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204章 托付

我的红楼生涯 第204章 托付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204章 托付

第204章 托付

听了林之孝的禀报,贾母沉默了一会,“也罢,昨儿个可是忙了一天,两个丫头也是累坏了。

而且就算两人过来也无济于事,那就这样吧。”

这时,贾政、贾赦带着贾琏、宝玉也赶了过来,看着躺在床上面色蜡黄,气若悬丝的贾珍,贾赦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他转头对贾蓉道:“蓉哥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父亲昨儿个还好好的与我等饮酒,怎的一夜不见就变成了这副样子。”

已经哭得眼睛通红的贾蓉抽噎道:“赦大爷,孙儿也不知道啊,今儿早上孙儿刚过来跟父亲请安,就看到他这般模样了。

听母亲说,昨儿个父亲回府后又接着饮酒,直至三更方才睡下,一大早便开始面色苍白,然后不停的呕吐,孙儿见状便让人一边请太医一边派人禀明了老祖宗。”

贾赦的面色依旧阴沉,随即又问道:“你派人通知你爷爷了吗?”

贾蓉哽咽道:“还没呢。”

贾赦刚想骂人,一旁的贾母却道:“赦儿,事情已然发生,伱为难蓉哥儿做什么?

他一个做儿子的,难道不比你更关心自己的老子?”

被贾母这么一说,贾赦这才住了嘴,但脸上依然满是不服的神情。

目光转了两圈后,他又环视了周围,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借口。

“母亲……瑜哥儿呢,他怎么没来,您没告知他么?”

“你给我闭嘴!”

再也忍不住的贾母怒斥道:“你当人家跟你一般闲么?人家一大早就去了城外的虎贲大营巡视去了,咱们怎可因为一点私事便让他回来?”

看到贾母发怒,贾赦只能悻悻的再次闭上嘴。

看到贾赦接连两次让贾母发怒,贾政忍不住劝道:“大哥,你少说两句,不要再让母亲生气了。”

面对贾母贾赦自然不敢放肆,可要是这个人换成自己弟弟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他轻哼了一声:“你当然不在乎了,自家两个闺女都嫁了人,而且还是共侍一夫,我那闺女还在独守空闺呢。”

贾政:“???”

你女儿独守空闺关我什么事,是我不让她嫁人的么?

不过这句话他是怎么也说不出口,自从上次贾赦闹着让迎春和探春一样作为侍妾许配给贾瑜,被贾母痛斥了一顿后,迎春已然成为了贾府中的笑柄。

虽然那些下人们不敢当面说什么,但背地里的闲话却是传遍了,以至于直到现在迎春都不愿意出门。

向来只知道有坑爹的儿子,却没想到贾赦坑起女儿来更加的不顾一切。

而在贾赦看来,贾政生怕自己的女儿日后跟他的女儿争宠,所以才向贾母打了小报告,而母亲向来偏爱小儿子,这才出面阻止了自己。

这也让贾赦心里一直都憋着一股火,凭什么你把那个庶女嫁过去都弄了一万两银子的嫁妆,轮到我嫁女儿了却还要阻止,偏心也不能偏成这样吧?

“赦儿……你在胡说什么呢?”看到贾赦依然不管不顾的要闹事,贾母只觉得心里那叫一个堵啊。

火冒三丈的她拿起拐杖就要打过去,却突然听到贾蓉高喊了一声:“父亲……”

众人扭头一看,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贾珍的眼睛已经闭上,贾蓉跪在床边焦急的喊着。

胡太医赶紧来到床边推开了贾蓉,一把抓住了贾珍的手腕,过了一会他又伸手在贾珍的鼻前探了一下。

良久他才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老太太,各位老爷、太太,珍大爷他……去了……”

胡太医的话音刚落,屋内立即响起了一阵哭声……

…………

“你说什么……贾珍死了?”

当昌平帝收到消息的时候,他正陪白皇后以及几名嫔妃在后花园里赏花。

戴权躬身道:“是的陛下,就在几个时辰前,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突患重疾走了。”

昌平帝轻哼了一声:“这个贾珍,早不走晚不走,居然在这个时候走,他可是真会挑好时候啊。”

对于这话,戴权可不敢胡乱搭话,只是低着头不做声。

白皇后也在一旁道:“倘若本宫没记错的话,昨儿个定远伯刚刚在荣国府纳了妾,四王八公那帮子勋贵还到荣国府贺喜,怎么今儿个就传出贾珍薨了的消息呢?”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戴权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只是贾珍薨的时候太医院的胡太医也恰好在场,据胡太医说,贾珍是因为昨儿个白天在荣国府的时候已经饮了不少酒,回府后又喝到了三更。

估计是饮酒过度,这才导致痰饮瘀血阻滞,最后心失所养,心脉不畅,这才突然薨了的。”

昌平帝不置可否道:“都察院和太医院其他太医怎么说?”

像贾珍这样的国公府的一府之主薨命,可不能简单了事,必须要太医院以及都察院的人一起过去调查一番死因后才允许发丧的。

戴权道:“太医院和都察院的人联合过去之后,查看一番后也得出了跟胡太医一样的结论。”

“哼……这倒是便宜他了。”昌平帝的面色也不大好看。

贾珍平日里生活穷奢极欲,为人荒淫无耻,虽妻妾成群却依旧对自己的儿媳妇心怀不轨,作为皇帝的昌平帝又怎能不明白。

只是这些年来神京的局势颇为微妙,他也不好明着动宁国府,只待等上一段时间再动手,没曾想这家伙倒先自己把自己玩脱了,这也让昌平帝心里有些不爽。

“对于……贾瑜呢,这小子在干嘛?”昌平帝突然问道。

“回陛下的话,贾爵爷今儿个吃完午饭便去了城外的虎贲大营巡视去了。”

“这个贾三思,也太拼命了吧。”

白皇后有些心疼道:“他昨儿个刚纳妾,今儿个怎么也该留在府里陪陪他的新娘子吧?

我可是听说了,昨日他纳的那名妾侍可是元春同父异母的妹妹呢,怎么也不在家多歇会?”

昌平帝冷然道:“贾瑜身为虎贲营总兵官,巡视虎贲营是他份内之事,怎么能称为辛苦?”

白皇后无奈的摇了摇头:“陛下您可别忘了,昨儿个可是他的新婚之夜呢,今天他就得去巡视大营,您还想让他怎样?”

昌平帝轻哼了一声:“他既然端了这碗饭,就得干这份活。

倘若连一个虎贲营都管不好,朕又怎么放心将更重的担子交给他?”

白皇后笑吟吟道:“看来陛下早就有心重用贾瑜了呢。”

昌平帝不吭声了,良久才说到:“自从京营在潼关大败后,原本满额的八万大军,如今只有不足三万人。

现在王子腾已然被革职,偌大的京营群龙无首,朕打算让贾瑜将京营的胆子挑起来,但又顾虑到贾瑜的年纪太小,是以现在还没拿定主意。”

白皇后嫣然一笑:“陛下莫要诓骗臣妾,您心里恐怕早就有主意了吧?”

昌平帝无奈的笑了,“知朕者莫过于梓童啊,朕确实有了主意,原本打算过两天就下旨的。

只是今天刚收到一份奏报,扬州那边出了乱子。林如海那边出事了,可如今正是收盐税的要紧关口,扬州实在离不开他,所以朕打算派一个人过去帮他,思前想后居然发现满朝文武里居然只有贾瑜一个人适合,你说荒唐不荒唐?”

白皇后好奇道:“陛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昌平帝沉默了一会才道:“林如海得了重病,可江南的盐税还没收上来。

林如海在密折里说,江南那边的盐商已经开始在搞小动作了,倘若朝廷再不有所动作,恐怕今后的盐税就更难收了。

难得林爱卿身患重病却依然一心为了朝廷,他这个最后的要求朕又怎么人心拒绝?”

白皇后依然不解:“那为什么一定要让贾瑜去?别人不行吗?”

昌平帝深吸了口气,一字一句道:“因为这次去的人是要带兵去的,否则朕怕镇不住那帮利益熏心的盐商。”

白皇后沉默了,神京城里那帮子带兵武将的德行她是知道的,倘若是去九边和门股鞑子甚至满清鞑子交战的话或许还能撑两下子。

可去的地方若是江南这种天下一等一的富庶之地的话,用不了几天就会被那帮盐商拖下水。

但她随即又担心道:“陛下,别人去您不放心,可贾瑜去了您就放心了吗?

要知道他的年纪比乾儿还小一岁呢。”

昌平帝头一回露出了无奈的神情,“朕又何尝不知道呢,可谁让朕手头没人呢?”

白皇后不说话了,心中不禁为自己的丈夫感到悲哀。

别看神京城里的武将看似一抓一大把,可这些人大部分效忠的都是住在龙首宫的太上皇。

剩下的那小部分即便表面上投靠了昌平帝,但在忠心度上还得打上一个问号,即便忠心度没问题,但也很难保证到了江南后不会被那些盐商给拉拢过去。

千万不要怀疑那些盐商腐蚀人的能力,昌平帝在位十三年,扬州就换了六任知府,全都是因为贪腐被抓的。

看到白皇后沉默不语,昌平帝看了她一眼笑道:“怎么……你也害怕贾瑜到了扬州后也会被那些盐商给拉拢吗?”

白皇后轻叹了口气:“臣妾确实有些担心,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啊?”

昌平帝轻哼一声:“孩子……谁家的好孩子会不停的求着朕给他赐婚的。

上次更是想让朕给他一个平妻的名额,美的他?

不过这次倘若他能办好这件差事的话,朕倒是不介意给他一个恩典。”

说话间,一名太监来报:“陛下……定远伯贾瑜递了牌子求见?”

昌平帝听后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梓童,你们先玩一会,朕有事先回去了。”

“陛下,那您先去忙吧。”

当昌平帝回到御书房时,贾瑜已经在外头等了好一会了。

看到全身披挂的贾瑜时,昌平帝原本严峻的神情缓和了一些,开口道。

“昨儿个才刚刚娶新媳妇,今日就得去巡视大营,看来你没有偷懒啊。”

贾瑜拱手道:“陛下说哪里话,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臣既然领了这份差使,自然就得尽力将这份差使做好。上对不起陛下的厚爱,下对不起百姓的期待,臣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昌平帝嗤笑一声,“种地……那也得你会才行啊。”

贾瑜尴尬的笑了笑,要说种地这种事,即便他两世为人,确实都没做过,这点昌平帝说得倒也一点没错。

“你知道这么晚了,朕还把叫你过来有什么事吗?”

“臣不知。”

“你看了这封信便知道了。”

说罢,昌平帝让戴权将一封信交给了贾瑜。

贾瑜打开信笺,上面第一句话便是臣扬州巡盐御史临海冒死启奏……

当贾瑜将信笺看完后,脸上的神情已经变得格外凝重了。

他缓缓道:“陛下,江南之事已经严峻至此了吗?”

“是的。”

昌平帝点点头:“朕自登基以来已有十三载,昌平元年的时候江南盐税尚有五百六十八万两,此后每年都在减少,到了昌平五年时,江南的盐税已减至三百万两。

朕不得不将最器重的林爱卿派去了江南,林爱卿也确实不负朕的厚望,在他去的那几年里江南的盐税又升回了五百多万两。

只是林爱卿为此付出的代价便是爱妻和幼子皆亡,为了保住他唯一的骨血,他不得不将爱女送到了荣国府以求得庇护。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宁荣两府的子孙虽多有不肖,但朕看在林爱卿和已故的贾代善的面子上都忍下了。

朕之所以叫你过来,是希望你能带着一支兵马坐镇扬州一段时间。

一来是替林爱卿撑腰,二来是震慑江南的那些魁魅魍魉。

而且林爱卿在信中也说了,他的身体恐怕撑不了太久了,而且他已然给荣国府去了信,让他寄宿在荣国府的女儿赶回扬州侍疾。

你这次去扬州的话,就将他的幼女一并带上吧,记住一定要保护好林爱卿那位唯一的骨血。明白吗?”

贾瑜一抱拳:“陛下请放心,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昌平帝点点头:“那朕就放心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