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275章 文武对立

我的红楼生涯 第275章 文武对立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275章 文武对立

第275章 文武对立

符同玄被贾瑜一连串的发问弄得有些张目结舌,但他毕竟是言官之首,抡起喷人他可是专业的。

闻言眼珠子转了几下后冷笑道:“此为你武官之责,却来询问本官,岂非问道于盲乎?”

“你既不知辽东情况如何,建奴大军有何长处,也不知边关各路情形。

适才妄言军政者,又是何人?”

贾瑜才不会跟这些人客气,信奉打人就要打死的原则,他冷笑道:“汝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本该不偏不倚,一心为公仗义执言。

却甘心当首辅应声之虫,如仆从摇旗呐喊,就凭你也配提妖言惑众四字?”

这下轮到符同玄面色发黑了,想他堂堂言官之首,那可是清流中的清流。

按理说应该是刚正不阿,不为权贵折腰才对。

此刻却被人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指责为首辅的应声虫,不管这个罪名有没有落实,等到散朝之后,他的名字势必会成为一个笑话,贾瑜这是要刨了他的根啊!

西宁郡王冷冷瞥了符同玄一眼,“符大人,本王虽久在边关,但也知汝为风宪之官,纠弹劾风纪,如无实据,不可妄言。”

这时,一等伯牛继宗也瞅准时机站了出来哈哈大笑道:“安王爷,本伯平日里去喝花酒时,就时常听人说那里的女子喜欢既当又立,没曾想今日来到朝堂,发现不仅是青楼的女子喜欢玩这调调,连当朝的左都御史也喜欢这一口啊,这可真是让本伯大开眼界啊。”

可今日看到符大人所作所为,和昔日赵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这就好比后世的小仙女们突然发现,平日里围在自己身边各种跪舔的舔狗们突然开始对自己说不了,这对于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小仙女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水溶的话又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

这个牛继宗实在是太损了,人家贾瑜和安再师好歹只是骂人,这位却干脆把人家比成青楼女子,你这是想把符同玄当场送走么?

事实上,符同玄也确实被气得面色发黑,身影颤抖,看其模样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

听了牛继宗的话,站在右边的武将勋贵们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丢人……实在太丢人了,作为一个专业的喷子,竟然被一群粗鄙的武夫给喷到无话可说,这要是传了出去,他的脸面都要丢尽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数十年来逐渐式微的武官勋贵们开始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否则,你们真以为明朝的皇帝全都心理变态,喜欢宠幸太监么?人家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让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武官集团便失去了跟文官集团抗衡的能力。

就是因为明朝的武官勋贵集团已经失去了跟文官集团抗衡的能力,皇帝这才不得已提拔起了阉党集团跟文官集团相抗衡。

林如海、景三和以及袁英德三人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随着武官勋贵们的不断下场,这场争执也从弹劾内阁首辅演变成了文武之争,搞不好今天这场中秋宴会就要变成文武大战啊。

自从贾瑜带头之后,先是安再师,随后又有牛继宗,现在连水溶也站出来公开站台,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武将都对文官展开了攻击,这是数十年从未有过的。

就连北静王水溶也站了出来笑道:“本王昔日听闻前秦有指鹿为马之事,当时还以为是古人杜撰。

和文官们的如临大敌不同,昌平帝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惬意。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里,明朝中后期时,皇帝为什么要大力提拔宦官,甚至赐予了司礼监朱笔披红的权利?

后世不断有历史学家提出质疑,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的一个阴谋,目的就是消灭那些武官和勋贵集团。

文官和武将只有互相争斗,作为统治者的他才能居中调节,乾坤独断。

倘若文武官员一团和气,那才是灾难的开始,这意味着皇帝已经失去了左右朝堂的能力。

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关系、调理阴阳。

武将们是笑了,可文官们却全都一個个神情凝重起来。

“哈哈哈……”

事实上也难怪人们会发出质疑,当时的明朝军队可不是明朝末年那种垃圾军队,彼时的大明可谓是兵强马壮强将如雨。

而且是以20万明军对3万瓦刺军,用亮剑中楚云飞的话来说,就算是二十万头猪,让瓦刺人去抓,他们也不可能两三天之内抓完。

可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阵容,明军居然输了,而且还输得如此的莫名其妙,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里20万大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换做谁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吧?

再看看土木堡之间阵亡的大明将领,他们分别是太师、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大同都督西宁侯宋瑛、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泰宁侯陈瀛、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襄城伯李珍、都督梁成、王贵等等一共六十八名伯爵以上的勋贵。

可以说,这一仗把整个大明的武官精英阶层几乎一网打尽。

别的不说,光是太师兼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这两人可是从永乐年间就跟着永乐皇帝打仗的四朝元老,也是整个勋贵集团的主心骨。

他们的战死,对于勋贵集团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此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被打断了脊梁的武官集团彻底失去了跟文官集团抗衡的能力,变成了文官集团羽翼下的附庸。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

要说看到勋贵们居然站出来跟文官集团叫板,最高兴的自然是昌平帝。

随着承平日久,勋贵们的堕落腐化自然不可避免,昔日开国之初势力庞大的武官勋贵集团也渐渐走向了没落,与之相反的是文官集团却开始日益壮大。

在此之前,武官集团也就勉强靠着西宁郡王等几名勋贵在勉力支撑,虽然这两年又出了一个贾瑜,但总体来说勋贵集团的实力还是弱于文官集团的。

昌平帝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但却毫无办法,谁让勋贵们不争气呢。

可今天,老天仿佛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先是贾瑜上了折子,提议成立军机处、开设水师学堂、开通商海岸等等,无一不是加强武官集团的实力。

随后,勋贵们也终于雄起,敢于公然站出来和文官们打擂台,这是他登基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事。

如果昌平帝还不能抓住这个机会的话,他也不配当这个皇帝了。

“贾瑜!”

昌平帝的声音在皇极殿里响了起来,“朕命你在两日之内,速速将成立军机处的、开设水师学堂、开通商海岸等诸多事宜草拟一份详细的章程,然后呈现于朕,不得有误。”

“臣遵旨!”贾瑜躬身领命。

昌平帝又看向了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冷峻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各位臣工,今日的议题主要是推举出三位入阁的人选,除了适才提交上的人选,不知各位还有新的提名否?”

文官们全都沉默了,刚才的事情对他们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尤其是贾瑜提议成立的军机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来分内阁权力的,跟这个比起来,林如海三人入阁的事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看到文官们集体沉默,昌平帝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那现在就开始庭推吧,两刻钟后,首辅将庭推的结果呈送上来。”

两刻钟后,庭推的结果出来了。

林如海、景三和、袁英德三人成功入选内阁,这也宣告新党成功的进入了大夏的最高政治舞台。

汪知节、简德三等一众官员虽然心有不甘,但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

那个还未成立的军机处才是文官集团最大的敌人。

待到庭推结果出来后,昌平帝长吁了口气,今天的庭推不仅圆满完成,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昌平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戴权,时候不早了,传宴吧!”

“喏!”

伴随着昌平帝的旨意,早就侯在外面的数百名宫女太监在管事太监和女官的带领下,将一张张桌子抬了进来,随后一盘盘月饼、瓜果、担心以及饭菜也被抬了进来。

此时已经到了后世九点多十点的时间,皇极殿里的群臣们经过一上午唇枪舌剑的争辩,加之按照惯例,早朝的时候绝大部分人是不敢多吃的,怕的就是早朝上到一半时上茅厕。

许多人早已腹中空空,饥渴难耐,看到宫女太监们将食物抬进来,自然不会客气,一个个都坐了下来大快朵颐起来。

凤藻宫

就在皇极殿里,群臣们唇枪舌剑争执不下的时候,白皇后、吴贵妃、周贵人等人与一众女眷诰命们正低声谈笑着。

只是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白皇后虽然在和诰命们说话,但却有些心不在焉,起码一半的心思都放在了外面。

正所谓知夫莫若妻,作为昌平帝的枕边人,白皇后当然知道自己丈夫对于今天的庭推有多看重。

大夏国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早已不复开国初期锐意进取的精神,开始弊端丛生,文恬武嬉,百姓们的生活日渐困苦,昌平帝登基以来,几次试图改制,但却遭到了极大的阻力。

这些阻力不仅来自于龙首宫,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朝堂之上,究其原因还是内阁没有和他一条心的人。

而这次庭推,他之所以执意要将林如海三人调入内阁,就是要给自己找帮手,如果此次庭推失败,对他的打击恐怕将是巨大的。

其实,不仅白皇后有些忧心匆匆,元春、黛玉、探春三女也有些心不在焉,虽然她们同样在低声说话,但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殿外。

就在几个人心中焦急的时候,一名小宦官匆匆来到了白皇后的身边,此人正是奉命去皇极殿打探消息的人。

“怎么样?”白皇后急声问道,“如今廷议进行得如何了?”

白皇后问话的时候,原本正在谈笑的诰命们也停止了说话,原本还有些喧哗的凤藻宫顿时变得寂静起来,所有人都在静静听着小宦官的说话。

只见那名小宦官道:“回娘娘,适才各位大人们为了庭推之事在皇极殿里都快吵翻天了。

林大人、景大人、袁大人都被人弹劾了,就连定远侯也未能幸免。

估计是此举惹怒了定远侯,他当场给陛下上了折子,提议成立军机处、开设通商口岸、开设水师学堂,大幅提高武人待遇,此举彻底就激怒了文官,汪阁老更是说要诛杀国贼以谢天下。”

“哗……”

此言一出,恍若一声惊雷炸响,凤藻宫里一众诰命、女眷,齐齐脸色微变,交头接耳,声音渐渐喧闹起来。

“汪首辅居然要弹劾定远侯?”一名命妇低声道。

一名年轻的命妇低声笑道:“水王妃,您没听错,人家说了要诛杀国贼呢。”

坐在白皇后身边的吴贵妃听到大臣们居然要诛杀定远侯,心里不禁乐开了花,他斜眼看了看不远处的元春,故意加大了声音,对一旁的周贵人道:“周家妹子,你说那定远侯说的那劳子什么军机处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惹得大臣们群情激奋,连阁老都要诛杀此人?”

吴贵妃跟元春的间隙早在其未出宫时便已有之,后来看到元春出宫后居然嫁了一位年少有为的侯爷,她心里自然是极度不爽的,现在能有落井下石的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

周贵人一身宫装,头戴珠钗,眉眼温宁,以柔软酥糯的声音说道:“吴姐姐,我朝罕少因言而获罪,阁老虽然嚷着要诛杀定远侯,也只是说说罢了,陛下自然不会因此而诛杀大臣,否则日后还有谁敢为陛下分忧?”

“话虽如此,但这定远侯这次肯定是将那些文官们得罪死了,日后有他好受的。”吴贵妃的话语里充满了幸灾乐祸的味道。

一旁的贾母同样脸色微变,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担忧之色,忍不住低声喃喃道:“瑜哥儿怎么就跟阁老们起了冲突,更是被人家弹劾,这该如何是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