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596章 规矩不记得了

红楼之平阳赋 第596章 规矩不记得了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596章 规矩不记得了

第596章 规矩不记得了

御膳房内,

秩序井然,来的小太监,还有管事厨子等,都在大堂内候着,排成几队立在那,

随着大公公田宝良的话音响起,堂内众人立刻低下头把心思藏在心底,御膳房里,田公公的话就是天,谁要是敢冒头,发配冷宫也算是个善终了,一个不好,死的不明不白,谁又能知道呢。

作为御膳房的掌印总管,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说的话可比圣旨管用,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不外如是,更别说田大总管乃是历经两朝的老人了,在宫里和内务府面子大得很,只是一向不和他人争执,颇受戴祖宗的赞誉,众人心底哪里会不知道。

只是那两个小狗崽子,怎么会讨得田大公公欢心,认了干儿子,从此以后的路富贵着呢,谁不嫉妒,羡慕。

堂内众人一切反应,被田宝良尽收眼底,各种脸色变换,人之常情,可是因为长公主的事,就需要新人,心思通透的,那些混了多年的老油条,可拿不住他们,咳嗽了一声,说道;

“咳咳,诸位,今日算是个大喜的日子,杂家年事已高,也没個子侄辈,所以突发奇想,看着他二人还算讨人喜欢,认了干儿子,以后他二人一个叫田大,一个叫田二,算是给杂家养老送终了,你们以后帮趁着点。”

“是,恭喜田总管喜得贵子。”

众人均是流露出献媚之色,然后同声道喜,

但是田宝良并未有笑容,在宫里的人,都是什么样的鬼,心里都是门清,靠在椅子上,用手慢慢的敲着桌子,

“记着就行,今个大喜的日子,择日不如撞日,杂家想着,今个,就把你们的俸银,还有之前御膳房的赏银,一次性发了,田二,把桌子底下的箱子抬上桌子,然后再拿一个簸箕放在箱子一旁。”

“哈哈哈”

堂内大小太监轰然大笑,也不知是听进去了,还是听不见跟着傻乐,田公公见得人多了,话都说了,怎么做都是自己的命,

正笑着的时候,

只见一位躲躲闪闪的小太监,接了银子之后,在簸箕那边绕了一圈,假装未看见一般,没有放银子到簸箕里,然后就想回队伍里去。

“哎,这就对了。”

“是,干爹。”

众人忽然低头齐声回道,

“这些银子,都收好了,别看这眼下,你们没地方花钱,将来可是你们的命根子呀,呵呵,按照宫里的规矩,早晚有一天,没有品级的太监,都得出宫,到时候伱们会发现,早已没了老家举目无亲,大伙都像癞皮狗一样,躲着你!

你呢,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了,你靠谁啊,谁最亲呢,哼,就是你怀中的这点银子,”

田宝良好似也是说给田大和田二,二人听得,坐起身看着屋里的人,继续说道,

“记住我的话,别看这东西啊,又硬又凉,他可是咱们的亲娘们啊,哈哈哈.”

众人的眼神也随着田二的举动,跟着移动,银子谁不喜欢。

田宝良此时才睁开眼,看着眼前的人毕恭毕敬,这就是权力啊,恩威并施,

“恭贺大公公!”

“怎么就没有记性呢,你们叫杂家什么,杂家早就说了,出了御膳房地界的门,你们叫我吴总管,我不挑你们的理,但是只要在御膳房,你们应该叫杂家什么?”

看到时候差不多了,田公公又扯了嗓子解释道,

“这是过年时候补发的俸禄,还有这个月的俸禄,杂家一并发了,田二,开始发吧,一人三锭银子,管事每人四锭银子,记住了。”

本以为很快,可是刚刚接到银子的管事,直接走到簸箕处,毫不含糊的往里面扔了一锭银子,然后才回到堂内,众人早就见怪不怪了,只有田大和田二看的不明所以,也不敢出声问询。

身后立着的田二,弯着腰把桌子下面的箱子拉了出来,费力的给抬到切菜的桌子上,然后从盛菜的柜子上,拿下了一个簸箕放在一起,立在一旁候着。

众人的目光随着那一声响动看了过来,那小太监愣了一下,然后立马献媚笑道,

就这一下子,哪里能躲过田公公的眼睛,放下手中的茶碗,重重的磕了一下桌子,

“哎,你个兔崽子不是新来的吧,怎么连规矩都忘了,”

“是,干爹,儿子记住了。”

田宝良此刻复又喝了口茶水躺下,

田二哪里干过这等事,激动地手都有些哆嗦,然后小心打开箱子,里面早就躺满了雪白的官银,五两一锭银子,一人三个就是十五两,那么多。

其余人更是眼热,早就按照以往的例子排好队,最先领银子的,都是御膳房管事,每人四块,田二小心的数了又数才递给面前的管事,等人走后,再发第二人。

“哎呦,大公公,忘了忘了,我光想着娘们了,就忘记孝敬您了,”

田公公冷笑了一声,拿着锦布净了手,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嗯?这话杂家不爱听,怎么叫孝敬我啊,你哪天要是出了点事,谁去内务府给你铲呢,杂家光着舌头去行吗,就是把舌头咬烂了,把牙磨平了,把腚眼子撅上天,也给你擦不干净,”

然后看着众人的目光,指了指内务府方向,

“你们都别觉得自个亏了,今个你往这簸箕里扔一旮沓东西,保不定哪天呐,就能换回你一条小命,这是孝敬谁呢,啊!孝敬你们看不见的祖宗。”

“是,是,田公公,小的有眼无珠,怠慢了大公公一片好意,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说着还狠狠扇了自己几巴掌,然后把手中一锭银子放入簸箕中,田宝良满意的点了点头,

“行了,此事过了,你们领完银子的也别这等着,陛下晚膳照旧,准备准备生火,用心伺候了,是,大公公。”

众人应了声下去了,

“田大田二,你们发完银子把东西拿到杂家屋里,杂家有些困顿眯一会。”

“是,干爹。”

“驾,驾,吁”

“侯爷,侯府到了。”

“嗯,这么快,宁边,让弟兄们回府用膳,今个好好歇一歇,后日还需要领兵护送太后去静安寺进香,”

“是,侯爷,末将早就和段将军交代了,必然不会耽误侯爷大事。”

张瑾瑜懒懒散散下了马车,也不知怎么,浑身酸软无力,劳心事那么多,自嘲一笑;

“什么大事,都是一些屁事,走,进府。”

爆了粗口,周围亲兵还有宁边仿若熟视无睹,宁边脸色苦笑,还是劝慰,

“侯爷,慎言!”

“娘的,慎什么言,都成了裱糊匠了,回来得晚不说,你看这天,云层密布,看来是要下雨了。”

也不管其他人,抖了下酸麻的腿,上了台阶进了府,然后直奔东云楼,此时天色渐渐暗淡,到了用膳的时候了。

“宁边,你也下去先吃饭,洗漱休息。”

“是,侯爷,末将告退。”

宁边一抱拳,看了一眼天色,是快要下雨了,就退下去。

人一走,张瑾瑜轻松了许多,看着雕梁画栋的东云楼,迈步走了进去,这几日有些忙,府上的夫人有些忽略了。

进了楼内,眼见大厅没有人在此,知道应该在东厢房用膳,过了走廊,直接一拐,就见到伺候的丫鬟婆子都在廊内等候,见到侯爷过来,全都欠身行礼,

“奴婢见过侯爷!”

“嗯,”

嗯了一声就推门而入,此时的东厢房内,王夫人就领着几个媳妇围坐在屋内的圆桌旁,用着晚膳。

听到开门声,

众人目光随声而来,让刚进门的张瑾瑜有些尴尬,到了王夫人身边给母亲请安,

“母亲安好,儿子这几日有些忙,疏忽了给母亲请安!”

说话也不是像之前在外面那样理直气壮,细声细语不说,脸色颇有些不自然。

桌子上的杨寒玉虽然欣喜,可不敢随意开口,只能低下头喝着粥,

但秦可卿坐在那,明显有些狐疑的样子,侯爷今个怎么有空回来了,就连月舒两女满脸委屈的看着洛云侯。

“什么安好不安好的,都还是一个样,反倒是你,这段时间忙里忙外的,府上都是半夜而回,让你媳妇担心不说,也没见你忙出什么正事,”

王夫人罕见的质问了一番,太不成样子了,荣国府的两女虽好,毕竟是没进侯府,总是往那去,外人说闲话的多,还有就是王夫人总感觉有些不对劲,说不上来的感觉,难不成还有女子被瑾瑜惦记着,是不是三春丫头。

容不得王夫人不这样想,毕竟荣国府上未出阁的也就三春丫头,年岁也不算大,总的来说不说像秦可卿和杨寒玉一样倾国倾城,但也算是大家闺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侯府当个侍妾绰绰有余,只是门槛的问题,毕竟是荣国府,找姑爷也要当个大娘子,伏低做小老太君可不答应。

至于有没有其他的事,王夫人还真没想过,毕竟其他女子成家已久,哪里会有什么牵扯。

“呃,劳母亲念叨,是儿子有些怠慢了,这几日宫中有变,文官那边也不安生,所以朝堂就有些动荡,儿子参与其中,所以脱不了身,至于荣国府,儿子这几日并未去,回得晚,怕是因为惊扰可卿她们休息,所以只在东苑厢房小住几晚。”

张瑾瑜算是睁眼编着瞎话,去荣国府小会的事绝口不提,王夫人也未深究,倒是换了话题,

“行了,坐下吧,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谢母亲。”

说完话,一屁股就坐在秦可卿身边,也不问其他的,拿起碗筷就开始喝起粥来,见到桌子上的肉菜,夹了一大份入了口,一碟子菜,没几下就见了底,让几女看的直愣眼。

“你这是没吃午膳呢,慢点吃,”

王夫人看不下去了,出声提醒一番,

“确实没吃午膳,儿子清晨走的着急,然后连审宁国府贾珍,一直到现在,哪有功夫吃饭。”

张瑾瑜鼓着腮帮含糊其辞,但是宁国府贾珍,还是被众人听见,尤其是秦可卿最为敏感,顺手把自己的一碗粥端给郎君,

“郎君,你去审问宁国府贾珍,莫不是因为之前的传言。”

“嗯。还真是,他啊,蓄养妖道,这次躲不掉了。”

张瑾瑜拿着锦布擦了嘴角,冷笑一声,让王夫人神情一变,躲不过去了,难道被夺了爵位,急忙问道,

“什么叫躲不过,难道还能被夺了爵位不成,这可不是小事,”

“母亲放心,只是夺了贾珍的爵位,宁国府未动,陛下这边想来是要敲打一番,不会轻易下手,只有文官那些人还在做着美梦呢。”

张瑾瑜摇了摇头,武皇态度虽然不明,但是在这节骨眼上,京南乱局刚刚开始,武勋定然会得到重用,王子腾南下领兵将领的名单都递上去了,

陛下要是真的夺爵位,不说京城勋贵,禁军保宁侯都要想退路了,王子腾必然被临阵换帅,所以文官的举动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不对,帮自己拿下了贾珍,这样一想心情舒畅,口中的饭食更加的香甜了。

“那就好。”

王夫人仿若松了口气,历朝历代夺勋贵爵位都是大忌,引得朝堂动荡不说,主要是领军主将和地方节度使,以及各地藩王为了自保阴奉阳违,朝廷内耗不止,自然是没有余力在对付其他的,前朝就是这样没得,当然白莲教出力甚大,可惜一样的没有落得好处。

“今日晌午的时候,宫里来了信使,说是后日清晨,太后娘娘召集京城诰命,一同去静安寺进香,还是由你率兵护卫,务必要小心一些,静安寺也是百年的古刹,颇为有名气,临近要道安水,站在被山上就能看到安水上来往的船只,是个风水绝佳的妙地。”

“哦,那就是北山,”

张瑾瑜好似回想起来还真是,下江南的时候,安水南岸有一座气势宏伟的高山,挡在南下京城的河岸边,当时候就极为诧异,不过想着去江南也没有细细问询,那个山应该就是北山了,

“对,那就是北山,山下有一处绝美之地,枫叶谷,每到秋季的时候,漫山遍野火红一片,极为夺目。”

王夫人甚是怀念,可惜这些年就没去过。

张瑾瑜看出母亲的神色,枫叶谷,不就是那个避暑行宫所在,或者说长公主殿下的隐居之地,越来越有意思了,

“母亲,离得那么近,什么时候去都成,我还是觉得江南美,诗情画意不说,怕是连关外都比不上,骑马射箭,心胸开阔,哪里像京城这些官员,都钻钱眼里去了。”

“你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