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56章 周永孝的思量

红楼之平阳赋 第656章 周永孝的思量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56章 周永孝的思量

第656章 周永孝的思量

林山郡城,

布政使府邸门前的几个街道,早就被吴世明派兵封锁,围得水泄不通。

更是派遣心腹之人领兵,监视着城内各大官员,尤其是皇城司的人,早就被围死了。

此时,

府外,

京南布政使于仕元老泪纵横,满脸不可置信,竟然跪在地上痛哭,哀嚎着,

“殿下,羞煞老夫也,老夫有何资格做您的老师,当年危难之际,没有陪伴在你的身边,竟没有伸出援手,你出事后,更是苟延残喘,活的不明不白,枉为人师啊。”

一声哀嚎,

让于仕元身后的心腹,尽皆跪拜在地,所有人都知道,眼前的贵人,就是太子殿下周永孝,那个曾经追随的人,

同声拜道;

“下臣(末将)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多谢老师了,学生今日就是舒心,好似获得新生一般。”

想到这又道;

“殿下,此次前来,可有了万全之策,半月前,老夫接到朝廷邸报,朝廷南下的兵马已然集结完毕,想来南下的日子不远了,”

也没去大厅,直接在后堂屋中的炕上,于仕元早就让那个丫鬟准备了床榻软垫,垫了厚被子,让太子周永孝躺在炕上,另外让人熬了参汤送来,

一众人,衣不卸甲,神情漠然,

“平身吧,孤早就不是什么太子了,只剩下残驱,苟且的活着,今个,也是多年来,第一次走在太阳下面,看一看这天下如何变化,”

“殿下,您的腿,这是?”

“殿下,不可再如此,羞煞老夫了,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我只一直都劝你要忍,但是为师错了,匹夫之怒血溅五步,有时候天宇不去必受其乱,要是宁荣二府贾家不反叛,殿下早就坐龙位了,老夫一直在想,为何那一夜,贾家会反正?”

说完话,

艰难地挪动着腿脚,左锋见此,急忙上前扶着,这才一瘸一拐的下了马车,消瘦的身形,让人感到担忧,只是眼眸中的精光闪现,那种气质,无人能比。

默默地随着二人,一起入了府邸,

到了后院内堂之中,

“你啊,还是这样,史家,是有动机,保龄侯长子,夫妻二人双双毙命,老二继承家业,娶的是南安郡王郎家的次女,这样想来,就想通了,

“老师不必担忧,老伤了,当年在东宫,逃脱的时候,摔断了腿,没有及时看医,耽搁了,后来重新打断接了骨,总有些病根落下了。”

于仕元脸色悲痛,两眼含泪,愧疚的神色不言而喻,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殿下,老天眷顾,想到了之前心腹汇报,城外那些不明的兵马,如今猜的不错的话,就是殿下的,也不知殿下这次,真的要面见天下世人吗?

周永孝并没有拐弯抹角,应该是史家泄密所致,陈年旧事,不提也罢,眼神盯着于仕元的眼睛说道。

一切安顿好之后,周永孝则是有些感慨,东躲西藏了那么多久,虽然衣食无忧,用度堪比宫里,可惜只能隐居在一地,今個,终于能重开见了天日,

“哈哈,还是老师懂我,学生早有打算,还请老师帮我,至于当年的事,孤查了许久,这才有了苗头,老师可记得史家,荣国府的夫人可是史家的嫡女,一门双侯怎么来的。”

就连寇子敬也是一脸的激动,殿下回来了,那左大哥,抬头一看已经下马的将领,好似心有所感一般,竟也回头看了过来,四目相对,满含欣慰之色。

“老师,您也请。”

周永孝倒也习以为常,这么多年也是这样过来的,身上的病痛,哪里能比得过心痛,一直隐忍着面对,可是听在于仕元的耳中,尤为刺耳,太子经历了多少苦难,要受这样的折磨,

“老夫无用哪,殿下,快,先进屋歇歇,”

于仕元见此大惊失色,担忧的看向殿下双腿,急声问道;

话说眼下,老夫也早有准备,林山郡城内,粮仓都是满的,府库银子兵甲俱在,府兵三万,招募的新兵五万,还有守城的卫军一万,以及布政使暗藏的人马一万,共计十万余人,今日,老夫全部交于你,只是,永孝,如今的时机可对?”

即使如此,周永孝也是温文尔雅,没失了师徒的礼数,更是让周围的人惭愧。

周围的人听了大惊,就连左锋都不可置信的看着老大人,怎么可能,老大人竟然有如此气魄,那么多兵马藏于眼下,是怎么躲过京南将军顾平的眼线呢。

“自然是未到时机,老师,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今天下纷乱刚起,藩镇蠢蠢欲动,学生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还需要蛰伏,学生犯过一次错,如何还不谨记于心,现在,弟子还披着太平教的旗帜呢,先手,朝廷南下大军,就是被吃掉的其子。”

周永孝定定地看着眼前的老者,喃喃的出了声。

谁知,

于仕元脸上竟然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天下先乱者,虽有名声,但未必成事,蛰伏于内,伺机而动,未言胜先言败,需要有个万全之策,

“好一个暗度陈仓,好一个太平教,殿下,今上在朝廷那,如今安稳坐了皇帝已有八年之久,木已成舟,已成定局,虽然太后还在,可是后宫不得干政,也无力再施以援手,

天下先乱者,跳的再高,不过是为王前驱罢了,广积粮,缓称王,选一地为根基,以待天时,方有一线生机,不然,永孝,万般没有机会,京南缺水,不是王霸之地,子敬,北边大粮城可有动静?”

此话,

于仕元曾经想了很久,才得以想的出来,皇位,不过是南柯一梦,要是能有一地或者两郡之地封王,或许也是好的结果,最差的也是争取一地,偏安一隅。

说完那一番话,仿佛,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太子太保,东宫的智囊老师,又回来一般,

屋内,所有人尽皆不语,都明白于仕元的话外之音,寇子敬和吴世明,几乎算是门客,又算是弟子,这些事情,如何不知,见到太子殿下安然无恙,还是那样让人信服,如遇春风一样,天涯海角,也要随之闯一闯,

心中更是激动,

听闻恩师问话,寇子敬一抱拳,回道;

“回恩师,回殿下,北边大梁城节度使吕代元领军,已然领军北上京师,按照时间,早就到了京城,朝廷南下大军,主帅乃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想来朝廷的援军,不日就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林山郡城,我等时日不多了!”

寇子敬的话也是提醒,林山郡可不是善地啊,四战之地,交通要道,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哪家势力,都想独占此地,可见林山郡城的重要,

“恩师,您觉得如何?”

周永孝思绪良久,觉得之前自己想法还有些疏漏,计划没有变化快,稳妥起见,反问了一句,

“哈哈,殿下,不是老夫觉得如何,是你如何打算的?是先下手为强,还是后发制人!”

于仕元起身哈哈一笑,而后亲自沏了一壶茶,倒了一碗茶水,端到炕上,放在桌子上,推到周永孝身前,

“老师,弟子之前的想法,并没有准备扎根京南之地,还想着就是把林山郡让出去,自己先集中力量在卫州,伺机而动,

老师可能还不知道,白莲教如今重出江湖,他们聚集大部在林州,等安顿好之后,就会北上钦州,从而拿下东北方的汝南重镇,拿下此地后,就能进入江南,进可攻退可守,那时机会就来了。”

周永孝的先前的想法就是如此安排,合太平教的主力,重创朝廷的南下大军,而后转到东北,和白莲教合作拿下汝南重镇,最后集结大军进入江南,以江南为霸业,钱粮赋税重地,有了江南,就有了足够的银子招兵买马,

至于朝堂,已无半点期望,就算是太上皇下罪己诏也不行,要不然回去后了,新皇如何自处,早年间再果断一些,或许,就不会有苏元奎的惨死。

一时间有些怀念,甚至有些回忆甚是残酷,如果苏元奎还在,统兵的帅才就多了一人,一南一北,大业可成,

可惜,

本当还有些安慰之意的于仕元,听了太子的话语,立刻大吼一声,惊呼道;

“糊涂,真要到了那时候!殿下就是取死之道,白莲教不过是祸乱天下的流寇,去江南也是掳掠一番,早晚要覆灭,

殿下,你应该知道,江南重地,乃是朝廷还有陛下,甚至是太上皇必保的地方,失去了江南,朝廷的赋税就少了一半,那时候,朝廷定然会全力以赴的派兵镇压,边军,关外之兵,京营乃至禁军就会疯狂反扑,那时候,谁能挡住他们的兵锋。”

于仕元沉着脸,继续说道,

“无人能挡!殿下,你要知道,四王八公,还有天下藩镇,节度使,都是想谋一己之私,可是要朝廷失控了天下,甚至被别人取而代之,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什么,时机未到,谁先动,不过是乱天下者,众人必诛之,老夫虽年迈,看不清大势,可是还未到老眼昏花的时候,朝廷看重什么,不在乎什么,老夫为官几十载,还是看得清楚的。”

这一番肺腑之言,说的句句在理,

让屋内众人听得心服口服。

周永孝躺在炕上,想想老师的话,确实如此,江南重地,朝廷不可能放任不管,历来都有传言,得江南者得天下,自己真的要占了江南赋税之地,朝廷镇压之兵会源源不断的过来,没了喘息的休养之空,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但又该如何呢,南边可是贫瘠的东西岭两郡,而西面则是各藩王腹地,北面就是京枢重地,京南缺水,不可久留,何去何从?

难道是川蜀,太远否!

周永孝身边的左锋,身为前太子麾下统兵大将,听到老大人如此分析,急切间问道;

“老大人,既然江南不可取,那老大人可另有法子不成,京南不是长久之地,江南又不能去,向西,可是各地藩王的封地,难不成还要南下西岭和东岭郡不成?贫瘠之地,瘴气湿气笼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左锋的话,让周永孝皱了眉头,确实如此,而且几十年的根基都在江南,和京南两地,其他的只是一些暗探细作,并无根基在,如何能安稳行事,

只有于仕元轻笑着摇了摇头,反问道;

“东岭郡,和西岭郡,山川密林甚多,虽然物产不丰,人口稀少,但是有一点,易守难攻,而且水源充足,只要稍加打理,也可偏安一隅,等殿下立下脚步,殿下再看,往西是荆南郡,往南,更是昌云郡,都是产粮大省,殿下,站稳脚跟后,这些不是探囊取物吗。”

于仕元摸了摸胡须,世人只知道争好的,却不知以退为进,拿到手里的才是最好的,眼前的,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清,摸不着。

周永孝恍然大悟,顿时茅塞顿开,还好遇到了老师,自己只想着向朝廷“复仇,”并没有想到太长远,看向左锋,急声问道;

“西岭郡和东岭郡,现情况如何?”

“回殿下,西岭郡还好一些,虽然多山,但是郡城还是有大片谷地良田,矿物丰富,咱们的兵刃,大多走私西岭郡,至于东岭郡那边,天下药材三分之一取自那里,瘴气毒虫丛生,而且太平教的老巢就在那边,难以撼动。”

左锋快速回想一下,那边两郡不受朝廷重视,要不是因为药材等物,世家豪族在那边行了商会,哪里被世人知晓,只是贪官污吏横行,给太平教机会下手,朝廷的威严早就丧尽了。

“多谢老师指点学生,要不是今日和老师相见,恐怕又会重蹈覆辙,今日开始,左锋,组织大军,搬运粮草物资,囤于卫州,然后通知郑将军,率领本部兵马,并林山郡三万新军,直扑西岭郡城,拿下此地后,就地驻守清缴,安稳后,再把卫州辎重全部运过去,至于东岭郡,”

周永孝嘴角翘起,似乎有了想法,

“京南可胜一次,两次,却不可胜三次,东岭郡乃是太平教的后路,需要留给他们,别忘了,还有白莲教呢,或许他们也有了后路,孤猜测,西河郡是他们的退路,”

“是,殿下。”

左锋声音坚定地领命,似乎是有了目标,于大人则是满脸的欣慰,殿下改变太大了,如今能听从自己谏言,实则可贵,

“殿下,郡城之兵皆可用,寇子敬,和吴世明,这二人熟读兵法韬略,可惜老夫行将枯骨,不能为其施展才华,还请殿下不要吝啬。”

于仕元竟然起身一拜,让周永孝急忙伸手拦下,

“老师,折煞学生了,寇将军,和吴将军,孤,如何不记得,只是咱们还要演一出大戏,给天下和朝廷看,所以还需要二位将军配合演一出。”

周永孝又恢复了之前那般从容不迫的样子,坐起身,指了指南边,

“陈州,现在在孤的手里,南边的太平教主力,他们的楚教主,按照约定时间,也快到了,孤想着,怎样才能引得朝廷兵马围攻林山郡城?”

似乎是提出问题问他们二人,

寇子敬和吴世明沉吟片刻,还是寇子敬先说,

“殿下的意思是,让朝廷知道林山郡城丢了?”

“还是在朝廷大军南下的时候丢的!”

吴世明在身侧,也补充了一句,因为南下平乱,首当其冲的就是林山郡城,朝廷不可能放任不管的。

“伱们说的也对,也不对!”

周永孝轻轻摇了下头,

看向二人,说道;

“此次南下大军领军之人,乃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此人虽为勋贵,可是几乎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王子腾虽然谨慎,但是麾下将领立功心切,如何才能调动其将领立功的心才行。”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林山郡城,如果早一些被太平教的人占了,王子腾必然有些惊惧,那时候他可不一定直接来攻打,如果要是在他快到了之前,郡城被拿下,你们说会怎样?”

周永孝微笑着看着二人,嘴角上扬,这就是他周永孝送给朝廷的大礼,林山郡就是王子腾的葬身之地。

寇子敬和吴世明二人,仿若恍然大悟,二人对视一眼,拜道;

“殿下英明,倘若知道郡城被围,王子腾必然快马加鞭驰援,等将要到之时,听闻贼军破城,不管是麾下众将,还是他自己,定然趁贼军破城不久,立足未稳之际,率军夺回此城,那时候,以逸待劳的我部兵马,必可重创朝廷兵马。”

“啊哈哈,二位将军果然大才,就是这个意思,那时候,王子腾的人马死伤众多,他更不可能放弃攻打郡城,可是林山郡城城坚,而且粮草充足,那时候,王子腾进退两难,而我等,早就枕戈待旦,伺机而动了。”

周永孝话音刚落,屋内众将倒吸了一口冷气,殿下竟然有如此雄才大略,

“末将誓死追随殿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