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447章 贾母怅然若失

红楼之平阳赋 第447章 贾母怅然若失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447章 贾母怅然若失

第447章 贾母怅然若失

慈宁宫,

卢太后一人坐在东暖阁里的椅子上,用着晚膳。

屋内中央仅仅放着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桌子上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普通的人家的四菜一汤,更没有大油大肉的菜色,就这么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吃着饭。

身边依旧是老嬷嬷陪着,吃饭的时候,屋内一片死寂,只有筷子碰触瓷碗时发出的声音。

也许是过了好久,卢太后吃饱了,放下碗筷,问道,

“周太监呢,可是来了?”

“回主子,周总管就在殿外侯着,刚刚怕打扰了主子用膳,就没有进来。”

身边的嬷嬷走过来回话,然后开始收拾桌子上的碗筷,

“嗯,让他进来吧,”

“是,娘娘。”

老嬷嬷拿着托盘就把东西收拾完端了出去,临走时还给太后沏好了一壶茶,消食之用。

片刻之后,

从外面的昏暗的火光照应下,一个面容枯槁的老太监,不断地在那咳嗽一声,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犹如恶鬼一般。

卢太后眼神一凝,问道,

“怎么搞的,把自己弄成这样,可是遇到了麻烦。”

“咳咳,主子放心,老奴还死不了,受了点风寒,吃了药见了好,这才来见太后。”

周太监脸上皱纹更多了,但也能看出一脸的喜色,干枯如树皮般的脸面也是缓和了下来,卢太后好似心有所感的一样,看着周太监的颤颤巍巍的双手问道,

“可是有了什么发现?”

“主子,老奴手下的暗卫,先一步传来消息,京南地区出事了,而且老奴的义子在那边,好似察觉了什么,现在亲自带人去查看,相信不久就会有消息传来,太后,可能有希望了,”

周太监虽然不能确定,可是义子的传来的话中,说是发现了小主子的旧部,既然能给自己传信,必然是有确凿的证据,周太监了解这个义子秦勇,胆大心细,而且没有证据的事不会乱说的,竟然让他寻了踪迹,在京南这么多年,还以为是白费了心思,总算是发现了蛛丝马迹。

卢太后猛然坐起身来,而后盯着周敬的眼睛,语气激动的问道,

“此话可是真的,那么多年没有音讯,怎么可能现在有了呢,京南地区,不就是晴川和林山两郡,怎么会在那,那里可是穷苦之地。”

“主子,您也知道那里是穷苦之地,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也许当时候是个生路呢,太后,老奴让人已经去调查了,只是另有一事,实在是骇人,”

周太监反而觉得,要是太子真的没死,当年逃出京城之后,必然找个安稳清净之地修养生息,以图后手才是,哪里能躲在江南这种眼线密布的地方。

“哦,何事?”

卢太后此刻一心都是放在此事的身上,人老了,乍一听此事难免思绪万千,不过快二十年的时间,多少次消息真真假假,听习惯了,内心仅仅刚刚激动一下,如今也是波澜不惊。

“启禀太后,京南那边之所以发现太子的踪迹,就是因为京南乱了,虽不知具体情况,但是来信所说,林山郡遭逢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地,相互易子而食,如今倘若有人登高一呼,贼人乘势而起,最南边的林岳府已然被乱贼给围了,并且发现了太平教的人在其中兴风作浪,暗卫的老人就混在他们之中,探查的时候反而发现有了太子的旧部的身影,虽未确定但想来不会看错的。

“呵呵,京南,好久没听到这个词了,乱的好啊,乱了才能浑水摸鱼,才能瞒天过海。

早些年的白莲教横行中原的时候,没让那些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明白,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费了多大的力气,花了朝廷多少银子,才给扑灭的,如今过去了快二十年了,现在又出来个太平教,哎呀,老婆子啊,就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有后悔的一天。现在,京南的事具体如何?”

“回太后,京南腹地,乱局已定,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乱民打下林岳府,获得了兵甲之利,那就成了气候,只要在想办法获得粮食,京城只能和一样,派发援兵了,不然恐怕又是一个白莲教之祸了。

朝廷如今还蒙在鼓里,必然是有朝臣从中阻拦,甚至是地方官员早就狼狈为奸,上下串通一气隐瞒下来!可惜了那些百姓啊”

周敬用平静的语气诉说着京南的事,丝毫看不出喜怒之色,经历那么多,许些事都看开了,只是苦了天下百姓,但是历朝历代,只要出事百姓哪里逃的出去啊。

卢太后听后,不免得有些同情,哪次动乱不死那么多人,可是再多人也没有自己儿子重要,只要有了消息,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既然如此,让咱们的人去京南看看,到底要找的人有没有,

还有你说南边的林岳府被围了,那么再往南的定州和赵州恐怕早就落入他们手中了,即使是那边的官员上下联手隐瞒,可是府城要是丢了那可是死罪,所以这几日必然有动静传来,要么是派兵剿灭,要么是继续隐瞒,依老婆子之见,必然是派兵围剿了。”

“太后英明,老奴早就传信,要他们去查个虚实,京南布政史于大人,已经下令,让京南守备将军顾平率军南下平叛,看时间也就是这一两天的时间。”

周太监也是着急,事情查不清楚,此事就不能水落石出,可是越查越胆战心惊,那些官员胆大妄为,行事触目惊心,简直是国中之国了。

“嗯,此话我信,记得白莲教当年也是这样起来的,说到白莲教,那么久没他们的信,仿佛真的消失了一样,你说他们真的在那时候被消灭了,哀家还真不信,告诉手下的人,万事小心,恐怕京南的事不是那么可简单。”

“是,太后,主子早些休息,老奴知道。”

在卢太后交代一番之后,周太监心底也是一惊,想到了白莲教,当年的庞然大物,可是此番竟然没有一点消息关于白莲教,反而都是太平教的人在京南为威作福,好像山大王一样,当然,白莲教真的解散了,那也是朝廷的幸事。

不过心下里还是多了一番小心,暗卫的人也是不多了,要是在京南,把人手都损失了,恐怕自己也没有精力在训练一批了,随即快步离去。

宫外,

戴权回宫拿了圣旨,然后领着人,带着小黄门和禁军,还有皇城司近卫心腹人马。

坐着马车就迅速朝着荣国府上而去,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身边的小太监先行去知会一声。

看着手中的圣旨心中感叹!

林大人也算是瞑目了,只是可惜了一身的才华,被贼人所害,江南盐政可是皇上内帑的金库,如今也不知道何人才能接此重任。

看了一眼天色,催促道,

“都快一些,杂家还有要事呢。”

“是,督公。驾!”

随即马夫的呵斥声就传来,整个队伍明显加快了速度。

荣国府,

虽说是散了人,可是天色已晚,老太君哪里能休息的安稳,稍微靠在炕上眯了一个时辰,就醒了过来,睁开眼问道,

“鸳鸯,如今什么时辰了?”

“老太太您醒了,如今已经是酉时了,这才刚过去一个时辰。”

鸳鸯急忙走过来,扶起贾母起来,然后让丫鬟端着温水过来,从水盆里宁干净锦布,拿过来给贾母擦了脸。

贾母这才感到清醒一些,想了想问道,

“侯府夫人可回去了?”

“回老太太,可是回去了没多久,县主和二奶奶一起去了林小姐的院子里坐了一会。然后那些亲卫把东西送进去之后,等她们叙完话,方才离去,是二奶奶亲自陪着的。”

鸳鸯事无巨细的说着,贾母这才放心,那么标志的人儿,身份尊贵,又是那个小煞星的心头肉,这要是在府上出了事,又是一件头疼的事,走了也好。

又想起今个入府的姨太太,也不知如何了,

“那姨太太一家人呢,安顿好了没有?”

“回老太太,已经在梨香院住下了,东西也搬了过去,想来再收拾几日就成,只是二奶奶派人来问,今个晚上用膳是各用各的还是在荣庆堂摆上几桌?”

话说到这,鸳鸯才想起来,二奶奶让平儿过来问询此事,只因老太太在休息,平儿只得先回去,刚刚自己也是忘记此事。

贾母拿过拐杖,看着冷清的屋内,颇为不喜欢,不知为何,一醒来就想见到人,热闹些好,

“那还用问,自然是摆上几桌在我这,把玉儿和姨太太一家喊来,在这里给姨太太一家接风洗尘,让宝玉下了学和三春丫头们一起过来,热闹一些,鸳鸯,你去告诉二奶奶,让她把宴席弄得好一些,别丢了颜面,大太太那里和二太太那里,派个人知会一声,先过来。”

“是,老太太,奴婢省得。”

鸳鸯应了一声,起身出了屋,打发人开始各个院子通知人了,自己则是亲自去寻了二奶奶住的梨园。

没多久,就到了院子,听到屋内有笑声传来,不免放慢了脚步,想去听一听,哪里知道还未走到近前,屋门猛地被打开,平儿笑着跑了出来,竟然和鸳鸯撞了一个满怀,二人碰在一起,“哎呀”一声,相互得捂着胸口的硕大,看着对方。

二奶奶王熙凤听到动静,走出了屋子,急忙问道,

“出了什么事,”

可是一打眼,看着二人的样子,就没好气地说道,

“平儿,不是我说你,毛手毛脚的,也不省心。”

王熙凤张口就来,平儿脸色羞红,一急眼回了话,

“还不是奶奶随意说话,惹了奴婢笑话,这才跑出来撞了鸳鸯姐姐的,这就先埋怨起奴婢来了。”

看到平儿还狡辩,王熙凤嘴里就骂道,

“你个小蹄子,还敢顶嘴。”

还要再骂,就被鸳鸯拉住,嘴上劝道,

“二奶奶,可是算了,又不是大事,老太太今个说了,在老太太那摆上一大桌子宴席,今晚要宴请姨太太一家,还说要办的好一些,别失了颜面。”

王熙凤自然是给鸳鸯面子,不说别的,就是以后,也算是洛云侯的妾室,眉脸可都有了,就连老太太如今也不让鸳鸯做伺候的活计,只是管个内堂那些个丫鬟婆子,给府上各屋子传个话,其他的现在也是一律让丫鬟做活了。

王熙凤也分个轻重,虽然不知侯爷是真的想要,还是嘴上说说,既然话丢了出来,必然是要注意的,那态度简直判若两人。

“呀,还是姨太太颜面大,今晚咱们可是沾了姨太太的光,成,我记下了,平儿,咱们去后厨看看。”

“是,奶奶。”

就在众人准备家宴的时候,府上的门房管事就冲了进来,一路上还喊道,

“老太君,二奶奶,宫里的天使来了。”

听到喊声,贾府的众人都是慌乱起来,王熙凤更是招呼人在院子里摆了香案等物。

话说回来,自从老国公荣去了之后,平常那么些年月,荣国府好长时间甚至说好多年,都没有宫里的人来传圣旨,就连老太太也是没见到圣旨的样子,好像都快忘了。

听到喜讯,哪里还不激动,

“快,快,鸳鸯,派人去把人都叫过来,准备接旨。”

“是,老太太,不过政老爷去了工部,大老爷听说去了道观,都还未回来。”

鸳鸯本想招呼人去通知人,可想到大老爷和二老爷都不在,所以还是要告诉贾母一声为好。

“这,罢了,去把二太太和大太太二人叫来,他们二人不来就不来。”

“是,老太君。”

鸳鸯点头应是,派了丫鬟去知会二位太太一声。

出了梨园的王熙凤,也是着急,毕竟没有接过圣旨,怕出了疏忽,招呼着人分派任务。

带着平儿就去了荣庆堂,准备扶着贾母出来迎接圣旨,可是刚进了屋子,就有小太监先走了进来,

“老太君,不必摆放此物,圣旨是给林姑娘的恩旨,就在屋里宣读就成,”

贾母脸上有些失望之色,显得有些怅然若失,不是大姑娘的。

可是想到玉儿,也是欣慰,

“小公公,老身知道了,也派人去知会了,人一会就到,敢问是谁来传旨的?”

“回老太君,是老祖宗亲自来的。”

小太监恭敬的弯了身子,然后说道。

贾母脸色大变,自然是听懂了,竟然是内相戴权亲自来了,怕是皇上有了交代,难道是大丫头元春有了转机。

还想再问,此时从屋外来的人就有了动静,听到宫里来人,和贾母想的一样,好似都以为是贾元春有了信,焦急的样子,进了屋,可是被贾母一个眼神制止,见到屋内还有内侍,自然是不敢随意开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