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481章 十二花表心意

红楼之平阳赋 第481章 十二花表心意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481章 十二花表心意

第481章 十二花表心意

粮仓内,

沈中新开口把禁军喊进来,让他们从中间,粮仓的最上方开始搬运粮食,身后的张瑾瑜还看得不明白,不是应该在外面一层一层的往下搬运,为何从中间,从里往外面卸粮食,这有何说法。

“沈大人可是发现了什么,本侯看着这袋子粮食倒是不错,粒粒饱满干燥,说明进仓之前处置的妥当,进了仓库之内更是保管的非常好。”

沈中新从竹筐内抓了一把粮食,然后去了皮就直接放入嘴中咀嚼,慢慢品尝,然后睁开眼回道,

“回侯爷,确实如此,谷子入嘴,必有香甜,颗粒饱满说明不是以次充好,干燥是因为晾晒得当,因为要长时间存储,至于说发现嘛,

下官也是发现此处不同寻常,按理说放完粮食必有些塌陷,可是上面一点痕迹都没有,反倒是下面木板发出声音,说明受力不均导致,或者上面承压过重,那就说明袋中装的东西不同,所以查验一下就明白了。”

此时,

禁军的人排着队走了进来,在仓外,由韩将军带着亲兵亲自监督,让士兵都脱了盔甲,放下了兵器,徒手进来。

就在沈侍郎的指挥下,开始从高处往下搬运粮食,一袋袋口粮被搬到一旁的空地上堆放着。

说快也快,一会的功夫就把上面一圈的粮食搬完了,里面的也搬运了少许,忽然有一士兵正在搬运的时候一个踉跄从上面滚落下来,这动静把人的目光吸引过去,看着士兵被摔的七荤八素,摸不着南北,躺在地上哼了几声,

韩守高见此红着脸,骂道,

“妈的,没吃饭啊,怎么干活的,丢人现眼的东西。”

士兵好不容易爬起来,就是委屈的回道,

“将军,可不是小的偷懒,是那袋子粮食忽然重了很多,一不注意,就崴了脚,滚下来了。”

“放屁,都是一样的麻袋,怎么可能不一样,我看你就是偷懒了。”

韩守高还想骂,就被张瑾瑜拦下,

“行了,韩将军,少发火,弟兄们今日辛苦了,那袋子怕是有了蹊跷,来人啊,把那袋子稻谷搬下来,本侯看看,什么东西还能那么重?”

“是,侯爷。”

说完,有两个禁军士兵爬上去,把那袋粮食搬了下来,放在张瑾瑜几人的面前。

张瑾瑜也没有用沈中新那麻烦手法,抽出宝刀,对着麻袋就是一刀插进去,然后横刀一切,切出个口子,就抽出刀,倒是袋子内没见到粮食,只有细细的沙子流出,这一幕,吓坏了周围的人。

沈总新阴沉的脸看了过去,问道,

“上面大约有多少这样的麻袋,”

那个小兵吓得面如人色,颤抖的回道,

“回侯爷,沈大人,好像有一层之多,”

“快,全部过去搬运过来,看看有多少。”

“是,大人。”

又是费了一番功夫,这才清理完一层的沙子,又往下搬运了几层倒是没有再发现。

张瑾瑜看着也差不多了,中间直接像挖空洞一样,见了底,就说道,

“停,不要再搬了,都小心一些,撤下来,沈大人,你看看这比例,沙子大约有多少?”

沈中新拿着算盘就开始算了起来,一会的功夫就说道,

“回侯爷,大约不到十分之一的量,”

“行,就这样吧,此地不要动,把刚刚那袋沙子,和那袋稻谷带上,咱们回宫。”

张瑾瑜心里有了数,其他粮仓应该也差多少,如今回去请示皇上此事怎么办,至于其他的,之后就交给户部的人头疼去吧。

“是,侯爷,末将遵命。”

韩守高就开集结人出去了,最后才是沈中新一人出了大仓锁上门,看着疲惫不堪禁军的士兵,张瑾瑜从怀里掏出一张百两银票,放到韩将军手中,

“韩将军,今日,禁军弟兄们辛苦了,拿着银票,去酒楼买一些吃食端过来,中午给弟兄们加个餐,不能饮酒,把此地看好了。”

“侯爷,这怎么好意思,都是弟兄们应该的。”

“拿着,”

“是,侯爷。”

韩守高面带喜色的接了过去,周围的禁军士兵也是感激的看了过来,疲惫之感一扫而空。

见到沈中新上了马,这才喊道,

“走,回宫,驾!”

“驾!”

荣国府,

西边小院,

林黛玉百般无聊的坐在书房内,桌子上摆放的是两个油纸包的鼓鼓囊囊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倒是有些香味传了出来,看着桌角的一本书侧,也无心再看,问道,

“雪雁,这是什么,送来那么多。”

门外就跑进来一个小丫头,手里还提着一壶茶水,然后拿了茶碗,给林黛玉倒上一杯热茶,开心的回道,

“小姐,是姑爷让门房管事送来的,说是姑爷来的急,走的也急,这两样东西应该是在街上买的,给小姐亲自带过来的。”

林黛玉轻声哼了一下,好几天也没来看自己,拿起茶碗,小口喝了起来,然后问道,

“那你可知买的是什么,这么多,摸着也不是热乎的啊。”

“不知道,小姐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雪雁放下茶壶,回了一句,林黛玉翻了下白眼,也没理她,伸手就把油纸打开,见到里面一个是一串串的糖葫芦,另一个是排好的云糕,都是林黛玉喜欢吃的,心里一暖,还未回过神,雪雁见了惊叫一声,

“呀,糖葫芦,”

见着小丫头开心,林黛玉拿了两串递了过去,

“拿着,伱和紫鹃一人一个,这些你给分一下,给三春小姐一人送一些,嗯,贾宝玉那边也给一份,不能失了礼数,剩下的,让紫鹃蒸一下,热了再吃。”

“好的,小姐,”

话一说完,就抱着两包食物跑了出去,林黛玉有些轻笑她的莽撞,好似是开心了些,拿起书册继续看了起来。

倒是府内,

周家娘子见到刘姥姥走后,也是出了门,往二太太院内走去,想着把此事给太太回一声,哪知道到了荣禧堂,也没见到太太,问了丫头,说是去了荣庆堂老太太那,还说和姨太太一起都去了。

本想的等一下,可是见着金钏儿摇了头,知道也没个时间,就出了门往西北角门走过去,转了一个弯道,拐进了荣庆堂的院子。

进了屋,

在门外敲了门,后又见着鸳鸯撩起帘子,见着是周家大娘,问道,

“周大娘可有事?来找太太的?”

“是的,鸳鸯姑娘。”

周家娘子点头应是,鸳鸯就让进来。

周家娘子轻轻掀帘进去,过了门厅,进了内堂,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老太太则是坐在中央炕上在那乐呵的听着,时不时的问上两句话。

见此情形,周家娘子进了门,不敢惊动,遂在门口顿足停留,屋内的人自然是见到了,王夫人瞥一眼就知道是有事,

“周家娘子,今日事可办完了,”

“回,太太,人已经送走了,二奶奶也给了念好,一切顺利。”

“那就好,也不能不表示一下,平白失了脸面。”

二太太知道是来的远亲走了,也有闹出笑话,这就行了,许些银子不足挂齿,倒是贾母和薛姨妈不明所以,贾母回头来问,

“老二家的,什么事又出了?”

二太太笑了一下,回道,

“老太太,能有什么事,不就是早年王家的远亲,今个来化缘的,给了些银子打发走了。”

薛姨妈闻言了一愣,什么远亲,王家各房虽多,可是也没多少人,这是哪一房的来此,遂问道,

“姐姐,是哪房族人过来的,金陵还好说,靠着祖产生活,京城难道他们.”

薛姨妈没有说出口,不能说是过的不好,这不是打了哥哥的脸嘛,二太太赶紧出声圆了话,

“哎呀,你想哪去了,不是王家的偏房子弟,是以前同姓,和老太爷连宗的,自从去了城外居住,就断了来往,如今怕是落了困难,来府上多少要个念想罢了。”

听到太太这样解释,贾母和薛姨妈才明白过来,问道,

“那为何不带来看看呢,人去哪了?”

周家娘子在堂下回道,

“回老太君,人已经给送走了,中午在二奶奶那留了吃饭,安排好后,欢天喜地的走的。”

“那散了,走就走了,对了,说到凤丫头,一天也没见到她人,做什么去了。”

贾母拿眼看着周家娘子问道,周家娘子本想再回话,哪知道门外就传来王熙凤的声音,

“哎呀,还是老太太想着我,刚刚还念叨的,今个用完午膳,也没派个人来找我,这心里难过的,”

王熙凤带着平儿还有两个丫头,从外面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风风火火的样子,让堂内的温度好似升温一般,贾母脸色就是一喜,骂道,

“你个破落户,嘴上就没个把门的,这就来了,才刚走了多久。”

王熙凤到了近前,搬张椅子过来,直接坐在贾母身边,也没客气,倒了一碗茶,一口气给喝完了,贾母忙出声劝道,

“你倒是慢点喝,怎么渴成这样,什么事又烦着你了。”

喝完了茶,也没说话,倒是一摆手让周家娘子回去,周家娘子点下头就要出去,刚走没几步,就被薛姨妈喊住,

“等下,你且站住,我还有一样东西,你带了去罢。”

说着便叫了杏儿,

此时,在门口走进来一个丫鬟,问:

“奶奶叫我做什么?”

薛姨妈说道:

“你把宝钗带来的,刚刚在这的匣子里的花儿拿来。”

文杏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

薛姨妈接过匣子,然后看着贾母说道:

“老太太,说来也巧了,这是在江南,内务府定的,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一直放在匣子内也不是办法,何不给府上的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得巧,就带了去罢,府上三位姑娘,每人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丫头了。”

王夫人笑了下,

“你看你,客气什么,留着给宝丫头戴可好,又想着她们!”

薛姨妈哪里肯,毕竟在府上住下了,如今刚安稳,略表示下心意罢了,

“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就喜欢账本,这些就是给姑娘们留着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