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372章 布政史的劝慰

红楼之平阳赋 第372章 布政史的劝慰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372章 布政史的劝慰

第372章 布政史的劝慰

酒楼二楼,

除了二人的手下在此,一楼的其他人都不得上来,不少公子和小姐多有不满之意,在下面还想嚷嚷。

还没出声,就被同行的好友拽住,轻轻说了一句话,

“没看到洛云侯来了,想死的就去,”

吓得周围的人为之一静,说话的声音不由得放低一些。

二楼临窗,

二人相对而坐,互有深意的笑了笑。

张瑾瑜缓缓摇了摇头,无奈的说,

“还是庄大人你啊,这生意做的可是精妙,事情好还没说,倒是把后面的事给分清了,本侯答应了,只要真能让关外的税收银子多起来,本侯必然答应。”

“侯爷,此话当真!”

庄守治接着话,紧紧跟着问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张瑾瑜手掌轻轻拍了下桌面,面含笑意,点头答应,只是眼中的莫名之色,让有些兴奋的庄大人忽略而过。

庄守治清了下嗓音,沉吟一下,说道;

“侯爷,想要银子,当家之人无非是想办法开源节流两途,不管想要做什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记得元丰元年的时候,还是圣上刚刚继位,皇上早有重整关外的决心,那时候关外女真一族之人就已经成为尾大甩不掉之势,对关外三城之地威胁日重,哦,侯爷,那时候的平辽城还没丢。”

庄大人就开始说着关外那时候的情况,特意点了下平辽城,让张瑾瑜心里一紧,平辽城可在自己手中了,还没细想,庄守治继续说道;

“元丰元年,二月初,朝廷的大朝会就议论过,叫关外郡城整军备武,要给女真人一点颜色瞧瞧,这件事朝臣有很多人支持,还真的落实了,内务府在平阳城有一个小的兵器作坊,后来就直接修成了如今的兵器监,就地取材督造兵器,这一年就为边关提供了足额的兵器,为京城大内的库银,节约了超过五百万两银子的损耗。所以当时各地办的有声有色的,侯爷不会不知道吧。”

张瑾瑜当然知道,现在那个兵器监被自己渗透成筛子了,哪能不知,可使面色却没漏出来,摇了下头,

“本侯是听说了,可是老大人你也知道,那可是内务的宝贝,不少太监监工,所造的武器又是供给整个边军,侯府也没权利收税,更不说染指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庄守治看着面前的洛云侯,大言不惭的在那哭穷,只得回问了一句,

“侯爷麾下的军士,乃天下第一军,个个身穿重甲样式独特,可谓是独步天下,侯爷的威势那些太监能拦得住,侯爷,您说呢?”

张瑾瑜脸色稍有些不自然,勉为其难的叹了口气,

“老大人此话不假,可是那些太监死要钱,想要些东西还是本侯自掏银子买下的,也就给手底下心腹之人用了点。”

庄守治笑了笑没说话,看着洛云侯言不由衷的样子,也不点破,继续说道,

“是啊,侯爷心腹之人何其多,那兵器监除了内务府督办,工部和兵部也是出了大力的,也就是那一年,朝廷的各项开支大增,内阁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当时候阁老就吩咐,来年的事要好好议议。”

“庄大人,刚刚可是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侯觉得廷议,内阁不是商议过的吗,怎么后来能花费那么大?”

张瑾瑜自然是想到了里面花费的银子,必然是还没出京城就被上下其手捞完了,

“侯爷说的极是,当时候阁老就问过,以前商议的事早就说的很透彻了,那么,怎么能花那么多银子呢。”

庄守治反而拿话问了自己,张瑾瑜嘲笑一下;

“那庄大人心里应该更明白,内阁早已经定下,账目应该算的很透彻了,银子花多了必然是有人多拿了。”

“此言差矣,侯爷,当时候老夫在兵部当差,从兵部那边着眼,当时候是让卫将军率领其所部,和叶大人节制的地方府军,集结人马全部到平辽城集结待命,意图把平辽城打造成坚城,凭此城和女真人周旋,如有战机可配合平辽城守将出城剿灭女真小部人马,力图保住关内外商路畅通,不受外族影响,当时候这件事,内阁各位阁佬都是意见统一。”

庄大人说到这,神情也是有些讥讽和萧瑟,张瑾瑜仔细想了一下朝廷的决议,并没有大方向上的错误,只是为何到最后,平辽城怎么丢了?

“朝廷的目的没错,商路畅通,军队后勤就跟得上,耗也耗死女真了。”

“呵呵,侯爷想简单了,暂且听老夫说完,商路畅通,自然是好事,可是接下来运什么,可就不好办了,江南这边说运苏州的丝绸锦布,其他之地瓷器,茶叶,尤其是丝绸,堪比黄金,当时候苏州每年也就是一千匹的量,不够各家分的,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足够蚕蛹啊,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哼。”

庄守治冷笑一声,继续喝了口茶,

“所以为了增加丝绸产量,江南当时的布政史就提议,增加丝绸的产量关键就在于蚕丝,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侯爷您猜内阁是怎么想的办法?”

“庄大人明知故问,你刚刚不说了,想要蚕丝就要增加桑田,多开垦不就得了。”

张瑾瑜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联,这与蚕丝何事。

“侯爷说的对也不对,桑田的要求高,开垦花费巨大,所以当时候内阁同意江南布政史的策略,干脆让江南现有的农田,直接拨一半改为桑田,而且改的桑田仍按农田一样交税,不增加税赋,本是好意,可是第二年江南罕见发生水灾,稻谷锐减,桑田也是毁了大半,朝廷预期的岁入没了。”

“也该没了,什么人脑子能想起让上等的田亩改成桑田,不说其他的,粮食都没保证的前提下,如此玩法,必然是在其中捞了不少好处吧,说不得女真人就抓住机会了。”

张瑾瑜想来不可思议,简直不敢相信竟然会这样,粮食产出是根本,其他的只能是陪衬,弄来的银子皇上的内帑几乎没有进账,倒是肥了不少贪官污吏。

庄大人苦笑了一下,所言不差,

“侯爷说的是,那一年平辽城陷落,江南布政史满门抄斩,关外所有的计划全部流产了,本来是占了先机的,现在反而一败涂地,从那以后关外所有提案都搁置了,关外主要是商路财源,这个想必是侯爷已经是拿下了,另一个,就是在此基础上坐着收钱,”

张瑾瑜顿时感兴趣,商路的商贸,自己早就想到了,如今商路通行,极大缓解关外的缺额,那还有什么能坐着收钱呢,

“庄大人恕罪,本候先前鲁莽了,还请庄大人不吝赐教,”

张瑾瑜坦然的认错,虚心问道,庄守治倒是承了这一礼,

“侯爷可听说过四海钱庄,也就是民间放印子和往来客商对换银子的钱庄!”

张瑾瑜脑中忽然一亮,怎么把此事给忘记了,钱庄不就是所谓的收银子的地方,这可是一本万利,躺着数钱,张瑾瑜眼睛一亮,倒是感谢老狐狸的提醒了。

“庄大人所言甚是,是本侯有些怠慢了,钱庄之事必有可图,那本侯是另立山头还是另有他法,庄大人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还是跟侯爷说话敞亮,痛快,不愧是威震关外的洛云侯啊,老夫也不藏着掖着了,实话而说,一个是从头开始,但是耗费巨大,而且会受到中原,和江南各大钱庄,那些别人鹰犬的排挤,但是在侯爷关外,立足是没问题的,而另一个就是直接入了江南四海钱庄的分号,在关外遍地开花,而后和关内票号通用,不是很合适吗。”

庄大人一脸的微笑,心里默默的也在盘算洛云侯会选哪样,如果真的缺钱必然会选四海钱庄,而如果是另立山头,小家子气恐怕心中早有异。

但是四海钱庄各地亏空已经显露苗头,中原各地钱庄也是一样,各地世家和勋贵只知道取银子埋入地下,而不想一想钱庄的存银是否能支撑挤兑,实在是无语至极,虽然自己也在搬银子回府,不得已而为之。

张瑾瑜听完,还没有想好,不过四海钱庄的大名早就有所耳闻,而且自己还让段宏去试探了一番,也不知怎么样了?

再说银行想要做必然是要吃独食的,哪里能让外人插足,不过要是有现成的钱庄支援还是能分润一点利润的,至于说关内关外的,只要去关外跑商路,就硬性规定必须用关外的票号,至于关内,就在京城和江南设一个总票号,可以自由悦换银子,至于其他地界,就不要问了,都是各家勋贵碗里的肉,抢也抢不来。

“庄大人,您的想法本侯斟酌了一番,不说别的,自从在关外收拾了女真人之后,就喜欢吃独食,要是跟着别人,总感觉是在抢别人嘴上的肉,未免有些吃像太难看了。所以本侯想另立山头,只是前期的大掌柜实属不好找,至于银子,本侯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庄守治看着眼前年轻的侯爷,心底也感到振奋和警惕,果然是关外来的猛虎,不过也好,行事果决,只是侯府真的有银子吗。

“那侯爷怎么打算的,庄某能否有幸参上一股,即使不成,江南的票号可否分润一点给庄某的家小,也算是侯爷的一点香火情,至于江南票号的筹建,自是不劳烦侯爷费心,庄某手里有一个小的票号,到时候改头换面,老朽再把里面的一些坏账给填了就是现成的钱庄,只要侯爷在京城和关外在组建分号,钱庄自然是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