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187章 罪不至死

我的红楼生涯 第187章 罪不至死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187章 罪不至死

第187章 罪不至死

“王子腾丧师辱国,倘若依下官之意,就应该满门抄斩。”

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个皇极殿都安静下来,所有目光看向了古福良。

这混蛋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满门抄斩这句话或许大家伙平日里在痛骂某个政敌时都没少说,但那都是私下里或是喝了酒之后发泄时说的,可这里是什么场合?

这里是皇极殿,今天是皇帝和满朝文武百官议政的场合,你既然当众说出来,那是必须要为这句话负责的。

贾瑜都被气笑了,还满门抄斩,你算什么东西。

他扭头对古福良沉声道:“古福良,你能为自己的话负责吗?”

古福良心头一跳,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大声道:“下官身为六科给事中,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当然也有为天子拾缺补漏之责,王子腾率领六万大军为国出征。

可只回来了不到两万,如此重罪难道不应该满门抄斩吗?”

“呵呵……满门抄斩?”

贾瑜冷笑了一声,突然问了句:“好一个满门抄斩,伱说王子腾丧师辱国,理应满门抄斩。

可本官问你,既然连王子腾都乣满门抄斩了,那故意贻误战机,扣押前线将士的补给,导致潼关失守的谈卿云谈阁老,应该定什么罪啊?

如果真论起罪责的话,谈卿云的罪责应该比王子腾还大吧?”

如果说古福良的话只是让众人大吃一惊的话,那贾瑜的话就系那是在皇极殿扔炸弹了。

谈卿云……一个不知道有多久没人提及的名字。

自从他被太上皇和昌平帝下旨革职查办后,满朝文武好像似乎全都患了失忆症,再也没人提起过他。

现在被贾瑜突然提出来,仿佛揭开了什么伤疤一般,所有文官脸上都露出不自然的神情。

贾瑜继续道:“古福良你也说了,连王子腾都要满门抄斩,那谈卿云怎么着也得诛九族吧?”

“轰……”

整个皇极殿都轰动起来,古福良更是几乎跳了起来,“谈阁老之事,陛下和太上皇早有定论。

他也受到了应有之惩罚,贾大人你为何又要重提旧事?”

“我没有重提旧事啊。”两手一摊:“将王子腾满门抄斩可是你自己说的。

我寻思着,既然连王子腾都要满门抄斩了,作为潼关之败的罪魁祸首,谈卿云怎么着也不应该这么放过吧?

诛九族或许重了点,那就夷三族好了,古大人,你说是不是啊?”

“我……我……”

古福良的脸变得煞白,一时间居然无言以对。

贾瑜的话没毛病,如果说将潼关之败当成一件大案件的话,王子腾充其量只能算是次责,谈卿云才应该负主要责任。

没理由负次要责任的要满门抄斩,主责却只是罚酒三杯,这不成笑话了吗?

“陛下!”

贾瑜转身朝昌平帝躬身道:“这位古福良大人认为王子腾应该交由三司会审且满门抄斩。

臣以为作为罪魁祸首的谈阁老也不能置身事外,理应将其重新捉拿归案,重新定罪,请陛下应允。”

不等昌平帝回答,汪知节率先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万万不可。

谈阁老……嗯……谈卿云之事已有定论,且陛下和太上皇也已经对其作出处罚,岂有一罪二判之理?

贾爵爷,你如此针对谈卿云,到底是何居心?”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汪知节已经转过身对着贾瑜厉声质问起来。

“我没有啊。”

贾瑜一脸的无辜,“汪大人你可是错怪我了,是这位古福良大人不放过谈卿云啊。

是他口口声声,不依不饶的要将王子腾满门抄斩的好不好?既然从犯都要满门抄斩,主犯是不是得夷三族啊?

我这话有错吗?”

对啊……有错吗?

汪知节无言以对,他扭过了头,用如同吃人的眼神看向了古福良。

问……被当朝大佬盯上是一种什么感受?

古福良很生动的做出了诠释。

那就是汗如雨下。

因为,盯着他的不仅是汪知节,还包括了来自周围的无数道炙热的目光。

当然了,这些目光几乎全都来自于文官。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是因为谈卿云了。

作为一个历经了高祖、太上皇和昌平帝三朝的元老。

谈卿云在朝中的门生故吏简直不要太多,虽说如今的他已经被革职查办,恨他将自己依为臂膀的京营给弄没的太上皇还不解恨,甚至下旨抄了他的家。

但这并不影响他依然在朝廷拥有很大影响的事实,朝中依然有许多官员为他抱不平。

如果真的要将谈卿云重新捉拿回神京重新审判,这些官员第一个就接受不了。

汪知节作为继任的首辅也不会答应这种事情。

真要将一位前首辅夷三族的话,这对于文官集团的士气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这是所有文官都不能容忍的。

而古福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了而说的要将王子腾满门抄斩的话居然让自己得罪了无数同僚。

感受到周围投来的一道道充满敌意的目光,古福良只觉得身体在发冷。

言官的头很铁是不假,可他也没硬到敢得罪满朝的文武啊。

这已经不是头铁,而是找死了。

一想到满朝的文武都是自己的敌人,甚至连不小心放个屁都会被人弹劾的可能,古福良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摇晃了两下后吧嗒一声瘫软在地。

看到古福良倒地,贾瑜第一个弯下腰,伸出食指在他的鼻孔前探了一下,故作惊呼道:“陛下……不好了,古福良大人被吓晕过去了。”

“哈哈哈……”

皇极殿上发乎一阵哄笑声。

这个古福良刚才还一副义正言辞满腔正义的模样,没想到居然被吓晕了,可见充其量就是色厉内荏的货色。

昌平帝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摆了摆手,旁边的戴权会意,赶紧唤来两名太监将古福良抬了出去。

随后,昌平帝看向了早已看呆的符同玄,开口道:“符爱卿,莫非你也认为应当将王子腾捉拿下狱,然后移交三司会审吗?”

看着被两名太监抬走的古福良,符同玄只觉得嘴里一阵发苦。

他突然发现自己被古福良给拖累了,现在的他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如果他也说出要将王子腾三司会审的话,也一定会把谈卿云这位前内阁首辅给牵连进来。

可要是不把王子腾交由三司会审,那他刚才的所作所为无疑就成了一个笑话。

“这该死的古福良!”他心中暗自咒骂。

“符爱卿……符爱卿……”

昌平帝的声音犹如从天际传来一般再次飘荡在他耳边。

“你还未回答朕的话呢。”

面对昌平帝和满朝文武的目光,符同玄从未觉得如此难熬。

最后,他只能轻叹了口气,躬身道:“王子腾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臣适才之所以弹劾他,也是不忍看到六万大夏将士的血白流,只是如何处置,全靠陛下圣心独断,臣不敢有异议!”

看到刚才还气势汹汹一副不将王子腾钉死誓不罢休的符同玄此刻却像打了败仗的模样,昌平帝的心就象大夏天吃了绿豆汤一般舒爽。

他的嘴角也微微向上勾起,转头看向了汪知节,“汪阁老……内阁对此是什么章程?”

汪知节也躬身道:“此事自有陛下圣裁,老臣无有不允。”

作为内阁首辅的汪知节这么一说,那就代表着整个文官集团在这件事上已经认怂了。

昌平帝故作沉稳的点点头:“既然诸位爱卿都询问朕的意见,那朕今日便做一回主,王子腾!”

听到昌平帝发话,王子腾赶紧快步走了出来,朝昌平帝跪了下来:“罪臣在!”

“潼关之败,固然有后方粮草物资未能及时送抵之原因,但你身为统军主帅,同样也负有责任。

往日因你重伤未愈,朕不忍对汝进行处置,今日既然符同玄对你进行弹劾,朕也对你一并做出处罚。

传朕旨意……王子腾身为统军主帅,辜负朕望,丢失潼关,导致神京门户大开。

今日撤了王子胜京营节度副使之职,贬为广威将军,在家闭门思过!

你可认罚?”

王子腾的眼泪哗的就落了下来,朝昌平帝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颤声道:“臣王子腾领旨谢恩!”

看着跪在地上,身形苍凉孤寂的王子腾,贾瑜心里也松了口气。

看来昌平帝还是念及旧情,给了王子腾一个体面。

否则真的将王子腾贬为庶民的话,王家才是真的完了,到时候他昔日得罪过的人谁都会趁机过来踩一脚,那才是真的生不如死。

王子腾的事似乎耗完了皇帝和百官的精神,接下来又处理了一些琐碎的事后,今天的朝会便宣告结束了。

就在贾瑜正打算溜之大吉的时候,却被汪知节给喊住了。

“贾爵爷,您莫不是将昨儿个在御书房的事情给忘了?”

看着炯炯有神盯着自己的汪知节,贾瑜自然知道对方想问什么。

他很干脆的说:“当然……本官答应了的事情自然不会食言。

不过还有一些细节,咱们还是找个地方详细说说,您看如何?”

“当然……老夫正好要去文渊阁办事,咱们一起去那谈,顺便也品尝一下老夫珍藏的好茶。”

两人一边说一边并肩朝着文渊阁的方向走去。

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本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后来高宗皇帝成立了内阁,顺带着将这里当成了办公场所。

如果将大夏比作一个巨人,那么文渊阁便是这个巨人的大脑。

作为大夏最高的最高的行政部门,每天不知有多少道命令从这里发布出去。

是以贾瑜刚来到这里,便不时看到有脚步匆匆的官员快步从旁边走过,甚至看到汪知节这位首辅也不来不及打招呼。

两人进了文渊阁后,汪知节将他领到一间小屋子坐了下来,随后命人泡了一壶茶过来。

贾瑜品了一口茶,缓缓点了点头:“不错……回味甘长,苦涩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确实是好茶。”

“这可是扬州送来的雨前龙井,只有不到一斤,老夫平日里都不舍得喝,三思你有口福了。”

或许是两人独处的缘故,汪知节也没有喊贾瑜的官职,而是直接叫起了他的表字。

对于国人来说,称呼表字本身就意味着亲近的意思。

倘若是一般官员,能得一内阁首辅如此亲切的称呼,即便不感到诚惶诚恐也会大感亲切。

但贾瑜却不会这么想,因为他知道别看汪知节现在喊得这么亲切,待会挥舞小镰刀来可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他笑了笑:“汪阁老,瑜自幼家贫,平日里别说新鲜的雨前龙井了,即便是高碎那也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喝的好玩意。

所以对于什么好茶是不大懂的,也就是后来成亲之后,在拙荆的影响下,这才对品茶有了一些了解。”

汪知节目光烁烁看着他,突然问道:“三思,老夫听闻你先前也是金陵的秀才出身。

后来被顺天府尹袁英德给革了功名,不得已才弃笔从戎。

倘若有机会恢复你的功名,你可愿意?”

“恢复功名?”

贾瑜被汪知节这突如其来的话给小小的震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向了汪知节,很干脆的说:“汪大人,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好了。

瑜如今深受皇恩,添为定远伯,且蒙皇上不弃,赏了世袭罔替的恩典,已经不可能再回头。

还望您能见谅。”

汪知节心中暗叹了口气,他刚才的提问并非是真的要让贾瑜重新考取功名,而是隐晦的提醒他,你也曾经是读书人,现在重新改换阵营还不晚。

但贾瑜又怎么可能被他一个小小的暗示便贸然回头,即便他是当朝首辅也没用。

当场便明确的说了,哥们如今已经是与国同戚的勋贵,傻子才会再过那种三更眠五更起的苦逼日子,当个大夏的米虫他不香么?

事到如今,汪知节也抛弃了拉拢贾瑜的最后一丝希望。

望向贾瑜的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