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63章 顾一臣的老辣

红楼之平阳赋 第663章 顾一臣的老辣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63章 顾一臣的老辣

第663章 顾一臣的老辣

京城,

北城居坊,

临街大道的一处深宅大院,乃是顾一臣顾阁老的府邸,依然是门外喧闹,门内安静无比,仿若两个世界。

今日,

阁老顾一臣起了大早,喝了口水之后,迈步去了书房,饭食还未进,原来是在清晨的时候,通政司的左参议方永,天还没亮,就跑到了府上,把内务府那边,呈上的清单账目递了过来,

“阁老,在下来的有些急,但是不敢耽搁,这是内务府那边递上内阁的折子,说是安湖大营调拨的饷银和粮草,还有辎重兵甲武备的补充,另外,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已经上书,要朝廷再准备六个月的饷银和粮草,以备大军备用,他还在折子里交代,士兵需要抚恤的银子,也要备好。”

通政司的左参议方永说完,还把两个折子放在桌子上,毕竟顾阁老身为户部尚书,京营的饷银,都是户部补发的,这些事都需要他管着,

昨日在内阁,卢阁老值守内阁的时候,就把这两个折子挑出来,勾了红,让自己今日一大早就给顾阁老送过来,并嘱咐自己要快,也不知为何。

顾一臣并未接话,伸手把折子拿在手上,翻开王子腾上书的折子,里面所述,皆是汇报需要的饷银,粮草,辎重药材,甚至是抚恤的银子都要了一遍,而且需要六個月的,十几万大军花费巨大,这些银子可还没有着落,他王子腾未免狮子大开口,异想天开了吧,难不成打算赖在京南不回来吗。

顾一臣皱了皱眉头,前些日子,自己借口户部查账,把大军开拔所需的银子,推给了内务府,戴权虽然不情愿,可是陛下嗯准的。

政通司左参议方永,可不敢过问必中的事,闻言不由得苦笑一声,回道;

“这?阁老说的是有道理,内里的事,下官也不知啊。”

太平教那些逆贼叛乱,打下京南那么多州县,时间也没要那么久,难不成,朝廷的大军,还比不上那些逆贼?”

“是,阁老,下官告辞。”

“折子,老夫看过了,内务府那边,先不必理会,无非是垫付了三个月的饷银和粮草,记上就行,

刚起了念头,

心中一惊,

吓得方永赶紧低下头,把心中的念想直接按下去,这可不是他一个小小参议能够想的,或许左丞李大人能知道里面实情,毕竟是首辅大人之子,

“是啊,太想当然了,你先回去吧。”

“回阁老,这些下官就不知道了,王节度说是要稳扎稳打,确保朝廷能彻底镇压逆贼,争取减少伤亡,所以不能贪功冒进,方有此策略,还说时间上已经很紧张了。”

左参议方永一抱拳,回道;

“回阁老的话,卢阁老并未说什么,只是说把折子给您送过来,不过倒是提了一句,说武勋那边,太过想当然了,其他的,下官就不知了。”

“哼,不知,还是装作不知,此事,老夫知道了,定然会去宫里,和陛下汇报的,对了,昨日,卢文山那个老货,可有说的?”

顾一臣心中忽然有了疑心,是不是勋贵那边有了想法,想借此机会独揽功劳,拖得越久,功劳就是越多。

前些日子,京城抄家的事,就是因为此事引起的,三个月的饷银粮草,也亏内务府的人,豁出去脸面去外面搜刮银子。

顾一臣本想打发了方永回去,忽然改了口风,想探一探卢文山的意思,此事,吏部不应该作壁上观。

左参议方永也是苦着脸,这哪里能说清,不过阁老说的不无道理,那些逆贼都能短时间内,占了那么大的地方,怎么换成朝廷大军,反而需要那么久,不会是武勋那边想要,

方永得了信,如蒙大赦,赶紧一抱拳,告辞离去,深怕阁老再把自己留下,快步走到房门处,打开房门着急跑了出去,脚下一滑差点摔倒,狼狈的样子,让守在门外的老管家一脸的诧异。

想那太平教逆贼,从乱起来四处起兵,到如今也没有几个月,就能接连占了京南大片地方,朝廷南下大军,兵甲齐全,粮草充沛,照理说,三个月时间也够了,

放下手中的折子,瞟了一眼桌子上,另一个内务府的折子,倒是看也没看,欠账的,和要账的,如何能一个待遇,总归是要闹到皇上那,这三个月用的银子,顾一臣根本就没打算还,户部的烂账那么多,亏空能补一点是一点。

书房内,

顾一臣脸色波澜不惊,左参议告辞后,屋内仿佛像是没人一般,顿时,书房内安静的可怕。

“真是笑话,知道的说他沉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贪生怕死,什么狗屁策略,再稳扎稳打,也不至于需要那么久时间,

至于王子腾那边,老夫实在没看明白,还要继续调拨六个月的物资,加上内务府的三个月,算下来,就有九个月之久,到时候,他要是再算上三个月,一年也就下来了,他王子腾还想赖在京南不回来了不成!”

生硬的话音响起,顾一臣也是忍着怒意,朝廷各部官员,一个个全部张着嘴,不管什么,都争相问户部要银子,尤其是各部堂写的预算,一个比一个离谱。

此时的府外,

沈中新的车驾才匆匆赶来,一架破旧的骡子车,用的还是处处破洞的棚顶,整个京城,朝廷重臣里面,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沈大人用的不是马车,而是骡子车,

但是沈中新却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不知从何时,特意从市坊买了一副蓑衣,挂在车后,每每上朝的时候,更是让朝官议论纷纷。

到了恩师府邸门前,

刚下了车架,

就看见府邸另一侧,也有马车离开,看样子也是刚刚离去,沈中新留了意,快步走了几步,抓着门房管事就问道;

“刚刚,可是阁老的车架?”

管事突然被人拉住,吓了一跳,回头一看,竟然是沈大人,回了神答道;

“原来是沈大人,我家老爷在书房,并未出去。”

“并未出去?那刚刚离去的是何人?”

沈中新有些疑惑,既然不是老师出去,那么早的时间,谁会来呢,

“回沈大人,刚刚离去的,是通政司左参议方大人,说是有要事见我家老爷。”

管事被拽的身子歪了歪,不得已回道,

“是方永,他来干什么,”

念叨了一句,就把管事放开,也不说话,直接抬脚迈进了府邸侧门,疾步往书房而去,

留下还在那发愣的门房管事,也不知今天怎么了,一个个那么早登门,到是少见,看着身边还在发愣的小厮,

立刻呵斥道;

“看什么看,都打扫干净了?还不快扫。”

一声大喝,周围小厮都是吓得低下了头,而后赶紧做着手中的活计,都知道管事心情不好,今天恐怕难了,怕回来要是做不好,就会挨板子了。

府宅后院,

书房门前,

沈中新到了地,整理下袍服,伸手敲了门,

“噔,噔,噔!”

“谁啊!”

书房里,

还在思索的阁老顾一臣,听到敲门声,皱眉道,又是何人来此。

“老师,是学生沈中心,有要事请教老师。”

沈中新拿着卷宗,立在外面,恭敬地回了一声。

“是子钰来了,快请进。”

顾一臣一听是沈中新来了,眉头一松,赶紧把人叫了进来。

沈中新倒也不含糊,推门而入,进了书房,就转身把门关上,

绕过屏风,

入了内堂,

只见老师顾一臣安静的坐在书案之后,手上还拿着一封奏折,不断地摸索着,也不知何事让老师烦心。

“老师,学生多有打扰,还请老师见谅。”

“来,坐着说,你来此可是为了京仓那边的事,崔德海的案子可了结了。”

顾一臣看了一眼沈中新手上的卷宗,不难猜出沈子钰是从诏狱来的,既然如此,崔德海的案子算是完事了,京仓的存粮,如今也给补齐,倒也没有把柄落下,

“回老师,崔德海认罪,倒也按约定签字画押,算是了结了,可是学生按照老师吩咐,和洛云侯一起过去结案,出了点意外,”

沈中新起身,把卷宗放在桌上子上,而后把视线看向那两道折子。

“什么意外,难不成洛云侯不准你结案?”

顾一臣盯着沈中新,有些不解的问道。

“老师,那倒不是,是崔德海一番言论,说我等皆是衣冠禽兽,他倒也认罪,而且签字画押结了案子,就是最后临走的时候,洛云侯出言保他性命,至于目的,学生没有探明其意思。”

沈中新想了一路,崔德海本人和洛云侯以往,好似没有联系,为何会出言保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哦,洛云侯竟然想保他,有意思。”

顾一臣眯着眼,露出了思索之意,洛云侯此人甚是精明,不可能无故放矢,定然有其深意,崔德海,京仓令,难不成还想在官仓上询一些事情,不过也不对啊,

想着的时候,手指尖无意碰触了那两道奏折,会不会因为如此,

“子钰,这两封奏折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和内务府呈给内阁的折子,无非就是要银子和粮草了,

内务府这边,已然拨付了三个月的饷银粮草,王子腾开拔在即,临走的时候,又上书,还要再备上六个月的物资饷银,供大军所需要,老夫有些烦闷,才待在书房,”

“什么,还需六个月的饷银粮草,加起来都有九个月之巨了,这哪是打仗,生吃银子呢,户部虽有储备,但是陛下锁死了户部进出的银子,靠着勋贵朝臣收上来的欠款,才磨平了户部历来欠下的陈年旧账,如今靠着这点家当,还要积极储备物资,陛下想来是在秋收过后,在北地用兵,如果京南之乱,还不能平,朝廷如何能支撑两场战事,这岂不是天方夜谭吗。”

沈中新翻开手中的奏折,简直不可思议,按理说,作为京营节度使的王子腾,他不可能不知道陛下的打算,

晋北关早就破败不堪,年后的边军,在东胡人且提侯率领的大军下,攻城突然,死伤那么多人,兵备已然不足,虽有精锐,可是战兵奇缺,陛下想要真的在北地决战,只能从关内调兵,

而这些兵,显然以见,京营留守的大军,就是为北地备着的,而领军之人,就是留在京城含元殿的主考官洛云侯,到那时,北地和京城数十万精锐兵马齐出,乃是国运之战,如何不凶险,此事,他沈中新也是从内阁,和陛下来往书信中,下的调令安排,推测出来的,不知老师知不知道,

“哈哈,不愧是老夫的学生,竟然连陛下之后的考量也能察觉,你说的对也不对,北地的事,还要另行商议,陛下虽有打算,而且提前了五个月准备,但是不一定非要打,且提侯要是没扣边,这仗就打不起来,真的要出兵,陛下定然会和内阁六部商议,南北都要开战,那时候,朝廷就难了,”

顾一臣虽然故作轻松,可心中明白,子钰的话显然是挑明朝廷,他们这些老臣不愿意见到的,压制武勋是一方面,另一个就是,万一败了,天下震动,危及根本啊。

沈中新倒是没有考虑这些,而是紧接着说道;

“老师,如果北地东胡人在骚扰边关,为何不调集北方各郡兵马驰援,死守晋北雄关,熬过一年,照旧不是很好吗。”

“是很好,但是,老夫心中也有担忧,记得兵部尚书赵老头分析过,且提侯年后的时候,来个虎头蛇尾的攻城,

并且近日,在关外的斥候察觉,且提侯最精锐的鹰师全部兵马,竟然留在关外,四处探查,不知在做些什么,”

顾一臣在内阁,显然能接触到更多的机密,晋北关的奏报,几乎七天来一次,这可是历年来都没有的,兵部尚书下令,让所有援军就地留守,以防不测,

沈中新快速在脑海中思索了一番,大武疆域承袭前朝,北地靠着洛云山脉,有四座雄关,第一关就是晋北关,破了此关,可沿着晋北郡,直接深入中原腹地,直奔京城,所以,历来是朝廷重兵守卫的关隘,

往东,都是蜿蜒的山脉丘陵,无落脚之处,只有到海边的落月关,方可入内。

可是如今关外乃是洛云侯的封地,想要破此关难如登天,那就只能往西了,

“老师,你的意思是右贤王且提侯,始终没有放弃,晋北关往东太远,而且延伸到关外不切实际,那只有往西,往西依次是云中郡的北雁关,还有北原郡的永胜关,再往西,只能绕过山脉,从鲜卑地盘而过,走云河走廊,入凉州西王宫家,学生想来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朝廷还是要紧守北地三关为上,不可鲁莽出关。”

沈中新详细的,把北地边关的情形诉说了一遍,他自己任职户部侍郎两年内,每年户部的拨款,边军那边都是如实拨付,至于以往的事,沈中新只能摇了摇头,那不是他和老师的过错,尤其是今岁年后,户部还特意多拨了一些饷银和物资过去,就是让北地能安稳一些。

“这件事,户部,尤其是你要留意,内阁这边,老夫也盯着,北地的战事,内阁那边会商议的,户部这边,还是需要你按部就班的存储粮食等紧要的物资,万不可疏忽,”

“是,老师,学生明白。”

师徒二人,沉着脸,在书房里讨论了一番近期朝廷上的事,计划没有变化快,各种纷杂之事,不断频出,也不知谁在其中受益,

忽然,沈中新藏在心中的疑问,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就是关于恩科的事,

“老师,学生还有一事不明,请老师解惑,?”

“嗯?你说,”

顾一臣伸出手,示意其坐下,沈中新撩了一下袍服,坦然而坐,说道;

“老师,恩科的事,想必老师知道,洛云侯再怎么说都是勋贵,如今当了主考官,为何南大学士不阻拦,甚至于内阁那边,也无人出言阻止。”

这始终是沈中心不理解的地方,难道都在相互观望不成。

顾一臣看着眼前的学生,摇了摇头,还是眼皮子浅薄,

“伱啊,只看到了表象,今岁恩科的人数,就是乡试这一关,你知道有多少人报考吗,整整过了四千人,就是含元殿分场,都有一千余人,而且,南大人只给了洛云侯一个副审的官员,其他的,包括巡考的官员是一个没给,

另一个,就是文官这边,想要借此恩科的事,拖住洛云侯,宁国府贾珍那边,想来大军南下之后,陛下也该有了决断,只要贾珍被夺了爵位,虽然不能伤其根本,但是压制武勋的气势,文官这边都是有了先例,这才是最主要的。”

顾一臣眼神精光一闪,要的不是真的夺了爵位,毕竟真的下手,勋贵人人自危,朝廷就压不下去了,只是治罪一人,虽然看似无关紧要,爵位不动,但也是一种紧箍咒,时刻警醒勋贵那些人!

“老师英明,学生惭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