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41章 改换门庭如何

红楼之平阳赋 第641章 改换门庭如何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41章 改换门庭如何

第641章 改换门庭如何

侯府,

西厢房内,

储年坐在位子上,神色坦然的坐在那,喝着茶,吃着糕点,举止大方,倒像是一个正人君子。

张瑾瑜推门而入,看着内堂坐着一名文臣,身穿一身青袍,身材偏瘦,一张苍白的面庞上布满了细皱纹,眼神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子锐利,宛如鹰隼一般,看样子是个刚毅的性格。

不好对付,又是一个沈中新的文臣。

张瑾瑜在心中暗自赞叹一番,

“储年大人,本侯多有怠慢,请储大人海涵。”

人未到,话先到了。

张瑾瑜满面春风的,迈着步子,缓缓推门而入,

储年在堂内正坐着,放下茶碗,寻了声音,向屋门看去,只见一位英俊潇洒,自信盎然,锦衣华服的男子走进屋子,想来这就是洛云侯,

急忙起身拱手而拜;

“下官武英殿储年,奉南大人之命,特来拜见侯爷。”

二人落了座,

伺候的丫鬟进来,给二人重新奉了新茶,欠身退下后,储年这才开了口,

更别说人数众多,没有贡院单独场地,科考舞弊乃是重罪,主审官员都有连带责任,马虎不得,所以储年想了许久,也不知怎么改建,

这一番模样,

让张瑾瑜有些好奇,考场还需要什么改建,难不成你还想给拆了不成,宫里那个新殿是没去过,但也知道是陛下新建的宅子都一样,定然都是好的,乱动是不好,

“行了,既然储大人有些犹豫,那不如这样,今日本侯就一道,和储大人过去看看,实地商量改建的事,自然是以恩科考试重要,该动的地方就需要动,不用怕,让工部的人出匠户加急改建,你看如何?”

储年一抬头,看见洛云侯有些茫然的脸色,一拍脑门有些苦笑,倒是自己的疏忽了,侯爷还真的没有看过考场是何摸样,心中一动,不如让侯爷实地看看,

“侯爷,都是下官的不是,没有和侯爷细说,侯爷,您知道贡院是什么样子吗?”

说完就施了一礼,人情世故,做的是足了。

作为武皇新修的宫殿,还没有人入住,头一次就被用来作为学子考场,并且不是一次两次,吃喝拉撒都在其中,污秽了宫殿,储年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

“这还真没见过,里面可有什么说法?”

储年坐在那告了罪,然后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张瑾瑜哪里知道贡院是啥样子,又没去看过,只是听人说过,贡院检查如何的严格罢了,

储年点点头,这才回身落座,礼数做的极足,更添了一份儒家的儒雅,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率先起身,也不见外,拉着侯爷就朝着门外走去,反倒是张瑾瑜,颇有些诧异,储大人还是一个纯粹的人,难得可贵,

张瑾瑜见此,脚下生风,快走了两步,急忙过去扶他起来,

“侯爷,下官今日来就是想和侯爷商议一下,含元殿作为红签考场,布置上可有什么建议,

不瞒侯爷,下官也是第一回在宫内监考,很多事考虑不周,侯爷作为主审考官,下官作为副审考官,心中忧虑,所以才见缝插针,让侯爷百忙之中,指点一二。”

“谢侯爷,下官赞同。”

“储大人客气了,本侯招待不周,怠慢了贵客,快快请坐。”

储年并没有过多的闲话,简明概要的说出来其目的,就是含元殿考场的布置,因为含元殿是一个宫殿群,富丽堂皇不说,用尽了奢华,一草一木都是花了大代价的。

见引起侯爷兴趣,储年直言,含元殿需要改建,只是又怕动作多了,宫里怪罪,

更觉得,洛云侯乃是一位君子,倒也不像外面传的那样嚣张跋扈,谣言止于智者,一点不假。

“侯爷,要是您闲来无事,下官带路,邀请侯爷去贡院一观,侯爷见了自然心中有数,含元殿毕竟是宫里新殿,下官虽有想法,可毕竟束手束脚,”

储年大喜,没想到侯爷这么豪爽,答应的这么快,不需要费什么口舌,总归是心中放下一个石头。

张瑾瑜刚刚入了座位,猛然一听也是一头雾水,考個试还要准备布置什么,

“储大人,本侯没有听明白,您的意思是想怎么布置?”

“宁边,准备车架,本侯和储大人去贡院,储大人不必着急,时间有的是,”

“啊,是下官有些梦浪了,”

储年有些看见自己还拉着洛云侯的衣袖,脸色一红,有些尴尬,告了罪。

张瑾瑜摆了摆手,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二人这才先后出么门房,快步出了院落,到了侯府正门外,上了马车,直奔北城青湖南岸的贡院所在。

北城青湖东岸的居坊,

大武首辅李崇厚的府邸就坐落在此,深宅大院临近青湖,清澈见底的湖水映照着远处的群山,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微风一吹,生机盎然,

青湖一角,李宅后院的庭院里,沿湖边的小路崎岖曲折,一旁是绿树成荫的山坡,路的尽头设有一个观景台,登上观景台可远眺青湖的全貌,台上更有一处阁楼,大公子李潮生端坐在阁楼之上,左右各有人陪衬,

“诸位,今日不巧,家父偶感风寒在后宅静养,怠慢了各位,本公子在此赔罪,”

李公子面含笑意,用手一遮挡,端起酒盅一饮而尽,围坐在此的几人,也不敢怠慢,急忙陪着端起酒盅同饮,

坐在东首的鸿胪寺卿孙伯延,放下酒盅,满脸感慨之色,

“那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大公子也有了出息,我等心中是有了主心骨了。”

“是啊,今日算一算,也有十余年的光景了,自新皇登基后,如今都元丰八年了,大公子才高八斗,都到了左丞的位子,假以时日,内阁必有一席之地,”

夸赞的话语不停,太常寺卿栾公赋坐在一旁一声感叹,多少年了,终于等到了主心骨,心底还有一话未说,新皇登基后,李党就开始蛰伏,朝堂上首辅大人放权后,李党渐渐地开始烟消云散。

光禄寺卿杨少师摇了摇头,看着对面二人,放下酒盅,神色凝重,并未说话,李潮生坐在首位,本还是听得高兴,如今见了杨少师的模样,心底有些不快,但也未出言问询,

“哪里,哪里,各位师兄都是师弟的好兄长,担不起这些夸赞之语。”

对着二人客气道,只是眼神的余光却瞄着杨少师这边。

显然,杨少师的举动有些反常,让对面的二位好友有些不解,栾公赋就是直性子,看见这场面,心中就不痛快,竟然拍了一下桌子,问道,

“少师,你心中有何事就说出来,怎么今日到了老师府上,有小师弟陪着,你还闷闷不乐,是何道理。”

“是啊,少师,这可不像你的为人,”

孙伯延也在一旁劝导,

李公子的眼神转过来似有此意。

看着三人不解的目光,杨少师重重叹息了一口气,

“诸位同门师兄弟,我等从先皇天宝年间中举,入了恩师门下,才有了如今的地位,恩师提点定不能所忘,

可是诸位,恩师放权已有八年之久,朝堂就剩我等苦苦支撑,那个曾经拜入恩师门下的景存亮,如今攀附忠顺亲王门下,现如今去了江南任巡阅使,还有那个翰林出身的汪孟善,也去了江南接替林如海巡盐御史的位子,总理盐政!”

杨少师一脸的悲痛,径直端起酒壶猛地灌了一口酒,酒水撒在了衣领之内,湿了胸前大片地方,竟然有些洒脱之意,

“还有,今岁恩科,增设含元殿作为考场,洛云侯为主考官,襄阳侯为巡查官,简直不可置信,勋贵都有了动作,更别提昨夜那些阉人的举动,

想来你们都应该知道,现如今,不说南北乡党那些人,勋贵,阉人都想方设法的在朝堂谋取一席之地,大公子,咱们呢,不进则退,照这个局势下去,哪里还有我等立身之地,呜呼哀哉!”

一声怒吼,杨少师悲痛的泪水,涌了出来,泪流满面,一脸的悲痛,让随来的二人同是一脸的感慨,李党也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最震惊的莫过于大公子李潮生,一生顺风顺水,坐到如今的高位,虽有父亲的照拂,更多的是这些在朝为官的师兄鼎力相助,以往满面春风的杨师兄,为何今日这副摸样,

想到了师兄所说的这些事,他在通政司岂能还不知,景存亮虽然标榜李党,可早就投靠了忠顺亲王,

至于洛云侯的事,听说后!

自己虽然不理解南大人为何会同意,可惜李党早就没了以前的决策,头疼的应该是卢阁老,和顾阁老二人,所以李潮生在部堂始终一言不发,

还有昨夜阉人,也是御马监赵公公查抄豪商一事,府上清晨就接到了盛家留下人手的线报,可是父亲接到信之后,一言不发,谎称病了,

这样一来,自己更不能插手,盛家虽然是父亲早年的门客,但是后来,也上了忠顺亲王的客卿,虽不能说吃里扒外,但也不得不有了间隙在其中,想到这,颇为无奈说道;

“师兄止声,暂且听师弟一言可否?”

杨少师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红着眼睛看向大公子李潮生,回道;

“公子请言。”

其余二人虽然面色不好,但也不是初入朝堂的后生,这种局面几乎也算是无解,如何能挽救,也看了过来,

“三位师兄,朝廷的事,师弟岂能不知,现如今都是抱团取暖,各自谋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亲苦心营造的局面,早已烟消云散,

如今朝中,算上常大人,也就是三位师兄在那苦苦撑着,家父身体早就不堪重负,想告老还乡,只因陛下挽留,枯坐首辅位子上,只有我等这些,虾兵蟹将如何能重振声望,师弟我也自知才能不及,担不起大任啊。”

李潮生也没过多解释,家父始终不允许自己在朝堂拉帮结伙,实在是不忍理解,自己已经到了左丞之位,只需要积累时间,往后内阁必有一席之地,但心中总归是不如愿的,父亲要是告老还乡,自己恐怕也不能如此顺利了,想到这,也是一心的烦闷。

“师弟,并非让你出面,只是师兄心有所伤,每每想起如今朝堂,我等被压制的样子,等老师真的走了,那时候才举步维艰。”

“杨兄说的在理,南北乡党,如今愈发的强势了,卢文山和顾一臣那两个老狐狸,一个把持江南士林,一个笼络京城北地官员,早就羽翼丰满,盯着首辅的位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栾公赋和孙伯延满脸的凝重,这些年有不少人上书,要求增设朝堂官员职位,不就是他们的人在那鼓动的,

内阁那边,

由于恩师还在,京城官员已经众多,直接被恩师划掉,又呈递给陛下,武皇顺势落了笔,不光没有增设职位,还删减了过多无用的京官,其中的曲折闹了好久,才安稳下来,

要是恩师退下,那些人岂非能放过他们。

“三位师兄所言极是,可家父亲有言,也就是今年还能再撑着,陛下恩旨,准许父亲在家修养,不必过问内阁政务之事,这样一来,内阁定然落入他们手中,我等恐怕日后日子不好过了,杨师兄,你可有好的看法?”

“哎,好的看法倒是没有,师弟,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伱要是放下身段,我想着那些人都会争前恐后的去争取你,所以。”

杨少师难得的开了玩笑,面有笑意,可是栾公赋和孙伯延脸色一变,面有怒色,质问道;

“少师,你此话是何意,大公子岂能久居人下,”

“就是,恩师尚在,哪有另投靠他人之说,你是何居心。”

二人怒气冲冲,李潮生虽有反感,但也知道杨师兄必然不可能害自己,可是有了解决的法子,

“二位师兄且慢,还请杨师兄明言,有何解决办法?”

杨少师拿过锦布,擦拭了一下面目的水泽,盯着三人,改换门庭可是大事,尤其是恩师的公子,牵扯重大,可一想到朝中的局势,再不想办法,现在的位子都保不住,终究是开了口,

“如今朝堂,万分凶险,咱们抱团不足以取暖,只能重新找个取暖的地,如今陛下三位皇子出宫开牙建府,我等是否可以选择一人辅佐,作为进身之资,亦或者择一人.”

杨少师也不敢再多说,这就是夺嫡之争,稍有不慎,就入得万丈深渊,好像也不合适,在阁楼内的众人脸色大变,李潮生更是想了许多,晋身之资可是要命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