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13章 太后去而复还

红楼之平阳赋 第613章 太后去而复还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13章 太后去而复还

第613章 太后去而复还

北山,

静安寺,

太后和皇后娘娘,领着一群人早就登了山顶,可是看着寺院那边,一切静悄悄的,连个知客僧都没见到。

山门处空荡荡的,感觉有些不对劲,停下脚步,对着皇后江玉卿说道,

“不着急,随着哀家一起,等一等洛云侯,冯俭事,山下现在如何了,是否有逆贼冲过来。”

“回太后,山下的乱军似乎是被洛云侯麾下的兵马击溃,卑职在山坡看到,侯爷的人已经杀到了对面,应该是无碍。”

皇城司近卫俭事马梦泉立在一侧汇报,虽然看不太清楚山下面具体情况,但是洛云侯麾下如此精锐,想来对付他们那些逆贼也不是难事。

“那就好,既然如此等一会吧,不着急。”

太后拄着拐杖,竟然就停在山门处,京城的众多命妇也不敢多话,总不能触了太后的霉头不是,就是太劳累些。

等了好一会,

张瑾瑜几人,领着兵到了半山腰,累的气喘吁吁的,别看山不高,一爬山还真是累,

“侯爷,差不多,快到山顶了。”

有着宁边的提醒,张瑾瑜抬头往上看了一下,还有百十步的距离,都看到人影了,只是腿还有一点哆嗦,酸爽无比。

“是,侯爷。”

张瑾瑜刚刚上来,也没时间打量所谓的静安寺,往前一看,宽大的寺院,恢弘的建筑,在薄雾中散出淡淡金光,那是正殿金黄的瓦片反射的光芒,好家伙,不愧是天下第一寺院。

仅仅一声,

山顶上,众人的目光聚焦在台阶处,只见一队兵马冲了上来,洛云侯左臂缠着锦布,身上还有血迹,身上竟然还插着几簇断箭,身后的亲兵更不要说了,一看就是经历了血战一番,有的人竟然满脸的血迹。

“太后放心,静安寺里面有什么道道,看看便知,来人啊,都进去,搜!”

此话并不是吹牛,在关外用的都是破甲箭,真要是被钉上,拔下来可都带着血肉,尤其是女真人的骑射,带着马速的箭矢穿透力极强。

可是太后此言一出,一大清早受了惊吓的京城命妇们,宛如惊弓之鸟,气氛为之一惊,全都裹足不前,那样子,哪里还有在京城的威风劲。

“此事以后再议,你怎么样了。”

“回太后,小伤,比之关外好多了。”

只有其他人并未见过,满眼的担忧之色,

“臣,张瑾瑜拜见太后,拜见娘娘,山下贼军自行逃了,臣无用,只见了几具尸体,和一个活口,太后,此事并不简单。”

看着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尤其是秦可卿,心疼的眼中泪水打转,想着上去查看,却被王夫人一把拉住,王夫人心情也是紧张,以为儿子受了伤,但是定睛一看,身上留下的断箭头,都是挂在上面的,后面的亲兵脸上的血迹留下手指印,显然不是自己的,倒是像自己摸的,这样一来就有了蹊跷,月舒二女也看了出来。

太后刚刚并没有说出心中所想,怕引起骚乱,毕竟山下有伏兵,山上还不知有什么,但见洛云侯带兵前来,也就没了顾虑。

“到了那之后,都别着急,别漏出破绽,这一箭可不能浪费。”

只是四下无人,寺院内也没个动静,吃斋念佛的和尚好像也无影无踪,更别说什么住持方丈出来迎接了,明显是不同于寻常,

就在众人目光都看向寺院的时候,张瑾瑜暗自看向王夫人和秦可卿的方向,见到几人的目光也看向这边,张瑾瑜咧嘴一笑,摇了摇头,秦可卿这才露出笑容,还好郎君无事。

一会的功夫,

太后关切的目光看向张瑾瑜的左臂,缠着的锦布上还有些干涸的血迹,皇后娘娘眼中竟然有些心疼之色,

周围的亲兵点了点头,张瑾瑜也不再耽搁,领着人继续攀爬。

有禁军士兵喊道,

“报,洛云侯来了。”

“是,侯爷。”

太后眼中精光一闪,竟然还有活口,也不知真假,这小子当真生猛,被埋伏也敢杀过去,果然是天生将才,那些府兵和洛云侯相比吗,天壤之别。

“既然无事,陪着哀家去静安寺上香,倒也有些奇怪,寺院怎么那么安静呢,不应该啊。”

沉闷的脚步声响起,麾下的甲士,拿着长刀就往寺院涌了过去,刚过了山门,往寺院大门而去的时候,寺院正门内,有两道身影拦着路,看到大批士兵前来,

无心阐师道了句佛号,

“阿弥陀佛,佛家善地,凶煞之物不必进寺院。”

领头的校尉哪里管那么多,还想硬闯,可是无心阐师四两拨千斤,一个卸力,竟然击倒了领兵的校尉,其余人立刻抽出兵刃,吓得法静冷汗直流,这一幕正巧被赶来的张瑾瑜看见,

“且慢动手。”

“侯爷,是個老和尚,他。”

“本侯看到了,把刀都收起来。”

“是,侯爷。”

张瑾瑜心中疑惑,这老和尚怎么看着面熟呢,虽然都是光头,总觉得哪里见过,身边的那个小和尚倒是眼生,疑惑间,无心阐师往前走了一步,

“阿弥陀佛,老衲见过侯爷,侯爷别来无恙,风采依旧。”

听到老和尚这样说,那就是见过面了,还是熟人,张瑾瑜的眼更是盯着此人瞧了瞧,总归没想出是哪里见过,

“敢问阐师,何处见过面。”

无心阐师不慌不忙,面有笑意,抚了抚白色僧衣,笑道,

“侯爷是贵人多忘事,贫僧曾在江南寒山寺,和侯爷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相见,也是佛祖的指点。”

江南吗,寒山寺,

张瑾瑜想了一下,还真是,就是那个老和尚玄慈方丈身后的那一位,那也不对啊,一个江南,一个京城,难不成当个和尚还能换地方。

“是不是佛祖指点不好说,本侯认得你,那你说说,好好的不在江南待着,到这里做什么。”

“阿弥陀佛,侯爷,贫僧的师傅乃是静安寺方丈玄难,如今回到寺里,也是应该,何来在江南待着。”

无心阐师解释一番,虽然道清来龙去脉,但是张瑾瑜心中始终有疑问,但是眼下不合时宜,不再多问,

“既然如此,太后銮驾来此上香,为何寺院无人迎接,方丈又去哪了里。”

这才是主要的,既然太后进香,怎么也把香给上完了再说,

“阿弥陀佛,今日,贫僧师傅已经去了西天侍奉佛祖了,如今贫僧就是静安寺方丈,太后进香,自有贫僧师徒二人一路相随,无关其余人等。”

张瑾瑜一时间没听明白,什么叫去西天侍奉佛祖了,忽然想到,寺院中方丈圆寂之后,不都是去了西天,还是今日,想来那个钟声,

“既然如此,也好,把刀收起来,阐师也让下路,护卫职责不敢懈怠。”

无心阐师见到侯爷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让开了路,面前的士兵这才涌了进去,等了一会,麾下校尉来报,

“侯爷,寺院无人,”

“好,既然如此,阐师请。”

张瑾瑜就领着无心阐师到了太后面前,

“太后,今日不巧,静安寺方丈玄难大师圆寂,所以有其弟子无心阐师陪同进香,一切从简。”

太后倒是没有过多的指责,生老病死自是天定,谁也不知道天命来的时候是哪天,

“倒是哀家的不是了,一切从简,先去进香,祈求佛祖保佑大武风调雨顺,走吧。”

太后说完话,

领着众人缓慢的前行,林荫道两旁,绿树成荫,而在林荫尽头,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出现在眼前,青色大门分明可见,雕刻的神兽和龙纹显得精致而华丽。

大门敞开,里面透出一片宁静。

进了寺院的大门,

青石板路铺成的地面一尘不染,一尊巨大的弥勒佛雕像矗立其中,神态慈祥。

座下还有莲花池,池水清澈,正面是大雄宝殿,内殿的两侧,是华丽的琉璃瓦、垂钩古画以及精细的壁画,让人叹为观止,佛祖金身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佛光缥缈,显得肃穆而庄严。

不愧是天下第一寺院,这景色,寒山寺可比不上。

“好久没来了,还是原样未变,哀家记得以前这池子里还养着金鱼呢。”

太后屹立在池子边,看向池中的清水,似有些怀念,那是自己和太子一起来的场景,如今物是人非,景色依旧,却不见爱子。

“回太后,是有养鱼,如今都已放生后山的湖泊之中。”

无心阐师双手合十,解释一番,太后听了呢喃道;

“也好,困由此,犹如牢笼。”

众人继续前行,去了大雄宝殿,

并没有刻意大张旗鼓,太后只是拿了些香,给佛祖点燃,然后就去了后殿,紧接着是皇后娘娘也拿起一束香点燃,

就在这空隙,到了后殿的一处烛台,太后身边的老嬷嬷从烛台第三排架子上的底座,熟练地拿出一个锦布,塞入袖中,见四下无人,走到太后身边,

“主子,拿到了,”

“嗯。不管真假,也是苦了那丫头了,虽不方便见面,但是她的请求,哀家同意了。”

“是,主子。”

随着太后点头示意,老嬷嬷又从衣袖拿出一个黑色的布条,塞入原先烛台底座中,而后小心地回到太后身边,一切无恙,

而在外人看来,太后不过是触景生情,缅怀一番罢了,就是一直留心太后举动的皇后娘娘,也没有察觉太后有什么不妥,进了香之后,也去了后殿绕了一圈,并无异样,

“春禾,可有发现?”

“回娘娘,并无异样。”

春禾四下打量周围的内饰,除了点燃的烛台,还有墙壁上的壁画,并无其他什么不同。

江皇后心中不解,太后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来此,真的是为了进香,还有,长公主周香雪在何处,人怎么没见到。

想到寺院静悄悄的,和尚都没见到一个,哪里有她的身影。

此时,

太后和皇后都已经进过香,京城命妇这才缓过神,争相给佛祖上香保佑,秦可卿也随了众人,点燃一束香,跪在佛祖面前,保佑郎君平安最好自己能有一个孩子,暗自暗自念叨完,恭敬地叩了首,

只有身后的王夫人和月舒二女不为所动,人多也没人注意,贾母和王熙凤也不落下,跪在那说不出的虔诚,也不知许了什么愿望。

荣国府的老太君,在鸳鸯的搀扶下,拿了一束红色的香,点燃后插在香炉里,跪在地上,嘴里念念有神,本以为是祈求平安,保佑宁国府和贾家无事,要是离得近,就能听到,老太君竟然保佑的是贾家两府的爵位不失,

至于身旁的王熙凤,也点燃一大束的香,小心翼翼的插在香炉里面,然后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磕了头,也在那念叨了一番,本以为许了愿就起身,谁知,王熙凤转头又拿了一束香点燃,再次送入香炉内,嘴里直接说道,

“佛祖保佑,民妇保佑贾琏一路平安,最好立下军功,封了将军。”

拜了三拜起身,然后小心的来到贾母身边,

“可许了愿了,”

“嗯,”

“许了就好,这静安寺乃是千年古刹,据传颇为灵验,总归是要试一试,你的心思我知,但愿吧。”

贾母好似看穿了王熙凤的心思,出言安慰,让凤丫头心中释怀,反而有了安慰,只是回头一看,姑母王夫人却没有叩拜,也不知为何,好像一直以来,姑母就不喜佛道两家。

这一切都被殿外张瑾瑜看在眼里,四下里望了望,也没啥动静,别说看到什么长公主了,连一个和尚都难以看到,难不成是自己猜错了。

“侯爷,周围的大殿,末将带人去看了,没有异样。”

说话的是宁边,刚刚太后进香的时候,张瑾瑜就吩咐宁边,带人四下搜索一番,看看有什么蹊跷,尤其是一个女子,现在看来,是真的没来,那就奇怪了。

“那群和尚去哪了?”

“回侯爷,寺院中的和尚全都在后山,给方丈念经送行,末将带人去看了,并没有见到有女子在其中。”

“那就怪了。”

就在张瑾瑜琢磨不清楚的时候,太后竟然传了话,启程回京城。

让众人愕然,

张瑾瑜见到传信的太监并未胡言,也只能相信太后真的是来进香的。

一众人重新在各部兵马护送下,下了北山,只是众人的脸上,也没有了刚刚来之前的兴奋之色,好像都有些怅惘和疑惑,毕竟出来一次不容易,也没有好好看看。

张瑾瑜感同身受,看向一边默不作声的无心阐师,偶然间问了一句,

“现在应该叫无心方丈了,敢问方丈,京城的寺院和寒山寺有何不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