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18章 为劳动人民而创作

第118章 为劳动人民而创作

第118章 为劳动人民而创作

方言第二天到出版社销完假,然后优哉游哉地回到办公室。

田增翔破天荒地比他早到编辑部,双手拿着报纸,抬头问他首届金鸡奖的获奖情况。

方言一五一十,说了大概,但对自己的最佳编剧奖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划过。

田增翔笑着道喜:“金鸡奖的奖杯和证书下回可要带过来,让我瞅瞅究竟长什么样?”

“想看啊,干脆到我家来好了。”

方言拿起暖水瓶,给杯里倒上水。

“也好,我还没到过你家。”

田增翔道:“正好带点下酒菜,跟你好好喝一杯,庆祝庆祝,沾一沾你的喜气,你最近的好事可真不少啊。”

“喜从何来啊?”

田增翔指了指公示专栏,“瞧瞧,你的《暗战》已经进了初选名单。”

“这种叫联合作者,两位或多位作者共同对一篇小说的创作,在学术上很常见。”

方言道:“不过光我们俩人可不够,等张老师回来吧,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好好给他办一个欢迎会,庆祝回归。”

随后从上到下,依次是王朦的《蝴蝶》、谌蓉的《人到中年》、古桦的《芙蓉镇》、蒋紫龙的《开拓者》、冯骥材的《啊!》、陆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确实。”

在1980年代初期的华夏文坛,文学评奖主要为由作协、文联举办的各类“政fu奖”,比如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中篇小说评奖活动。

方言定睛一瞧,报纸上不仅刊登了《论的错误倾向》、《关于〈苦恋〉的通信》等文章,而且转载了作者白桦、编辑张仲锷的检讨信,毫无疑问,整场风波算是彻底平息了。

自己的《暗战》排在初选名单的第一名。

方言从上到下,扫了一眼。

方言接过另一份《文艺报》,仔细翻阅。

“评选的范围是从77年到80年的作品。”

方言说:“除了这个,还有跟我有关的好消息吗?”

“是嘛,终于要举办了。”

“有,当然有,而且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好消息!”田增翔说《文艺报》正式刊登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奖启事。

田增翔一拍大腿。

田增翔把前几天的《文艺报》,递了过去。

“压在咱们中长篇小组的阴霾终于散了。”

“你说这值不值得庆祝!”田增翔说。

“这主意好啊,就按你说的办!”

方言吹了吹冒着热气的水。

大部分入围的作家,都跟方小将有一腿!

扫到最后一名,不免意外道:“这個《土壤》,为什么会有两名作者?”

田增翔咂摸着嘴,“倒是在文学作品上比较少见。”

“评判标准跟优秀短篇小说一样,按照群众反映推荐票数和评委意见……”

方言阅读着奖项细节,不禁在想茅盾文学奖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立。

聊了会儿天,田增翔忽然想了起来。

前些天,《燕京文学》的王朦来电找他,刚巧撞上方言出差去杭城,参加金鸡奖。

“他让伱回来以后,给他回个电话。”

他提醒说:“听语气,事儿还挺大的。”

“我知道了。”

方言下了楼,拔通《燕京文学》编辑部的电话,不一会儿,里面传来王朦的声音:

“岩子,恭喜你啊!”

“《暗战》入围了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王老师,咱们是同喜,同喜。”

方言道:“也恭喜您的《蝴蝶》入围。”

“哈哈哈!”

两人在电话里放声大笑,相互寒暄了几句。

“我们之间就不说车轱辘话了。”

王朦率先收敛笑意,开门见山道:“这次找你,主要是代表《燕京文学》向你约稿。”

“您放心,下篇稿子肯定投给咱娘家。”

方言早就做好了还债的准备。

“要登在《燕京文学》的这篇稿子,不是一般的稿子。”王朦强调说,“是特约稿。”

“特约稿?!”

方言心里一惊。

所谓特约稿,就是约请特定的作者撰写某一特定内容的稿子,相当于命题式作文。

“没错,在小说创作上有不少要求。”

王朦如实相告。

方言一听,竟然就是前些天火车邮局上的女邮递员说的,而且内容大差不差。

铁道、医疗、邮电、钢铁、机械、林业等系统,准备和文联、作协以及其他文学团体,联合发起来一个文学创作活动,对象可以是列车员、钢铁工人、医生护士、邮递员……

听他说自己了解这件事,王朦不免意外道:“岩子,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说来也巧。”

方言详细地说出来龙去脉。

“这的的确确是太巧了。”

王朦认真道:“这种文学创作任务,建国以来一直都有,一般每隔几年,全国各地的作协、文联会指派出优秀的专业作家去完成,只是在那段时期中断了,所以,这一次是文艺界复苏以来的头一次大型的集体创作活动。”

方言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都那么重视。”

王朦说:“不是重视,而是高度重视,这一回重大的文学创作任务,你我都要参加。”

方言心里暗道了声“果然”,国jia给专业作家这么高的工资待遇,肯定不会是白养着。

这一回是自己当专业作家的第一个任务。

“当然,这种任务不是强制性摊派,作家可以拒绝。”

王朦话锋一转,“不过,这项为广大劳动者创作的任务,不仅仅是专业作家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当作家的重大责任。”

方言默默听着,他在电话里越说越激动。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都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我们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钢铁、医疗、邮电、煤矿,等等,而我们作家的职责,就是在文学工地的第一线劳动。”

王朦斩钉截铁地说:“为这些一心奉献的劳动者记录、书写和讴歌。”

“王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

方言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后天到燕京作协开会,了解具体的细节,比如截稿日期。

“好!”

王朦语气里透着满意,“不只是我,丁铃先生、汪老、李老他们对你的作品也寄予厚望,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会提供能提供的所有帮助。”

“您别这么说,越说,我越有压力。”

“伟人说过,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

“我不敢保证什么,我只能说,我会尽全力不辜负你们的期待。”

方言心里非常清楚,这一次为劳动者创作的活动,算是文坛复兴以来的一次盛举。

全国文学界,估计都会被调动起来了。

毕竟,社会各行各业各系统都卷入其中,正是文艺界大放异彩的时刻。

《燕京文学》是燕京文联旗下的期刊,而自己又是燕京作协的专业作家。

这一次,方小将既代表燕京文联,也代表燕京作协,以御林军的名义,跟陕军、湘军、直军、奉军等全国文学新军,来个以文会战。

小将!出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