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383章 捞好处

我的红楼生涯 第383章 捞好处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383章 捞好处

第383章 捞好处

贾瑜有些呆滞的看着面前这个小将,眼神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古怪。

吴三桂啊,在穿越之前,这个名字在他那个时空可谓是如雷贯耳啊,只不过不是好名声罢了,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再次打量了一下吴三桂。

讲真……少年时代的吴三桂的卖相确实不赖,唇红齿白身材修长,往那一站可谓是英气勃勃,很容易让人生出欣赏之心,但熟知其人其事的贾瑜脸色却沉了下来,右手不由自主的按在了腰间短铳的枪把上。

而被吴三桂质疑的袁英德则是眼睛微眯,沉声道:“吴三桂是吧?按你所言,祖家、吴家数十年来对朝廷有功,陛下就应该让你们世代镇守辽东,亦或是将整个辽东赐给你们,是这样么?”

“嘶……”

贾瑜有些吃惊的看了眼袁英德,倒吸了口凉气。

“这個老货可真毒啊,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世代镇守辽东?将整个辽东赐给他们?

这两条随便哪个提出来都跟造反没什么两样啊。

这个罪名要是被扣实了,等待吴家的只有满门抄斩一条路了。

吴三桂年纪虽然不大,但也知道这种事是绝对不能认的,情急之下他怒视着袁英德大声道:“你胡说,别以为你是阁老便可以胡乱扣罪名,我们吴家对陛下和大夏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你休得污蔑我们。”

“是么?”

袁英德嗤笑一声,“你口口声声说吴家对朝廷和陛下忠心耿耿,可陛下欲将你父调往将北大营,伱为何出来反对啊?说白了,还不是舍不得你们吴家在辽东的荣华富贵吗?”

“我……”

袁英德宦海生涯数十载,无论是经历还是口才绝对是一等一的,哪里是吴三桂这个半大小子能比拟的,一句话便怼得他哑口无言。

看到吴三桂没话说后,袁英德只是晒然一笑,转头看向了吴襄,“吴大人……令郎适才说朝廷对吴家不公,不知你是否也是这么想的啊?”

吴襄面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随后朝袁英德拜了下去:“袁阁老恕罪,全都是末将管教无方,以至于犬子冲撞了阁老,还望阁老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和犬子一般见识。”

此时的吴襄心里是慌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居然会跳出来公然怼一位阁老,你这是想害死全家么?但终究还是父爱战胜的怒火,思索片刻后,他还是站了出来替儿子求情。

袁英德扫了他一眼淡淡道:“吴大人放心,老夫虽然不敢自诩宰相肚量,但还不至于跟一个少年郎计较。

只是现在老夫只想问你一件事,那就是吴大人能奉旨吗?”

“当然!”此时的吴襄深知,只要自己但凡敢说出半个不字,家破人亡就在今朝。

想到这里,他哪里还敢犹豫,深吸了口气,咬牙道:“袁大人只管放心,末将明日便立即出发,即刻前往江北大营上任。”看到吴襄如此识趣,袁英德满意的点点头:“吴将军如此深明大义,本官深感欣慰。至于出发的日子也不用那么急,三日后再出发也不迟嘛。”

“末将谢过袁阁老。”

搞定了吴襄,袁英德又将目光看向了脸色难看的祖大寿问道,“祖将军,你这里呢?有何困难尽管提出来,只要能办到的,本官一定尽力。”

自己的老搭档吴襄都认怂了,祖大寿纵然如何不愿意又能如何?而且袁英德来势汹汹,不但把熊宗渊这位辽东督师给请来,甚至连贾瑜这个定远侯也到了,数万虎贲之师如今就在城外,他还能怎么样?总不能当场宣布造反吧?看着并肩站立的袁英德、熊宗渊和贾瑜三人,祖大寿知道,盘踞辽东数十年的将门从今天开始就要瓦解了……

…………

“好!”

御书房里,昌平帝看着刚从辽东送来的密折,兴奋得用力一拍龙案,发出一声脆响。

“袁爱卿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刚到辽东就替朝廷解决了数十年的难题。

祖家和吴家只要离开了辽东,那些辽东将门便如同没了没头的大蟒,接下来朝廷便可以从容的对付他们了!”

昌平帝的龙案前则是坐着内阁六位阁老以及军机处的四位军机大臣,可以说包括昌平帝在内的这些人,便是大夏的最高权力层了。

这份袁英德送来的密折很显然所有人都看过了,看到昌平帝如此兴奋,林如何也微笑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只要接下来朝廷持续不断的继续往辽东调派新鲜血液,辽东将门之危害半年之内便可彻底解决。”

“唔……借林爱卿吉言,朕也希望如此啊。”

昌平帝再次将密折看了一遍,“其实调派祖大寿和吴襄之事能如此顺利进行,也多亏了熊爱卿和贾瑜的帮忙,若无数万大军兵逼锦州,吴襄和祖大寿又岂会如此老实的离开他们的老巢乖乖的去上任?”

西宁郡王安再师也感慨道:“老臣担任辽东督师十余载,总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其原因便是这些辽东将门在后面拖后腿,每次调兵遣将,这些人都会找出各种借口或是讨价还价。

即便老臣身为辽东总督,做起事来也倍感吃力,没曾想这次陛下居然将吴襄和祖大寿给调走了,没有了这两人,辽东将门其余人皆不足为虑。

只要择一良将守住锦州和沈阳,可保辽东至少五六年无恙。”

“不……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汪知节眼里闪动着莫名的光芒,“往年,朝廷至少要往辽东输入两百多万两的辽饷。

如今没了这些将门上下其手,这笔钱至少能剩下一半,如此一来能为朝廷减少多少负担啊。”

听了汪知节的话,安再师虽然没说话,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嘲弄的光芒。

你汪知节也有脸说辽饷,谁不知道往年,朝廷运往辽东的辽饷,还没出京城呢,光是在内阁、兵部、工部转一圈,至少三成的银子就没了,你汪知节平日里也没少从中捞好处吧?(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