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139章 说罢就罢的首辅

我的红楼生涯 第139章 说罢就罢的首辅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139章 说罢就罢的首辅

第139章 说罢就罢的首辅

“潼关居然是因为火炮子药用完,无法抵挡蒙古人的回回炮而失守了?”

谈卿云呆滞在原地,如果真是这个原因的话,他这个内阁首辅恐怕真要当到头了。

一想到昌平帝那吃人般的眼神和消息传开后百官如潮水般的弹劾奏折,谈卿云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随后只觉得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首辅大人……首辅大人……来人啊……传太医……”

在昏迷前,他还隐约听到耳边传来阵阵惊呼声。

谈卿云的突然晕倒也让文渊阁里混乱了好一会。

很快就有几名太监过来将谈卿云抬到了隔壁的房子里,并唤来了太医进行诊治。

不过很显然谈卿云的昏迷并不能消除昌平帝心中的怒火,他又将目光看向了汪知节。

看到昌平帝投来的目光,汪知节心中暗暗叫苦。

作为内阁次辅,建极殿大学士,当谈卿云这位内阁首辅不能行使职责的时候,他就是内阁的一把手。

“汪爱卿,朕早在半个月前就曾给内阁下旨,让你们务必保障前方粮草辎重的保障,为此还拨给了你们一百万两银子。

现在你来告诉朕,为何潼关还会出现子药不足的情况?”

昌平帝的语气淡淡的,但任是谁都能听出此时的昌平帝就是一座蕴藏了巨大能量的火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陛下……”

汪知节缓缓走到昌平帝跟前拜了下去,悲痛的声音同时响起:“臣身为内阁次辅,未能及时将物资运抵前线,以至于潼关失守。

臣愧对陛下信任,愧对前线将士,请陛下降下责罚,臣绝无怨言!”

“陛下……臣等愧对陛下……愧对前线将士,请陛下责罚。”

这时,简德三、杨继林、叶祚等三位阁老也朝昌平帝跪了下来请罪。

紧接着,一众大臣们也纷纷跪了下来。

看着黑压压跪了一片的官员,昌平帝的脸色更黑了。

“好啊……这是集体在向朕施压么?”

就在昌平帝准备爆炸的时候,一个尖锐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太上皇驾到!”

伴随着这个声音,一个老态龙钟的身影在几名太监的拥簇下走进了文渊阁。

看到来人,原本气得就要爆炸的昌平帝猛然一惊。

他登基已经十三年了,在这十多年里,虽然李吾坤依然遥控着大夏的很大一部分权利,但表面功夫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从未踏足过属于昌平帝势力范围的皇极殿、大明宫等势力范围。

今天他的突然降临,也让昌平帝开始紧张起来,难道自己这位父皇在沉寂了十多年后,终于要有大动作了吗?

心中虽然吃惊,但他还是赶紧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父皇……您怎么来了?”

太上皇冷哼一声:“朕再不来,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恐怕就要败在伱们手里了!”

他大步走到椅子前坐了下来,看着跪了一片的大臣毫不客气道:“老四……朕适才听说,潼关是因为后方火炮所用的子药供应不上,这才被蒙古鞑子的回回炮给轰破城墙失陷的?”

“是的。”

太上皇冷笑道:“这个谈卿云,看来还真是老糊涂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玩弄他那点小心思呢。

既然他这么不在乎前线将士的性命,也就没必要留着了。

传旨……谈卿云以内阁首辅之尊,以辅朕处理国事,谋划大策。

当以朝廷为重,然其近年来政务懈怠,敷衍塞责,甚至有贪腐之嫌,已大损朝廷形象,伤害百姓之心。

朕曾期望谈卿云能悔过自新,然其表现令朕失望。今日朕不得不下旨,罢免谈卿云内阁首辅之职,并命锦衣卫对其抄家,以儆效尤。”

太上皇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将一名首辅革职抄家,就象废掉一名九品芝麻官一样干脆,把所有人都听呆了。

太上皇瞥了昌平帝一眼:“皇帝,朕这道圣旨你意如何?”

昌平帝赶紧躬身道:“父皇英明,儿臣无有不服。”

太上皇看了昌平帝良久,轻叹了口气,突然有些意兴阑珊起来:“罢了罢了,老四你也长大了,朕也不能如同以前那般动辄训斥你了。

有些事情还是要靠你自己去做,如今我军新败,当务之急便是赶紧下旨各地进京勤王。

而在各地大军进京之前,务必要保证京师之安全,老四你打算怎么做?”

昌平帝赶紧答道:“回父皇话,上次王子腾带走了京营共六营兵马,如今京营只剩下选锋营和神机营两营人马共一万八千人。

此外还有五城兵马司一万一千五百新军,共两万余人,凭借这些人马儿臣相信是可以坚守到各地勤王兵马进京的。”

太上皇又问:“神京如此之大,仅凭两万余兵马是守不住的。

况且神京可是有一百余万百姓,每日里光是人吃马嚼便是一笔不菲的物资,蒙古鞑子倘若封锁了运河沿岸,导致外面的东西运不进来,神京又能坚持多久?”

昌平帝咬了咬牙,“父皇所虑之事儿臣也想过,多了不敢说,坚持大半个月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不妥不妥……”

太上皇摇摇头:“此举太过危险,倘若蒙古鞑子真的将京城围困,咱们就真成瓮中之鳖了。

倘若京城的百姓慌乱之下,趁乱闹了起来,你当如何应对?”

看到太上皇不同意自己的意见,昌平帝咬咬牙:“父皇……儿臣原本打算过些日子举行一场阅兵仪式,请文武百官和全神京的百姓观看,以提高百姓和百官们的信心。

但谁也没想到潼关败得如此之快,因此适才儿臣已经下旨,将这场阅兵的日子提前,于今日酉正时分在午门外提前举行。

以提高文武百官和神京百姓的信心,请父皇恩准?”

“阅兵?观兵么?”

太上皇哑然失笑起来,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也罢……今日朕就和你一同瞧瞧,你弄出来的这场阅兵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到太上皇同意了自己的提议,昌平帝松了口气的同时,一颗心也暗暗悬了起来。

“贾瑜啊贾瑜,这次就要看看你的提议到底行不行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