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07章 这路走的蹊跷

红楼之平阳赋 第607章 这路走的蹊跷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07章 这路走的蹊跷

第607章 这路走的蹊跷

“噹,噹,噹,噹”

终究,

在无心阐师的吩咐下,静安寺,时隔多年,古刹的钟声,再次响起九声。

沉闷而又悠扬的钟声,钟声自北山向四周飘荡,即刻传遍了周围,惊起无数的飞鸟,更是有一种寂灭的意境在里面。

寺院内,

所有弟子都动了起来,开始在后山布置法式,为方丈送行。

而前面的大雄宝殿,以及知客僧等人,竟然全被无心阐师撤下,只有他一人,带着弟子法静,一身干净的素色僧衣,一串念珠,一串手上的佛珠,再无他物。

众僧人虽有疑惑,但也没有多问,想来方丈自有其深意。

师徒二人顺着禅院的青石路,徒步走到静安寺院门处,安静等待着朝廷的人,想来也快到了,也不知后山的长公主有何举动。

“师傅,您为何要这样安排,刚刚方丈不是说,要您和朝廷皇室的人交好,以减少劫难,弟子虽然愚钝,但还是知道,机会难得,为何会这样安排。”

法静汪子晋,看了看周围空旷的寺院,连个小沙弥都没有,是不是有些怠慢权贵,万一太后震怒,又如何化解危难,

“痴儿,劫难是在我佛家全天下的寺院中,不是靠着朝廷的施舍能化解的,既来之则安之,还记得在江南时候的洛云侯吗。”

无心阐师又摇了摇头,道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因果轮回,如何能化解,汪家所做之事,在前是为因,落得灭族是为果,我受汪家香火情是为因,你入我门下是为果,汪家落得如此下场,罪有应得。

最后一笔,宛如画龙点睛,让书案上的一幅字彷如活了过来,“何为天道!”四個字精气神聚在,有男子的刚烈,也有女子的柔弱,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谊。

看着宁边在那解释,张瑾瑜的好奇心是越来越重,好家伙,竟然还是一处秘境,后山多宝一点也不假。

余兰一脸的苦笑,第一次遇见这么难缠的主。

今日乃是护着太后和皇后娘娘为主,如果没有机会,来日再去,万不可被太后和娘娘看见,听说长公主和皇后不对付,也不知真假,

而在前面的马车中,

静安寺的钟声如何能听不到,张瑾瑜骑在马上,颇有些好奇,好似所有的寺院都有一个大钟,声音不管是沉闷还是洪亮,定然都是全铜的大钟,寺院太肥了,毕竟大武缺铜,这一口铜钟,少说也有十几万两银子的价格。

张瑾瑜看着远处的山峦,郁郁青青的北山,隐没在云雾之中,宛如仙境,寺院在山顶,自然是看不清,不过宝殿的轮廓时隐时现,别有洞天。

只有身边的月舒二女听明白了意思,二女对视一眼,从身后的内柜中,各自摸出了匕首放在袖中暗兜中。

只有那一袭红衣的女子跪在地上,也不言语。

太后眯着的眼忽然睁开,片刻后问道,

仿佛心中的湖水,又归入平静,法静默默跟在阐师身后,不再言语。

周香雪拿起印章在宣纸上用了印,而后轻轻放下朱笔,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子,轻声问道,

而北山下,

“怎么静安寺会传出九声钟声,与礼制不符啊。”

叹息声响起,随后又是一片寂静。

“侯爷,也有可能,听说皇城司的百户,连夜去静安寺给方丈玄难去了信,想来是准备迎接的。”

“回太后,想来是今日您来了,静安寺近乎十载,皇室也无人前去,所以礼制重了些也理解,”

身边的老嬷嬷掀开来帘子,往外看去,只见兵甲林立,周围没有异样,这才放下帘子回道,

“知道了,找个机会再去。”

张瑾瑜也没想寺院的事,始终记得长公主隐居之地,要是路过枫叶谷,怎么也要去看一看,或者说拜访一下长公主,见一见这个颇具美名的殿下。

南边不远的官道上,

“这倒也是,都过了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哎。”

“怎么回事,难不成静安寺的方丈,今日知道太后要来,所以提前敲了钟迎接。”

“余兰,为何跪着!”

只有王夫人脸色有异样,这钟声不像是迎接太后的意思,反而有些凄凉的意味,难道静安寺有变,

“倒是太过霸道了,勋贵里出了他这么一个,恩,杀才!”

不过也奇怪,人还没到,怎么就敲钟了;

“侯爷,枫叶谷在北山后山,还要绕道,北山后面有一瀑布湖水,乃是行宫所在地,所以想要过去,还有一段路要走。”

“殿下,洛云侯说,本侯说配不上就配不上,宁国府一群臭虾烂鱼,谁帮他就是和本侯为敌,奴婢一听,侯爷是铁了心的要落井下石,实在没办法就认了。”

北山枫叶谷,

在此修养的长公主周香雪,在书房内书写着字,而书案前,一副临摹的字帖,慢慢显露出来,苍劲有力,英姿勃发。

宁边骑在马上,仔细听了钟声,仔细数了一下,钟声一共响了九下,九为极数,这会不会太隆重了,

“还算那些和尚识趣,就是不知道京城传唱的绝色避暑胜地,枫叶谷在何处,”

“是,师傅。”

“哦,你是说洛云侯,他,倒是一个极大的变数,世事无常,总归不是一成不变的,他说了什么。”

至于其他马车内,各府的命妇,都紧张的坐在车内,想着和太后或者娘娘搭上一句话,

跪在地上的红衣女子,就是京城红楼的大掌柜余兰,此时一脸的疲惫,面上的胭脂也有些散开,一水的秀发更是凌乱,显然是来的匆忙,

“回主子,奴婢擅自做主,宁国府的事,奴婢让步了。”

倒是长公主嘴角一翘,宁国府的臭鱼烂虾,也只有洛云侯才能如此跋扈,贾家当年何其威风,进了他的嘴就成臭鱼烂虾了,摇了下头,

秦可卿虽然有些不解,话语也不慢,应着声。

“是,母亲。”

无心阐师问道,法静忽然噤了声,定定地看着师傅,怎能不记得,虽然不是养在汪家,可自己乃是汪家的嫡子,汪家一族灭门,如何不记得罪魁祸首洛云侯,好似有些怨恨,又好似解脱,脸色狰狞了一下,又迅速低下了头,

“认得,灭族之仇如何能忘。”

万事万物都是要还的,放下心中执念,归入我佛,是为大道,法静,切记。”

“可卿,到了那不着急过去,跟在老身身边候着。”

无怪乎周香雪说洛云侯是杀才,来京城才多久,算上江南的官员,死于他手的,可比新皇登基后这些年杀得都多。

正想着,

只见侍女刘月一脸慌乱的跑了进来,见到余姐姐跪在地上,虽有疑问,但也不敢过问,只能并排跪在地上,

“殿下,静安寺方丈玄难圣师圆寂了。”

“什么!”

长公主猛然抬起头,看向跪在地上的刘月,不敢相信,想到了刚刚被赶出京城的时候的凄凉和悲愤,也只有玄难大师用佛法开导,这一幕幕仿佛还在昨日,如何就去了。

难道刚刚的钟声,就是离别的悼念。

“玄难大师现在何处?”

“说是在后山,准备金身坐坛,而且”

刘月刚刚还想说什么,就被周香雪制止,

“你们二人换一身素衣,陪着我去送别圣师,也算是本宫最后的悼念。”

“可是殿下,太后的銮驾就要到了,这时候去,”

有些话不好明说,刘月有些焦急,筹备多日只为了今朝,但是周香雪好似没有听见一般,回身进了内殿更衣去了,二人无法,起身一同而去。

安水南岸渡口,

河东,河西两郡兵马,总归是渡过河,到了南岸,彭士英带着乐时看着乱糟糟的人马,也不知谁是谁的兵,混乱的挤在一块,让渡船辎重无法卸下,急的大骂道,

“娘的,那些营头的主将都干什么吃的,你看乱成什么样子了,要是到了京南那边,我们只能跑了。”

“二哥别急,刚下船,都还摸不清,晕头转向的,咱们把大营的旗帜亮起来,看到了自然就知道归附过来。”

乐时站在船头,也看不清楚谁是谁的人,先头过来的兵丁也不知在哪里了,只能出了主意。

“你现在就领兵下去,打出旗帜,往南走,在那收拢兵丁。”

“是,二哥。”

再看向先下船的河西郡董大望,骑在马上看着乱糟糟的一片,脸色黑的难看,本以为河东郡士兵不如自己,如今一看半斤八两,叫嚷了几声,根本无人应答,

“将军,可不能再耽搁了,末将看,不如将军领着大营旗帜往西南行,和彭将军分开,归拢麾下,”

“嗯!可行。”

董大望此时也看到彭士英的将旗,已经南移,知道他的想法,忽然又道,

“李哲,领着身边亲兵一起过去,然后吹号,让那些兔崽子听清楚,如果不听号令者,杖责二十。”

“是,将军,末将领命。”

李哲领了命,带着亲兵营人马往西南移动,紧接着,号角声响起,

“呜呜!呜呜!呜呜!”

号角声一起,所有士兵停下慌乱的脚步,看向周围,有眼尖的看到了将旗,喊道,

“将军在那边。”

然后河西郡士兵一拥而去,相反河东郡士兵都朝着彭将军将旗追过去,这才把混乱的码头士兵分开。

虽然解决了混乱的局面,可是号角声却传了出去。

让南边官道上的张瑾瑜,又是一惊,好家伙,声音是一道接着一道,刚刚钟声,现在,号角声,怎么回事。

“全军听令,停!”

“侯爷有令,停。”

“侯爷有令,停。”

传令兵快速奔赴前军传令,

随即,

前行的车队,依次停下,领头的将军段宏,更是最前面警戒。

“侯爷,可是发现什么?”

“嗯,总感觉不对劲,又是钟声,又是号角声,你说就这一条官道,怎么就那么热闹啊,”

张瑾瑜骑着马带着人,往官道东首的一个土丘走了过去,站在高处向前面看去,有些雾气朦胧,虽然雾气稀薄,但毕竟都影响视线,这样一来,看不清,心中自然存疑。

“前面的路可都探过了?”

“回侯爷,探过了,无异样。”

“嗯,让段宏,领着三千人先行开路,直奔北山脚下就地警戒,我们随后再过去。”

“是,侯爷。”

宁边接了令,然后让身后的亲兵传话,

张瑾瑜则是去了太后的銮驾。

队伍一停,马车里面的贵妇就闲不住,掀开车帘四下打量,也看不出什么蹊跷出来,

太后稳稳坐在马车内,车一停就感觉到了,问道;

“怎么回事,为何停了。”

“回太后,是洛云侯下的命令,刚刚好似前方有号角声传来。”

身边的嬷嬷侧耳倾听,隐约是听到了,回道。

只是太后年岁大了,耳朵有些聋,倒是没注意,想了下,前方有号角声,定然是有军队集结,可是想了想,除了洛云侯的兵,京城并未派大部禁军出城啊。

“既然是有问题,问问洛云侯,到底出了个事。”

“是,太后。”

老嬷嬷应了一声,准备起身,此时的窗外,张瑾瑜带着人已然到了,回道,

“启禀太后,臣来了,刚刚听到北山方向有号角声传来,臣觉得小心一些,先派了骑兵过去警戒,稍等一会,即刻出发,不耽搁太后进香时辰。”

“嗯,洛云侯办事,哀家放心,只是万一前面有了变故该如何。”

不由得太后不担心,城外好久没来过,跟随的都是朝中命妇,万一出了事,天下哗然。

“太后放心,不管有没有,臣都能应对,麾下八千精锐可斩一切。”

张瑾瑜也没有谦虚,摸清了各部大军精锐战力之后,普通的府兵根本就没在眼里,那种自信和张扬,反而让太后安心。

“那就好。”

有了太后的话,张瑾瑜也不能真的等太久,看到前军背影有些模糊之后,继续喊道,

“继续前行。”

“侯爷有令,继续前行。”

“侯爷有令,继续前行。”

又是传令兵去传令,只是领路的将军换成了宁边。

“妹妹,现如今洛云侯的兵竟然这么傲气,就凭三千人就敢去了,我听那号角声,也不知有多少人在那。”

东王妃随是小门小户,但是进了东王府开了眼界,早年间在江南时候,见过军阵的。

甄王妃撇了卞氏一眼,笑道,

“姐姐说的也是,不过说洛云侯麾下傲气,那也有傲气的资本,京城大比时候力压各部兵马,就算前面兵丁不少,这是京城地界,有也是朝廷兵马,姐姐多想了。”

“你,”

卞氏猛然想发怒,几次说话都占不了上风,技不如人倒也自取其辱。

“妹妹好口才,姐姐佩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