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562章 一石三鸟之计

红楼之平阳赋 第562章 一石三鸟之计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562章 一石三鸟之计

第562章 一石三鸟之计

养心殿内,

武皇周世宏已然换好了大装,缓步走到了窗户前,推开窗户,天虽然冷,但是园子里已经有了绿色。

但不知为何,

这些年的冬天,冷的天越来越多了,百姓何其艰难,尤其是北地,开春后还是雪天一线,且提侯仓促北撤,不像是他的样子,在晋北关的刘芳还不能撤。

思索间,又看了一眼天色,时辰也差不多了,问道,

“戴权,各部官员可来齐了?”

“回陛下,还未曾来齐,稍稍要等一会,毕竟这个时辰朝会,鲜有此事,不少官员还要回府更衣,来的就晚一些。”

戴权立在一旁,小心回道。

武皇点了点头,说的不错,今晚的朝会,自己也没想到,文官那边的动作很快,就不知道镇国公和北静王水溶该如何应对。

而后,

武皇心底还始终是对忠顺亲王有些包庇,诸王当中也只有他还算贴心,至于其他诸王,哪个不是狼子野心,御极的位子谁不惦记着。

然后楞也不答,直接叩首,此番动作,让武皇不明所以,心中反而就是意动,莫非还有其他的要紧事,缓声道,

“闪开,别挡路,本王有要事禀告。”

周世宏也不着急,坦然坐到桌子旁,戴权立刻走过来,给陛下倒了碗热茶,武皇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水,总算心里是安静一会,

想到了今日所为,本就是无心之举,出宫看看皇儿,洛云侯也是被自己招来的,饭也未吃,走的路线也算正常,贾珍不知是真的故意所为,还是故弄玄虚,那个妖道所谓的施法,也应该是巧合,关键就是太过巧合了。

吵吵嚷嚷一路,在内殿喝茶的武皇周世宏,听到外面的吵闹声,满脸的无奈,一听就是皇弟周建安的声音,都这个时辰了,还要过来做什么,是不是想要去长乐宫给太上皇请安。

“臣弟周建安,见过皇兄,臣弟来请罪了。”

也不管何人阻拦,直接闯入,云公公在内殿拦着,

话还未说完,就被忠顺王打断,

“本王知道,要不是有要事,何来打扰皇兄休息。”

“王爷,且留步,陛下在更衣,”

此时进了内殿,

“让他进来,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语气颇为不耐烦,

周建安虽说声音在外面吵了些,可是到了内殿之后,立即住了声,小云子也不再过多的阻拦,先一步进了内殿,

“陛下,忠顺亲王有急事求见,奴才刚刚未拦得住。”

想到了太上皇身体抱恙,必然会引起天下诸王震动,想来京城尽孝道的也不知有几人,永诚驸马早就托人来说想和永诚公主回来看看父皇,就怕口子一开,其他诸王坐不住了,多事之秋,还需要忠顺王出面,领着宗人府和他们周全,不能太过苛责,

随后,

“本王有急事汇报,万不可等。”

小云子也不敢阻拦,嘴上不住劝道,

“王爷,您可要悠着点,慢着点,陛下刚刚醒来,身体抱恙,可不能.”

忠顺王周建安哪里还能再等,万一等会上朝了,那些文官真的要把此事捅出来,不对,皇陵的事不可能传的那么快,哎呀,反正是要上朝之前必须要给皇兄说此事,

忠顺王周建安已然走了进来,见到陛下坐在那等着了,立刻跪拜在地,

片刻后,

寝宫外,

忠顺亲王已然饶了路,从外面赶了过来,见到乾清宫殿前,来了那么多朝臣,不敢停留,疾步奔向养心殿。

还有太上皇,怎会晕倒在那,是宫里人伺候的不用心,还是故意为之,心中所想甚多。

一把推开挡在前面的云公公,大步走进了内殿。

“什么事还能让你来请罪,哪里出了问题?”

周建安脸色一白,额头冒细汗,心底惶恐,该如何说,想了一下,还真不能骗过皇兄的眼睛,硬着头皮说道,

“皇兄,臣弟监管不力,地龙翻身之际,修建的皇陵被震塌了,地宫毁了一半,而且匠户和大匠都被困在底下,正在救援!”

而后跪在地上,不敢动弹。

武皇周世宏面色变幻,眸中热芒闪烁,竟然能把皇陵震塌,是真的震塌了,

还是,

另有缘故,

陵寝玄宫建在南山朝阳秀峰里,山峰中空的建筑,肯定用料是合标准,极而能经受十足地震,如今轰然倒塌,武皇内心是不太相信的。

历代皇陵修建,都是重中之重,越是陵寝工程,越需要对防震考虑到位,木料,石材等物都是内务府和户部供给,如何一震而榻,总之是没用心,恐怕其中的银子也没少拿。

皇陵坍塌,要是被朝臣知道,必然又是一個大风波,天降异象必然是对皇家不好,

“戴权,皇陵监工内务府派的是何人?”

“回陛下,是内务府,工匠科奴才宋振主事,一直以来都是他他负责监工之事,还有匠作使负责底下检查。”

戴权在身边立刻禀告,心里还想着宋振如何监工的,出了那么大的事竟然没有杂家汇报,必然是心中有鬼,偷瞄了一眼跪在堂下的忠顺亲王,必然和王爷有关,这该如何是好。

武皇听到戴权的回答,也知道此事戴权并不知道,此事也就明了了,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看向忠顺王的眼神,也是无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这要紧的时候。

“你啊,什么事都做不好,领军带兵不行也就罢了,给父皇修建陵寝,你也能捅出篓子,匠作使在何处?”

“皇兄,他,他畏罪自尽了!”

忠顺王周建安哆嗦着嘴,回了句话,让武皇气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了一声,

“废物!”

朝会在即,要是让那些言官知道,必然不会罢休,宁国府的伏笔了就废了,如今事情还是要瞒住的,

“现在京中地震,想来伤亡颇多,你提点守陵禁军,要查看皇陵那些匠户伤亡情形,稍晚一些再行寻郎问诊救治,务必要把人救回来,

地宫需要重新修,那些不能用的及早扔了,亏空的银子,想来忠顺王是有办法的,最起码要拿出一半的银子补上,其余的内务府出,务必做到外人不得知,但凡走漏了风声,朕拿你是问,完事后,朕在过问。”

武皇神色严厉,厉声吩咐道,不能在这节骨眼上出错,要不然图惹是非,文官的矛头就怕偏了。

跪在内殿的忠顺亲王周建安,急忙擦了汗,

“谢皇兄,臣弟遵旨,必然不会走漏风声,臣弟早就派陵官徐才带着兵开始救人了,最起码挖个洞送些吃喝进去,死不了人,就是死人了,臣弟赔银子就是了。”

说完还有些心疼的咧嘴,武皇见了,心头尤急,骂道,

“滚,”

然后还不解气,站起身,直接一脚踹过去,忠顺王挨了一脚,“哎呦一声”就是地上一滚,而后就爬到了外面,

“皇兄,臣弟知错了,这就去改。”

接着就是连滚带爬的,跑出了内殿。

只是武皇心里,还有阴云笼罩一般,

究竟是天子失德,上天警示?

还是上苍对太下皇的惩戒?警告之意!

皇陵坍塌榻的蹊跷,宫内只有老旧的宫殿坍塌,其余宫殿并无大碍,还是长乐宫中的太上皇,做下的事,

另有他意,

毕竟大哥周永孝无过错,如此被诛杀,朝中不少老臣和官员皆是反对,不管是天灾还是**,都是避无可避,只是能拖一时是一时,朝会是关键,一步一步来。

“戴权,上朝。”

“是,陛下。”

北王府门前,

北静王水溶坐在马车内,查看着手中的信件,一个是荣国府史老太君的书信,另一个是镇国公府的书信,二者皆是写明缘由,宁国府贾珍畜养道家方士,被文官南党的魁首卢文山的学生严从,敲了登闻鼓。

那可是登闻鼓,敲响必定要查的水落石出,而今在此关键节点,宁国府如何做的荒唐事,还被文官那些人抓到,看向一旁的冷老问道,

“先生,今晚的朝会,必定是龙争虎斗,宁国府越来越荒唐了,堂堂贾府,早年间何其勇猛霸气,哪知道子孙竟然落寞至此,老太君书信,除了写明缘由,多有恳求之意,本王真是不想管。”

北静王水溶,这些日子就是忙于北方的走私,亏空的银子,如今也补上了,还有大批结余,平安州节度使也派来心腹传信,平安州粮秣饷银,还有武器辎重,堆满了仓库,后路已定,只是想重回北方还需要另有机缘。

京城的事,东平郡王好像换了一个人,四下联络旧部老亲,倒也收了不少的势力,不过国公府始终是自成一系,撼动不得,宁荣两府更是不偏不倚,那老太君实在是精明。

身边的冷老,还是一身灰衣,面无表情,手里拿着拐杖细细抚摸,

“王爷,万事由不得,宁国府祖上再辉煌也是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诺大的国公府,空有亲朋故旧,可惜无领头之人,只有荣国府贾琏还可堪一用,但老国公留下的恩惠,也被姻亲王家用的差不多了,至于说,文官的发难,王爷,宁国府再不成,东王等人谁都不救,您是一定要救的。”

看着冷老一脸的认真,北静王水溶反问道,

“先生何意,为何本王一定要救,”

“呵呵,王爷还要考校老夫不成,宁荣二府两位老国公可是对北王府有救命之恩,就这一点,您必须救,而且要全力救,

让整个勋贵还有天下人看看,王爷没有忘记贾家的恩惠,要是老夫猜的不错的话,东平郡王穆王爷必然和您一样,死保贾家,至于说其他国公,早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能坐视不理。”

冷老摸着拐杖的手,紧了又紧,勋贵必然会齐心,文官那边发难想要达成所愿,必然不会那么容易,实在不行最后还需要另有一法,两全其美才好。

北静王眼神闪烁,冷老所言不不假,入主中原一战的时候,要不是贾家两位国公誓死不退,北伐就成了笑柄,那一战,多少恩惠留下,是该还了。

心中打定主意,必然要和文官好好说说,天降异象,乃是文官内阁失德,岂有移祸他人之说。

“本王必然要出手相救,今日异象乃是文官失德所致,和勋贵有何关系,再说此事都是京中百姓谣传,等那个妖道抓到,自然是一切大白,”

“王爷明白就好,此事可以慢慢和文官对阵,但是有一事,王爷小心一些,影卫来报,陵官还有皇陵监工宋公公去了忠顺王的府邸,而后忠顺王又去了宫中,面色匆匆,

还有密事,手下暗探来报,在东城醉仙楼,南边来了一伙人,不对,老夫失言,是南边先后来了两伙人,有一人,王爷还熟悉得很。”

北静王心中一动,皇陵的人去了周建安府上,难道是出事了,还有南边来的故人?

会是谁呢,

“冷老的意思,是谁来了,本王还没有想到,至于说皇陵,定然是出事了可对?。”

“哈哈,还是王爷厉害,皇陵那边已经派暗探过去了,今夜就有消息,至于南边来的人,啧啧,诸王坐不住了,暗探瞧见的人竟然是汉王的心腹谋臣徐良才,而后盯了几天,竟然还发现一人,郑王世子周正白,在东城市坊闲逛!”

“什么,他们竟然敢瞒着陛下回京,好大的胆子,郑王,汉王,那宋王,吴王等人能忍得住,”

北静王有些失声,他们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太上皇身体抱恙也就是今日的事,想必他们还不知道,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不过恩科在即,他们如何能进京。

“冷老,你怎么看?”

“王爷稍安勿躁,想来是诸王坐不住了,太上皇身体也不复以往,今次更是伤了元气,想来诸位藩王还是抱有最后一丝希望,想进京等着储君花落谁家。”

冷老眯着眼,坐在那,小声的解释道,

北静王吸了一口气,也是叹道,

“还有什么希望,圣上三位皇子已经出了宫封王建府,夺嫡之路已然展开,他们还在想着好事,还有,洛云侯任三位王府的大统领,此事想来都知道,虽说洛云侯年岁尚轻,可是忽略了他,任谁都会吃了大亏,

关外如今商路大开,勋贵各府,还有江南各地商会,都往来于此,平遥城竟然驻扎重兵,光骑兵就是三万余,皆是精锐,这商税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别说关外那么多田庄,几乎被洛云侯府买光了,外人在想买,也买不进去,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见到北静王水溶罕见的露出凝重的表情,冷老摸着拐杖的手,松了劲,又紧紧握住,心中更是有些难以置信,穷苦之地,洛云侯何来的那么多财力,背后又是何人,比藩镇更加的集权了,

“王爷,洛云侯名为节度使,实为藩镇,朝廷想来也是看出来了,内务府,把中原各郡的流民,还有运河沿途各郡的流民都在往北运,虽说给关外增加底蕴,也不失是为一招妙棋。”

“何解?”

“拖住洛云侯关外的势力,等到洛云侯发展壮大,女真人的实力也恢复了,此乃一石三鸟之计,陛下厉害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