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44章 戏说不是胡说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44章 戏说不是胡说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3:00:23

第244章 戏说不是胡说

第244章 戏说不是胡说

燕京,《十月》编辑部。

田增翔喊来隋丽君几个人,带着一袋袋、一篓篓的东西,“出来出来,发福利了啊!”

“今年有啥好东西?”

“还能买啥,除了带鱼还是带鱼。”

“老田啊,我说西四鱼店又不只有带鱼,不还有虾酱、虾米皮,整点那玩意儿多好。”

章守仁、晏名等人凑了过来,来领自己的元旦节假福利,有带鱼,有糖,有米面。

方言笑而不语,虾酱就是海里的小鱼小虾,装在坛子里,撒上咸盐沤制,要吃的时候,就打开坛子盖,一股鱼腥味,臭烘烘的。

偏有人就好这一口,跟吃臭豆腐似的。

“虾酱那玩意儿多臭啊,哪有带鱼好。”

田增翔拍了拍手,“排队排队,一人一份,可别冒领啊,来,岩子,这份你的。”

方言问:“骥材的那份呢?”

“备着呢,在这儿!”

田增翔道:“现在给他送去,还是等他回津门的时候,咱们再让他带回去。”

“就现在吧,正好我要找他聊聊稿子。”

方言喊上自己的小徒弟,隋丽君,一同前往编辑部特意给借调作者准备的“小黑屋”。

“你们这也太客气了。”

冯骥材忙给两人倒上热水。

“就别客气了。”

方言给隋丽君递了个眼色。

隋丽君心领神会,这是师父亲身示范,教自己怎么跟作者改稿,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

冯骥材坐在他们对面,拿出纸和笔。

“岩子,你觉得《神鞭》的大纲怎么样?”

“整体思路,我认为没什么问题,就以津门义和拳抗击八国联军入侵为历史背景,毕竟近代百年看津门,一座天津城,半部近代史。”

方言看了眼手中的稿纸。

“没错!”

“津门跟近代的任何一座城市都不一样,这个城市在当时是‘华洋杂处’,有‘上边’和‘下边‘的分别,就是老津门和租界之别……”

冯骥材一拍大腿。

两人随后聊到了义和拳运动,方言从冯骥材的口中得知,他的处女作就是《义和拳》。

当时在创作《义和拳》的时候,就想把充满地域特色的地道津味儿方言,写进小说里。

但是,最终不了了之,视作遗憾。

“这不正好嘛!”

方言笑道:“你完全可以借这次机会,在《神鞭》里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津门口语。”

“我就是这么想的。”

冯骥材跟着笑了起来。

隋丽君边听,边记录,听他说假如《神鞭》取得成功的话,就以清末民国初津门的市井生活为背景,写个津门奇人异士的故事集。

每篇,专讲一個人物的本领及事迹,比如,《刷子李》、《泥人张》、《黄莲圣母》……

“黄莲圣母?”

方言挑了挑眉,生出兴趣。

“对,叫‘林黑儿’,红灯照教主。”

冯骥材说,“当时流传这么一句,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踹开紫竹林,大刀砍洋人。”

顿了顿,接着说:“义和拳起义的时候,这位黄莲圣母率领三千人进城,一进城门,三千人一齐跺脚,响声震地,尘土遮天,津门于是就流传了红灯照踩城的故事……”

方言大为意外,这位在《黄飞鸿之王者之风》里,可是个堪比白莲教教主的大反派。

但事实上,却是位有勇气,敢反抗八国联军侵略的女中豪杰。

怪不得,这第四部不如《黄飞鸿》的前三部,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不过说来说去,我最想写的还是‘大刀王五’。”冯骥材喝了口水。

看到方言点了点头,隋丽君低声问道:“师父,大刀王五是谁啊?”

冯骥材道:“大刀王五,那可是个不逊色于黄飞鸿的大豪杰!”

“不不不,黄飞鸿是虚构的,大刀王五却是真的。”

方言摆了摆手,跟隋丽君介绍起来。

大刀王五叫“王正谊”,在燕京设“文武义学”学堂,传授武艺,被尊称“京师大侠”。

除了除暴安民以外,最出名的就是支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戊戌变法运动。

而且,曾经想方设法劫狱,营救谭嗣同,可惜失败了,后来谭嗣同被杀,冒死替他收尸厚葬。

说着说着,突然灵光乍现,沉默了下来。

“师父?”

隋丽君看到他陷入沉思,好奇不已。

冯骥材接过话茬,说道:“义和拳运动时候,大刀王五也积极参与,抗击八国联军,结果寡不敌众,被清军给抓住杀害,头颅悬挂在城门,最后是霍元甲取回,尸首合葬一处。”

“是这样啊。”

隋丽君一副恍然的样子,余光里却见方言一声不吭,呆若木鸡。

冯骥材也觉察出不对劲,轻声唤了下。

“岩子,怎么了这是?”

方言回过神来,解释说刚刚来了灵感。

《一代宗师黄飞鸿》的第一部,写的是华工下南洋、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羊城起义。

而自己本来打算第二部,以《狮王争霸》为蓝本,但是听了“大刀王五”和“黄莲圣母”的故事,突发奇想,准备按照真实历史的时间线,要把戊戌变法和义和拳运动写进来。

黄飞鸿在送走孙先生之后,整个人因为时局困顿,陷入迷茫,整天郁郁不高兴。

这个时候,十三姨听说羊城有家“万木草堂”,自称“南方先生”的康有为在此讲学。

就带着黄飞鸿,登门拜访,结交了梁启超等人,正好赶上了京师要举办“南北狮王争霸赛”,便和准备进京会试的梁启超等人结伴。

路途遥远,山贼横行,充当梁启超的保镖。

进京以后,亲眼目睹了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紧接着,又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在强学会里,认识袁世凯、谭嗣同等人。

正好,大刀王五担任的是谭嗣同的保镖。

保镖见保镖,英雄惜英雄。

在守旧派一次次暗算、刺杀维新派的过程中,黄飞鸿和大刀王五等江湖中人并肩作战,最终在南北狮王争霸赛上,粉碎了围杀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骨干的阴谋。

“黄飞鸿在王五的襄助下,击败北派的赵天霸,嬴得‘狮王’之名。”

“好!”

隋丽君听得很起劲,兴奋地鼓起了掌。

“先别急着鼓掌,下面还有。”

方言把手往下压了压。

隋丽君吐了吐舌头,就听他说:“虽然赢得了狮王,但历时103天的维新变法失败了。”

“袁世凯告密维新派谋反,慈禧软禁光绪,下令封锁京城,大肆搜捕维新人士。”

“梁启超等人在黄飞鸿、大刀王五的护送下,幸免于难,成功脱逃。”

“但是,谭嗣同为了表明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以死明志。”

“大刀王五得知消息以后,多方打探消息,联络黄飞鸿、霍元甲等人,密谋劫狱。”

“………”

方言喝了口水,润润发干的嗓子,“本来已经要解救出谭嗣同,但他坚决拒绝逃狱,甘愿成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冯骥材接话道:“有之,请自嗣同始!”

隋丽君情绪低落,张了张嘴:“方老师,这个结局是不是太、太悲……”

方言道:“太悲剧性了是吧?”

隋丽君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这不叫悲剧,而叫悲壮,谭嗣同是甘愿献身。”方言道:“就像他写的诗一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接着左看看,右看看,“谭嗣同死了吗?死了,但是白死了?并没有!”

“因为他用死告诉世人,改良是走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满清才能救华夏。”

“他有两个学生,继承了自己的理想事业,一个是蔡锷,一个是杨昌济。”

“而蔡锷有个学生,姓朱。”

“杨昌济有个学生,姓毛。”

“什么叫代代相传?这就叫代代相传!”

“火种不灭!薪火相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