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73章 老狐狸的算计

第173章 老狐狸的算计

第173章 老狐狸的算计

孩子出生,整个家多了许多欢笑声。

因为是顺产,很快就出院了。

刘韬感受到初为人父的喜悦,以及学会了怎么抱孩子。

多了个孩子,家里多了一份欢笑声。

出院之后,朱淋也正式开始坐月子。

坐月子这事,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大事,要是坐月子没坐好,女人会留下一身毛病。

刘韬也开始处理正事。

五机部,刘韬碰到在开会,领导特意点他的名,让他参会。

这次的会议,是关于三线厂改革与发展的议题。

“根据目前的调查,三线厂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王保国汇报着调查情况。

国际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和平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世界正逐步从对抗走向对话。

原来为准备战争突然爆发而建立起来的一些以军品生产为主的三线企业,面临着军品任务锐减、生产线闲置、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严重、职工队伍不稳等诸多困难。

再加上建设中由于布局、选址不当带来的遗留问题,一些企业已经到了无法维持下去的地步。

从做出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国策后,相应的也对三线厂做出了指示,指示有“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

五机部等多个部门组合联合调查小组,深入调查三线厂的情况。

刘韬听了以后,暗暗心惊着。

很多三线厂,都拖欠了一两个月工资了。

最多的,更是拖欠了一年多工资。

可以说,非常的触目惊心!

三线军工厂,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了。

虽说现在三线军工厂,都是由各省国防管理办公室管辖,而不是五机部直管。

但是作为主管全国常规兵器工作,五机部依旧是责无旁贷。

刘韬也是心中一沉,没有想到三线军工厂竟然这么严重。

而要知道,并入盘山机械厂的三线厂都有好几家,还有六家因为盘山机械厂的关系,作为盘山机械厂的配套厂,发展得好的。

也就是说,云省以外的三线军工厂,只有两家是能够不依靠着上级拨付经费而继续经营着。

这个情况,还仅仅是调查着五机部管辖范围内的三线军工厂,除此之外可是还有属于三机部、六机部等等管辖范围内的三线军工厂。

现在是五机部有钱,五机部对于接近问题最为积极。

“目前状况最好的是云省,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云省国防管理办公室会主要是协助处理其他三线军工厂。”王保国说道。

所谓其他三线厂,便是指其他如制造水雷之类的三线军工厂。

这一类不属于五机部管辖范围。

王保国以省为单位,一一汇报着各省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的情况。

王保国的报告,也会介绍这些地区其他三线厂的情况,让大家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比如贵省,是三线建设重点区域,三大国防军工基地在贵省布局,分别是061航天基地、011航空基地、083电子工业等基地总称,可以说贵省是三线工厂最多的省份之一。

贵省航空工业生产011产业基地,便是三线阶段我国航天工业基本建设的最高科学研究生产地,全产业基地有着近50家企业,员工数量七万人,隶属各企业以毕节为核心,遍布于周边几个县市地域中。

还有061航天工业基地、083电子工业基地等等,都是规模庞大。

而属于五机部管辖范围内的,主要是生产常规武器厂,同样也有不少。

贵省在三线建设之前,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仅有几个中小型工厂和一些手工业者小作坊。‘三线建设’阶段,国家决策在桂省创建一批龙头企业,与此同时还从别的省迁一批工厂到桂省。

属于兵器工业方面的,足足建了18个工厂,比如桂省建华机械厂、大华化工厂、人民机械厂、龙江机械厂、南宁模具中心、峻岭机器厂、第二化工厂、星火机械厂等等。

至于川省,更是可以说是三线建设的中心!

在抗日战争时期,川省就是大后方,自然而然三线建设,川省同样也是大后方,更是三线建设的中心。

三线建设中,国家对所有三线省份提供的资金三分之一用于川省的建设。而三线建设也改变了川省的经济结构,重工业占据川省工业结构的主导地位,以重金属加工、动力材料、运输为基础,以高端科技产业为先导,建立了全新的工业产业结构,重工业产值占据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整个川省三线建设,是以攀枝花钢铁基地、以山城为中心的军工配套、成昆、川黔、湘渝三条铁路干线为建设重点,属于五机部管辖范围内的工厂足足73个!

可以说,川省的兵器工业系统军工厂,是最多的。

这个数量,位列西南四省之冠。

“刘韬同志,西南四省兵器工业部分,划入盘山机械厂,如何?”领导看向刘韬。

刘韬头皮发麻着,这么多兵器工业工厂,数量超过了百家,职工超过了二十万人,再加上家属便是超过百万。

他终于明白,为何领导要他参会,原来在这里等着他。

都是一群老狐狸,在算计着他。

刘韬苦笑道:“各位领导,我们盘山机械厂现在还在消化消化呢,今年内都消化不完,哪里还能再接这个重担。”

刘韬连连摇头。

“今年不行,不是还有明年么。”领导说道,“年轻人要勇于担当嘛,现在部里重点还是得救大型军工厂,一机厂、二机厂等等都是不得不管。”

一机厂,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项目之一,国家最大的坦克制造厂,地位非同小可。

二机厂,同样位于内蒙古,和一机厂一样是生产坦克和大型特种车辆,不过二机厂的拿手好戏是制造大口径压制性火炮。

像这些都是属于超大型军工厂,论地位和影响力都超越了盘山机械厂。

盘山机械厂以前只是三线厂,属于中小型军工厂,真正崛起也就这两年时间。

可是一机厂、二机厂这些超大型军工厂不一样,这些在共和国国防建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这些厂走出的领导数不胜数,那些厂领导都是可以直接升任五机部当领导的。

按照原则上,三线厂军转民是既定目标,可是调查结果显示,各省国防管理办公室和地方工业局,根本没有办法妥善安置这些三线军工厂。

其他系统的不说,五机部现在有钱,自然不会看着自己系统所属的军工厂,就这么甩给地方工业局和云省国防管理办公室。

而盘山机械厂,有着一大笔钱,又有能力,就被领导给盯上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