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761章 ,财政与发展

从行星总督开始 第761章 ,财政与发展

作者:红心布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28 21:05:50

第761章 ,财政与发展

蛛网宙域真是饱受战争之苦,其全境,几乎每个星域都遭受了战争灾祸。

而如果有什么灾难是比战争还苦重的,那就是随后的虫群灾害。

联盟在南线打得还不错,傲爪星域没什么大事,很快恢复了过来。

随后被联盟拿下来的荆芥星域战争倒是打得比较少,但后续的虫害问题则不小,但好歹在初期就被管控住了,现在虽然还在亏本,可人口存留的比较多,亏得额度也比较少,很快就能够扭亏为盈。

而其他的星域,那问题就大了。西线的三个星域,帝国方跟铁铠军反复的争夺;北线的四个星域打得没有西线那么激烈,但是虫群灾害却因为北线的策略有误,比西线还要更加严重。

最烂的,当然就是皇女星域了。

从人口上就能够看出来。

龙鹰星域1.2万亿人口,孟河星域1万亿人口,都算是一个普通星域正常的人口规模,蛛网宙域的十二个星域规模上应该也差不多才对。

甚至更多一些。

就比如战前的皇女星域,按理讲应该有三万亿以上的人口规模;阿方佐宙域也应当有两万亿。其他的,人口规模应该都基本在万亿以上。

但实际上,除了阿方佐星域本来人就多之外,其他所有的星域,现在的人口都不到万亿了。哪怕是阿方佐宙域,也只有1.4万亿。

最惨的皇女星域,本来应该是蛛网宙域的精华,但现在只有2570亿人口了。

而除却人口锐减之外,各地的产业也被打得稀里哗啦。

这些都是战争的影响。

然而,被打烂就被打烂了,人口锐减就锐减了,如果联盟想的话,可以加大力度压榨还活着的人,用还活着的产业,硬去榨干资源。

毕竟战争结束了嘛,总有油水可以榨的。实在不行,养不活的,就喂口饭吃,别冻死饿死,然后一股脑拉上船当血税交给帝国,不就完事儿了吗?

但联盟并没有这么做,反而硬挤出了很多财政支出,在往这些世界上砸。

为的,就是要将蛛网宙域的元气快速的恢复过来。

如果硬去榨的话,那联盟非得把蛛网宙域拿到手里,干什么呢?

将那诸多星域拿下来,为的就是在战争之后,几乎清理一空的白纸上,好好作画。

当然,这么做就注定了要先苦后甜。

所谓的苦,还不仅仅只是财政压力,也包括了整个政治治理上的压力。

被打烂成一片的战后重建工作,固然不太需要面临的各个星球上的原有势力的反扑了。他们纵使还存在,也势力大减,并且在重新夺回星球、重建星球的过程中,受到联盟的扶持和控制,掀不起风浪了。

但是同样的,没有了那些地方势力,就意味着联盟也没法借助原本星球上本来应该有的各种势力的财富。不仅要重头建立自己的政府体系,而且很多地方是真的要从一片白地中,重头建设。

也好在,诸多星球上还有当年处理虫群感染的‘虫治办’组织的存留。借由虫治办为根基,建设起来新的管理体系,会稍微减少些难度。当年在对抗寄生感染者的时候,为了能够就地的利用星球的人力物力,也多多少少进行了一些紧急的重建工作。虽然主要的部分,在食品、药品、军火这些基础的必须品上,更高级的生产力根本来不及发展,但多少也算是有点底子。

但也正是因为一片空白,在‘苦’完了之后,就有甜头了。

这也是奥赛娜在讲述完了联盟现在总体状况概览之后,重点要讲述的,就是联盟接下来的两年发展计划。

其中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龙鹰星域方面。

这是联盟的核心地带,虽然人口占比只有十分之一还不到,但却在整体产值上,占了30%往上。

联盟财政中挣钱的星域有四个,但说白了傲爪、孟河、阿方佐三个星域挣得都是点小钱,有些财政盈余没错,但影响不了大局。唯有龙鹰星域,1.3万亿的财政盈余,几乎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养了整个联盟。

不仅肩负着帝国税的纳税重任,同时像是联盟庞大的军费支出、对于那九个亏损星域的财政支撑,也几乎全部都是依靠着龙鹰星域庞大产能和财政结余,方才能够坚持得下来。

对于龙鹰星域的进一步建设,那是必然而然的。

实际上,联盟的诸多重大的产能升级,尤其是对于联盟中央研究所(武佳蓉领导的黑箱工厂),产出的各类新型高级技术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都是龙鹰星域做这个先行者。

从科研,到造船业,再到尖端战争兵器的生产、再到高级工程机械的制造、高级能源的开发与制造……龙鹰星域舍我其谁。

同时,一些低端产业,在保证龙鹰星域整体的就业率的情况下,就尽可能往外移了。

说实话,龙鹰星域做这些所谓的低端工业,其实也是效率最高的,并且利润也不错。规模大不说,关键是工业类目齐全,上下游供应链的配置都非常齐全,这就具备了很强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

但产业升级是必然的,外面嗷嗷待哺的兄弟们要喝口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算是留在龙鹰星域的所谓低端产业,也都是要更进一步升级。

就拿最最简单的一些原料加工业来说,有了更高级别的工程机械和生产线,往后冶炼金属也好、化工产品的初加工也罢,都是在降低人力投入,反倒是提升效率上去走的。

富裕出来的人力,实在不行了投入第三产业都是可以的。

文化行业、服务业、奢侈品行业更多的产出,一方面是赚钱,另一方面也是让龙鹰星域那些重工业、支柱产业的居民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哪怕是农业方面,那也是要走大农场,高效生产的路径。各种最新的农业基因技术、农业机械,都能够让养殖业也好、种植业也罢,生产效率更高的提升。甚至,在江美鱼星区的几个重点农业世界上,联盟奢侈的拿出来了气候重构技术。

用气候重构,讲一个死寂星球恢复过来,成本高昂,而且意义没那么大;但是,用这项技术给本来自然条件就不错的星球,在气候方面再调优一番,让其更适合农业发展,那成本就低廉多了。

而如果龙鹰星域里,再有富裕的工程师,不管是生物工程还是机械工程亦或者其他什么别的行当,则可以外派到其他星域去,做技术扶贫,也是效果颇为出色。

龙鹰星域内逐渐拥挤的上升通道,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一些压力。

总而言之,龙鹰星域基本就是按照过去的路径,继续向前,向更高精尖、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而在另外十三个星域上,则强调尽快扭亏为盈,并且必须是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不得搞歪门邪道的。

派往各个星域、各个星区、乃至于各个星球的联盟官员们,一个个身上都是背着明确的指标,有死命令的。

他们将会得到来自龙鹰星域、来自联盟的全力支持,就是要把产值搞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