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437章 殿试同分南北

红楼之平阳赋 第437章 殿试同分南北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437章 殿试同分南北

第437章 殿试同分南北

此哭声一出,

周围的动静就大了,

二楼其余的书院学子和赶考来京的士子,都是大声议论,纷纷痛斥考官袒护南方考生,斥责朝廷的不公,有些话说着也难听,什么话都有。

张瑾瑜听的开心,边吃边看着那些人义愤填膺的聚在一起痛骂,也不禁赞叹,历来文人骂人不带脏字,果然如此,听得过瘾。

只是听到这些话的武皇,脸色铁青,忍着怒意,扔下手中的馕饼,

沉声问道,

“去年之事,内阁可有定论?”

戴权见了急忙起身安慰,

“黄老爷,不过是几位年轻的学子随口说说,哪里能真的会这样,想必去年,因为天气原因,影响北地学子的发挥,阁老们也曾把那些赶考士子的卷子,重新拿过来仔细查阅比对,确实北方士子的文章略微处在下风,今年恩科,时节皆是风调雨顺,必然会大好的。”

“那你就能保证,今岁北方那些考生能发挥好?”

周世宏没好气的说了话,戴权愕然一下,没了声音,怎么可能保证,考的还是那些人,既然一次不行,显然是写的文章比不过人家,只得摇了摇头回道,

“老奴不能保证,”

“坐下,废话那么多”

武皇周世宏坐立不安,此事如鲠在喉,心里想了很多,是不是真的是考官的问题,还是有其他人另有暗手,转头看向还在那大吃大喝的洛云侯,气不打一处来,一盘肉被他自己吃了大半,

“张公子有何见教?”

张瑾瑜虽然在那吃喝,可是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倒也明白,就是北方考生考试确实考不过南方的考生,又眼红那些人,只能闹一闹,不过话也说回来,那些士子说的也对,真要是做官的全是南方人,朝廷怕是难了,乡党乡党,可不是闹着玩的。

“黄老爷,此事对也不对,实情刚刚小子也听了大概,就是科举,北边的人考不过南边的人,但是又不能全部录取南边的,内阁那边有什么意思,小子不知道,不过老爷,学子们说的也对,朝廷的文官哪里能一家独大,所以去年的情况绝不行,略做改变也可,不行的话看着名录户籍,重新规避一下不就成了。”

看着轻描淡写的洛云侯,以为什么妙计,不还是作弊嘛,戴权忍不住回道,

“张公子,你想的简单了,乡试从下面考上来,都是各地方官员作为考官主持,只有会试和殿试才能在京城举行,考试的卷子和名字都是糊名的,所以考官只能看到卷子,看不到户籍名字,只有殿试时候,选定三甲进士才能看到,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万万不可更改。”

听到这么复杂,张瑾瑜也是头大,真是麻烦,作弊不能做,只能另寻出路,

“那戴管家,他们所说的南边压制北边,是说的会试还是殿试?”

“是殿试,会试基本上能考过来都差不多,有名额限制,所以各省都能分润,只有殿试只看文章,不限名额,去年皆因三甲进士大半之人,包括探花,榜眼,状元皆是南方人士,所以出了乱子,就此先取消那次科考成绩,所以才有此争端。”

戴权详细的说着其中的矛头争论之处,武皇也是点头,殿试竟然是矛盾根源,至于那些文章,看了南方士子的文章确实惊艳,都不忍心划掉,

武皇着急追问,

“张公子可有了计较。”

“还没想好,不过既然是殿试,必然考的是策论,小子斗胆问道,那写策论的考题是谁出的,怎么出的?”

戴权偷偷望了一眼皇上的表情,见到武皇颔首同意,就回道,

“张公子,这些策论考题自然是内阁阁老想出来的,然后在乾清宫颁布,有时候是皇上出的考题,不一而就,没有定数,题目自然是多以朝廷关内之事为题。”

听到这,

张瑾瑜一拍桌子,说道,

“此事就出在这题目之上,历来考题都是如此,那些阁老也是常年出此经意,南方那些人比较富足,可以定下心来研读。

倒是北方的学子因为各种原因,累死也比不上南方的人写的文章,所以那些题目,小子建议全给换了,而且是考试前一刻给换了,让黄老爷亲自出题,内容自然是关外,草原,北方的边军等,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亦或者内阁备好题目了,最后临考再换,想必别人就不能得知了。”

戴权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了过去,这种歪点子都能想出来,可是说的不无道理。

周世宏眯着眼细细思索,说的在理,不过又有些疑问,

“要是这样,北方士子考的再不如南方士子当如何?”

张瑾瑜喝了口茶水,心里也是无奈,这样都不成那确实真的不如人家,只能作弊了,

“老爷,要是这样还不成,说真的,那些人还是真的不行,不过也可设下规矩,取进士南北各一半,取南方之人最多还可以多一些,不可占用北方士子名额即可,算是作弊了。”

此法也是张瑾瑜从前世哪个朝代学的南北榜单的想法,就是有些无赖,愧对那些学子啊。

武皇眼神一凝,想了下,或许是个好办法,就怕内阁之人反对,还有那些士子,不过按下心思,今岁恩科可以一试一试。

此间对话完了,

忽然又听到邻桌之人说话,

“兄长不必难过,中不中等吃完饭,咱们去街口神算子那算一卦就成,特别灵,据说那老神仙一日六十卦,只碰有缘人才给测算,灵得很。”

围坐之人都是一愣,

“真的假的,科举中不中都能测出来。”

“那是当然,我跟你说”

又是一番言语传来,惹起了众人的兴趣,

周世宏也感兴趣,问道,

“张公子你信不信?”

张瑾瑜刚吃了没几口菜,又被问到此事,心里好似是信也不信,嘴上哪里肯信,

“黄老爷,哪里有什么神仙,要是能算到这个,也不必考了,直接问他中不中不就成了,拿着算命的幌子,无非是骗一些钱财。”

“老爷,张公子说的没错,京城那么多算命之人,都是自称神仙之流,无非是打着招牌,招摇撞骗罢了。”

戴权在身边出声附和一番。

可是武皇还是生疑,看那几人的所说不像是被骗的样子,既然说中就中,难道另有玄机不成,

“如果真的说一个中一个,又如何?”

“呃,要么是真厉害,要么是另有乾坤,考题泄露了。”

张瑾瑜也是喃喃回道,忽然感到不妥急忙改口,

“也可能是巧合,臣,刚刚是无心之言。”

可是此话让武皇记在心里,刚刚想的事被洛云侯一语点中,也只有这种情况了,那可就是大案了,哪里还有心思在吃东西,

“是与不是,去看看就知道了,弄不清,这饭也吃不下,张公子你说呢?”

“自然是吃不下的,黄老爷一起去看看。”

张瑾瑜还未吃饱,看着一桌子的饭菜,一脸苦笑把手中食物放下,擦了下手,喊道,

“小二,结账,”

“来了客官。”

京南地区,

曾泽大人带着侍卫徒步走在街道上,一脸的茫然,布政史大人为何还不打开官仓放粮食,难道真的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能放,那城外可是千万百姓的性命啊。

回到了知府衙门,很多衙役都在衙门等着,如今城里百姓家里也没多少余粮了,就连知府衙门的公差,也只能靠着衙门库房的粮食支撑,更别提城外的饥民了。

回到公堂坐下,自有师爷端来茶水,问道,

“大人如此沮丧,可是布政史大人并不同意大人的意思?”

曾泽回过神,唉声叹气,

“是啊,眼看城外饥民将至,城内也将缺粮,如果那些饥民到了再有人怂恿必然是揭竿而起,怕那时候我等.”

“怕那时候,大人乌纱帽不保,甚至有杀头之罪,可是老爷,如果现在真打开了粮仓,老爷能保证城外饥民安分守己回去吗,怕不会吧,”

师爷把茶碗往前端了一下,曾泽看到师爷陆言则隐约有话要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稳了下心神,问道,

“不能保证,可是官仓毕竟那么多粮食,必然能救许多人,或许能安抚他们让其返乡,亦或者解除了危机。”

“曾大人,此言差矣,动什么都不能动郡城官仓,前些日子,各郡府的大人们都在各处搜刮粮食可知道为何,

不就是朝堂户部下的急令,各地官仓必须如实填满,如果官仓不达标,轻则贬官罢爵,重则抄家流放,必然是圣上的意思,要是大人开了官仓可知道要多少官员人头落地,那些官员可是拼死要阻止的。”

陆师爷言辞凿凿,给曾知府解释里面的来龙去脉,

“话虽如此,可是那些饥民要是反了,可就是大事了,人数可不少。”

曾大人冷笑一声,都是自保,可是真要反了,这些人够杀的吗,

“那就剿灭反贼,兴许还能有功劳在身免了罪过,来多少杀多少,大人,往前看啊。”

陆师爷站在堂下,显得神秘莫测,可是曾泽怒气横生,

“那可不是一点灾民,那可是数十万百姓性命,在你口中连个畜生都不如了,说得简单,真要是反了,就凭府军的人你觉得能守住?再说城内百姓也没有多少存粮了,里应外合,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哎,大人,你看你,一点风吹草动,就跟天塌地陷了一样,要是大人这样做官非坐死不可,大人只要跟着其他人一样,守着一亩三分地就成,城里自有人出面,这么大的国家,他哪天不出点事,对不对,甭说国了,就是家,哪天不得有点事啊,做官就不要怕事,出了事和他人一起给铲平了结了,做官还怕这些那还做什么官呢。

事情已经出了,就甭指望朝廷不知道,现在大人要的就是统一口径,自保啊。”

陆言则图穷匕见,直言了当,曾泽这才细细打量衙门的师爷,常年一身灰衣,带着方帽子,留着胡须,年过半百,隐藏的这么深,好手段,

“陆师爷说的通透,本官问你,你到底是何人,或者说何人派来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