛淑兰、盛长梧、盛品兰到了盛家。

王若弗也早早去信给从小养育自己的叔叔,但是却和原本扬州时一样,得来的只有一封“家事耽搁”的回信,惹得王若弗不由红了眼眶。

她明白这是叔叔担心自己一个隔着好几层的商贾亲戚,来这会让王若弗面上不好看,所以一直推辞。

但王若弗其实哪里管的了那么多。

她只想让叔叔今日也到现场来,庆贺宽慰。

让他明白当年膝下养着的野丫头如今过得不错,还给女儿也许了门好亲事。

但一连跟着去了几封信,叔叔也是敬谢不敏。

王若弗忙着婚事离不开脚,只能作罢,但心里已经暗暗打定主意,华兰的亲事最快也是下半年,中间还有很长时间。

等婚期定后,自己须得提前亲自去叔叔家一趟,非要把人给请来。

盛家府邸今日内外都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气息。

宾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络绎不绝。

府门前张灯结彩。

大红喜庆的礼花高高挂起,微风轻拂间随风摇曳,宛如舞动的精灵。

府邸内。

红绸缎带穿行在廊柱之间,与府内古朴典雅的装饰相得益彰,显示出主人家的品味格调。

庭院宽广,青石铺就的地面早已清扫干净,宾客们纷纷落座摆满美酒佳肴的圆桌。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和食物的香气,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宾客们或三三两两地交谈,或互相举杯敬酒,共庆这美好的时刻。

有的则在低声细语,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和祝福。

在厅堂的正中央,一张特大的红桌尤为醒目,上面堆满了各种精美的礼品,旁边则围坐着盛家的亲朋好友。

华兰此刻正在寿安堂内,穿着华美的新衣端坐在椅子上,脸上带着娇羞和期待。

身边围坐着同辈女眷,轻声细语地交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华兰姐姐,你是怎么和平阳侯府的小侯爷认识的?”

“就……就那样认识的呀!”

“华兰姐姐,我听如兰妹妹说,伱们冬日去冰嬉了?冰嬉有意思吗?”

“……”

下面孙辈们叽叽喳喳的言谈,看到这一幕的盛老太太,也不由得露出老怀安慰的神色。

这般的盛家,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正堂。

盛紘和王若弗坐在方桌两旁焦急等待,时不时仰着头往外张望。

方桌上摆了两个碗,投入清水,两边各放入两尾金鱼,再插入箸(筷子)一双、彩帛两缎,此为“回鱼著”,象征夫妻生活如鱼得水。

回鱼著旁边有一个用红布铺着的托盘,里面放置着两封书信,是两家通好的礼书。

众人翘首企足下,杨家的下聘队伍到了。

队伍之首,便是杨文远猎来的一对大雁,旁边跟着的则是一个挑着“许口酒”的人。

酒瓶用白色的细网裹住装饰,其上又配了八朵大红花,除此之外,花红担子上也插上了红花,谓之缴担红,图个吉利。

此时杨宇卿、长柏、齐衡骑着神采奕奕的高头骏马,处在队伍中央,陈大娘子坐在其后的轿子上。

紧接着的便是抬着聘礼的队伍。

这些嫁妆琳琅满目,有金银珠宝、丝绸绫罗等,每一件都是精挑细选之作。

而装着嫁妆的箱子上,全都贴着红纸,上书“囍”字,象征着双喜临门,喜气洋洋。

队伍中还有敲锣打鼓的乐手。

他们手持乐器,奏出欢快喜庆的旋律。

随着乐声的节奏,队伍缓缓行进,犹如一条蜿蜒的红色巨龙。

直到盛家府邸门口,才驻足。

“汴京平阳侯府杨家,特来送聘!”

话音落下,盛府门口早已等待许久的传使伺机而动,一边往正堂跑,一边高声呼喊。

“汴京平阳侯府杨家,特来送聘!”

“主礼塞外大雁活禽一对!副礼无数,欲替嫡子杨文远礼聘盛府娇矜,恭请应允!”

门外恭敬行礼的传使话音落下,端坐在椅子上盛紘同王若弗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出欣喜高兴之色,点了点头,双手交持捧在胸前,朗声道:

“允!”

“允!”

“允!”

一道道高声唱名在盛府内此起彼伏,传到了盛府大门前。

“恭喜杨家,贺喜杨家,万千之喜!”

“贵府嫡子杨文远,求亲盛府嫡长女盛华兰,姻亲家答:‘允!’”

闻言,杨宇卿领头下马,长柏、齐衡紧随其后跟着下马,陈大娘子也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长柏同杨宇卿、陈大娘子站成一排,朝盛家大门作揖。

其后杨宇卿高声道:“杨宇卿夫妇代杨家兄长,恭谢答允!”

言毕,吉时已到,礼聘已成。

红鞭炸响,锣鼓喧天,乐声悠扬。

杨家礼聘送入盛家,放在正屋厅堂,备上香烛、酒果,告祝天地祖宗,然后请夫妇双全者挑巾开启。

一番喜庆宴客后,宾客渐散,盛家也摆出回礼。

紫罗及彩色缎匹、珠翠须掠(即胡梳,梳理胡须的小梳子)、皂罗巾缎、金玉帕环、七宝巾环、箧帕鞋袜一类的女工,还有茶饼、果物、羊、酒。

除此之外,还需将方桌上预先备好的回鱼箸送去杨家。

最后附上婚启的正式答复,以及回礼清单。

一天下来,回礼入平阳侯府大门,杨家与盛家之间的纳征礼正式礼成。

入夜。

寿安堂。

“如今纳征礼已成,我先前说的给华儿找个宫里嬷嬷的事,已经有了眉目,过些日子就能来家里。”

王若弗闻言一喜,急忙道:“有劳母亲费心了!”

“华儿是我的孙女,我自当用心,用不着谢。”

盛老太太对华兰说道:“书塾也不必去了,这些日子就在我房里学习大娘子该有的本事,等宫里嬷嬷来了家里,就跟着学习礼数。”

“是,祖母。”华兰点头应下。

“母亲,既是教养嬷嬷,不如能否让家里的女儿也一起跟着学?”盛紘语气中带着期待道。

“是啊,母亲。”

王若弗也跟着应和道:“如儿、明丫头她们要是跟着宫里的教养嬷嬷学着,日后许的人家也能往上提一提。”

盛老太太略作沉思。

“等那位嬷嬷来家里,我和她提一提,毕竟我先前只和她说了华儿,也不好替她做决定。”

大人们在上首谈话,明兰和如兰两个小家伙坐在最后边,猫在一起窃窃私语。

“六妹妹,今天淑兰姐姐你看到了吗?”

明兰瞄了一眼正在说话的祖母,悄悄往嘴里塞了甜食,轻轻点了点头,小声道:

“知道啊,怎么了?”

“淑兰姐姐好像也要结亲了,”

如兰凑到明兰耳边轻轻道:“我昨夜听父亲、母亲在家里叙话,说是要把淑兰姐姐许给一个十二岁便中了秀才的神童。”

“十二岁的秀才?”明兰闻言神色一惊。

自家的几个哥哥和小侯爷杨文远下个月就要参加府试,过了才能称为“童生”。

然后再考中一次院试,才能称作“秀才”。

淑兰姐姐结的亲事,居然是一个十二岁的秀才,这让明兰如何不吃惊。

“是吧?”

如兰撑着小脑袋,脸上一脸憧憬,“淑兰姐姐和大姐姐都有了这么好的亲事,也不知道我将来的夫君是何等身份?”

明兰听着也点了点头,眼睛里露出些许希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