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470章 行事过犹不及

红楼之平阳赋 第470章 行事过犹不及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470章 行事过犹不及

第470章 行事过犹不及

宁荣街,

薛蟠带着小厮和贾家的小辈,一路上也是不敢停歇的赶回了荣国府。

虽说在京城安全,可就怕保不准真有急眼的百姓,想要“抢买”粮食,怕是引起骚乱,不说别的,五城兵马司必然不会放过自己的,找到此处,薛蟠招呼一声,让车夫赶车都赶的快一些。

掌柜的也跟着,好似想到一块一样,也不断的在身后吆喝着,赶车的快一些。

到了宁荣街,

薛蟠没让停车,让贾蔷带着人领头,领着后面的车队继续往前走,然后拐进巷子离去,

“蔷哥儿,你就费点心,回去吆喝一声,通知人,过来搬粮食,各家都分点。”

“是,薛老大,我这就去。”

贾蔷招呼了一下周围的人,呼啦一下人就散了回去,没过多久从箱巷子,胡同里,出来大小媳妇拿着袋子等物,并着大半的的孩子拿着布袋,都跑了出来,然后贾蔷带着人,开始一车车的发粮食,惹得不少人欢声笑语,排着队的人也是喜笑颜开。

不一会,所有人都知道,粮食是薛公子所买,免费送给贾家亲族,不少人都朝薛蟠那看过来,女子妇人虽然不好意思过来道谢,但其余贾家亲族男丁,皆过来给薛蟠当面鞠躬,行礼道谢。

薛蟠就站在街上,四周小厮散开,如众星捧月一般,是拿足了架子,见到来人致谢,连连摆手,口中也推辞众人的谢意。

只是那脸上裂开的嘴,是怎么也合不拢,就连身边的小厮,也是颇为崇拜的看着薛大公子。

贾家的族人都知道京城官仓被烧,粮铺里粮食价格直接翻了三倍,虽有余钱,但也不能这么花费,并且今天多数买不到粮食,心里还慌乱,没想到,荣国府的亲戚薛家的公子,竟然如此施了恩惠,又想到宁荣二府作为主家却不闻不问,不免心中暗骂,连个外人都不如。

自是畏惧国公府的威势,都是暗自埋怨,不敢出言,可是每个人的心都是明摆的账本,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这热闹劲,宛若过年一般,就是贾蔷等人的心里也有了变化,之前无非是看到薛公子人傻钱多,套近乎得些好处,如今就变了,如此施恩,必然有了因果,等机会再还吧。

至于另外两百石上米,还是在门前停摆,薛蟠也没时间来处理,还在那不断地给各房之人回礼,满面红光的样子,都有细汗冒出,身边的小厮见此,立刻跑去门房寻了一个凳子搬来,让其坐下歇歇。

薛蟠也不客气,就坐在宁荣街巷子里的中央,就差有人给端茶倒水了,粮铺跟着的管事,见到这些上米的马车停在此处也不是个法子,万一有人哄抢可就麻烦了,小步跑过来,也没敢有丝毫的不敬,小声问道,

“薛公子,小的敢问一声,这身后的两百石上米,如何处理,小的怕此地粮食被人哄抢可就麻烦了。”

薛蟠坐在那,满脸的兴奋之色,这比上青楼,搂抱窑姐还爽,听到管事的问询,才反应过来,把此事忘了,可是看着那么多马车装的粮食也不知怎么办,都是上好的上米,还是给贾府处置,

“这样,这些粮食全部搬进贾府给.”

正说话时候,手被身边的小厮舍儿一下子拉住,薛蟠立刻禁了声,不解的看了过去,只见舍儿小声说道,

“公子,此事还需要给夫人和小姐商议一番才是,那么多粮食,梨香院也放得下,至于后来是送还是给您就不必费心了。”

薛蟠想了一下也是,就是送给贾府也不知道送给谁,给凤姐了,万一得罪了姨母就不好了,要是给了姨母,凤姐这边怕是把贾琏一起也得罪了,如此里外不是人,想到这些头疼的事,薛蟠就是心里烦躁。

“这样,把车也挪进巷子里,那里有个小门,把粮食搬进院子里的房舍之中,舍儿,此事你带着路给安排,并且告知我母亲。”

“是,小的明白,公子放心。”

接了话,身边的小厮都是羡慕的看着舍儿,只见人带着管事,和车队,就拐进了巷子,到了边墙的角门,开了门,由着舍儿指挥,管事就安排伙计卸货。

别看两百石上米不多,卸下的粮食堆在屋内,就显得占地方,一间屋子还不够,不得已又找人收拾了一间屋子,继续搬这才搬完。

吵吵闹闹的声音,传到了前面的主屋内。

薛姨妈和着宝钗带着文杏和莺儿丫头,在此核对账目,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也是静不下心思,宝钗有些疑惑,好似很多人进来一样,问道,

“妈,外面出了何事?难道是哥哥又惹了事被人找上门来了。”

薛姨妈也是有些怒气,这个杀才,一天天的不安生,

“你也别急,应该不是,我看这些天在府上变了好多了,可能是交的朋友也说不定。”

虽然心中埋怨薛蟠不懂事,可是嘴上还是和护着的,薛姨妈急忙冲着外面喊道,

“同贵,你去看看出了何事,后院那么吵。”

“是,夫人,奴才这就去看看。”

等到同贵带了小厮去了后院,粮铺管事,看着伙计们也把粮食搬的差不多了,管事自然是带人告辞,不敢停留,毕竟是国公府,差些礼数丢了东家的颜面自是找麻烦,见干完活,带着伙计就走了。

同贵走了过来,指着屋内的粮食问道,

“舍儿,你不是跟着公子一起出去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

舍儿如今腰也挺直了,没有回答,反而反问道,

“夫人和小姐可是在主屋,”

“自然是在的。”

同贵本想再问,舍儿就理也没理,急着往前院走去,敲了住屋的门,

“夫人,小姐,公子在外面买了大批的粮食回来,想问您怎么办?”

屋内还在算账的母女二人,听到屋外的说话声,知道动静就是薛蟠弄的,薛姨妈没好气的一拍桌子,

“我就知道是他,莺儿去开门。”

“是,夫人。”

莺儿看了小姐一眼,放下手中的账本,走到屏风外打开了屋门,舍儿进了内堂就跪下,

“小的给夫人和小姐请安了。”

“起来吧,外面怎么回事,吵吵闹闹的。”

薛姨妈一看是薛蟠身边的的小厮,也算是家生子,就放下心来,看样子也没多大的事。

“谢夫人。”

舍儿起了身,弓着腰,继续回道,

“夫人,小姐,公子在外面粮铺把粮食全包了,买了五百石普通稻米还有两百石上米,后院收拾了两间屋子,存放那些上米,所以刚刚吵闹了一些。”

薛姨妈还未反应过来,这是把粮铺的粮食全给买了,薛宝钗就感到哥哥不同寻常,不说别的,家中采买之事,他哪里问过,今个怎么想起来去买米了,还买了那么多。

“那你说说,哥哥为何去买那么多粮食,可是出了什么不寻常之事。”

“小姐,还是您厉害,本来小的早上跟着公子,和贾家的族人一起,准备去酒楼聚会,哪知道,到了街上就看到大批百姓在抢买粮食,偷偷打听一下,原来昨夜京城官仓失火,烧了大批的粮食,城中各个粮铺的粮价翻了三倍,掌柜的还说,明日可能还涨价,公子一见此事,就是未雨绸缪,直接全给包了,留下了上米,那些普通稻米,公子大发善心,全部送给贾家的其他几房后辈了。”

舍儿这次颇为崇拜薛蟠,不愧是嫡脉公子,做事大气。

可是薛姨妈听了,顿时感到心疼,那么贵的粮食竟然送人了,

“宝钗,你看看你哥哥做的好事,他竟然当个散财童子了,咱们背井离乡,身上只有那么些压箱底的,这样糟蹋,怕是撑不过年尾了,”

说完,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真委屈,眼睛都红了。

薛宝钗急忙走过来安慰道,

“妈,你急什么,此事哥哥做得对,你想想,我们刚来此地,人也算是寄人篱下,难免有些闲言碎语,哥哥虽说有些荒唐,可是粮食再贵也不值太多银子,既然买了那么多,又没地方放,还不如施了恩惠给他们,如此薛家住在府上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薛宝钗说完话给文杏使了个眼色,小丫头点下头,倒了杯茶水端了过来,宝钗接过茶碗,递给薛姨妈,

“妈,喝点水顺顺气,再说了,舍儿说了,京城官仓失火之事,真假先不说,万一是真的,都在抢粮,到时候必然买不到,早买些粮食在手也能安心不是,俗话说有粮在手,心中不慌,哥哥算是办了一件大事。”

薛宝钗罕见的夸赞了哥哥,薛姨妈想了一下,就不再难过,自是明白女儿所说,能开粮铺和布庄的,身后哪里没有那些世家和勋贵的影子,说不定就是他们定下的,就像在金陵时候,薛家也是商铺林立,粮铺,布庄遍地,价格还不是薛家说了算。

来到京城,就剩一个小庄子,多年无人打理,也不知什么样子,万一真的缺粮,来京城的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怎么办。

至于说国公府,虽说威严气派,可是薛姨母总感觉有些不自在,说不出的气氛,不像在金陵老宅舒心,也可能真像女儿说的,是寄人篱下之感,要不是侯爷交代,还不如回了老宅算了。

“对了,舍儿,你家公子如今在何处?”

“回夫人,公子就在宁荣街巷子里坐着,看着他们发粮食了,可别说,好多人都过来给公子施礼道谢,整条街都是挤满了领粮食的人。”

舍儿颇为兴奋的说道,可是薛姨妈和薛宝钗对视一眼,薛蟠做事还是那么随意,薛宝钗淡淡说了一句,

“过犹不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