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516章 长公主隐居地

红楼之平阳赋 第516章 长公主隐居地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516章 长公主隐居地

第516章 长公主隐居地

长乐宫中,

太上皇也心情大好,不是说三位皇子出宫开牙建府,而是洛云侯对待勋贵的态度尤其是对贾家的态度,毕竟是自己心腹的后人,哪里能那么苛刻对待。

“回陛下,老太君膝下,确实有三位姑娘养着,有荣国府的大房和二房的女儿,还有宁国府的小姐,也都一起,至于为何没有提婚事奴才就不得而知了,”

夏守忠倒是记得清楚,也是说荣国府的女儿养的也是好,尤其是入了宫的元春,知书达理,颇有门风,但老太君可是三番几次的托人来自己这问,贾元春可有了希望。

自己虽然应了,虽说太上皇心里早已安排好了,可是迟迟不见动静,夏守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太上皇为何如此,封妃的传言都快要传到外面了。

“哼,哪里是没想好,恐怕就是没想,心思全用在宫里的贾云春身上了,他们也不要想想,洛云侯如今才刚刚起事,不寻思拉拢,天天想着其他的,我看是心思用尽了。”

太上皇哪里看不清荣国府的心思,虽说此事是必然的,可是也不能眼高手低就忽略其他勋贵,尤其是洛云侯,简直是奇才,朝廷有了他,震慑天下必然还会有一个盛世,哪里想到贾家竟然鼠目寸光,不想着联姻之事,还与他抢亲,简直不堪入目,对了,想到了宁国府,太上皇又问道,

“还有,宁国府的贾珍现在如何了?好久也没他什么消息了。”

夏守忠还在想着贾云春何时才能封妃的事,忽然被太上皇问起宁国府的事,顿了一下,这才说出,

“回太上皇,宁国府的贾珍,自从上一次还了户部的欠银之后,竟然足不出户,安稳了许多,后来听说,不知在哪里寻了一个方士,是道家的一位观主,请为引路人,如今在府上修道了,每日打坐吃斋,还练起了丹药,也算是修身养性了。”

夏守忠也不敢隐瞒,只能好话递上,也为宁国府捏了一把汗,倒是太上皇脸色有些古怪,贾珍修道了,还炼上了丹药,怎么可能,难道宁国府的风水有问题,贾敬好像也没了其他子嗣,贾珍好像也是,诺大的国公府都是一代单传,实属有些不妥,

“真如你所说,贾珍在府上修道,而且练起了丹药?”

“回太上皇,奴才的话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

夏守忠吓得连忙跪倒在地,赌咒发誓的保证。

太上皇放下茶碗,看着远方,想到了贾珍的父亲,贾敬,那位丙辰科进士,也是惊才绝艳之辈,可惜是太子的陪读,贾家也是受到了牵连,修道,能修出什么,无稽之谈,可眼下只能是修道了,贾家上下,还是有眼色的,如今兵权也没了贾家的身影,只有贾琏一人,掀不起风浪,至于宁国府的嫡传,随他了。

“起来吧,此事就随他们父子二人吧,不必苛刻,”

“是,陛下,修道,想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在府上,大门一关,安心修道,总比在外莽撞生事要强。”

夏守忠暗自擦了汗,而后起身,看着太上皇在那远观,也不知想些什么。

“是啊,修道确实不是什么坏事,总比那些人,嘴上喊着要报效朝廷,实际上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加派人手,继续盯着四王他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至于洛云侯,留着人看着行踪就行,”

“是,太上皇,奴才遵命。”

大内,

宫门处,伴随着擂鼓和号角声,江皇后把三位皇子送出了宫门,久久不愿离去,身边的春禾走过来,轻声道,

“娘娘,三位皇子都走远了,是不是该回去了。”

江皇后知道三位皇子走远了,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可是也知道,事情终归会落幕,以后就靠他们自己了,叹息一口气,

“是啊,是该回去了,如今皇儿翅膀也硬了,是该飞出去看看了。”

纵有千言万语,此时的江皇后也无法诉说,忽然想到了洛云侯张瑾瑜,这人去了哪里,怎么还未见到,

“对了,洛云侯又去忙活什么了,怎么又没见到人,”

“回娘娘,奴婢问了季千户,季千户说,侯爷这几天忙于查案,所以就没有时间来此接送三位皇子,不过季百户说了,三位皇子,由他们皇城司近卫全程护送,必然万无一失。”

春禾急着替侯爷解释,娘娘这些天都在忙于此事,如今心情不好万一迁怒于侯爷就不好了。

江皇后明显有些不高兴,都说了三日内,皇子入了王府,什么事比这还重要,不就是那些贪官污吏,早就该杀了。

“是啊,都是挺忙的,本宫的话就没人听了,立刻派人,让洛云侯进宫,本宫还有话要问他呢,看看他到底在忙些什么事。”

“这,是,娘娘。”

春禾无奈,当即要派管事太监去了侯府,看样子娘娘是生气了,可是转念一想,如今宫里眼线必然是盯着此处,娘娘此举不妥啊,出言劝道,

“娘娘,真的要召见洛云侯,如今三位皇子刚刚出宫,在宫里恐怕人多眼杂,万万不好行事,要不然换个时间,或者召见一下长安县主进宫叙叙话,由着奴婢安排,让侯爷想办法入宫求见。”

春禾的劝慰,也让江皇后反应过来,刚刚是有些鲁莽了,

“此事你说得对,好久也没见到县主那丫头了,如今过去那么久,也不见她进宫陪本宫说说话,你亲自去一趟,看看怎么安排为好,而且通知洛云侯,让他想办法进宫,伱就说本宫在坤宁宫有事相问。”

“是娘娘,此事奴婢这就去,不过娘娘,后宫的事还要留心,奴婢听手下眼线所传,吴贵妃如今在后宫拉拢不少嫔妃,也不知作何打算,另外太后那边,准备去静安寺上香,听说是派人通知了月如长公主陪同,不知太后为何如此。”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

江皇后忽然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了过去,竟然会是她!月如长公主周香雪,好久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了。

按理说当年,长公主被撵出京城之后,一直隐居在静安寺的山脚下,早年其夫婿乃是前太子的肱股之臣,为了最后掩护前太子突围,引军力战京营,在东城门下阻拦追兵三个时辰,死伤殆尽后,自尽而亡,终是一员忠臣,可惜长公主刚刚嫁入门槛,还未共享天伦就受此大难,从此隐居在静安寺山脚下,如今已有十余年,想来也是凄凉薄命的女子。

不过,母后是何意思,静安寺祈福,不是早就安排好了,由后宫嫔妃,加上朝廷诰命夫人,一同过去,为朝廷祈福,怎么想起来去找她了,难道祈福是假,就是为了见长公主?

大武长公主周香雪虽然隐居不出,可是其丈夫靖南侯苏元魁乃是太上皇时期的京南将军,手握重兵六万余驻扎在林山郡,可惜,靖南死后,手下士兵军纪涣散,各级将领人人自危,又逢京南大乱的白莲教之祸,没了苏元魁镇守,京南之地近六万余之兵一夜间烟消云散,不知是降了,还是战死了,亦或者是失踪了,乃至于陛下登基之后,也没个说法。

一瞬间,江皇后想了很多,可是终归没有头绪,如今宫内也不比以往,后宫之中暗流涌动,可是有太后和老太妃压着也是无事,可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两位定海神针,竟然忽然不闻不问,倒是让其他妃子瞅见了机会,上蹿下跳,频频惹是生非,尤其是吴贵妃和周贵人的争端,后宫之人人人皆知,如今更是引出了长公主,也不知何人在幕后。

看着心腹春禾,难免有些劳心的问道,

“春禾,后宫之中,前一些日子,可有长公主的人来过,亦或者是传信?”

“回娘娘,奴婢并未发现,此事不是别人所说,是从吴贵妃那里,无意间听到的,可是据传闻此事乃是太后的意思,而老太妃并未插手其中,态度暧昧,意欲不明。”

春禾小声的解释道,而且细细回想一下,如今后宫势力纷杂,也做不到事事清楚,所以只能广布眼线。

“嗯,知道了,此事万万不可随意乱传,想办法知道,吴贵妃是怎么知道的,还是有人授意,故弄玄虚,至于长公主,那么久了也未进京,早已是物是人非,她要是再回来,恐怕也没了她的位子,”

江皇后也不禁呐呐自语,可是心中还是不安,京城的人真的忘记她了吗,那个绝艳之人周香雪。

长公主这十年来也不知怎么过得,守活寡不说,隐居十年,换成谁,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怨言,还有那靖南侯府,记得太上皇派人去抄家的时候,早就人去楼空了,没多久,挥下兵马好似全军覆没一样,也没了音讯,当初都以为是白莲教剿灭了,如今想来,恐怕是早就远遁了。

如今京南之地民乱四起,靖南侯府是不是插手其中,还有前太子周永孝,他是否还活着呢。

想了那么多,忽然一个念头出现在心底,大武怕是再起波澜啊,想到这,皇后江玉卿长长吸了一口气,有些难以理解的看向北面,一时间沉默不语。

静安寺,

北山的山脚下,有一片清净的竹林,竹林之后有一座恬静安逸的行宫,再往后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

充满了宁静和避世之心,这就是长公主隐居之地,静安寺避暑行宫。

殿内,更是朴实无华,四周的都是朴素的装饰,丝毫没有奢华之物,但自有一股柔和的气息酝酿其中。

“殿下,京城来信,说是已经安排好了,太后那边也是同意,定会按约定的时间来此上香。”

一位藏蓝色的宫装女史,在堂下拿着密信,说着京城传来的消息,而在高座上,长公主红唇微启,眼眸如星,皮肤如雪,容貌绝美,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华贵的黑色玉带,手握着一支玲珑剔透的玉笔,在书案前写着什么。

“哦,太后竟然答应了,今个可是奇了,那么多年也不同意,为何现在同意了。”

周香雪眼神微动,颇有些不解,早年间为了自己的夫婿讨个公道,大闹皇宫和宗人府,可是父皇和太后都不肯见自己,最后还让人把此处行宫送给自己,无非是想赶自己出京城。

靖南侯的事无疾而终,自己也只能离开,在此隐居,多年下来,倒有不少靖南侯府的旧部寻来,手里有了不俗的实力,有些事,有些话是该算算了。

“殿下,奴婢也不知,可是眼线来报,太后近段时间有些反常之举,私下里也在派暗探查询什么,实在是不好探查。”

心腹总管刘月小心的在身边伺候,如今京城暗流涌动,眼线众多,很多事无从下手。

“还能查什么,自然是太子的下落,想来是有了眉目了。”

周香雪忽然想到,太后当年何曾不是风光无限,要不是太子出了昏招,恐怕哪有当今圣上的位子,自己夫君也是跟错了人,当年夜里为何会如此,那宁荣二府之人为何会反戈一击,处处透着迷雾。

如今京城风云际会,各方人马汇聚,尤其是四万八公勋贵,还有各地就藩亲王,蠢蠢欲动,就连自己,也放不下心中执念,还有自己那个好大哥,前太子周永孝,

“早年间,江南那边,侯府暗探不是说,在扬州见到还有太子旧部所在,怎么那么多年还没有音讯?”

“回殿下,江南那边全是东王府的余孽,还有太上皇和陛下的眼线暗卫盯着,侯府不好行事,至于那些人,确实只见过那一次,从此再无音讯,想来是逃离了,必定朝廷那边追查的太紧。”

周香雪盯着殿内的香薰,香炉所在的上方,烟雾环绕,渺渺烟雾,看不清飘向何处,就像那些人一样,精明一生,为何鲁莽行事,丢了大位,摸不透啊!

“不对,本宫觉得,他们还在那,要知道江南乃是天下富硕所在,眼线虽多,可是大隐隐于市,我那个大哥如果未死,必然在江南养伤,一定部有人手,可是那么多年下来,也没有大哥丝毫音信,本宫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哎”

一时间,

殿内安静下来!

“报,殿下,岳将军求见。”

就在沉思之间,心腹女史卫淑云从殿外走了进来,恭敬地禀告。

“快请。”

长公主忽然抬起头,看向门外面,

“是,殿下。”

随后由侍卫长卫良把京南旧部岳峰领了进来,只见来人身材壮硕,脸上还有一个刀疤的痕迹,一脸冷色的中年老将,刚进屋就跪拜,

“末将岳峰,参见长公主。”

“岳将军请起,所来何事?”

周香雪赶紧让老将军起身,问询来此何意,

“回殿下,京南之地民变,已经酿成大祸,靖南侯府的眼线已经来报,除了北部两城,还有林山郡城无碍,其他各处城池,已然丢了,如今时机是成熟,特来问询殿下,我等旧部是否南下。”

岳峰说明来意,就是告知殿下,京南之地民乱之事,恐怕又是一个白莲教之祸,大武朝廷,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要是侯爷还在,哪里有这些事。

长公主闻言,眉头紧皱,京南旧地民乱又起,看样子已经势不可挡了,现在插手进去恐怕占不到先机,朝廷必然会去平乱,到时候胜负犹未可知。

而靖南侯府的旧部,还有剩余的力量,如今也只有三万余人,左右不了战局,还不如等待时机,另选他法。

“老将军,本宫的意思是暂且不动,京南的地方如今那么乱了,谁去了都要陷阱去,既然你都知道了,朝廷也必然知道,平叛是少不了的,万一扑灭了民乱,那老将军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这。”

岳峰一时无言,殿下说的话不无道理,可是靖南侯府的仇如何报,都那么多年了。

“对了,老将军,京城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周香雪看着楞在那的老将军,也不忍再说,反而问起京城的事,岳峰知道殿下好意,话说的也有道理,手下三万儿郎,分散在此多年,南下之路恐怕也是不归之路,罢了。

“回殿下,京城这段时间倒是挺热闹,毕竟恩科临近,赶考的士子多如牛毛,还有,传闻京仓被天降火龙烧了几座大仓,谣言四起,圣上下旨,让沈侍郎和洛云侯查案,还有京南之地民乱,如今京城热闹的紧。”

说到这,岳峰心里竟然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

长公主抬起头,嘴里念叨着洛云侯,

“洛云侯回京了?”

“是,殿下,洛云侯从江南回来也有一段时间了,圣上竟然未让他回关外,他的一万精锐还在京城东营驻扎,实在是奇怪。”

岳峰提到洛云侯的时候,嘴角不由抽搐一下,果然是天纵奇才,勇武过人,女真人被打成那样,谁也未曾想到。

周香雪犹自拿起御笔,在书案上好的宣纸上,写下洛云侯三个大字,秀气中带着英气,一见就是女子所书。

“殿下,写得好。”

身边女史卫淑云夸赞道。

“不是本宫写得好,是这三个字带着杀伐之气,也不知这个洛云侯如何能在关外立足的,岳将军,你说这洛云侯的麾下夺得天下第一军,可真的名副其实,还是吹捧起来的。”

周香雪虽然不懂兵法,可历来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真的那么能打?颇有些不相信,遂出言问道。

岳将军在堂内,脸色变了又变,叹道,

“回殿下,确实天下第一,关外乃苦寒之地,女真人勇猛无比,平阳一战还被洛云侯打的丢盔卸甲,签下城下之盟,实属不可置信,在京城大比的时候,末将也去看了,旌旗林立,行动如一,天下少有的精锐,末将不如。”

长公主抬眼看了一眼岳峰,老将军一向不服输,今个竟然承认不如人,

“如果老将军率领三万侯府旧部,能战胜洛云侯和他的麾下一万骑兵否?”

岳峰脸色一红,满脸羞愧之色,

“回殿下,不能,如果是在山间还能一战,如果是平原之地,末将毫无还手之力。”

“这么厉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