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536章 历史的蝴蝶效应

第536章 历史的蝴蝶效应

第536章 历史的蝴蝶效应

参加好邓家先追悼仪式,回到四合院。

刘韬到了自己的书房。

拿起了一本笔记,翻看着。

这本笔记很特殊,上面有着非常多的文字,不是繁体字,也不是简体字。

估计只有刘韬能看得懂。

这是他为了避免自己忘记,趁着自己记忆清晰的时候,记下来的。

他时不时都会翻一翻,好进行布局。

比如之前的‘广场协议’,便是看这本笔记,让他想起来的。

“看来有些事发生了改变,历史有所改变。”刘韬看了一遍笔记,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按照历史,两伊战争,伊拉克除了一开始占据优势外,很快就被逼着退出波斯境内,波斯将战火烧到了伊拉克。

然后双方更是在波斯湾掀起了袭船战,逼得科威特、沙特等国邀请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华夏等到波斯湾护航,以确保石油运输安全。

而袭船战的双方,波斯想以此打击伊拉克,让伊拉克失去出口石油的收入;伊拉克除了因为要进行报复之外,便是为了通过此举抬高油价,从而增加石油收入。

那时候,美国为了针对苏联,联合世界其他各大产油国增加石油产量,压制油价,使得油价降低至10~20美元之间,这让伊拉克损失大量的石油收入,没有大量的石油收入,伊拉克大感受不了。

可是现在,国际石油依旧处于35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期间甚至多次出现石油超过40美元/桶乃至50美元/桶的高位。

这让伊拉克和伊朗都通过出口石油赚得盆满钵满,可以将战争持续下去。

毕竟美国每年消耗石油非常惊人,再加上之前放出战略储备石油,这几年都得进行补充,其他产油大国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美国买单,他们手中有着先进武器,腰杆子也硬了不少。

之前美国打击利比亚,除了要报复利比亚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掌控利比亚,控制利比亚的石油,同时进行立威,让那些产油大国听从美国。

可惜打击利比亚,利比亚确实被打击得很惨,可美国损失也很大,而且在苏联的针对下,未能消灭卡扎非,控制利比亚。

石油自然也打压不下去价格。

波斯虽然受到美国制裁,无法直接进行石油出口,以前美国、欧洲可是波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是这世上从不缺二道贩子,这里面便有雇佣兵以及其他组织,当起了二道贩子,双方合作,波斯可以继续出口石油,二道贩子则是可以赚取中间费。

波斯每日可以出口石油超过300万桶,哪怕有了中间商,一天出口石油获得的收入也超过7500万美元,一年石油收入也超过了270亿美元。

再加上美国担心波斯倒向苏联,又不想看到伊拉克做大获得海湾霸权,不断地暗地里给波斯松绑,两伊战场的天空,不仅有着F-14‘熊猫’战斗机,而且好似一下子恢复到两伊战争之初的最高水平,还有F-15战斗机和F-16战斗机,再次拥有了两伊战场上的制空权。当然,因为伊拉克有‘神盾’防空导弹系统,波斯的战斗机也没有像两伊战争爆发前期那样不断去袭击巴格达,甚至很少进入伊拉克领空。

目前来看,双方都没有爆发袭船战,两伊战争也看不出结束的曙光。

“还有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竟然没有发生!”刘韬暗自感慨着,历史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

要说1986年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事,恐怕但凡有所了解的,都会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那是注定要记入世界史册的。

核能的利用,可不仅仅制造核武器,更有利用其造福人类,而核电站便是利用核能造福人类的一个典范。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澳布灵斯科核电站,拉开了人类利用核能的序幕。紧随其后,1957年美国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到了1960年,苏、美、英、法4国建有10座核电站,总功率86万千瓦。

1954年~1965年为核电站验证示范阶段,第一代核电站在美苏等强国陆续投建,期间全球共有38台机组投入运行。

1966年~1980年为核电站高速发展阶段,更加经济安全的第二代核电站成为欧美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美国轻水堆核电的经济性得到验证之后,形成核电厂建设的一个**,期间全球共有242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西德、日本、巴西等国也加入了发展核电的行列。

从1981年开始,进入了滞缓发展阶段,因为发达国家减速导致需求下降。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影响,那就是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公众对核电站抵制情绪增加。

所谓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便是193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芯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从最初的清洗设备的工作人员的过失开始,到反应堆彻底毁坏,整个过程只用了120秒。6天后,堆芯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汽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100吨铀燃料虽然没有熔化,但有60%的铀棒受到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

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美国各大城市的群众和正在修建核电站的地区的居民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

当然了,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比起来,那就是弟弟了。

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是五级,而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则是最高级别第七级。

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将通货膨胀都算进去,足足造成了两千亿美元的损失,可以说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称作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而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

那辐射危害展现得淋漓尽致,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原时空,就有很多人认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苏攻美守态势下发生局势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