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248章 昭然若揭

我的红楼生涯 第248章 昭然若揭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248章 昭然若揭

第248章 昭然若揭

后世的人常常听到一句话,伴君如伴虎。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句话充其量也就是一句谚语而已,但对于象贾瑜这样已经算是朝廷重臣的人来说,这句话可就是至理名言了。

昌平帝提拔他当了京营节度使,奉命重建京营八营……不对,加上虎贲营后现在是九营了。

表面上看,只要京营重整完毕,贾瑜就能手握十万重兵,整个京师的安危都系于他一人之手,是不是很牛逼啊。

理是这么个理,但事情却不能这么做。

九营兵马,就需要九个总兵,而这九个总兵官才是实际掌控京营的人。

就像当初王子腾一样,虽然当了五六年的京营扛把子,但除了他自己的亲自掌握的五军营和冯唐的选锋营外,剩下的六名总兵全都是太上皇的人。

虽然不能说他这位京营副节度使是個空壳子,但说一句有名无实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的贾瑜同样如此,虽然他当上了京营节度使,但除了他亲自掌握的虎贲营外还有八名总兵,如果这八名总兵对他阳奉阴违,那么他这个京营节度使跟王子腾也没什么分别。

因此他在当上总兵后,第一件事便是上书昌平帝,请求昌平帝将伍云春、谢有元提拔为敢先营和果毅营的总兵(原先的总兵石光珠和陈瑞文因为潼关之败,已经被免职闲赋在家)。

苏日娜不求奢望能长久的留在贾大人的身边,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大人能赐给她一个孩子,好让她在未来能有一个安慰。

这些日子以来,她便一直跟随在贾瑜的旁边,亲眼目睹了在这个男人身上发生的那一件件犹如神迹的事情。

贾瑜知道这已经是昌平帝最大程度的让步了,作为一名帝王,昌平帝是绝不能容忍拱卫京师的部队完全掌控在一个人的手里的,哪怕这个人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行。

这还不算,自从出关后,贾大人每天晚上都让她侍寝,并且教会了她许多新的姿势和动作。

这个娜木钟的侍女从容貌只能说是中等偏上,跟自己的其他女人比起来是不如的,但她也有其他女人所没有的优点。

不过贾瑜已经知足了,如今的京营九营兵马,已经有五营重建完毕,还有四营兵马在重建当中,能有三营兵马牢牢掌控在他手里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贾瑜明白,昌平帝将冯唐调到五军营,又调了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将领担任选锋营总兵,就是对他的一种制衡。

那会飞的神器,可以将十多里外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的千里镜,还有可以和数十里外通话的千里耳,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让苏日娜认为贾瑜一定是长生天在人间的化身,也是来拯救可敦和她的。

他的不远处,苏日娜看着忙碌的贾瑜,眼中充斥着一种叫做崇拜的眼神。

想到这里,苏日娜看着对面正在忙碌的男人,揉了揉依旧有些酸麻的膝盖,一双大眼几乎要溢出水来,现在即便贾瑜让她去死,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是的,在苏日娜看来这个看时间,还能分辨东南西北的东西本身就不属于人间,这是只有神灵才配拥有的神器。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很羞涩,但后来也就习惯了。

将无人家收取完毕的贾瑜眼睛一扫,便看到正盯着自己出神的苏日娜,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苏日娜!”

或许昌平帝这么做只是下意识的,但这就是一名帝王的本能反应,一名合格的帝王是不会将自己的安危只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昌平帝思考了几天后同意了贾瑜的请求,但同时调动的还有冯唐,昌平帝将冯唐调任为五军营的总兵,留下的选锋营总兵之职被一位贾瑜以前从未听说过名字的武将接替了。

对于帝王来说,平衡才是王道。

此前大人送给了可敦一只,现在大人竟然又赏赐给了自己一只,这说明大人已经把她也当成了自己女人,长生天对自己实在是太厚爱了。

在这些亲兵的周围,贾瑜操控着无人机从天上落到了面前,然后将其放回了箱子进行充电。

前几天晚上,当她在服侍完大人后,羞涩而忐忑的提出这个要求时,大人很痛快的答应了,并赐给了她一个能看时间的神器。

漫长的队伍缓慢的行进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在距离队伍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包上,上百名亲兵正手持火枪散落在四周警惕的观察着周围。

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她的肤色偏向于健康的小麦色,身材也不是黛玉、晴雯那样的水蛇腰,但却比其他女人多了一股矫健的味道。

而且她的体力也要比自己的其他女人要更强,他算了一下,一个苏日娜=晴雯 元春 探春,至少她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能跟贾瑜打得有来有回的女人。

“大人!”

听到贾瑜叫她,苏日娜赶紧收起思绪,小跑着到了他跟前问道:“您有什么吩咐吗?”

贾瑜指着前方问:“苏日娜,这里是什么地方,距离乌兰巴托还有多远?”

苏日娜不假思索道:“这里是索不达木,距离乌兰巴托还有三到四天的路程。”

“三到四天?”

贾瑜思索了一会,询问道:“苏日娜,这些天我们虽然极力避免被其他部落察觉,但数万大军的行动想要完全避开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些天我们很少看到其他部落的人呢,这不应该啊?毕竟按理说,越靠近乌兰巴托,不是人更密集吗?”

“是啊!”

乌日娜也有些疑惑道,“按理说这附近一带分布了不少的小部落,怎么一路过来都不见了踪影呢,不应该啊。”

她想了好一会,突然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今天是七月十六日,再过四天便是祭祖节,这些部落的人全都跑到乌兰巴托参加祭祖节去了。”

贾瑜盯着她的眼睛追问:“你是说所有人都去参加祭祖节,所以一路上才没发现那些部落?”

“是的。”苏日娜肯定的点着头,“我们的祭祖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祖先成吉思汗而设立的。

届时所有的姑娘都会穿上最华丽的衣裳,小伙子们则是穿上皮甲,拿起擦拭得锋利的弯刀。

我们还会举行叼羊大赛,胜利的人还会得到大汗的召见和奖赏,这样的节日怎么可能不热闹呢。”

贾瑜又问:“这样一来,现在乌兰巴托岂不是全都是人?”

“当然。”苏日娜的眼睛亮晶晶的,“我听可敦说过,每届祭祖节的人数都不会少于十万人。”

“十万人。”贾瑜点点头,“确实不少了。”

苏日娜看着贾瑜:“大人,您就不担心人太多,导致救不了可敦吗?”

“人太多?”

贾瑜哑然失笑起来,摸了摸她今早刚梳好的发辫,“傻丫头,去年你们脱脱不花可汗在的时候,我手下只有一万兵马时,尚且不惧怕,现在我可是带了数万大军过来,又怎么可能怕呢?

况且,那十万人里头,大部分都是看热闹的牧民,能打的战士能有三四万就不错了,要是连这点人都对付不了,我怎么敢亲自率军前来营救你的可敦呢。”

说到这里,贾瑜拍了拍她的肩膀,提起地上那个装无人机的箱子,“好了,咱们走吧,早点赶到乌兰巴托,早点把那个庆格尔泰干掉,将你的可敦救出来。”

说到庆格尔泰这个名字时,贾瑜的眼中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杀意……

今年的祭祖节和往年一样,依旧在农历六月二十日开始了。

对于这个传统的节日,不管是察哈尔部落的普通牧民,还是部落的高层全都极为重视,尤其是对于庆格尔泰来说,今年的祭祖节更是关乎到他能否接替脱脱不花成为大汗的日子,就更不容有失了。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阳光洒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草地泛着淡淡的金黄色。

祭祖节的会场周围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无数牧民蜂拥而至,各部落的首领齐聚其中。

在会场周围,到处都是战马的嘶鸣声在空气中回荡,激起了阵阵涟漪。

会场周围,维持纪律的怯薛军们正来回巡视,他们身上擦得噌亮的皮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无数彩旗在微风中飘扬,振奋着人们的心情。

年轻的女孩们盛装出席,她们身穿华丽的节日服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小伙子们骑着战马挎着弯刀,英姿飒爽,在人群中不停的穿行,以展示自己的雄壮。

整个会场热闹非凡,人声鼎沸不绝于耳。各种欢呼声、祝福声、笑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欢快动听的交响乐。

但和这些兴高采烈的牧民们不同的是,此时被一群首领拥簇着坐在一座高台上的娜木钟心里却冷得如同冰窖一般,因为就在刚刚,怯薛军首领苏赫巴鲁告诉了他一个不好的消息,左丞相庆格尔泰正率领他的本部人马朝着乌兰巴托而来,根据巡逻队的估算,至少有五万人。

这对于娜木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娜木钟知道,这是庆格尔泰能调动的全部兵马,看来今天庆格尔泰是打算孤注一掷了。

而她手里满打满算也就五千怯薛军,如果今天真的跟庆格尔泰翻脸火拼,她手中这点人马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庆格尔泰的攻击的。

这些天娜木钟也曾试图找那些参加祭祖节的各个小部落首领谈话,试图寻求他们的支持,可得到的答案却极度让人失望。

这些部落首领要么含糊其辞打哈哈,要么推脱说还要考虑考虑,总之没有一个人愿意公开表态支持她和巴特尔这位小王子。

从这点来看,她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一旦待会庆格尔泰当着众人的面公开发难,这些部落首领恐怕连一个支持她的人都没有。

想到这里,娜木钟就感到犹如身处冰窖般寒冷。

不过事到临头,娜木钟也豁出去了,她搂着怀中的襁褓,看着刚吃完奶正在熟睡的孩子,低声道:“巴特尔啊巴特尔,苏日娜已经走了几个月了,可你的父亲却一点音信都没有传来。

看来今天咱们母子是在劫难逃了,不过你不要怕,无论到哪里,额吉都会陪伴在你身边的。”

说完,她低下头在宝宝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

就在这时,一阵苍凉而又延绵不断的的号角声传来,紧接着阵阵马蹄声响起,伴随着马蹄声,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牧民一听就知道,能弄出这般大动静非规模庞大的骑兵不能办到,听这个动静,少说也得好几万人。

就在不少人有些惊疑不定时,远处传来阵阵欢呼。

“是左丞相大人来了!”

“左丞相大人带着人马来了!”

听到这里,不少原本还在疑惑的牧民们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甚至开始欢呼起来,可见庆格尔泰在察哈尔部落还是颇有威望的。

而和那些牧民不同的是,娜木钟的身子却僵硬了一下,随后抱着襁褓的手更加用力了一些。

很快,一队骑兵快速朝着高台飞驰而来,为首的人正是察哈尔部落的左丞相庆格尔泰。

今天的庆格尔泰穿着一件蒙古传统的皮甲,身上挎着一把手柄为黄金打造的弯刀,就连刀鞘上也缠着金丝,看起来犹如通体黄金铸造一般,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闪闪发光。

看到这里,不少部落首领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黄金弯刀在蒙古人的心中可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要知道,昔年成吉思汗的佩刀就是一把黄金弯刀,而那把黄金弯刀后来也成了蒙古人的最高权力象征。

虽然那把弯刀后来也随着成吉思汗的去世,作为他的陪葬品不知所踪,但黄金弯刀作为蒙古族的最高权力的传统也依然保留了下来。

今天庆格尔泰居然挎着黄金弯刀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其司马昭之心已然昭然若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