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满级悟性,手搓超脱道果! > 第496章 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第496章 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黄河浑水滔滔,两岸泥沙堆积,这条大渎原本水质还算清澈,每逢清明时节前后,阴雨连绵,常有水漫河堤之灾,此地地势颇高,顺流而下就是广大平原,每逢水患,便淹没好大一片地,下游皆成泽国。

河下游全是百姓开垦的田垄,土质算不得上乘黑土沃壤,但伺候一年也能有两季收成,两岸民众就靠着打来的口粮过活。

这地算是荒地,不入王朝上中下三等田之列,种起来也是艰辛,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朝廷横收暴敛,百姓要么成了佃户,给富贵人家做工,换点粮食,要么只能找些边角荒地自行开垦。

还有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做些悯农的诗句,高居庙堂的官员高谈阔论,只说天下之富,可养万民,若是百姓安稳度日,辛勤劳作,日落而息,便能有温饱。

却不知普天之下,处处良田,皆在高官贵胄手中,土地兼并严重,七成上田归属清流大族,两成在富户手中,民无田种,便无活命之机,那起义造反只不过是种种问题爆发的导火索,被人掀了盖子,也就是王朝末年了。

这大渎连年水灾,波涛不止,百姓都传言河里住着怒江龙王,请了道士僧侣祭龙王,三牲奉上也不见平息,只能任由河水泛滥。

也就在不久前,出了一件异事,原本的清水变成了浑水,从上游裹挟了不少泥沙,成了一条黄河,连带着沿河土壤都肥沃了些,更难得的是,原本波涛汹涌的河水如今平复了不少,百姓都传是怒江龙王要化真龙,沿着大渎走水,入海去了,至于原本的河流名字,自然也舍去,两岸民众都将其称之为黄河。

“我那云霄师叔倒是办了件好事,”张无忌捻了捻手中有些湿润的泥土,“一道九曲黄河阵,影响了整个中土的水脉走势,还催生出一条滔滔黄河,此河能养鱼虾,下游冲击之后堆土成原,长此以往,便是千里沃土。”

拜月正拿着一条鱼研究,闻言开口:“感应仙姑一道大阵内藏真水神沙,衍化的黄河也颇具神异,连这鲤鱼都蕴含一丝灵气,常年食用耳清目明,养生长寿,如此手段,不比我手上的基因调制技术差。”

张无忌拍拍手,抖落掌间细沙,距离他誓师北伐已经过去了半年,半年光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短到数月光阴转瞬即逝,短到他麾下膨胀起来的军队都没整合好,长到骤然兴起的大元,复生的蒙兀已经被他和王衍圣联手之下,凄惨收场。

来势汹汹的蒙兀在两人如狼似虎的兵锋之下,接连惨败,别说驱逐回草原,九成八都已经成了一具枯骨,是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至于草原上的修行人士,萨满巫师之类,则是在腾出手的玄门和赤焰军围剿之下,算是断了根,连流传千年的重器,根本法门都已经成了战利品,被两家瓜分。

这半年里也发生了不少事情,王衍圣和张无忌都深知连年的战争对于百姓的灾害有多大,毁灭容易,但之后的牵扯上百万民众的灾后重建足以让所谓的仙人心力枯竭,不住挠头。

所以两人无声间达成协议,以闪电战,极速战强行攻破蒙兀防守,法力深厚的修行人让战争走向了特种小队作战,也让斩首战术有了实现的可能,而在这个年代,少了元帅坐镇,猛将领军,冲杀一阵,营啸兵变只会是常事,毕竟有了三成战损,就足以引起整支军队的输赢,剩下的,不过是想抓兔子一样漫山遍野的抓降兵而已。‘先生曾说有一支军队能在七成战损的情况下不怯战,不溃逃,那该是一支怎样钢铁意志的雄师,也不知我何时能组建这样精兵之中的精兵,强军之中的强军’

张无忌心头想道,不禁又想起百姓为他们二人起的名号,那王衍圣多行善事,对治下百姓关爱有加,不拿架子,也不贪图享乐,不贪财不好色,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在百姓口中素有仁名,读圣贤书的文人更是脸皮都不要,大肆鼓吹仁王治世,五百年有圣人出,海晏河清,好在王衍圣也确确实实办了实事,大兴水利,分配土地,总体来说,他治下的民众,要比往年过的好太多,至少生活有了盼头,所以百姓感念恩义,称其为‘圣王’。

而那南朝皇帝朱钰也是发布告天下书,言说自身十大罪状,广传天下,自觉德不配位,退位让贤,三辞三让,才让王衍圣荣登大宝,旧朝算是就此国运断绝,万象更新,至于玄门在其中发了多少力,又办了多少事,不得而知,但这五德轮转,王朝更替却是平稳过渡。

还有一事,在商议国号时,玄门散仙云集,有人言称国号应承天命,而修行人以清为贵,提议国号大清,听说当时新鲜出炉的国君王衍圣一脸古怪,议题还没定下,就天降十七道紫霄神雷,把那提议散仙劈头盖脸一阵打,好不狼狈。

经过此事,一众仙人也没了心思,重新商议之后,才取了‘景’字为号,立国为大景,更年号为开元。

至于张无忌,他就没那般好听的名号,对于治下百姓,重典重刑,一切只为国力强盛服务,每一个人都被他视为国家机器的一颗螺丝钉,不容得偷奸耍滑,更是实行计划经济,先做人口大普查,登名造册,按人分配,要使得账目清明,免去上下串通,贪污受贿之事。

其中被他杖毙,剥皮充草官员便占了整个朝堂的三成,杀的人不敢伸手为止。

对百姓民生却是外紧内松,至少普查之后,以神经虫培育的良种耕种,确保不会有饿死之人,说来讽刺,大放厥词的全是大景文人,反倒张无忌治下民众和士人少有指责。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呵,行差踏错,胡乱指责,百善并举,难逃悠悠众口,我之行事,又何须他人认同。”

张无忌咧嘴一笑:“终归是屁股不在一边,屁股决定脑袋,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