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51章 户部竟然诉苦

红楼之平阳赋 第651章 户部竟然诉苦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51章 户部竟然诉苦

第651章 户部竟然诉苦

“奶奶,到了!”

荣国府,

西边李纨的小院,

王熙凤领着人站在院门前,还不放心的四下里张望,环顾四周,却也无人,

心中稍安,回头示意平儿开门,

“你过去开门,咱们安静点进去。”

平儿虽然有些累的娇喘,可有你侯府的人在此,不得不走上前,推门而入,院内一切如常,静悄悄的,

见到里面无事,

王熙凤回头看向身边的王嬷嬷等人,说道;

“此地就是大奶奶的院子,东府的尤夫人目前也在这里住着,还有大奶奶的公子兰哥儿,也在楼上读书,准备恩科的事,伺候的丫鬟,仅有几人,倒也没有外人在此。”

“二奶奶放心,奴婢们是来伺候主子的,其他的事一概不问,该问的也不会袖手旁观。”

王嬷嬷早有眼色的在那回话,老夫人交代的事不便声张,而李嬷嬷那边,就是奔着东府尤夫人那边去的,如此安排不言而喻。

见如此,

王熙凤心中有数,倒也不怕,领着人进了院子,然后直奔阁楼走去。

楼内,

素云点点头,总算多了帮手。

“奶奶,夫人,二奶奶领着人进来了。”

随着推门声音,只见一袭红衣的女子,领着人进来了,进了屋,走到床榻前挨着床边坐下,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西凤脆亮的嗓音响起,让屋里顿时一亮。

“是,小姐。”

只有王熙凤虽在说笑,眼神却在二人身上飘忽不定,

大奶奶李纨,还在西厢房内卧床休息,折腾了好些日子,显得有些憔悴,而尤夫人则是在屋里陪着,脸上也有着复杂的神色,更多的目光是放在李纨的腹部,眼神中带着惊喜,想着以后母凭子贵,在宁国府坐稳了夫人的位子。

“哎呀,大嫂子又在说我什么呢,你的事昨夜就安排好了,夜深了,就没来,你看,大清早就被埋怨上了。”

“你看你,怎么还起来了,躺下多休息。”

尤夫人还想开口劝慰,就听见外面传来凤辣子声音,

“哎呀,能不喜庆吗,姑母那边暂时先同意了,不过大嫂子,万万小心孩子,另外,我身后这些人都是姑母亲自安排的。以后吃的喝的,都有王嬷嬷她们负责,你小心就成,尤大嫂子那边,李嬷嬷她们伺候着。”

“奴婢参见主子。”

语气颇为担忧,

李纨那一点小动作,王熙凤早就察觉了,索性先把人介绍过来,身后的王嬷嬷等人,欠身行礼,

看着眼前李嬷嬷等人,还有几个精干的丫鬟,尤夫人也不傻,毕竟是一府的夫人,这种事情怎能看不出来,知道是侯府老夫人,派来监视自己的,倒也好,有什么事,自然有人撑着,有着侯府遮掩,定然安全许多。

随着素云的禀告,打破了安静的局面,李纨睁开眼,让碧月扶起自己,坐在床榻上,

“应该是有信了,也不知凤丫头怎么说的?”

“睡了一天了,躺着也难受,你一大清早就穿的这么鲜艳,难不成有喜事?”

尤夫人坐在那神情一怔,这些过来伺候的人可不简单,想了想也是,

“呀,没成想老夫人竟然也想着我,”

李纨摇了摇头,说话间还打量起凤丫头身后领着的人,显得有些陌生。

“快快请起,劳烦老夫人记挂,院内的事,素云,伱就多费心和她们说说就成。”

但脸上的凝重神色始终不减,李纨感觉有异,问道;

“凤丫头,可还有不妥之处?”

“大嫂子,大体事情都说了,老夫人并未阻拦,只是侯爷那里,还有秦县主那里都不知情,也只有林姑娘身边伺候的晴雯知道,中间还有什么变数也不好说!”

王熙凤虽然敢说,但是东府什么章程,还真的不知道,以后的路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就怕那冤家一着急,把事情干了出来。

李纨也知道侯爷的性子,又考虑兰哥儿的恩科之事,

“凤丫头,侯爷那边也忙,此事不便多说,等兰哥儿恩科过后,再行商量,可好。”

“大嫂子,我这里怎么都好,可是侯爷那边。”

王熙凤不敢应承,也怕侯府那边透了信,

“你只要不说就成,我这里,有着尤嫂子在,总会应对的,”

“这,好吧,不说就是了,”

王熙凤苦着脸应了下来,然后一拍大腿,

“哎呀!光顾着说这些了,兰哥儿还没去换考签吧,这样,把签拿过来,让我院子里的来旺,过去替兰哥儿跑一趟,换签。”

“素云,快去楼上,把兰哥儿入考签拿过来给平儿,这事差点忘了。”

李纨一听是这事,着急喊了一声,事关兰哥儿考试,疏忽不得。

素云点了点头,出门就上了阁楼,寻兰哥儿考签去了。

人一走,

王熙凤就低着头嘀咕着,

“大嫂子,按照恩科新规,兰哥儿是持红签分到含元殿考试的,侯爷可是含元殿的主考官,你说这能不能直接给兰哥儿行个方便?”

李纨瞪着眼看着凤丫头的忘乎所以的脸,顶了一句,

“历来恩科都是糊名制度,如何分辨,再说那么多人,又不是侯爷一人批阅卷子,哪里找的到文章,你也不想想,这可是大事,谁敢。”

“怎么不敢了,不就是一张卷子吗,去岁闹了一番,不也没怎样。”

王熙凤哪里懂这些,以为不过是托人安排位子,贾家以前可没少干这些,

李纨翻了翻白眼没再说话,等素云寻了考签进了屋,就开始撵人,

“你上点心,考签换了就拿过来,万不可丢了。”

“哎呀,知道了大嫂子,刚办完事,就开始撵人了,哪有这样的,平儿,走了,”

王熙凤故作埋怨,拉着平儿就出了门,让屋内众人想发笑,尤夫人嘀咕了一句,

“凤丫头真是,哎”

皇宫,

户部各堂。

张瑾瑜刚迈进户部的大门,就听到户部里面响起的算盘声,寻着声音,往里面看去,只见超过二十人,拿着算盘在那盘算着,对面也有二十人负责记录,

好家伙,这场面,难得一见。

张瑾瑜也不打扰,往内堂走去,只见里面,户部侍郎沈中新拿着一本账册,右手拿着朱笔,在那勾勾画画,也不知忙些什么!

环顾左右,顾阁老连个影子都看不见,如今的户部,应该都在沈中新的手上了,看着人还在聚精会神的在那,勾勾画画,张瑾瑜也没打扰,

靠近一点,伸头看过去,那本账册,嗯?写的竟然是京城南下大军所需的物资调配,还有一年的饷银,

记得这些饷银不是户部给准备了三个月的吗,怎么还需要户部准备,还是一年的,要是王子腾敢这么打,主帅的位子定然不保啊,速战速决虽然不一定可行,但是稳扎稳打,拖得太久,变数增多,难保朝堂生变,

张瑾瑜站在那一想就多了,沈中新觉得有人在身边,忽然一抬头,看见侯爷竟然在此,忙放下手中的账册和朱笔,起身拱手拜见,

“侯爷,您如何有空来此,可是有事?”

“哈哈,沈大人,本侯没事就不能来了?”

张瑾瑜好似开玩笑一般,伸手拖住沈中新的手,并不让其施礼,

沈中新无奈,只得把手放下,做了個请的动作,

“侯爷,坐下歇歇,下官给侯爷倒碗茶水,不知侯爷有何事来此,”

见到沈中新又问了一遍,张瑾瑜也未隐瞒,

“还能有什么事,恩科的事呗,知道你沈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本侯是比不过的,所以就来取取经,想让你帮衬帮衬,这不,陛下开恩,就把你调任含元殿,当个压阵的主审官,也好看看咱们大武学子考的如何?”

虽然是嬉笑般解释一番,可张瑾瑜的眼睛始终盯着沈中新,毕竟科举的事自己横插进来,文官没个怨言不可能的,

只见沈中心顿了一下,手中倒茶的茶壶,都把茶水倒的溢了出来,乍一回神,赶紧把茶壶放下,

“侯爷过誉了,恩科的事,侯爷是真这样想的,还是另有缘故,”

说着,把茶碗推了过去,

张瑾瑜看着溢出的茶碗,水在动一下就流了些出来,嘴角微翘,伸手捏住茶碗的边缘,回道;

“自然是本侯要求的,就像这茶碗里的水,水满自溢,科举的事,到头来还是文官的事,本侯作为主考,自有深意,沈侍郎,你觉得如何呢?”

“不愧是侯爷,下官自无不可,”

“好!”

张瑾瑜见到沈中新答应下来,也明白顾阁老的态度,剩下的,就是言官言从,卢阁老的学生了,另外的刑部侍郎常佐,好似是李党旧人,这三人齐到之后,希望平安无事,

这样安排也是张瑾瑜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三人都是朝廷的中坚力量,既然请了一个,那还不如请三个都来呢,毕竟后面站着的人可不简单啊,

想来沈中新是看懂了。

拿起茶碗,一饮而尽。

“沈大人,本侯问你,科举考试,审阅卷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瑾瑜放下茶碗,然后问了一句,作为主考官,怎么阅卷子,怎么选卷子,里面可有门道。

“侯爷,自然是有门道的,首先是考生交了卷子,初审之人乃是抄检官,由他们按照历来的规矩,看看考生的卷面,也就是书写规整与否,字迹有无敷衍之意,如若没有则是下一步阅卷,好坏即可分,有争议的,自然是继续往下一人复审,再有争议者,才能到我们这些主审手里,当然,最后还是由主审官评定甲乙文章。”

原来如此,张瑾瑜在心中嘀咕了一句,怪不得那么多卷子改的那么快,先入为主,字写的不好的,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多谢沈大人解惑,本侯算是了解了,既然如此,沈大人多准备一下,月底前三日开考,务必记得,”

“侯爷放心,有了旨意,下官定然不敢怠慢。”

“那就好。”

张瑾瑜应了一声,就准备回去,刚起身,临走时候想到了刚刚账册的事,回身又问,

“对了,刚刚沈大人看着账册,户部为何准备一年的饷银,可是有什么说法?”

“侯爷,此乃阁老特意嘱托,俗话说有备无患,总比到时候再想起来要好,再说了,去年,仰赖皇上如天之德,各部实心做事,最艰难的日子,总算是过去了。”

沈中新叹息了一口气,坐下后,从书案上翻出几本账册,往侯爷面前一推,

“去年,两省的大水,三地的大旱,还有北边,南边的战事,以及今岁京南之地的民乱,在加上宫里刚刚修好的含元殿,说实话,侯爷,户部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皇上宵衣旰食,内阁精打细算,才有平账的机会。”

“这倒也是,去年光景不好,各地也不安稳,户部是挺难的,”

张瑾瑜坐在那,同样叹了口气,心中却不同意,什么内阁精打细算,还不是向勋贵和百官追讨银子给平的账,要不然猴年马月能把平账的事完结,

“侯爷理解就成,外人不知内情,总感觉是户部的人贪了银子,尤其是因为粮仓一事,不少百姓借此由头诽谤朝廷户部,要不是侯爷出手拿下此人,那我等户部之人,都得请罪于朝廷了,”

沈中新话中有话,说的不明不白,张瑾瑜一时间也没有猜透,文官这些人,就喜欢卖关子,你这样说,是想保崔德海还是另有它意。

“沈大人严重了,从开春到现在,陛下多次斋戒敬天,过年后风调雨顺,都是皇上敬天敬下来的,只要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实心用事,朝廷依然能如日中天,话止于此,本侯这就回了。”

张瑾瑜摆了摆手,并未再多言,起身离去,出了部堂,

留下沈中新一脸的思索表情,不愧是侯爷,想得周全,看来崔德海一案,侯爷是不想再过问了,可惜户部又岂能包庇,大理寺卿那边可有卢阁老的人盯着呢,京南怎么没了信,

沈中新一惊,好似很久都没了京南的信了,也不知阁老派人去查的怎么样,林山郡的官仓,果真有满仓的粮食!

出了户部大门,

张瑾瑜四下望了望,特意往那个东边瞧了瞧,皇后娘娘的銮驾没有看到,也不知香上完了没有,一时间裹足不前,

见到侯爷立在那没个动静,身后的宁边遂问道;

“侯爷,可还是要去刑部?”

“不去了,陛下下了旨,到时候他们自会来的,今个就是探探户部的口风,还有意外收获,城外安湖大营那边,南下的大军可有动静?”

张瑾瑜打了一个哈欠,事情繁多,劳心劳神的,夜里又睡不好,倒也有些困乏。

“侯爷,暗卫来报,京营那边,自从客军归营,一直没有动静,京营节度使王节帅,还有京营各级将领都没有一个出营的,荣国府的贾琏从未回京过,也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呵,还真是难为贾琏了,他也能忍得住,大军南下的日子不远了,王子腾立功心切,何尝那些将领不也一样,再不走,南边要是出了变故,就麻烦了.”

张瑾瑜心中忽然有些不安,一群立功心切的人,上了战场,能打出什么战局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