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261章 二虎相见

我的红楼生涯 第261章 二虎相见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261章 二虎相见

第261章 二虎相见

德胜门外,安再师和他身后的三千铁骑还没来得及抖一抖威风,贾瑜和他率领的五万大军也赶到了。

冲在最前面的是八千五军营的骑兵,这些骑兵同样身着铁甲,得胜钩上的兵器闪着寒光,这些骑兵是呈小跑模样朝城门而来,六排为一列,队伍整齐划一,展现出他们精锐的训练。

而且这些骑兵还分成了两队,分别朝城门两端逼来。

八千骑兵排着密集编队前进,这样的阵仗可不是三千辽宁铁骑能够比拟的,光是马蹄声就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五军营的骑兵这一逼过来,这压迫感简直不要太强,不少辽东骑兵的脸色就变了。

安再师眼中寒芒闪动,眼光扫了昌平帝好几次,想要说点什么,但又有所顾虑。

昌平帝多精明的人啊,目光一转,看到安再师欲言又止的模样,他只是淡淡一笑:“安爱卿毋须担忧,这是京营五军营的兵马。

说起来,五军营的新任总兵跟你还是老相识呢,神武将军冯唐。”

冯唐,安再师当然认识,两人的年纪差不多,当年还是有过几面之缘的,只是他没想到这次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见面。

安再师就算再笨也知道,京营这个时候回京绝不是偶然,而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啊。

而作为一名戎边十余载的宿将,安再师则是另一番感受。

他们一个个身穿红白相间的军服,肩扛火枪,高昂着头,以十二人为一排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城门口走来,肩膀上的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看……快看……”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一二……三……四……”

“你不是牛么?你不是特地带了三千铁骑来朕的面前耀武扬威么?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但今儿個神京城的百姓、百官以及安再师和他的三千辽东铁骑有幸看到并听到了。

“一二三……四……”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支虎贲营是他见过的最危险部队,谁要小瞧它,就一定会吃大亏甚至会受到惨痛的教训。

震荡的歌声响彻云霄,整齐的脚步震得大地都在瑟瑟发抖,这一道道歌声仿佛钻到了所有人的心里。

当上万人一起唱着歌,踏步前行的场景是什么样,估计很多人没见过。

五军营的骑兵们刚抵达,后面便开来了源源不断的步兵。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要说百姓们为什么这么激动?

原因很简单,安再师带着三千辽东骑兵耀武扬威的举动不止让昌平帝和百官不爽,就连神京的百姓也被他们的行为气得跳脚。

“一……一……一二一……”

“哗啦……哗啦……哗啦……”

别忘了,老子也是有兵马的,五万新训练出来的京营和百战百胜的虎贲营,麻烦你了解一下。”

尽管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但表面上还是强笑着,“陛下英明,京营兵马果然英武不凡。”

两人心思转动中,八千五军营骑兵已经全部抵达,一左一右将三千辽东铁骑给围了起来,如同两名壮汉一般将这些辽东铁骑给夹住了。

从军事角度上看,这就是妥妥的敌对行为啊。

而随后出现的虎贲营却截然不同,别的暂且不提,光是部队行军时的整齐和火枪手们的精神气势就能给人一种极大的震慑。

说实话,在他看来,五军营的出场虽然也挺震撼,但那种震撼更多的是他的规模和骑兵们的精良装备上。

怎么……你们还是不是大夏的军队了?友军刚来,连在你旁边站着也不行啦?你小子想干嘛?

但让安再师恼火的事还不止如此。

但就是这么一种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堪称“简陋”的装备,却让安再师警钟长鸣。

“君不见,汉终军……预备唱……”

城门不远处,一群百姓挤在一起,眺望着朝他们来的火枪手们,一个个激动得得不行。

看着安再师那副俨然吃了一大口翔般的表情,昌平帝心里甭提有多痛快了,犹如大夏天喝了一大口绿豆汤一样。

再看看这些踏着歌声而来的火枪兵们那高昂着头颅,一脸骄傲的踩着整齐的步伐朝城门走来,那种场景甭提有多震撼了。

“向右看……向前看……立正!”

这些步兵不是旁人,正是虎贲营的火枪手们。

就在他眼皮子直跳的时候,伴随着两声尖锐的天鹅哨声响起,虎贲营也在城门前停了下来。

当他看到虎贲营出现的时候,立刻就感受到了一股截然不同于五军营的气势。

可偏偏安再师还不能表示抗议。

“一……一……一二一……”

“全体都有……立正!”

“哥几个,是虎贲营……是虎贲营的好汉们来了!”

你们一群外来的丘八在我们面前炫耀什么呢,真当京城的爷们死绝啦?

直到京营的到来,刚才憋了一肚子气的百姓情绪得到了释放,一时间德胜门外欢声震天,不管是男女老少都齐声欢呼起来。

整齐的脚步仿佛踩到了所有人的心上,让人感觉心跳都慢了半拍。

那些火枪兵们虽然不像普通的重装步卒或是骑兵那样全身被厚厚的铠甲覆盖,全身上下就是一身红白相间的军服,头上戴着头盔,身上唯一的武器就是一支火枪。

“哗啦……哗啦啦……”

“听我口令,以哨为单位列队!”

伴随着一声声口令,火枪兵们排成了一个个整齐的大方阵。

不仅是火枪兵,就连随后赶来的炮营也同样如此。

最令安再师感到眼皮子直跳的是,那些火炮的炮口居然隐隐指向他们,这摆明了就是一种**裸的挑衅行为。

若是在辽东,安再师可以保证,自己绝对要给对面那些混蛋好看,可现在当着皇帝的面,加之这里又是对方的主场,他就算有再大的怒火也只能强压下来。

等到虎贲营上万大军全部列队完毕后,安再师才看到一名身材高大,长相英武的年轻将领策马而来。

只见他来到龙撵前十多米处跳下了马,大步来到龙撵前朝昌平帝拜了下去大声道:“臣定远伯、京营节度使贾瑜奉旨平定叛乱归来,特来向陛下缴旨!”

“不错……”

昌平帝向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只见他从龙撵上下来,走到贾瑜的跟前伸手将其扶起,夸道:“爱卿率领大军远赴草原平叛,一举平定察哈尔部落叛逆,稳定了局势,更带来了其可敦和小王子的效忠书,可谓劳苦功高,不愧是大夏之栋梁啊!”

看到昌平帝对着贾瑜好一顿夸奖,不说已经黑着脸的安再师了,就算是站在不远处的满朝文武官员也是嘴角直抽抽。

我说陛下,俺们知道您看西宁郡王不顺眼,可能不能表现得这么明显?

就算您器重自己人,可也不能将西宁郡王晾在一旁啊,您这么做就不怕太上皇知道后给您小鞋穿?

不过身为当事人的昌平帝可不管身后的群臣心里怎么想。

就算知道心里也不在乎,伱特娘的都不愿千里从辽东赶来拍太上皇的马屁了,老子恶心你一下怎么了?

真以为老子这个皇帝是白当的吗?

再说了,你就算想给老子下马威,至少也得多派点人啊,才三千人就敢跟朕叫板,看不起谁呢?

老子要是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还真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而面对昌平帝的夸奖,贾瑜并没有表现得太激动,而是躬身道:“陛下谬赞,臣只是尽了为人臣子的本份,不值得陛下夸奖。”

“爱卿不必太过谦虚。”昌平帝摇头道:“别以为尽本份是件很简单的事,但这个世上,能尽到本份的臣子实在是太少了。”

说罢,昌平帝还不动声色的扫了安再师一眼。

安再师的脸色黑得像个锅底,昌平帝这话分别是暗示他这些年在辽东只会吃饭不会办事,以至于让那些女真人坐大,甚至连沈阳城都被人给围了,简直不要太丢人。

不过,昌平帝可以这么说,但贾瑜却不能这么听,旁边还有那么多人看着呢,就盼着能抓住他的错处。

他赶紧岔开话题:“陛下……臣那点微末的功劳不足挂齿,此番若无将士用命,微臣就算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啊。”

“呵呵呵……”

昌平帝笑了起来,指了指贾瑜,笑着转身对身后站着的一众文武百官道:“林爱卿,你看看你这位娇婿,还真是谦虚啊。”

林如海谦虚一笑:“陛下谬赞,三思说得没错,他只是尽了为人臣子的本份,不足以让陛下如此夸奖与他。”

“但是朕同样说过,大夏的臣子千千万,但能尽到臣子本份的人却寥寥无几。”

昌平帝轻哼了一声:“今天,朕带着文武百官前来迎接两位与国有功的功臣,他们一位是在辽东抗击满清鞑子十余载的西宁郡王,另一位则是刚深入草原平叛归来的定远伯。

咱们大夏的规矩就是有功则赏,有过责罚,对于功臣,朕从来都不会吝啬赏赐。

今天,朕就当着满朝文武和神京百姓的面,宣布对几位爱卿的赏赐。

戴权,宣旨吧!”

“喏!”

一直站在龙撵旁,犹如隐形人的戴权应了一声,这才站了出来,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圣旨用尖锐的声音大声道:“有旨意,众人跪听!”

“臣等恭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西宁郡王,国之柱石,辽东之镇。自尔承宣化之任,戍边卫土,日夜勤劳,恪尽职守。朕闻尔之忠诚,心甚嘉悦,念尔功高劳重。

朕赐尔金甲玉剑,以壮尔行色,赐尔良马百匹,以供尔驱使。朕更命尔统领辽东诸军,守土有责,保国安民。朕望尔能不负朕望,恪尽职守,以安我皇朝疆土。

另……爱卿带来之三千辽东铁骑矣是我大夏忠勇之士,朕也不吝赏赐,特赐美酒百坛,每人白银五十两,另着令兵部对其有功人员另有封赏。

钦此。”

安再师再次下跪拜谢:“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身后的三千辽东铁骑也全都下跪谢恩,不少人的脸上都面带喜色。

别看五十两银子好像不是很多,但已经是他们大多数人一两年的军饷,足够他们在辽东置办几亩地或是盖上几间大瓦房了。

等到众人谢恩完毕,戴权又从身后的小太监手里拿过一份圣旨。

“定远伯贾瑜听旨!”

贾瑜又拜了下去:“臣贾瑜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定远伯贾瑜,才勇兼备,忠诚可嘉。闻尔不远千里,亲赴漠南及乌兰巴托,平定叛乱,保障边疆安宁,朕心甚慰。

尔之英勇,功在社稷,利在百姓。临危受命,不辞辛劳,亲率勇士,斩妖除患。此行之中,尔智勇双全,谋略过人,朕实嘉尔之忠勇,特晋升尔为定远侯,世袭罔替,以彰尔功。

朕赐尔金印紫绶,增尔食邑千户,赐尔良田百顷,并赐金帛珍宝,以资尔用。朕命尔镇守边疆,保境安民,务使边疆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朕之期望,在于尔能继续恪尽职守,为国家社稷,为百姓福祉,持续发光发热。朕深信,以尔之才勇,定能光耀门楣,光耀朕朝。

钦此。”

戴权的声音很大,足以让周围数十米之内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当他宣读完圣旨后,许多人全都瞪大了眼睛看向了贾瑜。

这就……这就封侯啦?世袭罔替的侯爵啊,就这么赏赐啦?

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双嫉妒的眼神望向了那位跪在地上的年轻人。

就连贾瑜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就这么轻易的封了侯,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侯爵,这样的爵位已经足以跟四王八公平起平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