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483章 中原之乱,乱起京南

红楼之平阳赋 第483章 中原之乱,乱起京南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483章 中原之乱,乱起京南

第483章 中原之乱,乱起京南

中原之乱,乱起京南!

京南之地,朝廷中原腹地之南端,民乱四起,城池被占,百姓流离失所。

仅仅不到月余,林岳府城被围,定州,赵州,皆被太平教的乱军所攻占,城内富户和官绅,皆被屠戮一空。

东边的林州也已被白莲教部众攻占,更是杀戮一空,而卫州和陈州更是被前太子的旧部攻占,披上太平教的外衣,无所顾忌,城池被搜刮一空。

如今要是去了这几地,早就是十室九空,百姓空无一人。

而朝廷对此一无所知!

养心殿,

御书房内,

听到堂下二人的回答,

武皇周世宏首先就想到了是否是内阁的阁臣,从中截流,或者是各部尚书会意,隐瞒此事,更或者是两者皆有,如果是真的,那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所以此事千头万绪,要是查下去耗时耗力不说,恐怕就是查到了这些人,也是无头的案子,不过想来也差不多了,那几人都脱不了嫌疑。

看着闭口不言的洛云侯,武皇周世宏心里也是骂了一声,小滑头,这么能躲,此事虽然是他提起,可是毕竟是户部的事,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再不出面,说不过去了。

“回陛下,臣,沈中新,愿意担责,请陛下赐给臣笔墨,就此写下折子,查抄京仓各官员家财填补户部官仓的亏空,羁押所有人员待审,臣愿意一力承担后果,”

沈中新脸色一正,亦有决然的神色,而后就此跪拜,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就连张瑾瑜也是佩服其人品,铮铮铁骨,大大的忠心,这样的官可不多见啊。

周世宏也是神情微动,似有话要说,可是,哆嗦了一下嘴,叹息了一口气,最终没有说出,把御笔沾了墨,拿了一个空白折子,说道,

“戴权,拿过去给他,让他写。”

“这,陛下,是。”

戴权略有迟疑,此事牵涉甚大,在京城对朝廷官员抄家,本就是大事,还未审问先处罚,那些言官必然会逮住机会不放。

本想再劝一下,可是见殿内的人都是默不作声吗,只得作罢,走到御案前,接过御笔和未写的折子,就拿过来放在沈中新的面前。

沈中新自然是恭敬地接过来,跪在地上也未起身,然后撩起衣袖,打开折子,摊开在地上,拿起笔,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了满篇的折子,果然是文人,这一首文章写的,死的都能给说成活的。

虽然看不见,不知道写的如何,可是看见戴权的脸色,站在那变了再变,就知道写的必然是惊世骇俗了。

写完后,戴权收了御笔和折子,然后放在御案上,武皇拿起折子看了,沈中新直接以户部的名义启奏,户部之官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官商勾结,以至于京仓失火,其主要官员户部委派监察郎中崔德海,粮台令天方正,巡查库司周吉等人罪责难逃,其余人等皆为同罪,为天下苍生和京城百姓有一个交代,臣沈中新请揍陛下,先行抄家有罪官员,已其家资填补京仓损失的缺额,此举不光是警示众人,更是我辈读圣贤书人的赎罪

武皇看了奏折,频频点头,写的好,读书人就该有读书人的样子,为天下为朝廷用心效力,直接拿了朱笔批红,写了一个可字,而后说道,

“既然沈爱卿如此深明大义,朕同意了,此事你来牵头,洛云侯还是从旁协助,你们动作要快,办事从速。”

“是,陛下,臣必然不敢耽搁。”

沈中新应了声,又叩首在地,而后起身,一脸坚毅神色,倒是惹得张瑾瑜在那好奇,这是写了什么,感觉沈中新一下子打了鸡血一般,这都抢着要去,武皇见了洛云侯没有回答,就出声问道,

“洛云侯,你可是可明白了?在那想什么呢。”

“呃,回陛下,臣明白了,倒是没想什么,只不过是在想着,来宫里的路上,臣发现还有一事未说,京城的百姓开始抢粮了,具体原因不知,就怕有人在里面兴风作浪,还请陛下查明此事。”

张瑾瑜回过神,赶紧回话,还把路上所见所闻说了出来,抢粮的风波必然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谣言四起,百姓盲从跟风抢粮。

听到京城竟然还出了这事,武皇不免心生怒意,说不得又是那些人在背后的搞的龌龊事。

武皇阴冷的目光看向一边的戴权,沉声问道,

“戴权,可有此事?”

“回陛下,确有此事,就是在上朝之前,老奴接到线报,京城的各大米铺,好像商量好的一般,开门同时涨价不说,还是限量供应,所以才引起百姓恐慌,争相去抢买。”

戴权拿着佛尘,微微弯着腰,站在说御案下诉说此事。

武皇周世宏听说确有此事,颇为心烦,都是不省心的,一件事还未处理,又出了一件事,处处便宜都要占,是银子都要摸,简直愚不可及,看来还是要给他们提醒一下,

“此事,朕知道了,京城粮食价格既然长了那么多,说明粮铺的米很多啊,戴权,伱看着找几家,哪个不长眼的,让皇城司去查抄米铺,既然粮食多,那就收缴上来,此事你看着办。”

“是,陛下,老奴记着了。”

戴权赶紧应了声,心里也是埋怨,就这点银子也不放过,还传到了宫里,怕是没有靠山的要倒霉了,回去必然要好好筛选一番才行。

张瑾瑜站在堂下,腿脚有些不利索,累了一天了,还在此罚站,就是再精干的人,他也累啊,看着身边的沈侍郎,还精神奕奕的样子,这是打了多少鸡血。

见到左右无事,张瑾瑜往一边挪了脚步,也给沈中新递了个眼色,沈中新见到侯爷的样子,立刻会意,点下头,就一同告辞离去,武皇也让戴权出去送送二位。

三人遂一同离开了养心殿,到了殿外,戴权在前面停下脚步,回头说道,

“侯爷,沈大人,杂家就不再送二位了,其他的话,杂家不多说,万事多小心。”

沈中新拱手一拜,诚恳的回道,

“下官谢内相挂念,我等必然会的。”

张瑾瑜也是微微颔首,笑道,

“内相放心,陛下交代的,本侯必然完成,不过内相,城内之事怕是再有波澜,那些粮商的背后,哪里不知道京城之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您老也小心些。”

“哈哈,那就谢谢侯爷好意了,杂家倒是也想会一会,到底何人在京城兴风作浪的,能在皇城司眼皮子底下如此的,杂家可是好久未遇到了,哈哈哈!”

戴权哈哈一笑,毫不在意,真要有不长眼的,杂家就给他好好松松筋骨,三人又各自说了些话,然后就此散去。

荣国府,

荣庆堂,

贾母乐呵的坐在炕上,看着眼前的薛姨妈,还是有些靓丽姿色,就感叹道,

“姨太太,还是你的心眼好,大老远的来,还想着这些,不说别的,寻常人家急匆匆搬家,都是捡紧要的拿,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东西,可见姨太太是想着的。”

“哎,看老太太说的,就是什么都不拿,也不能把老太太您,和姐姐的事给忘了,也是来的匆忙,什么东西都没准备,心里还有些惭愧来着。”

薛姨妈的一番客气话,也让屋内的众人皆是好奇,是什么花还这么稀奇。

二太太倒是没客气,直接做主,应了下来此事,说道,

“行了,既然是你薛姨妈的好意,你就接了,拿给姑娘们看看,最后啊,再给凤丫头,”

王熙凤虽然好奇,可是听到二太太的话,嘴一撇,故意扭捏的回道,

“你看看,你看看,这心偏的,都拐了弯的,怎么每次都遇着我了呢,我也想先选。”

贾母见了王熙凤扭捏的样子,喜笑颜开,

“你看看,都是做嫂子的人了,还不先紧着妹妹先来,再说了,你什么没有,还盯着这个。”

一时,屋内又是一片笑声,接着周家娘子就接了匣子,到了后院的内帑,原来平日无事,三春也就和着大嫂子李纨,经常来此小聚一番,外面则是几个小丫头子都在抱厦内听呼唤默坐。

迎春的丫鬟司棋与探春的丫鬟待书二人正掀帘子出来,手里都捧着茶钟茶盘,周家娘子便知她姊妹在一处坐着,遂进入内房,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下围棋,惜春小姐陪着大嫂子李纨说着话,不时的捏上几片云糕吃了起来,原来那云糕就是林黛玉让紫鹃送给三春的,倒是馋的惜春,坐在那,小嘴一直没停过。

周家娘子见了主子都在,说道,

“见过各位主子,见过大奶奶。”

看着来人,李纨抬头看了一眼,不就是婆婆的陪嫁那边的,问了一声,

“呀,原来是周家姐姐,可是有事?”

周家娘子这才将花送上,说道,

“回大奶奶,这些花是姨太太拿的,说是与了三位小姐,各自戴上好看一些。”

“行,那就收了吧,”

李纨倒是不太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也不在意有没有自己的,周家娘子自是没有吭声,

三春虽是好奇,但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吩咐命丫鬟们收了。

周家娘子见到拿完了花,便不再多言,就退出屋子,本想再回去送给二奶奶,主子都在,哪里能再去打扰,不如多几步,把此花直接拿到二奶奶屋里稳妥,想着就动了脚步。

出了院子,穿夹道,从后窗下过,越西花墙,再往东北方向一拐,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

走至堂屋,

只见门内靠着小丫头丰儿,坐在堂内入口处,打着瞌睡,听了动静就睁开了眼,见周家娘子来了,连忙摆手儿叫她往屋里去。

“原来是周大娘来了,可是来找奶奶的,奶奶去了老太太屋里了。”

周家娘子自然知道奶奶去了哪里,刚刚就是从那边过来的,

“我知道奶奶在那,刚从那边过来,你怎么坐在这?”

正问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

接着,房门响处,贾琏叫丰儿舀水进去,刚一回头,就看见周家娘子,问道,

“哎,周家嫂子,你来做什么?”

周家娘子忙给贾琏欠身,回道,

“见过琏二爷,这是姨太太送来的花,奶奶让放在屋里。”

说完话,拿匣子与他,说了送花儿一事。

贾琏有些好奇,听了此话,便伸手接了过来,打开匣子,看到里面的花惟妙惟肖,果真好看。

“是入了眼了,此物我收着了,你没事就回去吧。”

“是,二爷。”

周家娘子赶紧应了声,回去了,见人走后,贾琏竟然手里拿出两枝花来,先叫彩明来,半刻工夫,吩咐她送到那边府里给宁国府尤夫人送去,顺便给珍哥说明情况。

周家娘子出了梨园,看了手中还剩的最后二朵花,用锦布包着的,原来刚才,也是有讨好之意,先把匣子和花都送于二奶奶,其他的人皆是单拿,所以事先就把此物准备好拿出来包裹一番,也就剩下林姑娘没有送了。

拐了弯就要往西去,可还没走多远,竟然碰到贾宝玉在院子里,带着袭人和麝月闲逛,后面还跟着几个院里的丫头,周家娘子见了,哪里敢叨扰他,只得想换条路,绕过去。

可是好巧不巧,贾宝玉此时正心烦,连着多日“苦读,”所以出来逛逛园子,散散心,顺便看看府上有什么趣事,本想着转一圈之后,再去学堂看看,听说薛姨妈家的薛蟠薛大哥,为人慷慨,让学堂族人很是赞誉有加,要是能结识一番也算好的。

谁知道,在园中逛着逛着就显得无趣,贾宝玉心里早就烦闷不堪,更气的是身边的丫鬟,跟的又紧,就是袭人和麝月,也是一左一右形影不离,

“你看你们二人,我就是出来散散心,你们跟着来做什么?”

语气颇为不耐烦,袭人跟在后面手里还拿着食盒,麝月倒是没拿什么,可是汗巾锦布拿了两条在手上,回道,

“哎呀,宝二爷,您说这话是不是挺伤人的,我们姐妹担心你,怕你累了渴了,你看看手里都是哪的东西,都是给你准备的,宝二爷是不是也体谅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心啊。”

“是啊,宝二爷,天虽然暖了,可还没到时候,风还是有些寒意,在外面走一圈暖暖身子就成了,还是回屋里歇歇,奴婢再给宝二爷拿一些零嘴,沏一壶茶,在屋里乐呵可好。”

袭人自然关心宝玉,就怕宝玉出了事,贾宝玉本想呵斥,可是看到莺莺燕燕在身边,怎么也是开不了口,躲了一下脚,就往前走,过了亭子,就见到周家娘子离去的背影,出口喊道,

“前面的人等下,走什么?”

周家娘子停下脚步,赶紧赶慢想走脱,还是被叫着了,转身回道,

“见过宝二爷,您怎么有空来了院子,”

贾宝玉没有理会,走了过来,疑惑的问道,

“急匆匆的,要去何处?”

“回宝二爷,奴婢来给林姑娘送花的。”

宝玉听说是给林黛玉送花的,眼睛顿时一亮,不由分说,先边问:

“什么花儿?快拿来给我瞧一瞧!”

一面早伸手,就把周家娘子手里的锦布抢了过来,打开一看,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做的好看不说,还带有香气,果真是新鲜玩意。

贾宝玉小心翼翼的收好,再用锦布包上,问道:

“这花就这么些,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周家娘子回道:

“回宝二爷,府上各位姑娘都有,这两枝是林姑娘的,离得远,所以最后送来。”

“行了,此事就没你什么事了,这花我给送过去,对了,薛姨妈送来此物,那薛家姐姐可还好?”

贾宝玉虽然心里想着林黛玉,可是隐约间也想着薛宝钗,仅仅见了一面,也没有细细坐下好好聊一番,总觉的是遗憾,心里空唠唠的。

感谢各位书友继续支持!…小作者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大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