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564章 谁去传信贾敬

红楼之平阳赋 第564章 谁去传信贾敬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564章 谁去传信贾敬

第564章 谁去传信贾敬

“传圣谕,乾清宫准备上朝,诸位大臣。”

就在众多官员陆续到来之际,去乾清宫的殿前大门的台阶上,养心殿的云公公,捏着嗓子在那喊着。

随即眼睛迅速扫视了一番,殿前的一幕看的是一清二楚,文官来了不少人,都在那议论纷飞,可是勋贵那边,只有寥寥几人来此。

怎么会这样,

小云子怕是自己看花了眼,瞪大了眼睛,盯着殿前的院子,又细细看了一遍,只有襄阳侯和洛云侯二人,领着寥寥几人站在那,心中一突,也不等有文官过来追问,反身就离去。

疾步回了养心殿,入了内阁暖室,到了寝室,见了陛下,恭声回道,

“启禀陛下,奴才去了乾清宫告知朝臣准备上朝,可是殿前勋贵来的只有洛云侯和襄阳侯二人,身边只跟着寥寥几人,其余人皆不在,另一边六部阁臣来的差不多了还有各部的言官也都聚齐。”

“嗯,竟有此事,”

武皇闻言有些诧异,勋贵没来,是不知道还是另有他事,不对劲,那么大的事不可能不知道,应该在等北王和东王了,他们二人不来,如何抗衡内阁的阁臣,卢文山他们,这一次可是有备而来,

“陛下,是不是推迟一些时间上朝,”

“不用,照例就成,勋贵不会缺席的,”

身边的戴权小声的问询,可是武皇并不担心,那些老狐狸岂能不知道文官那些人来势汹汹,必然在想对策,

“诸位,时辰不早了,是该进宫了,”

“是,陛下,老奴知道。”

“请!”

气冲冲的话语从理国公柳彪的嘴里说出,

“哈哈,说得好,文官不憋着坏,哪里能找我等之事,”

见到差不多了,北静王和镇国公对视一眼,点了下头,

老国公牛清身边围了不少勋贵,原来勋贵也不是落后之人,早就在此等候,

“王爷,卢文山那个老货是越来越不要脸了,竟然敢唆使他的门生严从,去午门外敲登闻鼓,矛头直指我们,看样子心里早就有了预谋,宁国府之事还需要二位王爷多多周旋。”

“不晚,哪有晚之说,我等勋贵尽皆来此,就想看看文官是怎么诬陷宁国府的,难不成还能严刑逼供,老夫不相信,一群酸儒生,还能反了天不成。”

北王水溶和东王穆莳二人,必不会坐视不理,只是此中的事需要权衡利弊,宁国府也要看看贾家该如何应对。

而崇文门门前,

周围的勋贵听了士气大增。

众人依次回礼,老国公更是急躁,

荣国府,

荣庆堂内,

众人一惊,回头望去,只见说话之人是刚刚到此的东平郡王穆莳。

穆王爷,走到近前,拱手施礼,

“水兄,诸位老国公,本王可来晚了。”

北静王水溶下来了马车,往宫门走的时候,在门前遇到了镇国公等人,相互看了一下,皆是满脸阴沉之色,

“老大,你怎么说?”

“还能是何人,严从的座师可不是卢文山那老小子,那老小子心里就是憋着坏呢,绝对是他安排的一切。”

北静王水溶看到各位老国公都亲自到了,哪里敢托大,拱手回礼,

“各位老国公不必焦急,此事我等必不会袖手旁观,还有,严从是何人?怎么以前没听过,”

“老国公先请!”

“说得好!”

大老爷贾赦和邢夫人坐在东首,贾政和二太太坐在西首之位,而且二人还穿着官服,想来是准备进宫上朝的,陪坐之人自有李纨,王熙凤还有尤夫人。

贾母沉着脸,先开口问了大儿子贾赦,

可是贾赦坐在那颇有些坐立不安,今日之事也是刚刚听闻,贾珍不是说炼丹练出仙药,入了道门修道的,怎么会牵扯那些做法之事,关键人还跑了,一想到仙药就此作废,自己修道也没了着落,心中隐约有些疼痛,银子送去了不少,官府的花楼都忍着没去买清倌,就为了一口仙丹妙药,

“回母亲,此事太过蹊跷,贾珍修道之事,咱们姑且都知道,儿子见了一次,就是在天香楼设了祭坛祭拜之用,然后炼丹,都是在一个院子里,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府外做法,还大张旗鼓的,实在是费解,您说会不会有人,暗地里给宁国府下了套。”

也容不得贾赦不那么想,贾珍流年不利,得罪人也不少,就怕有心人报复,贾母听了脸色阴沉之色更甚,什么叫下套,自己犯的错还在推脱,

“老大,那你说说是谁下的套,得罪的人也只有洛云侯府了,那你可知尤夫人怎么出来的,如今宁国府被皇城司近卫围着,再去捞人可捞的出来。”

贾赦见到贾母生气,身子坐直,回道,

“母亲,儿子不是那个意思,洛云侯的事尽人皆知,他是要避嫌,不应该出手,倒是文官那些人,怎么那么快就反应过来,中午的事,现如今就有人敲响了登闻鼓,实在是骇人听闻,老二,你来说说你接到的信,何人敲的?”

贾政闻言有些局促不安,自己确实得了信,传信之人竟然是同僚秦老大人,要不然还不知是何事,至于说下套之人是洛云侯,必然是不信的,

“大哥,母亲,此事还真知道,敲鼓之人是六部给事的言官严从,状告的折子也是他写的,如今御使接了折子递到了宫中,晚上朝会必然是开的,可是见不到贾珍,如何知道内情。”

贾母忽然问道,

“何人给你传的信?”

“是秦老大人秦业。”

“是他!”

贾母一惊,没想到会是秦可卿之父秦业,一时间心里五味杂全,看着二人坐不住,知道朝会时间紧迫,不再废话,

“你们两个上朝之后,老二在朝会上先不必插言,老大,你要跟着其他老国公一道为宁国府喊冤,此事老身已然知会了镇国公和北静王,必然会周旋的,不过他们既然来势汹汹,定不会罢休,所以见机行事,宁国府的爵位决不可失,不然老身如何下去面对贾家的列祖列宗!”

“儿子知道,”

二人起身跪拜,一同回应。

“去吧,”

“是,母亲。”

二人起身又是一拜,急匆匆的出了府往大内而去。

人走后,贾母仿佛没了心气一般瘫坐在炕上,身边的鸳鸯见了急忙过去扶住,

“老太太您,”

话还没说完,就被贾母制止住,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尤夫人,叹了口气,

“珍家的,放宽心,宁国府之事,老身不会撒手的不管的,这几日,伱就和珠家的一道住在一起,住上几天歇歇身子,万事过了今晚才明了,

至于以后,”

贾母脸色闪现一丝难过,万一不成,爵位要保住,那些老亲甚至于洛云侯都不会坐视不理的,但是珍哥儿恐怕要落了罪责,万不得已只有走这一步了,

“至于以后,只能看看宫里的意思,咱们贾家的女人们,又能怎样,走一步看一步了,”

尤夫人一听,顿时哭的梨花带雨,悲从心中来,坐在那哭了一阵,满脸疲惫之色,但即使如此,也遮掩不住白嫩娇艳的面容,还有丰润的身姿,

听到老太太安慰的话语,尤夫人知道,此时该做的都做了,要是早有遇见,除了那妖道,如何会遇上这祸事,想到了那些围着府上的兵丁,凶神恶煞的样子,心里有些惧怕,要是真的入了狱,自已妇人之身,如何能跟着去狱中受辱。

要不是凤丫头和侯府的人去接了自己出来,后果难料,

老爷贾珍也是糊涂,府上什么都好,何来要招惹是非,那些清倌女子尽在身侧欢愉,修什么道呢,不过他已有三月未碰自己身子,是真的修道了。

“老太太说的是,我一妇道人家,哪有本事过问,无非是打理一下,府上的下人过日子的用度,许些事,能有什么办法,

修道的事我也劝了,他们父子二人都未听,无奈找了凤丫头说和此事,可是刚安稳了两天,又恢复原样,我一人住在东苑已有半载,无力过问,如之奈何!”

王熙凤欲言又止,贾母眼神一暗,此事倒也不怪她,还是自己疏于约束了,要是上一次狠下心来,或许不等敬老爷那边回话,或许就未有此祸事,

“此事不怨你,倒是有些埋怨我了,未曾想珍哥儿竟然那么痴迷此事,还想等着敬老爷那边的信,这样,凤丫头,贾琏何时回来?”

听老贾母所问,王熙凤愣了一下,想到了上一次来旺去了安湖大营,可是贾琏回了信说是不可,

“老太太,贾琏那边回不来,说是有客军已到,正在整训,叔父那边也未回府,等大军集结完毕,就要南下了,说是去京南镇压乱民,孙媳妇的心里,忐忑不安。”

说完眼睛一红,强硬如王熙凤的女人也流下泪水,一想到贾琏要上战场,心中就是慌乱不已,刀枪无眼,自己还没有一儿半女,以后该如何。

堂内之人听了大惊,怎么贾琏要上战场,什么时候的事,太突然了,贾母更是有些失神,虽有准备,可是真的听到这個消息,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怎么那么快,不是说还有些时间再考虑一下的吗,为何那么急着决定。”

“回信之人说,贾琏和大哥王仁,提领京营精锐两万人马随叔父南下,想要一战定乾坤,还说先锋官乃是大梁城节度使吕节度亲自挂将,京营定然不能畏惧,所以才有此决断,那日,弘农典尉胡将军引军已然到了安湖大营。”

王熙凤抽泣了几声,还事无巨细的把贾琏的话复说了一遍,老太太仔细琢磨一下,弘农典尉,那个傻大个胡乐,竟然是他,大梁城节度使吕代元,都是好久未见的老人了,和国公府也是老关系了,到是不怕,

“行了,把眼泪擦了,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贾琏既然决定了,此事必有隐情,你说的这几人和咱们荣国府也是老关系了,想来不会有事,你放宽心,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要通知敬老爷,此事定要告知,你让谁去?”

贾母心中哀叹,多事之秋,事情都赶在一块了,但是宁府遭了难,必然要告知贾敬,可是嫡脉男丁不丰,能成事的也只有贾琏和贾珍二人,如今二人都是遭了事,如何是好。

堂内之人脸色悲伤的相互看了看,一屋子女眷,连个顶门立户的男子都没有,王熙凤也没了平日里的精明,心思有些杂念,哪里还想谁去。

邢夫人坐在东首,看了贾母焦急神色,还有对面二太太面无表情的样子,心里就有些生气,一见到二太太的颜色,一幅和自己无关的样子,心中有了计较,说道,

“老太太,儿媳有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邢夫人开了口,最敏感的不是老太太,反而是对面木不做声的二太太,

“你说说,都这个节骨眼上了,有何办法!”

邢夫人看着二太太的模样,颇有些解气,故意顿了一下,嘴角一翘,笑道,

“老太太,如今府上皆是女子在此,更不能抛头露面,毕竟外面如何谁也不知道,

外事就像老太太说的一样,还需要顶门立户之人出头,如今府上大房贾琏,虽不是我所出,可是这心里听了琏儿要南下平乱,哪里不担忧,话又说了回来,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而后小心的看了一下贾母的面目,并无反对之意,心思就胆大了一些,继续说道,

“大房还有贾棕,年岁太幼,懵懵无知,也是有二太太的宝玉,乃是嫡脉,纵是贾环也比不上分毫,如今贾家两府有了难事,城外玄真观传信,还需要宝玉出面,要不然外人去了,敬老爷恐怕不见,当然,自是要多带家丁护卫,如若不然,也无人可去了。”

说完话,还故意往二太太那里看了一眼,果不其然,二太太脸色一变,似有怒意,冷哼一声,

“哼,你倒是不客气,什么话都说,我家宝玉恩科在即,如今在院里苦读,如何能再去城外,不就是传个信而已,派谁不是派。”

二太太自然不会答应让宝玉此时外出,天快黑了不说,此事牵扯甚大,万一有其他事,岂不耽搁宝玉的前程。

转头看向老太太,哪知道老太太并未出声阻止,心中稍微惊讶,还想再说,反倒是贾母抬起头看向二人,

“老二家的,此事老身心里明镜,虽说我也不不舍宝玉去,可是宁国府遇了难,二房怎可袖手旁观,老大家那边无人,宝玉不去,难道要贾环去吗,此事老身早已写好书信,这样,等明日白天,让宝玉带过去就成,见到敬老爷,就说此事万分急迫,让敬老爷早做打算。”

“这,”

看着老太太严肃的神色,二太太知道贾母心意已决,万分不解,怎么会这样,不过就是一些流言蜚语,此事二太太哪能不知,不过就是一些言官搬弄是非,本想再劝,可是忽然想到宫里的大丫头,元春也不知如何了,万一此事耽误了元春,这就没机会了,宫里可不会等任何人,想到此处,二太太哪里还能坐得住,

“老太太说的是,城外的信还需要去送,此事我亲自嘱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