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01章 既要又要(祝端午节快乐!)

第201章 既要又要(祝端午节快乐!)

第201章 既要又要(祝端午节快乐!)

“哗哗哗。”

粤东的暴雨一轮又一轮,下得没完没了。

方言把这些天自己走访的,以及托《花城》编辑部帮忙搜集的资料,整理了一遍。

“岩子,等这雨停了,咱们就回京?”

韩跃民仔细地清点,把要邮寄的和带回家的东西,区分开来,然后待会儿去趟邮政所。

“姐夫,我们呆了多久了?”

“得有小半个月了吧。”

“是该回去了。”

方言点了下头。

“那你过来看看。”

韩跃民让他瞧瞧带给方红她们的礼物,如果不够的话,再去买一些。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给小妹的小说和磁带,给方红和杨霞的布料、衣服……

韩跃民道:“贤治说,走的时候,务必跟他打声招呼,《花城》要给咱们饯行。”

“这个时候,应该是编辑部最忙的时候。”

方言心里清楚他们是为了表达谢意。

自从《花城》刊登了方言的文艺理论以来,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打开了新的局面,发行量节节攀升,名头也在全国打响。

而且,在自己的指点迷津下,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路,“粤味小说”和“岭南文学”。

这种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学,是粤东省外的文学期刊,根本没办法去复制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未知的。

到底,粤味小说该怎么写?

究竟,岭南文学是什么样?

既没有可参考的答案,也没有可借鉴的范文,不是下不了手,而是根本无从下手。

拔剑四顾心茫然,抬头望见北斗星!

还是得仰仗方老师这盏文学明灯!

既给粤东文学,也给岭南文学,打个样吧!

…………

第二天,雨歇云收。

践行宴在羊城酒家举办,好酒好菜,招待着方言和韩跃民,桌上的气氛喜庆而欢快。

卢启文洋溢着热情,特意又送了道新菜。

方言请他留步,低声透露了个好消息。

“您是说,要恢复‘名菜美点评比展览’?”

卢启文情绪激动,难以置信。

方言面带微笑,自己前不久被粤东的领导请去喝茶,除了聊文学以外,就是聊改革|开放,其中就提出了在“名菜美点评比展览”的基础上,发展成“羊城国际美食节”的建议。

“那领导……”

卢启文看到他轻点下头,又惊又喜。

从1957年第一届名菜美点评比展览以来,时隔了20多年,羊城酒家终于又可以举办了,甚至还有机会召开首届“国际美食节”。

“不出意外的话,会定在明年。”

方言说往后每年的秋交会前后,都要组织一次“名菜美点评比展览”。

“这………这……”

幸福来的太突然,卢启文一脸懵圈。

尤其是方老师给他画的大饼,恢复举办的第二届,参与评选的基本上会是羊城各类酒家和饭店,等摸索出一定的经验,再扩大范围。

从粤东境内,扩大到全国各地。

再从全国美食,发展到世界美食。

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最终发展为“国际美食节”!

“卢经理,你觉得这個计划怎么样?”

方言笑了笑。

“好!好极了!”

卢启文满脸通红,兴奋得语无伦次。

画面实在太美,简直不敢想象!

“到时候,‘食在羊城’。”

方言道:“羊城会成为代表岭南饮食文化,甚至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城市,而羊城酒家,没准会成为羊城标志性的‘美食圣地’。”

“承您吉言,方老师。”

卢启文笑得合不拢嘴,“如果能实现的话,我们羊城酒家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这不就是谢礼嘛。”

方言摆了摆手,然后指向送来的新菜。

“不够!根本不够!”

卢启文拍拍胸脯,说这顿饭算在羊城酒家的招待费里,自己再让厨房多烧几个菜。

方言委婉地拒绝,说只需要《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来拍摄粤菜的时候,羊城酒家能协助配合,这就是对他最大的谢礼。

“没问题,配合,一定配合!”

“等摄制组来了,我们会好好招待他们!”

卢启文端起酒杯,“来,方老师,我代表羊城酒家全体职工,敬您一杯。”

方言和他碰杯,把酒一饮而尽。

顷刻间,屋内外充满欢快的空气。

但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该离开还是得离开,从粤东回到燕京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方言先帮韩跃民把东西送回家,然后回到南锣鼓巷,路上买了根奶油冰棍,唆了一路。

刚一到院子里,嗷了一嗓子:

“我回来啦!”

顷刻间,杨霞从厨房里探出头,方燕先方红一步,从屋里跑出来,一边跑,一边喊:

“哥!哥!”

“这份是给你的,自己拎着。”

方言把一个小包,递了过去。

“嘻嘻,谢谢哥!”

方燕伸手一接:“里面是什么啊?”

“着什么急呐,进屋了再看。”

方言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把手上大大小小的东西全放在桌上,接着甩了甩膀子。

“怎么买了这么多点心?”

方红看着一盒盒包装精美的广式点心。

“就这3盒是我们买的,其他的都是别人送的,不想拿还不行,要不然就跟你急眼。”

方言摇头苦笑道。

方红瞥了眼吞着口水的方燕,“现在不准吃,马上就要开饭了。”

方燕哦了一声,擦了擦嘴角的哈喇子。

方言又拿起一个包,“姐,这是姐夫给你买的,里面有你要做旗袍的面料和丝线,其实要我说,不如去找红都量身定制一套好了。”

“那不行,我自己的婚服,我想自己来。”

方红指了指他的房间,说这些天有一堆寄给他的信,都已经整理好,摆放在他的书桌。

“是嘛!”

方言挑了挑眉,进了卧室。

一封接一封地拆开,右下脚署着蒋紫龙、铁甯、王安逸、古桦、石铁生他们的名字。

内容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全力支持方言的“文学类型划分”的观点!

蒋紫龙、陆遥、莫伸等人,甚至在本地的报纸上,跟持反对意见的人大战三百回合。

真不愧是吾之大将!

方言不由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在此时,方燕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哥!哥!”

“这些武侠小说,你都是从哪儿弄来的!”

“惊不惊喜?开不开心?”

方言看到小妹手上拿着《神雕侠侣》、《白发魔女传》和《萍踪侠影》,脸上写满了兴奋。

“开心!我太开心了!”

方燕像小鸡啄米般地点头。

方言板着脸,“不过我要提醒你,绝对不准再像上次看《利剑行动》一样,偷偷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熬夜看小说,听明白了吗!”

“明……明白了。”

方燕缩了缩头,话锋一转:“哥,伱给我这些武侠小说,那还会不会给我写武侠啊?”

方言眯了眯眼:“你说呢。”

“嘿嘿,虽然这些小说我很喜欢,但我还是想看我哥写的武侠小说。”

方燕咧着嘴发笑。

“你啊你,真是既得陇,又望蜀。”

方言白了眼,“等着吧,素材和资料已经搜集了一些,接下来让我好好地琢磨琢磨。”

心里随即想着,这部小说,既要岭南风,又要有粤味,还要是武侠题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