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768章 ,十五年后

从行星总督开始 第768章 ,十五年后

作者:红心布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28 21:05:50

第768章 ,十五年后

第768章 ,十五年后

帝国历,10262年。

杨世伟在舰船的舷窗旁,欣赏着眼前的一切。

翎泽星的星港体系,建设得是真不错,哪怕是以杨世伟见惯了市面的眼光来看,那也是相当出色的。

跟神圣泰拉当然比不了,这世间又有多少地方能跟神圣泰拉相提并论呢?

然而,跟帝国上的其他许多以星港建设得好的地方相比,翎泽星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更难得可贵的是,这一切都是在十五年内建造起来的。

杨世伟亲眼见证了这颗行星,走到如今的繁华地步。

无论如何,他都要为联盟而鼓掌。

早先的时候,翎泽星作为帝国税交接地,原本那其实已经算得上不错的星港基础设施,在后面眼见着必然会越来越大的税务交接规模之下,显得有些不够用。在跟联盟之间的磋商下,帝国同意付出一定的金额,来建设翎泽星,至少要让这座星球的基础设施,满足缴纳帝国税的要求才行。

按照杨世伟的认知,一般的地方势力到这一步基本就该满足了:他们白嫖了一笔帝国中央的资金,用于建设自己的领土,那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有的地方势力,会好好利用这笔资金,利用好机会,全部投入到建设中,在未来长久中获得收益;

有的,则鼠目寸光,会在这笔钱上动动脑筋,利用各种手段,捞上一笔。一般这种情况,帝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拨款多多少少也会有些冗余,偷工减料一点、捞些钱,只要别误了正事,能让翎泽星的建设到达个最低标准,那也算可以了。

最恶劣的就是在里面捞过头了,搞出来的建设都是面子工程,实际上根本不满足需要,以至于到后面影响帝国税的交接工作。

杨世伟带了一整个审计团队,里面不仅有税务部和政务部负责文职工作的,也包括了法务部的人,甚至包括了审判庭借调的反**人员。这一整个队伍,为的就是防止最后那种情况的出现。

然而,审查了十五年,却也没见翎泽星,包括翎泽星所属的坦古星域的地方官员,有什么不法的行为。

他们并不是没有在这笔钱上面动脑筋,相反,动得相当之多。但与一般预料中不同的是,他们并不是在这上面捞钱,反而是想尽办法往里面增加投资。

帝国投的这一大笔钱,已经足够将翎泽星建设到可以支撑住每年两万多亿税币的物资交换。但联盟对此显然并不满足,在这十五年间,给坦古星域投资了一笔跟帝国投入资金相仿的金额,用于将翎泽星的星港体系,以及星球内部的各类基础设施大建设的资金。

而不光是联盟政府,坦古星域政府,那位联盟官员,也是想尽办法,努力筹措资金。虽然,以一个星域筹集的资源,肯定不及帝国中央和联盟中央给的钱那么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杨世伟带领的团队,发现自己根本没啥好审计的。联盟对于翎泽星的投入,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开始的估计,乃至于很多的

在这么多的资源堆积之下,翎泽星建设出来的成果,相当的喜人。

完成帝国税的交割?

不不不,这只是最低最低的标准。

联盟政府也好,坦古星域也罢,他们的目标,是借助帝国税交纳时候,那巨量的物资交换所带来的庞大商机。

交割货物的帝国方、联盟方的人员要吃喝,要娱乐,太空城里都有;

海量的船只在翎泽星进进出出,相应的船只维护、补给、燃料加工之类的服务,一应俱全。

这些全都是可以挣钱的。

更不要说,坦古政府还在这里建设了贸易中心,方便各路从帝国中央疆域而来的商队,可以跟在帝国税务舰队一起上路,来到翎泽星与联盟进行贸易。

甚至,贸易中心的规模发展起来之后,还建立起来了一系列的金融机制。

联盟交纳的都是以税币计价的实物,额度上没有问题,帝国也确实什么都收,只要是在税务部规定的列表内的东西就可以。

但帝国税务列表里对物品的定价是个死的,而且普遍对比市场上真正的价值,是偏低的。

光这两个因素,就已经足够玩出花来了,有很多套利的空间。

最直接的,就可以有联盟自己的、外部的、乃至于从神圣泰拉出发的商队,会直接拿着大量税币,来到翎泽星做生意。在联盟和帝国税务部进行交割税务之前,先把联盟的仓库给‘洗劫一空’。税币作为代币,可以直接抵帝国税,他们拿税币直接购买联盟的货物就行了。只要出价比税务定价高一些,那么联盟不仅把税交了,还有额外的收入。

一开始,他们的出价确实也就比帝国税定价稍微高一点点就行了,毕竟是大宗商品;后来,竞争的商家多了,那就得多出点,乃至于到最后相对动态平衡了。

对于帝国税务部来说,这没问题,他们税收够了,收上来的是税币本身也可以,那就代表了别的地方把这份税给补上了,反正也不亏。甚至,很多的生意,干脆就是税务部主动来做的。

谁赚不是赚呢?

也不仅他们在赚,神圣泰拉来的那些商会商队,谁还没个背景呢?都要赚钱的嘛!

光差价的利润,就够吃得盆满钵满了!

这还仅仅只是税务定价比市场定价低这一个因素。

帝国的定价是死的,但市场是动态的,那就意味着有些紧俏物资的价格,其实并没有被表现出来。就例如食品,价值不高,但在很多处于饥荒状态,人口聚集特别多但农业生产不足的巢都世界,就是需要大量的进口食品的。这种时候食品的价格就算是只能以市价来计算,对这些有进口需求的地方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

对于一些处于战争状态的地方,那联盟的军火可真是物美价廉。

舰船、消费类工业品……全都是可以类同来看。

而在这两大直接套利的环境之上,演变出来一些更高级的金融玩法,例如期货……这就有些脱实向虚了,联盟在管制这一块。

联盟自己都在利用翎泽星去进行大量的贸易,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战略进口,其一是人口,其二是原料。

而发展到后面,跟联盟、帝国中央的贸易都还是一方面,帝国东疆、帝国北疆、中央疆域的各个宙域、星域,都闻风而动,逐渐向此处聚集,专门在翎泽星做生意。

商人们带着海量的税币,海量的物资,来到了翎泽星。

他们不只跟联盟做生意,互相之间也做。

联盟的贸易中心,也把这些全都给管了起来,从中只抽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管理费就可以了。

一个基础设施如此完善,贸易规模如此之大的地方,可难找。而联盟廉洁透明的、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也同样在整个宇宙中难得。

越繁华,也就越形成了规模效应。

这些因素全部加起来,几乎让翎泽星成了整个东方疆域中,新崛起的、最为繁盛的贸易中心。

联盟在其中赚了不知道多少钱。

反正,按照杨世伟那个审计得没活儿干的团队,闲得去尝试统计了一番,发现翎泽星为联盟赚到的钱,从直接贸易利润,到贸易抽成,到服务业赚取的收入,可能接近万亿了。

真的令人瞠目结舌。

而受益可能还不仅仅如此。

如此之大的贸易规模、利润规模,受益的也不仅仅只是翎泽星,连带着坦古星域的很多其他的地方,也能够得到非常大的好处。

到现在,杨世伟哪里还不明白,联盟十五年前不止一毛不贪帝国拿来建设翎泽星的钱,反而咬着牙跟着投了两三倍的资金,一定要把翎泽星打造起来的原因呢?

回报简直爆炸!

别的地方可以复制吗?

恐怕是不行的。

其他的宙域,都还在大量的税收损耗,连税都收不明白,想要弄个几万亿基础的交易中心,谈何容易?

更何况,翎泽星的基础建设,帝国方面十五年下来投入了五千亿税币且不说,联盟中央政府投入的资金超过了一万五千亿;坦古星域自己则也筹划了超过一万亿的资金。

三万亿摆在这里,那些普通的宙域,哪个建得起?

杨世伟只能说一句牛逼。

当年联盟能创造这个机遇、能抓住这个机遇、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进行建造……不佩服不行。

算一算,标志着铁铠战争暨虫群战争结束的雷亚都彻斯战役结束,距今已有十八年;《联盟计划》签订距今,已有十五年。

在这十五年间,翎泽星作为帝国中央与联盟进行税务交割的地方,杨世伟长期在这里工作。

他作为帝国税务部的一位执事长,是许芙真总理的心腹。

十五年前,他被专门派来,担任跟联盟进行税务交割的负责人。

对于旁人来说,作为中央官员,却天天要往地方上跑,从神圣泰拉到翎泽星走一趟就是十个月,实在是辛苦,而且长期离开帝国中央政坛,离开权力的中心,属实不算好事。

但杨世伟知道,这是他的进身之阶。

许芙真总理对这笔钱,非常的重视。好好干,确保这笔钱能够稳定的交割,那就是大功一件。

事实也确实如此。

往后这十五年,他一直兢兢业业,主要是联盟也配合得相当好,相当让人省心,税务的交割一直都没有出现过问题。

而他自己,也顺理成章的在几年前,就得到了升迁,从执事长晋升到高级执事长。

这个位置已经不低了,在整个税务部的排号里,可以进前一百。

更何况,这还不是尽头。

他最近又往返了一次神圣泰拉和翎泽星,在这次回去的时候,许芙真总理特地把他叫去面谈了一番。

首先,许芙真夸奖了他这十五年来的工作成果,同时,还给他画了个进一步的大饼:再过两年,他可以晋升到帝国税务部次长的位置。

那就意味着他在税务部里的排序能够进到前十。

但与此同时,许芙真也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趁着十五年的期限到达,跟联盟谈谈,加税的事情。

刚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杨世伟都快麻了。

加税是能随便加的吗?

《联盟计划》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就是2.1万亿。

这是‘包税’,定额的。

哦,现在您看着联盟发展得好,不仅内部强盛,光靠着一个翎泽星就能一年赚一万亿,觉得当年定税额的时候定少了。

早干嘛去了?

当年,杨世伟还没来的时候,没少在神圣泰拉上听到一些说法。

大概意思是给联盟税率拉到这种地步之后,联盟还能造个屁的反?

我已经收了100%的税了,他怎么还有钱养叛军?

现在,发现事情根本不是这样的,就想要变变规矩,猛猛加税。

有这种道理吗?

当然,道理不道理的,其实无所谓。

帝国中央不讲理的时候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回。

但是,要不要讲理,除了脸面、底线这些随时可以抛弃、可以不要东西之外,还有至少两个关键因素:实力,利弊。

加税肯定是对帝国中央有利的,但联盟答应吗?

显然是不可能答应的。

那就要对抗吗?

杨世伟是税务部高官,还专管联盟这笔钱。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十五年过去了,联盟每年给的钱,占据了帝国中央从地方收集的总税务6-11%之间浮动。

这是很大的数字了。

大量帝国部门的各类支出,依附在这笔钱上。

帝国承担得起跟联盟闹到掀桌子的地步吗?

都不用战争,只要双方脱钩,就很要命了。

税务上,少6%-11%的收入,很多部门的很多项目,就要停摆。

没了翎泽星的生意,帝国中央很多在里面猛猛赚钱的大佬,都得亏。

光这两样,帝国中央能承受吗?

然后,就算是硬脱钩了,帝国又能拿联盟怎么样?

开战吗?

根本开不了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