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满级悟性,手搓超脱道果! > 第26章 离去

满级悟性,手搓超脱道果! 第26章 离去

作者:黄金青蛙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8 22:59:09

第26章 离去

第26章 离去

“好狭窄的洞天,更像个牢笼。”

顾清源看着眼前也就两米见方的空间有些啧舌。

这里是楚阳开辟的洞天,自地劣星交代,星君依靠秘法在各自洞天沉睡,顾清源就对洞天有些兴趣。

顾清源对于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畅想最终破灭。

那天战斗结束,依照金书提供的信息指引,顾清源找到了开辟洞天的秘法,并顺藤摸瓜找到了楚阳的老巢。

说是老巢,更像监牢,只有一张蒲团,几册书籍,连手脚都活动不太开。

顾清源捡起书籍,一一翻看,《阴阙惑神本箓》,应当是楚阳的根本功法,还有炼器手札等杂书。

“这修仙秘籍看着不太对劲?”顾清源看着《阴阙惑神本箓》有些疑惑。

这秘籍与此界真气修炼功法大有不同,乃是吞吐灵气,炼化法力的修仙道途。

顾清源耐下性子推演一番,不由得会心一笑。

这秘籍被楚阳这阴人藏了坑,功法是真功法,也未曾有错漏,关窍行气也说的明白,只不过关键心法被略微调整了位置。

修炼初期并无大碍,等来到后期关键节点,怕不是要炸成烟花。

也就顾清源小心,换做旁人,顾清源已经能想象到,当击杀楚阳的人开开心心舔盒,发现神功秘籍,初期平稳进境,后期变成血肉炸弹被坑死的场景。

一本没有名字的册子吸引了顾清源的注意。

“以神兵为节点吸收龙气,炼化兵主为道兵,这真的能做到吗?”顾清源翻着册子有些震惊。

这册子提出一个计划,炼制神兵镇压龙气,再以神兵为节点结成法阵,借一国龙脉,封禅兵主,使其成为“神将”,一种类似道兵,去除寿命限制的存在。

顾清源表示,虽然我有些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他总算知道那堆神兵是用来干什么的了,自兵主接触到神兵那一刻,就在为炼制“神将”做准备。

“修仙世界的人思路都这么灵活的吗?我要不要学习一下?”

顾清源忍不住摸摸头,感觉自己要长脑子了。

纷纷扬扬的雪花铺满洛都,路上兵卒急匆匆走过。

“下雪了啊。”

只穿着单衣的顾清源停下笔,将整理成册的书籍往旁边一放。

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顾清源每天埋头在这间书房研究得来的那几本册子,同时梳理自己的武学体系,只觉思路大开,倒也安逸。

灵气复苏仍在继续,不知道要达到怎样灵气浓度才会停止,得益于此,突破难度降低,大批水货先天和天人之境武者涌现。

“恩公!”黄诩推门走了进来。

“老黄啊,什么事?”

“来找你用印。”黄诩说着从身后随从手中拿出奏折。

顾清源一一看过,顺手拿起桌上当镇纸的玉玺挨个盖章。

“我当初就说让你拿着玉玺,我又不管事,你说伱还回来干什么?”一边盖顾清源一边说道。

“我拿着难免被人诟病,再说,恩公身为摄政王,总理天下大事,连当今圣上都曾几度禅让,玉玺本就该在恩公这里。”黄诩将盖完的奏章递给随从,示意顾清源出去走走。

顾清源站起身,“老黄笑我是不,你明知道我对那个位子不感兴趣。”

“是啊,恩公本非凡人,一国之君自然不放在眼里。”黄诩心中想着顾清源种种神异,眼看将倾的大夏竟然真被这位顾皇叔给扶起来了。

“你打一开始就跟着我,自然明白我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多少运气,有多少实力。”顾清源想了想,

“我只能说,个人武勇的强大造就了这一切,我能用强大的武力征服来敌,杀敌,破城,称霸,但并不代表我能用智力治理一个国家。

我时常在想,让一个武夫统治一个势力,谁拳头大听谁的,那和抢地盘的混混有什么区别?”

“但武力保证了势力的存续,文治的缺失只需要挑选合适的臣下待在合适的位置,势力自然能运转。”黄诩表示有不同意见。

“看来,你们已经商量出了结果?”顾清源来到门口,转身问黄诩。

不等黄诩回答,他已经推门走了出去。

雪已厚,宫殿顶,石台阶,皆银装素裹。

“江山一色,天下独白,好大的雪啊!”顾清源说道。

黄诩自房中走出,轻整衣衫,伏身拜下:

“严冬深寒,臣还请陛下加衣。”

一时间,脚步起,甲声簌簌。

数不清的士卒自四面八方涌来,挤满宫院,文官束袍,武将着甲,山呼海啸。

“臣等请陛下加衣。”

领头者是小皇帝,手中端着托盘,其上金色卷龙袍。

身后何太后,手捧九珠平天旒冠。

顺着人群,顾清源还看到许多熟悉面孔,赵定山,黄汉叔,师父张清虚,曹瞒,孙巨虎,李世琼……

他没有说话,伸开双手,随即有侍官上前,为其穿衣,正冠。

洛都的第一场雪后,摄政王顾清源登基为帝!

——————————

自顾清源登基,权与力攀升绝顶,一动风雷起,一语万民服。

先有大赦令,免天下徭役,去苛捐杂税,由黄叙带人,厘定土地,分发粮种,勘察官吏,考核功绩,一时间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又着人编律法,定税收,由简正领头,废旧风旧俗,立新法,定国威。

派赵定山推广粮种,作物,又召集十里八乡老农细细征询耕种经验,一人配一刀笔吏,记录,汇总,整理,在国都划分试验田,着专人各自耕种,盈亏朝廷自负,如此下来,才编撰出《桑农要书》,分为巧技,良种,土壤,天时四部,涵盖农事之妙。

又请了大贤编撰蒙书,聚村为镇,设立私塾,收拢孩童,启蒙开智,凡有子女在私塾者,朝廷分发补贴,这津贴,顾清源严令,不得伸手,发现一例,抄家灭族,掘坟刨墓,虽说支出大些,但好在顾清源收拢各方诸侯的银钱无有用处,再者,他也通些经济运用,奇淫巧技,单纸张,玻璃就何止万万财,起码在这个时代完全够用,倒也不必担心国库空虚。

与此同时,一封诏书传遍天下:生逢大世,灵气蕴生,法无定法,规无常规,自今日起,开科举,广纳英才,开武举,迎招豪杰,不论出身,不困门第,凡有志者,尽可来试。

一时间,天下哗然,有心比天高者,也有郁郁不得志者,天才如过江之鲫,投奔龙门。

也有反对的声音,科举一开,上谏的折子雪花般飞来,更有老迈大儒抬棺上殿。

“陛下,科举不可开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乃国策,民智一开,恐天下大乱啊!”

年过古稀的前大祭酒孔颖老泪纵横,扑倒在地,声声泣血,闻者伤心,身后是四个家仆抬着的黝黑方棺,想必是打着上谏不成,撞柱而死,求得万古流芳的清名。

嗒嗒嗒

顾清源一步步走下龙椅,若想成万世基业,必要先开民智,民智一开,才能适应这个灵气复苏的潮流,汇一国之力,碾压一切。

孰不见那鞑清,将愚民,疲民之政玩出了花,玩的百姓腰折了,血性没了,一心只愁着那怎么也填不满的三十三两白银。

结果是什么呢,是积贫积弱,是国力空虚,是列强收割,是百姓遭难却不知反抗,是历经百年屈辱,割地,赔款,连最后一块遮羞布都留不下,若不是有前人血撒大地,伟人横空出世,只怕泱泱华夏,五千年荣光,落得亡国灭种,草草退场,只能依托那圆明园遗址能窥得当年一丝繁华。

顾清源站在历史的下游,上下五千年的起起伏伏让他看的明白,看的清楚,有史可鉴,不说一定不走错路,至少能少走错路,空耗国力。

民智开便开矣,乱则乱矣,若是后人守不住,那是他没本事,起码肉烂在锅里,但不能让外人得了便宜,这一代留下积贫积弱的烂摊子,惹的外强犯边,后人是要指着老祖宗戳脊梁骨的。

什么狗屁祖宗,留下烂摊子让后人收拾?

顾清源有超脱前人的目光,孔颖没有,他只是被困在当前这个时代,顾清源不怪他,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你这般行事,是要准备不活着出这道门了?”顾清源指指黑棺。

孔颖一咬牙:“大夏一朝,从未有如此行径,祖宗之法不可变,此为国本,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好个祖宗之法不可变,你说大夏一朝,那好!”顾清源转身面向众臣子,“自今日起,大夏,亡了!”

不得被震得发麻的臣子清醒,顾清源继续说道:“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我为新帝,当为新朝,自此,更国号为。”

“大汉!”

说着顾清源面向孔颖蹲下:“你抬棺上殿,无非为得一世清名,我偏不让你如愿。”

他站起身,手一挥,殿前廷卫腰间长刀在手,屈指一弹,刀刃碎裂,将碎刃递到孔颖面前:“孔老大人莫要撞柱,宫人清洗麻烦,不若用这断刃了却残生。”

孔颖颤颤巍巍接过,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顾清源龙行虎步,坐定龙椅:“我为马上皇帝,自然信奉刀剑,你们这些文人说我暴虐也好,凶残也罢,我顾清源无惧桀纣之名,是非功过,分说,不分说,不由分说,一切皆由后人来定。”

见孔颖迟迟不动手,顾清源说着闭上了眼睛:“孔老大人身子虚,握不住刀剑,朕心善,见不得血,你们就帮孔老大人体面一下吧!”

“对了,孔老大人死后,剥去衣衫,弃尸荒野,不可留衣冠冢,年节不可祭祀,所著书籍,一应销毁,想必那山间野兽食了老儒身躯,定能开智,说出些圣人言论来。”

改朝换代的消息伴随着祖宗之法不可守的言论传扬开来,天下震动。

顾清源又请了师傅张清虚收拢天下武学,编撰成册,立讲武堂,张清虚领受堪武大都督一职,吕仙芝为副职。

自天下武学汇聚国都,顾清源借灵气复苏之际,汇编新武,传《气血二十八手》《真气总鉴》于民。

《二十八手》仅有二十八个姿势,依图可行气,为武学之基,人人可学,《真气总鉴》高屋建瓴,统合真气武道脉络,自此,布武天下,使天下人皆可练武,强健气血,人人如龙。

武道昌盛,世间天骄何其多也,时逢大变,武学功法层出不穷,顾清源两相印证,触类旁通,《二十八手》扩编为《三十六手》,《真气总鉴》更是出到了第六版。

大汉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膨胀着,横扫寰宇,无人可敌。

也就在新年的第三天,

“陛下,陛下。”黄诩推开殿门,只见书列整齐,唯独不见那道熟悉身影。

仿佛预料到了什么,黄诩深吸一口气,走到书桌前,一封信静静躺在桌上。

黄诩手指颤抖的展开:

老黄,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去。

自登基以来,我不涉政务,全靠你等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如今外患内乱皆平,百姓休养生息,我也应当离去,去看看更广阔的风景。

我知道我擅改国号为“汉”给你们带来些许麻烦,但谁让你们非要我坐那个位子呢。

想必你也应该猜到,我并非此世之人,一路行来,你照顾我良多,我很高兴能遇到如你这般的好友,此乃我之幸。

房中书籍皆是我毕生武学感悟,未曾私藏,交于何人全凭你心意,密匣中是我炼制宝药,精进功力,延年益寿,尽数归你,在何处你应该清楚。

正值变换大世,灵气复苏,有《神将》《龙气》《国运》三篇乃是我自天外妖人处学来,一一整理,你需仔细钻研,等到若干年后,灵气充盈,时机成熟,或可人人升仙,成就仙汉之伟业。

我知你不愿习武,但天人之境寿百五十,你需要给我些时间,让我去找寻来去自如,穿梭世界的办法。

有一天若是撑不下去,研习下《神将》篇,按我推演,神将乃是一国龙气所钟,与国同寿。

只要你不死,我不死,终会有相见一天。

还有一事,我师待我如己出,我这一去,难免受些打击,兄长,还请你代行一事。

我师看着性子温和,实则内里执拗,若是弥留之际,那妖人苟活之法他定是不愿施用,兄长谨记,便是擒,也要把我师擒去,还是那句话,只要留有一息尚存,总有办法。

言尽于此,望君珍重。

弟清源留。”

黄诩转身看着几大书架的典籍,之前见顾清源一直埋头苦写,还以为是要修书立传,成就武道大宗师。

上前几步,手指划过机关,镶嵌在墙内的暗格展露在黄诩面前,里面密密麻麻堆满了瓷瓶,玉瓶。

“陛下……恩公。”

声音被遗留在这小小的房间中。

半年后,黄诩遍观天下武学,一步入天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