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387章 宝玉想考科举

红楼之平阳赋 第387章 宝玉想考科举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387章 宝玉想考科举

第387章 宝玉想考科举

云良阁内,

贾琏看着眼前一桌子美味佳肴,忽然没了胃口,虽然听说王熙凤在府上弄着什么商队,准备跑什么商路赚一些银子,可是自己好像也留意了,商队那些人,一直干着采买的事,还是干着以前的买卖,各处给府上主子去买一些挑选的东西。

而王熙凤招的人显得风平浪静,至于府上没听到动静,想必内里的人也不知道在弄什么,可是要了这么多人,必然不是小事。

要那么些人去上工,采买的量可真够的多的,可是银子从哪里来的?

贾琏还没有真的想到,王熙凤竟然敢攀附洛云侯府,合着做生意,也怪王熙凤小心,为了点私房银子愣是没有明说,瞒了那么些日子,荣国府上下和东府的那边的人,都还以为是二奶奶在府上组建商队的事忙活着,那些被雇佣的贾家的族人,都没有讨论此事,反而说着干了多久能拿多少银子。

贾琏喝了一碗粥,不甘心的问道;

“来旺,你给二爷说实话,那些人到底干什么了?我在府上也没有听府上的人谈论此事,是何道理?”

看着二爷的脸色冷了下来,来旺苦笑一声,抹了把脸,回道;

“二爷,那你是为难小的了,小的就是跑腿的奴才,给二奶奶传信,安排车架,其他的哪里敢问,再说,那些干活的人都在讨论,这个月能拿多少银子的月例,小的只是听个乐呵而已。”

来旺低着头哪里敢说二奶奶的事,要是被知道了,自己可就没了活口了,贾琏没有再问,在那生着闷气,身边的昭儿眼睛一转,凑过来问道;

“二爷,府上一直是二奶奶管家,向来严谨,二爷不必担心,听说二爷要了两个‘瘦马’大展雄风,不愧是二爷,小的们都是羡慕得紧啊。”

“就是,就是,二爷一来,就让江南这些小娘们知道二爷的厉害。”

来旺见贾琏的脸色有些缓和,出声附和道。

贾琏被二人说到了心里的痒处,难免有自得之色,对付那些小娘子自己可是手到擒来。

“行了,刚刚的事不要乱说,等回去了,嘴上可要把门把住了,”

“是,二爷,小的知道。”

“放心吧,二爷。”

二人急忙点头答应。

贾琏心情才好了点,原因就是王熙凤如此强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后的银子花销还指望她呢,不问便不说,快活就成。

吃着酒,往外看了一眼,就见到云良阁外,门楼处,有好多身影疾驰,轰隆隆马蹄声响起,天都夜了,又出了什么事?

正在纳闷之间,门外有人喊道,

“快,出来看看,城里大批官兵都在出城,也不知道所谓何事?”

“真的假的?”

“难道外面出了事?”

云良阁内,众多恩客和学子涌出去观看,贾琏见了忽然心里一紧,都出去了,难道大营那边出事了。

心里有了惦记,吃不安稳,吩咐道;

“别吃了,快,收拾一下,回去看看什么事?”

亲兵和小厮都是愣了一下,听到二爷催促声,放下碗筷,就出门准备了马车和马匹,贾琏心里担忧,直接上了马车,一群人急着追了上去。

二楼,

宫怀玉在楼上打开窗户一脚,外面的情形看的不明白,雪下的那么大,这么着急,看完之后立刻关了窗户。

“世子,贾琏刚刚急匆匆带人走了,城内不少骑兵,也是出城奔着大营的方向集结,禁军好像也回了旧宫。”

南统领在门外,说着外面的情况,宫怀玉坐在书房里看着书册,闻言想了一下,还是没有猜准洛云侯的用意。

“时刻盯着,有事即刻来报。”

“是,世子。”

门外遂响起离去的脚步声。

而卫军的大营,

张瑾瑜站在楼船之上,盯着校场,看到麾下士兵陆续到来,就命令道;

“传令,按照来时路数,各营千总开始点名,人到齐立刻登船。”

“是,侯爷。”

身边的亲卫打着旗语,不一会,校场上就出现各个队伍集结整顿情况,然后一队队士兵就开始登船了。

没过一会,

楼船下面,

皇城司的人簇拥着,满脸冒着热气的赵公公,跑进了水寨,看赵公公一脸虚脱的表情,张瑾瑜哪里不知道,赵司跑回来的急,

“赵老哥,怠慢了,时间紧急就没有提前告诉赵公公,还望恕罪。”

赵司狠狠呼出一口气,上了楼船,唉声叹气的回道;

“我的侯爷,您这一下,可是要了杂家的老命啊,夜里还下着大雪,杂家可是从热乎乎的炕上下来的,这一路真是辛苦。”

听着赵公公的抱怨,还从热炕上下来的,张瑾瑜不免多看了几眼,这老太监真会享受,那么早就要睡了,

“那赵老哥可是要多担待一下,等人全上船之后,立刻就走,也不等雪停了。”

“什么,这么急?侯爷,您给杂家递个准话,是不是京城给侯爷来了密旨了?”

赵司立刻变了脸色,以为是皇上来了密旨,小声的问了一声。

张瑾瑜摇了摇头,否认道;

“那倒是没有,是本侯下的令,今夜准时离开江南!”

赵公公一脸的不信,继续问道;

“那是为何?侯爷,天还下着雪,大冷的天那么着急!”

“都说赵公公有着七窍玲珑之心,怎么就想不明白呢,今日白鹿书院的事可还记得?”

张瑾瑜也不解释,用言语点了一下,有些话不能明着说。

赵公公眯着眼,回想了一下今日的事,白鹿书院,不就是要封了书院的事,不过此事不是解决了吗,还能有什么,不对!书院,学子,恩科。

猛然想到了恩科在即,金陵必定云集江南上下的士子,想到了那些人,赵司不免有些腻歪,要是书院的人再不满意,必有祸事,感慨了一下,

“还是侯爷想的周到,咱们早走为妙,杂家多谢侯爷提醒。”

赵司后退一步给侯爷施了一礼,张瑾瑜赶紧伸手拖住,嘴上还埋怨;

“赵老哥,客气了,本侯也是为了自己考虑,不想再卷入文官内部的纷争,所以还是走为上计。”

“侯爷果然仁义,这个情,杂家承了,侯爷先忙着,杂家回去收拾一下。”

“赵老哥请便。”

说完话,赵公公就带着人匆忙的下了楼船,回到了大营里面,指挥着挥下的人,拿着挑担和绳子,大大小小的箱子开始搬运到楼船,一看是价值不菲。

宁边凑过来小声说道;

“侯爷,看样子赵公公这一趟没白来,您看看那些箱子,好东西不少!”

张瑾瑜抬眼往大营东边的帐篷看去,赵公公正指挥人从里面抬着不少箱子,看样子挺沉的,还有不少人怀里抱着古董字画。

果然,

论抄家还是这些皇城司的老太监厉害,哪里藏的根本瞒不住他们,

“宁边,能不能估摸一下那些东西能值多少银子?”

“这回侯爷,那些东西没有定数,多少都行,不过能被大公公惦记着,必然物有所值。”

“那倒是,这些死太监,从古至今,都是要钱不要命得主。”

张瑾瑜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声,宁边低下头没有说话,此话听不得。

“行了,还有谁没来,?”

看着校场上稀稀拉拉没几个人了,想必是差不多了,张瑾瑜就问道,想急早的离去。

宁边安排身边的旗兵开始问询,打着旗语,不一会,各船相继打回来旗语,收到信号之后,

宁边走回来说道,

“侯爷,各船都到齐了,卢指挥使已经把领航的楼船,先行一步,出了水寨,在运河上等候,只是咱们身后的四号楼船汇报。贾琏一行人今日下午出去就没回来?”

“什么,他们去哪了?”

“回侯爷,没说。”

“在等一炷香时间,如果没来让他们自己走,和薛家一起!”

“是,侯爷!”

同为贾家的西院荣国府,

白天吃了熏烤肉的众人,解了嘴馋,贾母一时高兴,就把尤夫人留下,一起在堂内吃着晚膳。

王熙凤倒也没有离开,始终是留在老太太那伺候着一大家子人。

贾宝玉近日里也是没有多话,反而安静的待了一下午,倒是让三春多少注意了一下,打趣道,

“宝玉,今日里怎么这么安静,是不是那熏烤肉不好吃了,所以为难开不了口。”

“是啊,还是因为宝玉有了想法,听说宝玉这几日读书颇为用功,”

只有二姑娘抿嘴在那笑着,时不时打量一下宝玉神情。

王熙凤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早就注意到了宝叔叔,就着其他人上桌的时候,调笑的问了一句。

“宝玉,今个怎么了?难道不高兴,告诉嫂子,出了何事?”

贾宝玉好似回过神一样,看了过来,笑了下,回道,

“二嫂子,没事,这几日温习功课有些累了,耐不住吵闹,所以就不想说话,到没有其他的事,至于今日二嫂子带来的腊肉,宝玉觉得还成。”

贾母闻言就心疼的看了过来,看着宝玉憔悴的脸,向二太太问道;

“老二家的,我说宝玉这几天无精打采的,倒是看书看得,怎么也要让他多休息一下,书可以慢慢读!”

二太太倒也是心疼,可是想到了贾政就是一脸的无奈,

“母亲说的是,可是也不知怎么的,今岁恩科开考在即,老爷想着让宝玉参加童生考试,所以近些日子,天天督促了宝玉读书,所以难免劳累一些。”

“哦,今年就轮到恩科开考了,时间过得那么快,我老婆子过的都不知道年岁了,科考是好事,鸳鸯,记得把侯府送来的人参,拿一半给宝玉送过去,好好补一下,今年的恩科也是很重要的,宝玉试着考一下也无妨。”

贾母本来还是劝慰的,哪曾想知道是恩科之事,竟然改了口,还让那个鸳鸯送人参过去,宝玉自然是苦着脸,到是王熙凤眼神一转,知道是老太太想为宝叔叔某个后路,也不在插言,倒是说了下贾琏,

“还是老祖宗想得周到,宝叔叔如此用功,说不定这次最起码童生是没问题的,可比贾琏强多了,”

听到王熙凤的夸赞,二太太王夫人的面容倒是露出一抹慈祥,

“谢谢母亲关心,凤丫头的嘴啊,像抹了蜜一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