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618章 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

第618章 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

听到李大贵的话语,李宝山缓缓坐起身来,“阁下是什么人?”

“我与你有一面之缘,或许你还记得我!”李大贵道。

李宝山握着长刀挑开幔帐,看着坐在他床榻旁边的身影。

房间内的光线很暗,他只能看到一道身影,根本看不清来人的面貌。

“能否点燃烛火?”

李大贵若无其事的拿出火折子,将旁边的蜡烛点上。

跳动的烛火燃起,漆黑的房间内多了一片光亮。

李宝山走下床榻,穿上靴子,然后这才仔细观察李大贵的面容。

“阁下是?”

可惜他并不记得李大贵!

李大贵也不在意,拿出杨明昭的信件递给他,“这是我家公子给你的信!”

李宝山迟疑了一下,但他还是接过了信件。

就这一瞬间他想了很多。

眼前之人肯定不是他的熟人,但对方既然说与他见过,那应该与他打过交道,或者应该说此人所在的势力与他打过交道。

而且可以确定此人跟城外的叛军有关。

除了城外的叛军,他想不出还有什么人会在这个时候深夜来访。

打开信件,他默默看着信中的内容。

杨明昭的信很长,不但表面了他的身份,还说明了太平县的情况,甚至还把接下来他会如何处理城内的官吏和富户说的一清二楚。

这其中自然包含李宝山所代表的李家。

杨明昭自然不会对所有的武道势力赶尽杀绝,只要愿意投靠他的武道势力,他也会给与优待。

在分田时,会给他们多留一些田地。

同时还会将一些赚钱的生意交给武道势力来经营。

比如李宝山所在的李家,杨明昭就答应拿出十座盐井作为分田的补偿。

除了田地之外,李家还能保留城内的宅院和店铺。

其实真算起来,李家只是吃一点小亏而已。

盐井肯定比田地更赚钱,但是对于杨明昭来说,田地的意义要比盐井大。

田地可以分给普通百姓,盐井却无法分给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经营一座盐井。

由李家来经营盐井,李家也要雇佣灶户,只要能保证灶户的收入,保证井盐价格的稳定,那就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至于盐井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哪些不愿意投靠的大户或武道家族手中抢。

简单来说,就是打一批拉一批,拿打死的那一批的资产来拉拢那些愿意投靠的武道势力。

如此杨明昭才不会成为所有武道势力的公敌,同时也能获得大量的田地分给百姓。

当然,这只是对武道势力的优待,如果是普通的乡绅地主,那就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配合分田的话还能保留浮财,不配合的话让男人去服劳役,让女人改嫁。

造反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意味着财富和利益重新分配。

杨明昭正是想通了这一点,才制定了这些计划。

而且他还有自己的原则,名声太差的武道势力,就算是主动投靠他也不会接受。

李宝山看完信中的内容后,目光落在了最后的私印上。

“杨家四爷杨明昭!”

他心中默默回想着,他对杨家还是有些了解的。

比如杨正山有四个儿子,比如郁青衣是杨正山的续弦,比如杨家四爷是杨正山和郁青衣的亲儿子。

这些都不是秘密,以前在演武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

“四爷为何会在这里?”李宝山问道。

李大贵咧嘴一笑,“这个说起了有些话长,你只需要知道四爷是太平军的首领就行了!”

李宝山点点头,尔后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

“老侯爷还好吗?”

他说的老侯爷自然是指杨正山,不是指杨明诚。

“好得很,都出去游历三年了,到现在都没有回家!”李大贵道。

“所以这事老侯爷并不知道!”李宝山道。

“不知道!”李大贵道。

“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老侯爷认同此事,在下会毫不犹豫的献城投靠,但如果只是四爷的话,我需要想一想!”

信纸燃烧的火光将李宝山的面容映照的通明,他的神色很平静,他的眼眸很深邃。

李大贵默默地看着他,然后嘴角微翘,“那好,我给你一天的考虑时间,明天这个时候,我还会过来!”

李宝山微微颔首,“慢走不送!”

李大贵起身,看了看地上的灰烬,“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机会,希望你不要错过!”

李宝山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久久无言。

机会吗?

的确是个机会!

对他对李家来说,这都是一个机会。

他现在有着后天七层的修为,但他已经快四十岁了,如果没有机遇的话,他这辈子的修为最高不会超过后天八层。

至于李家,有他在李家在保宁府算是一方豪强,可一旦他离世,李家会被瞬间打回原形,变成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家族。

对他来说,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一旦他能抱上,那绝对是一番机遇。

可是招揽他的不是杨正山,而是杨明昭。

杨明昭能不能代表杨家,这在他心里需要打个问号。

不过对于他来说,杨明昭也是一根大腿。

哪怕杨明昭不能代表杨家,对他来说也是一根很粗的大腿。

李大贵的到来就能说明这一点。

他虽然无法看透李大贵的修为,但他明白李大贵的修为远在他之上。

李宝山坐着等到了天亮,天亮之后,他立即来到了城墙上,拿着千里镜观察着城外的营地。

李宝山不是一个莽撞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极为谨慎的人。

他观察城外的营地是想看看杨明昭的能力。

他要看看杨明昭这根大腿的成色。

杨明昭的品性应该不错,毕竟他把太平县治理的很好。

那杨明昭能力如何?

咱抱大腿也不能乱抱,这根腿不但要粗要壮,还要坚实可靠。

城外的营地井然有序,虽然有些将士的装备很差,但可以看出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兵丁。

这足以说明杨明昭不是胡来,是真的在认认真真的练兵,是真的在踏踏实实的做事。

观察了一阵子之后,李宝山站在城墙上沉思了良久,这才转身走回城内。

他回到家中,将家中的管家喊来。

“你去将咱们家的田契地契全部取来!”

管家疑惑的问道:“老爷,所有的田契和地契吗?”

李宝山点点头,“所有的,还有所有的借据。”

管家虽然不知道李宝山要做什么,但还是听话的将所有的田契、地契和借据全部搬了过来。

足足三个大箱子摆在了厅堂中,李宝山一一查看起来。

在大荣,李家只是一个小家族,但在保宁府,李家却是一方豪强。

李家的丁口也不多,李宝山的父亲有三个兄弟,而李宝山这一辈则有四个堂兄弟,小一辈要多一些,成丁的有四人,还未成丁的男娃有五个。

至于旁系,那就有很多了,李家在保宁府也是传承很多年了,李氏族人在保宁府的数量已经很难统计。

那些旁系族人与李宝山亲近的有之,但更多的其实早已脱离了嫡脉,自力更生去了。

所谓的李家其实只是指李宝山父亲那一辈的三兄弟,李宝山虽然不是李家辈分最高的,但他是李家的家主。

所以他手中的田契、地契就是李家的所有。

看着一张张田契和地契,李宝山皱了皱眉头。

再看看那些借据,他不由得叹息一声。

借据,也就是高利贷!

放高利贷是乡绅地主最常用的兼并田地的手段。

普通百姓的抗灾能力很低,无论是天灾**,只要稍微遇到点难事,就可能过不下去了。

很多乡绅地主就会放高利贷帮着乡亲度过难关,说是帮忙,可这利息却是很高的,九出十三归,最为常见。

往往还不等百姓们度过眼前的难关,手中的高利贷就已经还不起了。

小地主、自耕农把田产拿去抵债变成佃户,佃户没有田产抵债那就只能卖儿卖女,把自己的儿女送到乡绅地主家做奴仆丫鬟。

甚至有些佃户祖祖辈辈都欠着主家的高利贷,这借据一张张,到底欠了多少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乡绅地主就凭借着这些借据控制着一家家佃户。

佃户越来越穷,欠的钱越来越多,子子孙孙都无法翻身。

这些借据就是压在佃户身上的一座大山。

杨明昭在太平县做的不只是百姓们分田,还把所有的借据一把火全给烧了,并且以县衙的名义发布公告,不再承认以前所有的高利贷。

而杨明昭给李宝山的条件自然也包含废除所有的借据。

李宝山看完地契和借据之后,也就理解杨明昭为何要如此做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他们李家就有三万亩良田,数千份借据,那其他的家族呢?

“罢了罢了,这些东西留着也没有什么大用!”

李宝山将所有的地契和借据全部丢进箱子里,然后对管家吩咐道:“将这些收起了,这几天我要用,除了我之外,任何人来取都不要给,包括我爹!”

他不看重这些东西,但是不代表李家其他人不看重这些。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是李家众人知道要把这些全部拿出去,估计不少人会哭爹喊娘。

现在李宝山没工夫去一一劝服家中的长辈,至于以后,能劝服就劝,无法劝服就逼着来。

他是家主,他是李家修为最高的人,他是李家的门面担当。

虽然他的上面还有父亲和两位叔叔,但他有自作主张的底气。

“是!”管家立即应道。

作为管家,自然最清楚这个家谁在做主,李宝山的命令他自然不敢违背。

入夜,李宝山又回到了尚武司衙门,坐在卧房中等待着李大贵的到来。

“看来你已经做了决定!”李大贵如约而至。

李宝山起身,为李大贵斟上茶水,说道:“前辈请喝茶!”

李大贵也不怕他下毒,端起茶水随意的喝着。

“在下愿意为四爷效力,不过在下有两个条件!”李宝山道。

“请说!只要不是太过分,我就可以答应你!”李大贵道。

李宝山道:“第一,我可以打开城门请四爷带兵入城,不过我希望四爷麾下的将士不要在城内胡来!”

叛军什么尿性,李宝山也听说过。

巴蜀南部的那些叛军可谓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虽然他觉得杨明昭麾下的将士应该不会做这样没品的事情,但他还是想提一下。

维护保宁府城的安定对他和杨明昭都有好处。

他是保宁府的人,他们李家世代生活在保宁府,他不希望自己和李家以后被同乡戳着脊梁骨。

杨明昭拿下保宁府后也要治理保宁府,对杨明昭来说一个安定的保宁府肯定比一个混乱的保宁府更有好处。

“哈哈,这个你放心,我们太平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我们比你更想维护保宁府的稳定!”李大贵笑道。

李宝山点点头,又道:“第二,其实这个不是条件,应该是个建议,我建议四爷不少杀知府李文春,尽可能的劝降李文春!”

“李文春是个有能力的好官,如果能收服李文春,对四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大贵想了想,道:“此事我无法给你保证,万一那李文春又臭又硬,我们也很难劝服他,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不会杀他,也不会迫害他的家人。”

李宝山闻言,躬身作揖长拜,“前辈的心意在下已经明白,在下愿为四爷效犬马之劳,还请前辈引荐!”

李大贵满意的看着他,“起来吧,先说说你打算如何打开城门!”

“这简单,明日上午,前辈在北城门外等着即可,晚辈自会打开城门!”李宝山说道。

对于李宝山来说,想要打开城门再容易不过。

看守城门的兵丁和差役哪个敢不听他的命令。

更重要的是他早就把尚武司的武卫安插在兵丁和差役之间,可以说他就是城内最高的军事长官,尚武卫的武卫则都是城中军队的中层军官。

当然,他之前如此安排不是为了方便献城投降,而是为了更好的指挥城内的兵丁和差役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